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鎮(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小池鎮)

小池鎮(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小池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池鎮位於龍巖市新羅區西部,距離城區18公里,下轄13個行政村,84個村民小組。小池鎮東臨龍門鎮,北接江山鎮,並與上杭縣毗鄰,西連大池鎮,南與永定區接壤。四面環山,中為盆地,是龍津河的發源地,平均海拔560米。多年年平均氣溫18.4攝氏度,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768毫米。礦藏有石灰岩、錳、鐵等、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甘薯、花生等,土特產有筍乾、香菇、茶葉、蜂蜜等。小池鎮交通發達,319國道、贛龍鐵路橫穿而過,距龍巖西高速公路出口6公里,且贛龍鐵路在小池鎮設立了貨運中轉站。

小池鎮山青水秀,名勝古蹟頗多,有“壽岩奇石、採薇春雪、留陽餘輝、南華香夜、龍池夕照、白水飛瀉”六大景觀,其中龍池書院是區級古文物保護建築。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0185 公頃,常住人口1112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池鎮
  • 外文名稱:Xiaochi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南山村、培斜村、卓洋村等
  • 政府駐地:興貴村
  • 電話區號:0597
  • 地理位置:龍巖市新羅區西部
  • 面積:10185 公頃
  • 人口:11128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雲頂茶園度假村
  • 車牌代碼:閩F
歷史沿革,行政區域,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氣候,河流水文,基礎設施,經濟發展,特色產業,鄉鎮企業,公益事業,旅遊資源,人文歷史,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清以前屬龍巖縣龍門裡管轄,稱小池社;解放前稱小池鄉,解放後劃為小池區;1956年分為黃陂、儒蘆、卓美、源邦、南斜等鄉,錄屬龍池區;1957年撤區並鄉稱小池鄉;1958年9月設立小池人民公社,次年與大池、湖邦合併仍稱小池公社,設立小池管理區;1961年分開恢復小池公社;1984年10月改為小池鄉;1997年12月撤鄉設鎮。

行政區域

2011年末轄南山、培斜、卓洋、興貴、山美、汪洋、璜溪、賴邦、京源、牛眠石、何家陂、黃斜、儒蘆等13個村民委員會。

自然地理

位於東經116°49′41″~116°56′18″,北緯25°4′31″~25°12′47″之間。

地形地貌

小池北寬南窄,形似葫蘆,夾在黃連盂山脈、採薇嶺山脈及赤岩山之間。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龍川溪中貫而下經隔口流往龍門,因此有“水破葫蘆”之說。境內四面環山,丘陵起伏,平均海拔560米。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最高點位於本鎮與江山鎮交界線北起點即黃連盂主峰旁,海拔1770米。

氣候

地處低緯度,屬亞熱帶季風區,距海洋不遠,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夏無酷暑,最熱為7月,平均溫度為26.4°C,極端最高氣溫38°C;冬無嚴寒,最冷為一月,當月平均氣溫10°C,1975年罕見的極端最低溫為零下5.6°C。低溫期短,無霜期長達277天,年平均氣溫為18.9°C,最高38°C,最低-5.6°C,積溫為5618°C。冬季冷空氣南下,常引起較嚴重的低溫霜凍。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為1689毫米,雨季在四、五、六三個月間,尤以五、六兩月為最,常易霪雨成災。六月過後,雨量減少,氣溫升高,轉入伏旱。

河流水文

縱貫小池中央的龍門溪(舊縣誌稱龍川)發源於採薇嶺,流往市區,是福建第二大河九龍江的源流之一。龍門溪在小池境內主幹全長10公里,有許多深潭,且地下水豐富,水質良好,較著名的有南山晶水塘、汪洋蚨蜞窟、卓洋水井頭、山美泉水、京源口出水塘等。

基礎設施

小池鎮交通發達,319國道橫穿而過,龍贛鐵路工程在小池開工,在小池鎮設立的貨運中轉站。

經濟發展

2001年,該鎮社會總產值現價達4.73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工農業總產值達2.5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88億元,比上年增長3%;農業總產值6799萬元,比上年增長7.3%。企業總產值4.05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全年鎮財政收入92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640元,比上年增長2%。
2011年實現社會總產值23.98億元;企業總產值22.3億元;工業總產值17.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7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2931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收入1473萬元,地方級收入14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065元。
小池鎮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面向市場著力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農業生產持續獲得豐收。引進外資興建的小池雲頂茶園生態農業,已改造茶園250畝,新建茶園900畝;建立了儒蘆、黃斜千畝蔬菜基地。該鎮花生、水果、蓮耦、烤菸等經濟作物面積、產量增加,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糧經比例調整為5:5。該鎮畜牧業發展迅速,農戶與森寶公司聯辦養雞規模年出欄30萬隻,存欄10萬隻,生豬飼養中小型豬、良種為特色,小池禽蛋聞名中外。

特色產業

該鎮以“採薇香茗”牌茶葉、“天然”牌竹蓆、小池蓮藕為紐帶,推行標準化生產和規模經營,提升了當地農副產品的總體競爭力,這三個品牌的特色經濟已經成為增加村民收入的主導產業。該鎮以培斜村竹蓆專業合作社為主體,積極引導和發動原有竹涼蓆生產廠家進行改造,籌資引進竹蓆更新加工的成套設備,加快了竹門帘席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新增竹門帘席廠家100家,帶動編織機300台,擴大竹門帘席生產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並帶動近鄰鄉鎮、周邊縣的竹涼蓆生產;該鎮依託培斜村茶葉產銷合作社,以技術入股、合資合作的形式,引進茶葉加工技術人員和市場拓展能力強的茶葉加工企業合作開發,拓展茶葉種植面積,提升加工水平,擴大“採薇香茗”牌茶葉的競爭力;該鎮成立小池蓮藕專業合作社,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畝產和質量,促進產品外銷擴大。
龍巖市小池鎮雲頂茶園龍巖市小池鎮雲頂茶園

鄉鎮企業

該鎮實施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扶持鎮屬企業進行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制訂“保水泥、拓竹業、扶禽蛋、促旅遊”的12字工作方針。該鎮共有各類企業1061家。其中,個私企業1046家,集體企業15家。水泥企業大力抓好技改和發展散裝水泥,實施以質取勝的戰略。小池鎮共建立了以培斜竹製品有限公司、小池禽蛋製品有限公司、龍巖市磁性材料廠、小池水泥廠等為首的科技示範龍頭企業,形成了以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產供銷、貿工農、農科教一體的生產新格局。2000年5月,小池鎮順利通過區福建省第三批科技示範鄉鎮的驗收。培斜竹涼蓆年產量80萬床,產品遠銷國內外,使該鎮成為著名的竹蓆之鄉。
上級領導視察小池鎮培斜村上級領導視察小池鎮培斜村

公益事業

小池鎮在教育方面加大教育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兒童“四率”均達100%,中考成績名列全區農村中學前茅;在文化方面進一步發展,村村建立文化宣傳站,鎮區設立文化活動中心,村村開通有線閉路電視,積極舉辦各種文藝活動,豐富民眾業餘文化生活;在衛生事業方面以健康教育為主線,抓好衛生保健工作,紮實開展愛國活動,大力推廣農村合作醫療,該鎮13個村參與率100%,現有衛生院1所,醫生8人,門診和衛生所13個,鄉村醫生16人。農村全面進行改水、改廁。同時,大力加強集鎮規劃和環境綠化建設,社會治安良好,營造了一個生產、生活、旅遊的良好環境。

旅遊資源

小池鎮名勝古蹟頗多,有“壽岩奇石、採薇春雪、留陽餘輝、南華香夜、龍池夕照、白水飛瀉”六大景觀,其中龍池書院是區級古文物保護建築。
總投資500萬美元的雲頂茶園有限公司和雲頂茶園度假村,是全區首家觀光農業旅遊企業,已開始對外營業。

人文歷史

小池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毛澤東、朱德等在小池“贊生店”部署“首打”和“三打”龍巖城的戰鬥,為革命獻出了三百多名的優秀兒女。

地圖信息

地址:龍巖市新羅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