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塘鎮(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小塘鎮)

小塘鎮(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小塘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塘鎮為一地名,在我國廣東省、湖南省以及遼寧省都有同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塘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
  • 電話區號:0739
  • 郵政區碼:422921
  • 地理位置:新邵縣西南部
  • 面積:105.1平方公里
  • 人口:4.7萬
  • 火車站:邵陽站,邵陽北站
  • 車牌代碼:湘E
行政規劃,著名人物,交通,物產,優雅小塘,

行政規劃

小塘鎮位於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西南部,與隆回、邵陽縣接壤,素有“一腳踏三縣”之稱。總面積105.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534畝,其中水田 34716畝。現轄27個村、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具體為:
莊山村,村部選址原莊山村。新村村民小組27個,人口2487人,面積6.42平方公里。
湴田村,村部選址原大里村。新村村民小組19個,人口2163人,面積4.28平方公里。
高燕村,村部選址原高家村。新村村民小組24個,人口2076人,面積4.28平方公里。
紅心村,村部選址原樹山村。新村村民小組18個,人口2355人,面積4.28平方公里。
江邊村,村部選址原船馬村。新村村民小組12個,人口1421人,面積4.28平方公里。
留田村,村部選址原留田村。新村村民小組24個,人口2841人,面積4.28平方公里。
姚口渡村,村部選址原大廟村。新村村民小組28個,人口2793人,面積6.22平方公里。
清江廟村,村部選址原堯家村。新村村民小組19個,人口2077人,面積4.28平方公里。
渡頭橋村,村部選址原沙坪村。新村村民小組14個,人口1829人,面積4.28平方公里。
馬埠江村,村部選址原石坳村。新村村民小組22個,人口2287人,面積6.42平方公里。
金塘灣村,村部選址原羅家村。新村村民小組17個,人口1913人,面積4.28平方公里。
言耳邊村,村部選址原言耳村。新村村民小組20個,人口2877人,面積6.42平方公里。
觀音橋村,村部選址原觀音橋村。新村村民小組18個,人口1961人,面積4.28平方公里。
翠英村,村部選址兩村交界中心處。新村村民小組21個,人口2183人,面積4.28平方公里。
小塘社區居民委員會,居委會選址原小塘村。居民小組24個,人口3502人,面積4.48平方公里
黃土社區居民委員會,居委會選址原黃土村。居民小組18個,人口2589人,面積4.28平方公里。

著名人物

這片神奇土地孕育了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裝備部部長肖貞堂中將和北大著名教授謝道凡等仁人志士。青年們奮發圖強,自強不息 ,2006高考,肖同學,以理科全市第一的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成為全鎮學生們的榜樣。

交通

1821省道、320國道由新田鋪至該鎮的紅星、 柏水、爛壩相連線,成為新化、冷江至隆回、武岡的主要交通要道,鎮域內的公路網至此基本形成。鎮政府至巨口鋪的五星公路穿過觀音、言耳邊、金塘灣等10個村成為第二條主幹線;巨口鋪鎮的白雲鋪至該鎮的桃林、言耳邊等8個村成為第三條主幹線。新田鋪鎮長沖鋪至該鎮的留田、柏水等6個村成為第四條主幹線。鎮政府至清江、十字路等8個村成為第五條主幹線由於交通條件的改善,交通運輸業形成了該鎮的一個較大的產業,個體運輸戶達500 家戶。 在2007-2008年,全鎮水泥路已全部完工,實現了每村水泥路,每戶都能通車的全鎮鄉民願望.

物產

小塘盛產的麻鴨,因全部由鄉民採用田間養殖的方式,故口味獨特,和野鴨口味不相上下。得到很多遊客的好評,有要來小塘,先吃麻鴨,小塘麻鴨,聞名天下之說。小塘鎮柏水村為全省菸草種植示範基地,菸草種植占全省菸草種植面積的18%,先後和芙蓉王實業和白沙集團達成長久菸草供給契約。小塘的精品西瓜、無核椪柑、美國紅提等暢銷國內外。
2007-2008年間,鎮政府大力提倡環保理念,全鎮鄉民全力支持,先後通過荒地、荒山種植樹木100多萬棵。2008年間大力發展水力建設,先後有黃土嶺大塘水庫,黃土嶺歐塘水庫,黃土嶺井塘水庫.斜以塘水庫得到擴建和重修,蓄水量可保全鎮鄉民農田灌溉一年之用,素有旱不死的小塘之說。

優雅小塘

張東吾
小塘鎮,位於新邵縣北部,與隆回、邵陽縣接壤,素有“一腳踏三縣”之稱。清末屬邵陽縣新寧二都,民國時屬邵陽縣敦仁鄉、立勝鄉、剛勸鄉。解放後區劃屢經改動,至1965年始穩定,屬小塘公社、言栗公社;1984年,小塘公社、言栗公社易名為小塘鄉、言栗鄉。1995年,合併為小塘鄉。2002年3月2日撤鄉建鎮,是全縣“最年輕的”一個建制鎮。全鎮總面積105.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534畝(其中水田 34716畝)。現轄47個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4.88萬人。
小塘鎮位於風光秀麗的石馬江畔。石馬江是“三湘四水”中的資水I級支流,發源於隆回首望亭,由隆回高坪鎮流入縣境後,途經迎光鄉、巨口鋪鎮,貫穿小塘鎮,再轉新田鋪匯入資江。在石馬江“九曲十八彎”的行旅中,小塘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段。千百年來,石馬江滔滔流淌,滋潤著這一方沃土,讓這一方寧靜的土地多了幾分幽雅的韻味。
解放前,由於石馬江“水闊而溜、岸高而危”,河床低而寬,岸田高而多,水利設施缺乏,小塘人們在一定程度上要“靠天吃飯”。遇到大旱之年,小塘人只好從石馬江中挑水澆苗。小塘一帶曾流傳一首歌謠:“望著石馬江,兩眼淚汪汪。田高岸坡陡,河水白流光。天旱難澆水,田禾一片光。肚餓呆不住,流落走他鄉。”
“經過廣大社員民眾和革命幹部的艱苦奮戰,石馬江流域展現出一幅雄偉壯麗的圖景。現在的石馬江上,一道道攔河石壩把河水截斷,一座座水輪泵站在江畔矗立,一根根輸水管把河水送上幾十米高的山崗。石馬江兩岸,民眾自製的輸水管、渡槽、倒虹吸管翻山越嶺,新開的台圳、渠道密布山坡田野,把三千多眼山塘水井,七座小型水庫連成了一個整體,自流灌溉著新田鋪、言栗、小塘等七個公社的梯田。”上世紀50至70年代,石馬江流域成功進行梯級開發,小塘真正成為“旱不死的小塘”。當時的《人民日報》對此進行了報導。
作為新邵縣有名的農業大鎮,小塘鎮素有“新邵糧倉”之美稱。民國27年(1938年)《邵陽物產》記載:“邵邑土地,肥瘠參半,農產破豐,平沃之區,稻麥是其大宗,山地則多產紅蓍、玉米、菽、高粱等。”小塘屬於平沃之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物阜民豐,特產豐富,家中飼養豬、雞、鴨、鵝、牛、羊等各類動物,山地盛產竹筍、菌、蕨、蛙等山珍野味,連片的豐田沃土盛產稻粱菜蔬等豐富的食用植物,星羅棋布的大小塘壩不僅種植了湘蓮湖藕,還盛產魚、蝦、龜、螺、蚌等水產等等,真可謂“物華天寶”、無所不有。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小塘鎮是著名的麻鴨之鄉。小塘人養鴨歷史悠久。解放前,小塘人養的大都是本地土鴨,這種鴨子覓食能力強,體重1.5公斤左右,母鴨年產蛋180個左右。因此,養鴨賣蛋成為貧苦農民買鹽的主要經濟來源,故土鴨亦稱“鹽鴨”。民國時期,小塘人群起養鴨,其中了田村王異哉養鴨600羽,品種多為土鴨,亦有少數洋鴨,成為當時邵陽地區最大的養鴨專業戶。
解放後,小塘人立足邵陽市場,逐漸從自給性生產向商品化生產轉化,養鴨數量越來越大。1984年,小塘柏水村李蘇偉養鴨705羽,孵出雛鴨71850羽。鴨子的品種也越來越豐富,先後引進蘇淮鴨、北京鴨、櫻桃谷鴨等品種,混合飼養。在這個基礎上,終於培育出一個肉蛋兼用型地方良種——“小塘麻鴨”(後改名新邵麻鴨)。1985年,縣政府以小塘鎮為中心,將新田鋪、巨口鋪部分地區劃為小塘麻鴨資源保護區。 1987年經邵陽市科委鑑定為地方優良品種。目前新邵縣年生產小塘麻鴨200多萬隻。
“要來小塘,先吃麻鴨;小塘麻鴨,聞名天下。”小塘麻鴨,因全部由鄉民採用田間養殖的方式,故肉質鮮美,口味獨特,和野鴨口味不相上下,所加工的成板鴨、烤鴨、鴨掌、鴨肫、鴨翅、鴨舌皆是食中佳品,盤中美餐。早在清代,小塘的“生薑炒鴨塊”便名聞遐邇,成為寶慶府的一道招牌菜,深受食客好評。時至今日,在招待外地客人時,都不忘點上“小塘鴨三寶”:鴨翅、鴨舌、鴨腳板。
小塘還是有名的西瓜之鄉、紅提之鄉、菸葉之鄉、椪柑之鄉。小塘的精品西瓜、無核椪柑、美國紅提等暢銷國內外。2002年,小塘引進歐亞葡萄紅地球、美人指和粉紅亞都蜜等品種,在該鎮大理橋、清江和蘭江橋等村示範,現已進入投產期,獲得較好效益。小塘鎮柏水村為全省菸草種植示範基地,菸草種植占全省菸草種植面積的18%,先後和芙蓉王實業和白沙集團達成長久菸草供給契約。
(二)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邵陽便開始建城。由於小塘距離邵陽城近,兼之地勢相對平緩,土地肥沃,小塘很早便得到開發,歷來為百姓安居樂業之地。在2000多年的歷史風雨中,小塘與邵陽城榮辱與共,唇齒相依。
“鐵打的寶慶,紙糊的長沙。”每當邵陽城發生大的戰爭,小塘往往首當其衝,成為邵陽城的外圍戰場,導致生靈塗炭,經濟衰敗,民不聊生。清順治四年(1647年),明將王進才鐵騎營由新化小灘村向邵陽進軍,吳學駐寶慶城,清將孔有德率步騎萬人,攻取寶慶,明兵與清兵曾在小塘鎮湴田村一帶展開大戰,百姓被殺者十有七八。
而在國家和平統一、政治昌明的時代,小塘鎮便經濟活躍、文化繁榮。早在唐朝,小塘鎮在全縣範圍內率先流通通寶,後歷代沿用。小塘等地出土的古銅錢,有南唐的大唐通寶、北宋的太平通寶,明代的永樂通寶,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諸朝的通寶。
小塘人素有讀書傳統,是一方書香之地。鹹豐二年(1852年),小塘人王舜成在黃土村創辦清相第書房,從開辦到民國31年(1942年),歷時辦學90年不輟,為境內辦學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私塾之一。王舜成擇師嚴,重金聘請曾在太平天國天京(今南京)鹹安宮官學講學的舉人鄒少枚任教20多年。
儘管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小塘未能成為寶慶名鋪,但其周圍卻環繞著新田鋪、長沖鋪、長陽鋪、白雲鋪、巨口鋪、龍溪鋪,且距離邵陽城很近,受到市區的輻射大,與周邊地區交流活躍,故此地人經濟意識較強。早在元、明時期,小塘的石匠便走南闖北,憑著精湛的手藝,留下了奇特的石匠文化、雕刻文化。
小塘位於古梅山與邵陽的交界處,既充分地受到中原文化、楚湘文化的輻射,也深刻地受到古梅山文化的影響。梅山文化是至今仍集中保存在湖南中部、西南部的一種古老的原始漁獵文化。在小塘一帶,流傳著一種古老的民間音樂——石馬江號子。石馬江號子最先形成於元末明初,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石馬江號子深受“梅山文化”的薰陶和影響,大量借鑑了梅山歌謠豐富的元素,生成為我國南方地區獨特的、與生產勞動密不可分的山歌型號子。號子優美動聽、嘹亮震撼,它通過放歌的形式,講述著千百年來石馬江流域的人們開山破石的勞動故事、生產勞動知識、風土人情,同時也宣傳倫理道德、歌頌男女情愛等。2008年,石馬江勞動號子被湖南省政府批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石馬江號子中,最為著名的是小塘的石工號子。小塘是有名的石匠之鄉,小塘石匠口傳心授,瓜綿椒衍,世代傳承,源遠流長。解放前,小塘鎮每年有數以千計的石匠外出做工,承包橋樑、祠堂、堤壩等石工建築工程。他們業精藝熟,能粗能細,且能隨機應變。所雕刻的龍、鳳、獅、象和“八仙過海”、“哪吒鬧海”等整套圖像,件件精巧玲瓏,栩栩如生,其工藝之深和構圖之妙,堪稱絕綸。新中國成立後,小塘石匠還參與了北京人民大會堂、荊江分洪、資江大橋等重大工程。1987年鼎盛時期,小塘鎮石工達到2800人,其中46個石工組2400多人在全國各地從事石工建設工作。
小塘鎮石匠歷史悠久,人數眾多,衍生了豐富的石工號子。小塘石工號子比較成套,分長號、短號、急號三類。長號用於拉石頭,短號用於撬石頭,急號用於抬石頭上坡過坳。呼號歌詞即興編唱,做什麼唱什麼,見什麼唱什麼。上世紀80年代,多首石工號子入選《中國民間歌曲集成》。
除了石工號子,在小塘鎮一帶,過去一直流傳著絲弦小曲、小調、漁鼓、打土地、蓮花鬧等曲藝,很多人都會吹奏鎖吶、笛子、簫,會拉二胡、琵琶等,會打銅鼓、鑼鼓,會舞龍,會耍龍燈,農閒時耍樂一番,娛己又娛人。
小塘的雕版藝術也久負盛名。上世紀50年代,小塘鎮有版面、年畫、圖案花紙、門畫和製作印花布被面、頭巾、圍裙等物品的雕版藝術。60年代,小塘鎮花鑿師謝玉元製作的竹木雕品,遠銷海外。
(三)
小塘,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大批聰明、勤奮、堅韌、儉樸而孝悌的小塘人,前赴後繼,建功立業,脫穎而出,在歷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跡。小塘人會打仗,肖貞堂演繹了從農民到將軍的神話;小塘人會讀書,陳前輝在全省4萬多考生中折桂;小塘人會做文章,李勇的作品部部暢銷;小塘人會做手藝,雕刻大師謝玉元名聞遐邇。
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總裝備部原副部長肖貞堂中將是小塘的驕傲,也是新邵的驕傲。這位共和國的將軍1938年出生於小塘鎮田塘村一個貧苦農民之家。1956年3月參軍入伍後,刻苦鑽研坦克駕駛技術,1962年考取坦克駕駛技師,1964年參加全軍大比武獲廣州軍區坦克駕駛和教練員標兵,榮獲全軍裝甲兵比武二等獎。 1972年至1974 年被派往馬里人民共和國任坦克專家。1979 年參加指揮一線坦克部隊對越自衛還擊戰,榮立戰功。1990年7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裝甲兵部副部長,1992 年晉升少將軍銜,同年9月至1998年7月任總參謀部兵種部副部長、部長。1998年8月任總裝備部副部長,1999 年 7 月晉升中將軍銜。他是黨的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先後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6次,被中央軍委領導稱讚為部隊武器裝備建設的“有功之臣”。 肖將軍十分關心家鄉,熱愛鄉親 。2002年4月,將軍回鄉省親時,對本組的10多位老人一一登門看望,並送上慰問金。2004年,他牽頭為家鄉修建雙江橋,籌措建橋資金30餘萬元。2005年1月28日,新建的公路橋舉行了隆重的通車典禮。通車前夕,肖將軍又寄來6800元捐款,並賦詩祝賀:“縣委政府為人民,道路聯網心連心。光輝成就蓋千秋,歡欣鼓舞萬民頌。”當地民眾將此橋命名為“連心橋”。2005年5月31日,家鄉新邵縣太芝廟鄉、潭府鄉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災害,肖將軍聞訊後心急如焚,連夜給縣委、縣政府領導打電話了解災情,立即組織發動在京的湖南、邵陽老鄉,捐款、捐物救災。稍後,以全國政協委員身份回鄉視察災區,慰問受災鄉親。鄉親們說:“他時刻關心家鄉的發展”。
陳前輝,這個湖南省當年的高考理科狀元,今天依然是小塘人教育孩子的榜樣。陳前輝,1968年4月出生,物理學博士。1982年秋,陳前輝以全縣統考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新邵一中讀書,通知書來的時候,他正在田裡捉泥鰍。當時的他,身高僅1.47米。在新邵一中,陳前輝經常邀幾位體育技術水平與自己屬同一“級別”的同學到體育場打球,一玩就是半天;清早,他先於其他同學來到操場,跑幾個圈,然後和大家一起出早操;晚上,以夜色作“拖護”,一個人來到單槓前,一次一次往上“吊”;一年四季,他洗冷水澡。就這么“加碼”練了兩年,他身高長到了1.61米,而且壯實多了。在1984年高考中,陳前輝創造了一個迄今沒人打破的紀錄——在全省47000名理科考生中一舉奪魁。隨後入北京大學物理系,並在該校研究生畢業,期間為學生會主席。1990年8月,他自費留學美國,在美國貝得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在該校從事研究工作。
小塘鎮在學界還有孟晉、謝道新、孟昭武等知名人物。孟晉,小塘鎮人,1930年出生。中南礦冶學院畢業,曾任中國科學院長春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主持科研項目有3項成果分別獲中共東北局一等獎、全國科技大會獎和中國科學院三等獎。謝道新,小塘鎮馬埠江村人,1963年1月出生。1983年畢業於湖南農學院,1990年獲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之後,在英國任博士後研究員,在新加坡任研究室主任。2005年任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並在全國多所大學和科研院所兼任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生命科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遺傳和發育學領域的研究。孟昭武,小塘鎮人,1957年出生,中共黨員,博士,教授,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專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帶頭人。孟昭武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規劃課題4項,主要代表作有《行政倫理研究》、《論行政權力的親和性與強制性》、《現代新公權主義》等。2005年獲湖南第七屆哲學社科學二等獎。2008年8月調任湖南城市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在文壇,小塘人十年砍柴是一個不容繞過的人物。十年砍柴,本名李勇,小塘鎮了田村人,著名專欄作家和文化批評學者,現任語文出版社文化圖書部主任。李勇1993年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先後就職於北京知名上市公司、國家法務部,1999年入《法制日報》任記者,2008年10月,入語文出版社任文化圖書部主任。李勇長期在《新京報》、《南方都市報》、《華商報》等媒體開設專欄,著作等身,現已出版《閒看水滸:字縫裡的梁山規則與江湖世界》、《晚明七十年:1573—1644 從中興到覆亡》、《皇帝、文臣和太監:明朝政局的“三角戀”》、《閒話紅樓:大觀園的後門通梁山》 等著作。
謝玉元是小塘匠人中的集大成者。謝玉元,小塘鎮大廟邊村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著名雕刻家。謝玉元15歲開始學木匠,專攻花鑿,勤學苦練,技術精湛,風格典雅,畢生從事雕塑,技冠一時。30年代,武岡縣木貨街36家木業鋪,有20多家聘請謝玉元當花鑿師傅,他雕刻的寧波床、花板床,製作精巧,工藝超群,件件都是俏貨。60年代,謝玉元創作的竹雕品帽筒、筆筒、木雕品花鳥、壽星、太公釣魚等,造型獨特,雄奇清麗,深受外商讚賞。他和楊遠來合作的主體浮雕龍柱,高1.8米,直徑38公分,被譽為巧奪天工的珍品。他為主設計雕刻窗花3000多平方尺,每平方尺創匯10美元。他創作的大型精雕獅,高1.92米,寬0.7米,長1.1米,每隻創匯1100美元,產品遠銷歐美和南洋等地。70年代,謝玉元參加修復邵陽市區水府廟和雙清公園工程。他雕刻的“獅子餵崽”、“雙龍搶寶”、“丹鳳朝陽”等作品,栩栩如生。
小塘人不乏英雄。肖貞堂、黃定榮是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湧現出來的英雄人物。在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中,53507部隊的黃定榮榮立一等功。何清華是一名新時代的英雄人物。何清華,小塘鎮黃土村人。生前任黃土村秘書,盡職盡責,為人稱道,被譽為黃土村的“光明使者、愛心使者、平安使者”。2009年3月,黃土村六組村民何放民家起火,何清華爬上七八米高的木樓梯上去潑水。20分鐘後,搭梯子的橫木折斷,何清華從樓梯上摔了下來,壯烈犧牲。何清華犧牲後,他被評為新邵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受到縣委縣政府隆重表彰。新華社以《留得清輝灑人間――追記湖南省新邵縣小塘鎮黃土村秘書何清華》為題,向全國各大媒體發了通稿。湖南經視、紅網、邵陽日報、邵陽晚報等主流媒體紛紛進行了報導。在“5·31”特大山洪災害中,英雄群體“新邵七子”中唯一的女英雄周美玉也是小塘人的妻子。
份 (四)
“馬路新修寬又平,街燈長夜亮晶晶。欣逢改革和開放,才有山鄉靚麗村”(陳夢雄《贊言耳邊村》)。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今天的小塘鎮到處呈現出一幅幅“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畫卷。
近幾年,在以張春輝為班長的小塘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小塘鎮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兩重點三主要”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堅實有力地邁向繁榮富強民主和諧的康莊大道。一是交通更加便利。1821省道、320國道經新田鋪至該鎮的紅星、 柏水、爛壩,成為新化、冷江至隆回、武岡的主要交通要道,鎮域內五條主要幹線構成網路,交通運輸業形成了一個較大的產業,個體運輸戶達500 余戶。二是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小塘鎮大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努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近幾年來該鎮湧現規模養殖戶530戶,養殖示範村4個,規模立體養殖場5個,先後形成了20000畝超級優質稻生產基地、10000羽麻鴨養殖基地等七大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三是投資環境更加優越。小塘鎮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努力為投資者提供寬鬆的投資環境,積極實施“走出去”和“請進來”戰略,通過召開“鄉友會”、組織“招商小分隊”等多種方式進行招商,廣泛宣傳,大力營造濃厚的招商氛圍。同時,實施“親情留商,服務留商”戰略,努力提供良好的軟、硬體投資環境。德雲工藝廠、華宏塑膠廠、錦鴻養殖場和鑫鑫彩繪廠、大院子砂石場和大中華養殖場等6家企業先後落戶該鎮,總契約資金達2600萬元,到位資金超過1600萬元。四是項目建設邁出新步伐。小塘鎮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項目是第一載體”意識,始終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抓手,著力實施項目攻堅,堅持以項目促進投資,以投資帶動經濟發展。2008年全鎮共引進大小項目10餘個,爭取項目資金達1000餘萬元。鎮黨委、政府機關大樓維修工程、小塘農貿市場項目區建設、馬卜江橋修建工程和敬老院建設工程全面竣工,並順利通過了省、市驗收。總投資500萬元的長塘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今年4月已經開工。五是切實加大財稅征管。在財源管理方面,堅持“兩手抓”,一手抓開源,一手抓節支。認真摸清稅收底子,加大稅收徵收力度,做到應收盡收。嚴格控制各種非生產性開支,嚴格支出審批程式和手續,實行“一支筆”審批,招待用餐進機關“廉政食堂”,確保全鎮全年財政的基本運轉。六是新農村建設有的放矢。小塘鎮言耳邊示村、湴田村相繼成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以此為契機,該鎮不斷加強農村美化、亮化、綠化建設,並以點帶面,推動其它村的建設和發展。小塘鎮還將筱溪電站庫區移民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為5個移民點全部建好各項基礎設施,確保300多名移民安居樂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