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桿狀病毒病

對蝦桿狀病毒病

對蝦桿狀病毒病(disease of baculovirus penaei,BP)又名對蝦桿狀病毒病(baculovirus penaei virus disease)、BP病毒病(BP virus disease)、核型多角體病毒病(nuclear polyhedrosis disease)、桿狀病毒病(Baculovirus disease)等。是一種對蝦的肝胰腺或中腸上皮細胞核內由於感染多角體桿狀病毒而引起的多種對蝦的急性傳染病,該病毒能在細胞核內產生金字塔狀的包涵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蝦桿狀病毒病
  • 外文名:sease of baculovirus penaei,BP
  • 別名:對蝦桿狀病毒病
  • 類型:病毒
分布危害,疾病病原,流行病學,臨診症狀,機理病理,

分布危害

BP最早於墨西哥灣北部水域的桃紅對蝦(Penaeus duorarum)的肝胰腺中發現(Couch 1974)。該病毒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沿太平洋地區,如厄瓜多、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美國的佛羅里達、密西西比、德克薩斯和夏威夷群島等。對桃紅對蝦、褐對蝦(P.aztecus)、萬氏對蝦(P.vannami)和緣溝對蝦(P.marginatus)等主要商業蝦類有較大危害,可引起對蝦幼體幾乎100%死亡。

疾病病原

對蝦桿狀病毒屬桿狀病毒科A亞群,具囊膜,大小為74×270nm,核衣殼約50nm,含雙股DNA。該病毒能感染多種對蝦的肝胰腺和中腸上皮細胞,並只在細胞核內複製,產生多個金字塔狀的核內包涵體。這種包涵體從錐頂到底面高0.5-20μm,大多數是8-10μm,由晶格排列的多角體蛋白亞單位構成。病毒顆粒在包涵體內。

流行病學

BP可感染桃紅對蝦、褐對蝦、白對蝦(P.setiferus)、萬氏對蝦、藍對蝦(P.stylirostis)、長毛對蝦(P.penicillatus)、許氏對蝦(P.schmitti)、緣溝對蝦、加州對蝦(P.californiensis)以及P.paulensis和P.subtilus等十幾種對蝦。
BP對不同種類的對蝦的病原性有較大差異,上述種類中以對桃紅對蝦、褐對蝦、萬氏對蝦和緣溝對蝦的危害較大。Overstreet和Howse經多年的調查發現,美國密西西比河口的野生白對蝦未被BP感染,而同一地區的某些褐對蝦卻受BP輕度至中度感染;LeBlane用BP對褐對蝦和白對蝦等的經口感染也得到相似的結果:褐對蝦的感染率為25%,而白對蝦卻未被感染;鄭國興用不同家系的萬氏對蝦經口作BP感染試驗,證實相同家系來源的幼體感染率比不同家系來源的幼體高3.5倍以上。
幼體受害較為嚴重,是育苗期間的嚴重疾病之一,通常表現為急性死亡。隨著日齡的增長,感染率和死亡率逐漸降低。LeBlane和Overstreet(1990)對不同日齡的萬氏對蝦的經口感染試驗表明,3日齡的後期幼體(PL3)的感染率達100%,PL30和PL42的感染率分別降低為30%和42%,而PL120和PL157的成蝦感染率只有10%和20%。
密養和化學污染也可促使病情進一步惡化,使死亡率增高。

臨診症狀

BP引起的地方性流行病可見於幼體、後期幼體和養殖中期的蝦。在幼體,常表現為急性死亡,通常在48小時內出現90%以上的死亡率;後期幼體和養殖中期的蝦,特別是在高密度養殖的情況下,常表現為亞急性或慢性死亡,但累積死亡率很高,4-8周累積死亡率超過50%。除了死亡特徵外,受BP感染的蝦也表現為攝餌減少,生長速度降低,蝦體表面因附生或共棲生物增多而出現爛鰓或細菌的混合感染等非特定症狀。蝦的肝胰腺和中腸上皮存在四面體的多角體包涵體是診斷的重要指標之一。

機理病理

BP可經口感染,通過消化道侵害肝胰腺和中腸上皮。對蝦桿狀病毒病的病理變化以肝胰腺和中腸上皮細胞核記憶體在數量不等的金字塔狀的包涵體為特徵。病毒在細胞核內複製,自由存在或膠合於包涵體內,隨著病毒的複製和增殖,包涵體體積增大及數量增多,細胞核體積增大、破裂,病毒包涵體被釋放到腺腔內,並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根據Couch(1974)的研究,受BP感染的桃紅對蝦肝胰腺上皮的細胞病理變化經過三個階段:早期、中期和發展期。早期可見細胞核脹大,異染質減少,核質分化成顆粒區和纖維基質區,隨後核質中出現少量病毒核心或類核體的小體,提示病毒的早期發生。早期僅可見少量的病毒粒子。細胞病變的中期以細胞核脹大和細胞膜增生為特徵。病變細胞的細胞核比正常細胞核大1.5─2倍。核基質畸變,異染色質減少,核仁崩解,核膜增生變厚。此階段可見少量不含包涵體的病毒顆粒。發展期是在中期細胞膜增生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使細胞膜變成多層膜,同時與細胞質分離,細胞核內出現包涵體,包涵體迅速增大,從而使細胞核破裂,細胞崩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