小盤尾

小盤尾

小盤尾(學名:Dicrurus remifer)是雀形目卷尾科的鳥類。體型較小,全長約48厘米。通體黑色,具金屬光澤;嘴形強健,嘴峰稍曲,先端具鉤;嘴基前額羽形成簇狀絨黑羽叢;初級飛羽10枚,一般翅形長而稍尖;尾長而呈叉狀;尾羽10枚,最外側一對尾羽甚形延長,羽幹部分裸出,其尾羽末端的內外翈呈彼此相稱的“盤狀尾”。跗蹠短而強健,前緣具盾狀鱗。主要棲息於熱帶雨林,季雨林,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常綠闊葉林和次生林中,單個或成對活動,以蝗蟲、蚱蜢等昆蟲為食,也吃蜥蠍、蛙等小型脊椎動物。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緬甸、泰國、高棉和中國。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小盤尾雄性成鳥通體黑色,具紫色金屬閃光;嘴基部前額羽為簇狀絨黑色羽叢並向前延伸於嘴峰上,嘴峰除尖端外全為簇狀羽覆蓋;額、眼先、頰及耳羽絨黑色;頭頂、頸具鱗狀斑金屬光澤;背、肩、腰及尾上覆羽黑色具紫藍光澤;翅飛羽黑褐色,外翈閃金屬光澤;尾羽黑褐色,外翈閃金屬光澤,最外側一對尾羽甚形延長,其羽幹部分裸出,末端內外翈彼此相對稱呈“盤尾狀”,其他內側尾羽正常,僅約及最外側一對尾羽長度的1/3。下體黑色,喉胸部羽端緣綴鱗狀斑金屬藍綠色光澤;脅菸灰色;腹及尾下覆羽灰黑色,微沾光澤;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具灰白色尖端斑。
​小盤尾​小盤尾
雌性成鳥體羽似雄鳥,僅金屬閃光不甚顯著;最外側尾羽較雄鳥稍短。幼鳥的簇狀額羽叢不發達;體羽微沾光澤;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色,羽端白色斑大而顯著;尾羽呈正常深叉羽端,最外側一對尾羽不甚延長,羽乾不裸出,無延伸的“盤狀尾”。
虹膜紅褐色;嘴、跗蹠、趾及爪均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42-48g,♀40-47g;體長(包括延長的尾羽)♂476-580mm,♀447-541mm;嘴峰♂21-22mm,♀22-26mm;翅♂132-138mm,♀130-138mm;尾♂359-439mm,♀320-409mm;跗蹠♂19-20mm,♀20-22mm。(註:♂雄性;♀雌性)
(註:小盤尾圖冊網址)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約890-1010米,是山區熱帶闊葉雨林鳥類;在林間空曠草地、山谷間開闊河流岸旁或潮濕的沼澤地帶活動。也出現於竹林、農田和村落附近的小塊叢林、果園和疏林草坡等開闊地帶。

生活習性

小盤尾經常長時間的停留在孤立的喬木頂端,時而突然急速飛起,捕捉空中過往飛行的昆蟲,或飛翔穿插於密樹中。它飛翔較緩慢,體後尾羽的“盤狀尾”飄蕩飛舞,時而急速上升,緊接著翻筋斗般的下降,捕食沼澤草地受驚飛起昆蟲。
主要以蝗蟲、蚱蜢等昆蟲為食,也吃植物的花蕊與漿果,通常站在樹木高處窺視周圍動靜,發現獵物立刻飛去捕捉,然後飛回原處吞食。
叫聲:多變的悅耳笛音weet-weet-weet-weet-chewee-chewee,旋律變化多,偶爾發出粗啞刺耳的叫聲。並善於模仿他鳥鳴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中國於雲南西部德宏,南部西雙版納、思茅、元江及文山等地州,廣西龍州。
小盤尾分布圖小盤尾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約在3-6月間,巢多置於闊葉樹頂端高處一些小的分枝末端枝杈上,巢呈杯形,與卷尾科的其他種類相似。像小孩搖籃似的隨風搖擺。巢主要由細枝、蘆葦莖、根和枯草等材料構成,牢固地固定在枝權上。巢外壁還有蛛網,有時還或多或少裝飾一些苔蘚、地衣和樹皮等,距地高5米以上。每窩產卵窩卵數為3-4枚。卵為長卵圓形和尖卵圓形兩種類型,多為白色,偶爾亦有乳白色,被有淡紅色、褐色或紫色深淺兩層斑紋,尤以鈍端較密。

亞種分化

(4亞種)
  1. 小盤尾西南亞種(學名:Dicrurus remifer tectirostris):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北部及東北部,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北部,寮國及越南北部。中國雲南西部、南部西雙版納及東南部(繁殖鳥),廣西龍州峒桂。
  2. 小盤尾普通亞種(學名:Dicrurus remifer peracensis):分布於緬甸(德林達依),泰國,馬來西亞半島,越南和寮國。
  3. 小盤尾高棉亞種(學名:Dicrurus remifer lefoli):分布於高棉南部的小豆蔻山和大象山脈
  4. 小盤尾指名亞種(學名:Dicrurus remifer remifer):分布於蘇門答臘和爪哇群島西部。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