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節

小三節

“小三節”是網上出現的針對小三的惡搞節日。網路上驚現“中國小三關愛協會”官方網站,該協會的負責人發表了一封《致各國人民的公開信》,信中稱小三付出感情跟只是為了錢的“二奶”不同,並將小三定位為“新時代的職業”,還計畫將每年 3月3日定為“小三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三節
  • 起源:網路惡搞
  • 時間:3月3日
  • 協會:中國小三關愛協會”
  • 相關信件:《致各國人民的公開信》
  • 同日節:上巳節、敬祖節
事件介紹,官方網站,社會評價,同期節日,上巳節,敬祖節,神、皇誕辰,穀米的生日,愛情節,歌圩節,

事件介紹

官方網站

中國小三協會網站以論壇形式經營,共有 700多名會員,都是已婚者的,並自定位為新時代的職業,不受中國傳統禮教所約束。論壇悄然設立七個月以來,小三們主要在網上討論禮物(奢侈品、汽車和房子)以及生活費(每個月兩到三萬人民幣)的行情,交換如何從男友錢包榨出更多錢的方法,甚至交換男友等。論壇更有免費的網路課程,教導會員如何成為完美的小三。她們還在網路上組織一些“協會”,來替那些被男友欺騙的小三們討公道,手段包含公布那些男人的姓名、照片等。
小三節漫畫小三節漫畫

社會評價

“很多人恨小三,是的!那么請你在恨小三之前先做一次自我檢討,狠狠的恨下自己或者自己的男人!”自稱“三姐”的論壇活躍分子日前在官網上發出公開信,要求為人妻子的,在丈夫出軌時應先自我檢討不足。信中澄清,小三論壇不是教人做小三,也不提倡任何人找小三,只是小三的傾訴地方和交友地方。她又指,小三都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我們不為他的錢,只是為自己付出的感情而痛惜!我們不是在挑戰道德的底線,我們不過只是在現代高速發展的中而帶來的產物!”
對於小三成立協會,有網民驚呼:“小三已經很厲害了,現在還成立協會!”也有網民慨嘆:“世界變了,社會病態!做了第三者還振振有詞。”

同期節日

三月三,是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在廣闊的中國,不同地區對於“三月三”的定義是不同的,節日的叫法和習俗自然也大相逕庭。

上巳節

上巳節是漢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上巳”不僅是祛邪求吉的節日,也被稱作女兒節,女兒們在此時要行成年禮。上巳節的由來已久: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在古代,三月三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可惜,宋代以後禮教漸嚴,男女私會不被容許,這個節日也日趨沒落,最終被人們遺忘。踏青也改在清明進行。
上巳節上巳節
水的節日:如果重陽節可以稱為山頂上的節日,那么上巳節就可以稱為水邊上的節日了。這個節日是在農曆三月初三,主要內容是臨水洗浴,以祛除不祥。時當暮春,風和日暖,官民人等,聚集水邊,撩水於身,踏青於野,別有一番生活情致。《論語》中記載,孔子和他的幾個學生在暮春之時,穿著春裝,在沂水中沐浴,就是這種節日習俗的痕跡。最早記錄這個節日的是西漢初期的文獻,鄭玄《周禮》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經過文化名人的點綴,這個節日便具有了高雅情調。
上巳節習俗:著漢服、跳《踏歌舞》、放風箏、沐浴、踏青 、祭祀高禖。曲水流觴,傳說:“上巳節”也與中國書法有著聯繫——公元353年的“上巳節”,王羲之和41位文友聚會紹興蘭亭,並寫就《蘭亭序》,此後“文人雅聚,曲水流觴”成為千古佳話。
上巳節食俗:古人有浮蛋乞子的習俗。在野餐時將煮熟的雞蛋、鴨蛋等投入河中,使其順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從水中取而食之,謂之“曲水浮素卵”;也有人將紅棗投入激流中,叫“曲水浮絳棗”。剛煮熟的熱雞蛋很難剝,投在清水裡漂一會再吃倒是個好玩的主意。蛋在任何一個文化里都是生育的符號。壯族、侗族等民族,三月三還有吃彩蛋的習俗。唐朝時,三月三仍然是一個全國性的重要節日。每逢此節,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謂“曲水流觴”,自宋代之後逐漸消失了上巳節的許多傳統。

敬祖節

首先是"三日節"。閩南人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有敬祖舊俗,叫做"三、三節",也叫做"三日節"。"三月三"的由來根據傳說是和民族英雄鄭成功有著密切的關係。
由來:一種傳說是:鄭成功據守廈門、金門根據地抗清,為實現“反清復明”的願望,同仇敵愾,矢志不移,連聽到一個“清”字,都感到逆耳。當時有人把“喝茶”說為“喝清茶”,他聽了很氣惱,立即予以訓斥糾正。特別對於“清明節”,把“清”字壓在“明”字上頭,更使他惱火,因此他下令所在地人民不要在“清明節”掃墓,而改在“三月三”敬祖。
另一種傳說是:清兵屢次被鄭成功軍隊擊敗後,懷恨在心,後來鄭成功移兵驅逐荷蘭,收復台灣,清軍乘機入侵廈門、金門,毀城拆屋,燒殺淫掠,造成“嘉禾斷人種”的慘劇。台胞中,有的家庭在清明節掃墓,有的家庭在三月節(三日節)掃墓,前者為泉州移民,後者為漳州移民。
習俗:吃薄餅。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日敬祖的時候,人們用薄餅祭祖宗,然後一家圍著吃食薄餅。薄餅,也叫潤餅或春餅,由精麵粉製成薄而韌的皮,卷上配料而成。薄餅的關鍵在於配料。配料或稱為餡,通常用豆腐乾、豬肉、豆芽菜、筍片、紅蘿蔔、白蘿蔔、韭菜、蒜白等合起來炒煮而配成。吃時將配料放在薄餅皮上,捲成竹筒狀,表面塗些辣醬,芥末等,因各種菜餚混合一起,吃起來味香可口。有人說,閩南烹飪中,沒有什麼比薄餅更好吃的了。
關於薄餅的傳說:民間有兩傳說。一是說明代時有個狀元蔡復一,同安人,長相不佳,眇目,歪嘴,跛足,可天生聰明,滿腹經綸。當年皇帝也愛他才能,重用他,任他為七省經略和十三省巡按。朝廷中有人擁護他,有人嫉妒他,有人想謀害他。有人有意讓他忙碌得連飯都吃不上,想把他餓死....另一說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民眾就用薄餅在農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閩南一帶民眾每年於三月初三日用薄餅祭祖,通稱三日節或三三節。

神、皇誕辰

要說“三月三”的來歷,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軒轅黃帝誕辰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軒轅黃帝被尊為中華人文始祖,是華夏子孫的共同祖先。史料記載,河南新鄭市在黃帝時期稱有熊國,現有黃帝文化遺蹟二十多處,是黃帝出生、創業、建都之地。軒轅黃帝在這一帶修德振兵、撫萬民、度四方、融炎帝一統天下。後人為紀念黃帝的功德,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要在黃帝故里舉行各種拜祖活動,尤其到了春秋時期,鄭國名相子產更是讓這一民間活動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興起了三月三登具茨山(位於新鄭市,系黃帝活動遺蹟)朝拜軒轅黃帝活動,並形成民俗延續下來。
神、皇誕辰紀念神、皇誕辰紀念
蟠桃大會:晚清《都門雜詠》里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蟠桃宮全名“護國太平蟠桃宮”,就在護城河南岸小土台上。坐南朝北,與朝陽門外的東嶽廟,遙遙相望。最早建於明代,供奉著王母娘娘和斗姥娘娘等列位神仙,後來殘毀,清康熙元年重建。 進香求子,就是許多香客的迫切願望。這也是蟠桃宮廟會不同於京城其他廟會之處。香客跪求娘娘,許了願後,便畢恭畢敬地從神像腳下的一堆泥娃娃中,相中一個,用事先備好的小衣裳包起,揣入懷中,請回家中“養”著,以求得子,這在北京叫“拴娃娃”。 近幾年的三月三,在蟠桃宮舊址的北邊,就著明清古城牆遺址公園,就會出現繁花似錦、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
周公祓禊:相傳,周公當年率領能工巧匠,費盡移山之力營建洛邑。洛邑建成之後,他登上邙山,看見城中街巷井然,又見洛水蜿蜒,繞城東去,內心十分喜悅。他下令文武百官到洛水邊集結,要舉行一項大型活動。這一大型活動就是依據殷人舊習,在春陽初上、寒氣未盡、乍暖還寒、容易得病之時,讓大家到洛水邊舉行“祓禊”活動,以防治疾病,祈望健康。

穀米的生日

畲族的“三月三”真是別具一格,它是穀米的生日。在這天,畲族家家戶戶都吃傳統的烏米飯,村前村後都?飄蕩著清香。為什麼畲族“三月三”是穀米的生日?並且一定要吃烏米飯?說來還有個故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三月,由於年前遭受蟲害,收成不好,再加上山主加租增稅,畲族人民家家斷糧。可惡的山主連谷種都搶走。畲族人民飽受飢餓之苦。可是,狼心狗肺的山主卻幸災樂禍,他們不但不借出谷種,反而放出惡狗,把前來求借的畲族人民咬傷道教興起後,認為農曆三月三為西王母蟠桃會之日。拜西王母在全國普遍盛行,但其他地方也有祭其他神求子的風俗,如揚州拜三茅真君,又稱瞎子賽會。 溫州則在農曆三月三供無常鬼,祈求健康,多生貴子。廈門有石獅會,成都有拋童子會。在拋童子會上,誰搶到童子,誰就能生子,故搶到童子的人被視為英雄。山東齊河不育婦女,在農曆三月三要去娘娘廟燒香叩拜,主持賜給一根紅線,求育者用紅線拴一個泥娃娃,象徵娘娘神賜子,生子後把泥娃娃放在牆洞內,每年的農曆三月三都要給娘娘神燒香上供。
節日活動節日活動
現在農曆三月三已經逐漸被淘汰了,但各地還有類似風俗,如安徽繁昌的接三姑娘、浙江麗水的龍子廟會、吉林永吉的龍王祭、浙江海寧的雙忠廟會等等。民間流傳的麥生日,就認為麥與人一樣有一種生育能力。農曆三月三在吉林有許多節日活動:一種是瞎子會,即盲人集會,選會首,共聚餐,實行自我保護;另一種是大神節,在此舉行薩滿出師會,並抬神出巡,此後作法時就可獨立跳神了。有的當天還要祭倉神,成為祭犁日,從此開始春耕活動。正因為如此,上巳節之後,人們就開始了農忙。“三月三、踏沙灘”是象山石浦鎮的一種民俗。關於它的由來,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與生產勞動有關:當地農曆三月初三前後,地溫和水溫開始升高,淺海辣螺爭相爬上灘頭繁殖。當地人便在這個季節去沙灘拾螺,由此產生 “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如今,雖然灘頭資源逐漸枯竭,當地老人仍耐不住在這個日子帶著晚輩趕沙灘,重溫昔日拾螺的場面。“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也逐漸形成一個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動。

愛情節

“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稱“愛情節”。這是黎族苗族人民悼念祖先、慶賀新生、讚美生活?和歌頌英雄、歌頌愛情的傳統佳節。因在農曆三月三日歡慶,故稱“三月三”。由來:“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稱“愛情節”。這是黎族苗族人民悼念祖先、慶賀新生、讚美生活和歌頌英雄、歌頌愛情的傳統佳節。因在農曆三月三日歡慶,故稱“三月三”。 關於黎族“三月三”的傳說,據說遠古時代,人類遭受大洪災,一對男女躲進葫蘆瓜里,隨洪水漂流到寥無人煙的海南島。為了繁衍人類,在三月三日那一天,倆人對歌表衷情結成夫妻,繁衍了黎族的後代。黎族後人每逢三月三日都以各種方式紀念始祖的美滿婚姻和繁衍黎族的功績。“三月三”也是苗族人民紀念先祖的傳統節日。據苗族古歌中傳說,在遠古時候,有五位苗族祖先(姓鄧、盤、李、趙、蔣)遠渡重洋來到海南島。他們在過海途中約定:到岸後,各走一方,各自為生,但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要相逢一次。後來,遵照祖先的囑咐,每年三月三,苗族人民都要團聚在一起,以紀念自己的祖先。 黎族“孚念孚”的傳說: 黎語音譯,“三月三”的意思。黎族民產傳統節日。流行於海南島黎族地區。每年農曆三月袥初三舉行。黎族為紀念先人傳家接代,每年祭拜,相沿成俗。後發展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據說很久以前,七指嶺地區遇到罕見的大旱,人們度日如年。一天清早,一個名叫亞銀的年青人告訴大家,說他夢見一隻百靈鳥,要想擺脫這場災難,必須爬上五指山的頂峰,吹起鼻簫誘捕它。說起三月三,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遠古的時候,洪水泛濫,淹沒了平原和山嶺,吞沒了大地的一切。只剩下兄妹兩人——天妃和觀音,他們抱住了葫蘆瓢,在滔天的洪水中到處漂泊。兄妹倆決定分頭去尋找親人。臨走前,兩人約定每年三月三回到燕窩嶺相會。他們走遍了天涯海角,到處都見不到人跡。哥哥找不到女郎配偶,妹妹找不到男子成親。在一年的三月三,兄妹倆就在燕窩嶺下結成夫妻,生男育女。每年三月三日,正是山花爛漫時,觀音和天妃便率領著子孫們一起載歌載舞,迎接春天的到來。後來,不知過了多久,天妃和觀音便死在山洞裡,化成了觀音石,黎家子孫後代為了紀念天妃和觀音,把山洞取名為娘母洞。從此,三月三也就成了青年男女定情的日子。
黎族苗族人民黎族苗族人民
習俗:節日前半個月,各村寨男子相邀上山狩獵,並把獵獲物集中醃製風乾,待到過節時使用。過節時,各寨老主持祭拜儀式。未婚男女帶上糯米甜酒和粽子到野外,對歌說情。其餘的人到河邊打魚、做飯,邊吃邊喝,歡度節日。入夜,人們圍坐在篝火旁,舉行盪鞦韆、鑽火圈、摔跤、跳舞等娛樂活動。海南黎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除了有豐富的文娛活動,期間還有全牛、魚茶、山蘭酒、竹筒飯、三色飯等三月三黎苗族傳統美食品嘗。
全牛宴:三月三品全牛。黎族以牛和銅鑼為財富象徵,擁有的越多社會地位越高。“吃牛”為苗族的最大祭奠,歷時四至五天。此次海南黎苗族三月三,市民和遊客可免費品嘗到全牛。
魚茶:聞名即聞香。魚茶並非普通意義上泡水喝的茶,而是一種醃製食品,其香味卻可與茶香媲美,用來“下飯”,胃口大開。
山蘭酒:一醉方休。山蘭酒用黎話稱為“biang”,黎族同胞依山傍水而居,酒採用所居山區一種旱糯稻———山蘭稻穀釀製。製作時,將山蘭米蒸熟揉散成粒,再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製成的“球餅”碾至粉狀摻入其中,裝進壇里。一日後取少量冷水沁入並封口。逢重大節假日或是迎接賓客,熱情的黎族人民便取出來招待,一同痛飲。
苗家三色飯:三種植物,三種色澤。撥開粽葉,紅、黃、黑三色躍入眼帘,品之香酥柔韌,帶有藥香甘甜。苗家五色飯現已改為三色飯,分別取色於新鮮植物紅葵、黃姜和三角楓,或是桑葉、紅藍藤葉和黃姜。
黎家竹筒飯:竹筒里糯米飄香。竹筒飯是海南黎族傳統美食,通常是黎家人出遠門,上山打獵或招待客人時才做的。一年一度的黎族“三月三”(2010年4月16日)即將到來,甘什嶺檳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遊覽區作為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者,真摯邀請原住民同胞以及本島居民前往檳榔谷景區共度黎族最傳統盛大的節日。

歌圩節

農曆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為最隆重。? 由來:關於歌圩節的來歷,壯族民間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有人說,古代有一對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經常唱山歌來表達相互的愛慕之情。但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使他倆不能結為夫妻,於是他們絕望地雙雙殉情身亡。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情侶,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也有人說,在唐代,壯族出了一個歌仙,名叫"劉三姐"。她聰明過人,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財主們對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劉三姐遇難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的傳統歌節
習俗:1.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伙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歌節是民貿的盛會,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
2. 家家戶戶都用嫩綠的楓葉、紅蘭草等煮成的紅、黃、藍、紫、白五色的米飯,人們在門楣上和房屋周圍插上一枝枝楓樹葉,在村頭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的米飯等供品,男女老少圍著布棚唱歌,趕歌迂,老年人還把染色的熟雞蛋裝在小網兜里,掛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趕歌迂時,還要“碰蛋”。壯族三月初三為什麼有這種習俗呢?相傳,很久以前,狀鄉有個叫韋達桂的人,在一個土皇帝手下當臣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