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雪(唐代杜甫詩作)

《對雪》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律。此詩寫於“安史之亂”期間,詩人杜甫為叛軍所羈押,而又聽聞唐軍新敗,愁望著漫天飛舞的飄雪,感受著冷冽刺骨的寒意,對國家和親人的命運深切關懷而又無從著力的苦惱心情油然而發。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對雪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瓢棄樽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州訊息斷,愁坐正書空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戰哭:指在戰場上哭泣的士兵。新鬼:新死去士兵的鬼魂。《左傳·文公二年》:“吾見新鬼大故鬼小。”
⑵愁吟:哀吟。唐薛能西縣作》詩:“從此漸知光景異,錦都回首盡愁吟。”
⑶旋風。《楚辭·九章·悲迴風》:“悲迴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
⑷瓢:葫蘆,古人詩文中習稱為瓢,通常拿來盛茶酒的。棄:一作“弄”。樽:又作“尊”,似壺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綠色代替酒字。
⑸愁坐:含憂默坐。唐李白酬崔五郎中》詩:“奈何懷良圖,鬱悒獨愁坐。”書空:是晉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劃著名字。唐李公佐謝小娥傳》:“余遂請齊公書於紙。乃憑檻書空,凝思默慮。”

白話譯文

戰場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個人憂愁地吟詩。
亂雲低低的在黃昏的地方,急下的雪花在風中飄舞迴旋。
葫蘆丟棄了,酒器中沒有酒,火爐中的余火,好似照得眼前一片通紅。
前線戰況和妻子弟妹的訊息都無從獲悉,憂愁坐著用手在空中劃著名字。

創作背景

此詩是杜甫在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冬陷居長安時所作。杜甫在寫這首詩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領唐軍在陳陶斜和青坂與安祿山叛軍展開大戰,大敗,死傷幾萬人。長安失陷時,詩人逃到半路就被叛軍抓住,解回長安。詩人也設法隱蔽自己,得以保存氣節;但是痛苦的心情,艱難的生活,仍然折磨著詩人。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一二句中“戰哭多新鬼”,正暗點了這個使人傷痛的事實。房琯既敗,收復長安暫時沒有希望,不能不給詩人平添一層愁苦,又不能隨便向人傾訴。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見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獨老翁”,就用一“獨”字,以見環境的險惡。
三、四句中“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正面寫出題目。先寫黃昏時的亂雲,次寫旋風中亂轉的急雪。這樣就分出層次,顯出題中那個“對”字,暗示詩人獨坐斗室,反覆愁吟,從亂雲欲雪一直呆到急雪迴風,滿懷愁緒,仿佛和嚴寒的天氣交織融化在一起了。
五、六句中接著寫詩人貧寒交困的景況。“瓢棄樽無綠”,寫出了詩人困居長安,生活非常艱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蘆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爐存火似紅”,也沒有多少柴火,剩下來的是勉強照紅的余火。這裡,詩人不說爐中火已然燃盡,而偏偏要說有“火”,而且還下一“紅”字,寫得好象爐火熊熊,滿室生輝,然後用一“似”字點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只剩下的是爐中只存餘熱的灰燼,由於對溫暖的渴求,詩人眼前卻出現了幻象:爐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紅。這樣的以幻作真的描寫,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詩人此時內心世界的隱秘。這是在一種渴求滿足的心理驅使下出現的幻象。這樣來刻畫嚴寒難忍,比之“爐冷如冰”之類,有著不可以擬的深度。因為它不僅沒有局限於對客觀事物的如實描寫,而且融進了詩人本身的主觀情感,恰當地把詩人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來,做到了既有現實感,又有浪漫感。
七、八句中,詩人再歸結到對於時局的憂念。至德元載(756年)至二載(757年),唐王朝和安祿山史思明等的戰爭,在黃河中游一帶地區進行,整個形勢對唐軍仍然不利。詩人陷身長安,前線戰況和妻子弟妹的訊息都無從獲悉,所以說“數州訊息斷”,而以“愁坐正書空”結束全詩。這首詩表現了杜甫對國家和親人的命運深切關懷而又無從著力的苦惱心情。

名家點評

瀛奎律髓》:他人對雪必豪飲低唱,極其樂。唯老杜不然,每極天下之憂。
《唐詩歸》:鐘云:一“似”字寫得荒涼在目,此老真精於窮者(“爐存”句下。
杜臆》:“亂雲”一聯,寫雪景甚肖,而自愁腸出之,便覺悽然。……此詩起興於雪,則“亂雲”二句,興也;而首尾皆賦也:別是一格。此聞房琯陳陶之敗而作。曰“愁吟”,曰“愁坐”,正以愁思之極,不覺其復也。
瀛奎律髓匯評》:查懼行:此老杜陷賊中作,非豪飲低唱時也。觀起結自見。何義門:樽無酒,爐無火,變換得妙。紀昀:“尊無綠”三字乃湊對下句,實不大方。此亦繫於所遇。
杜詩詳註》:此詩中間詠雪,前後俱嘆時事,正是有感而賦古耳。……前曰“愁吟”,傷官軍之新敗;末雲“愁坐”,傷賊勢之方張。
《增訂唐詩摘鈔》:他詩多前寫景,後寫情,此獨外虛中實,亦變格也。
讀杜心解》:上提傷時之意,遞到雪景;下借對雪之景,兜回時事。雖似中間詠雪,隔斷兩頭,實則中皆苦況,正是綰攝兩頭也。
杜詩鏡銓》:李子德云:苦語寫來不枯寂,此盛唐所以擅長。正如善畫者,枯木寒鴉,一倍有致。邵云:沉著淒婉(“戰哭”四句、寫意中妙(“爐存”句)。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杜甫像杜甫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