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恭五兩

中國有笑話書的歷史由來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說非《笑林廣記》莫屬。此書是清代署名「遊戲主人」收集而成。《笑林廣記》可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笑話集,語言風趣,文字簡練雋秀,表現手法也十分成熟。此書分十二部,每部皆有其獨特主題。一古艷(官職科名等)、二腐流、三術業、四形體、五殊稟(痴呆善忘等)、六閨風、七世諱(幫閒娼優等)、八僧道、九貪吝、十貧窶、十一譏刺、十二謬誤。而這種分類的方式並非絕對的,只是為了整理並將蒐集到的資料加以歸類罷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恭五兩
  • 出自:《笑林廣記》,
  • 篇目:古艷部
  • 性質:作品
作品簡介,作品賞析,原文,注釋,譯文,

作品簡介

《小恭五兩》出自《笑林廣記》,見於該書“古艷部”篇目。

作品賞析

原文

訛詐得財,蜀人謂之敲釘錘。一廣文善敲釘錘,見一生員在泮池旁出小恭①,上前扭住嚇之曰:“爾身列學門,擅在泮池解手,無禮已極。”飭門斗:“押至明倫堂重懲,為大不敬者戒。”生員央之曰:“生員一時錯誤,情願認罰。”廣文云:“好在是出小恭,若是出大恭,定罰銀十兩。小恭五兩可也。”生員曰:“我這身邊帶銀一塊,重十兩,願分一半奉送。”廣文云:“何必分,全給了我就是了。”生員說:“老師講明,小恭五兩,因何又要十兩?”廣文曰:“不妨,你儘管全給了我,以後準你泮池旁再出大恭一次,讓你五兩。千萬不可與外人說,恐壞了我的學規。”

注釋

出小恭:即小便。

譯文

訛詐得財,蜀人叫做敲釘錘。一位先生善於敲釘錘,他看見一個新學生在泮池旁邊小便,上前扭住他並嚇唬說:“你身在學堂,擅自在泮池解手,無禮至極。”命令守門人道:“押到明倫堂審問清楚,這是最大的不尊敬人,應該警戒的。”學生央求他說:“學生一時犯錯,情願認罰。”先生說:“幸好是解小手,若是解大手,一定罰你銀子十兩。解小手,罰五兩就行了。”學生說:“我身邊只帶了一塊銀子,重十兩 ,願分一半奉送給您。”先生說:“何必分開,全給我就是了。”學生說:“老師講明,解小手五兩,為什麼又要十兩?”先生說:“不要緊,你儘管全給了我,以後準你在泮池旁解大手一次,讓你五兩銀子。千萬別對外人講,恐怕敗壞了我的學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