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術

射術,射箭技術的簡稱。射箭活動在我國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石箭頭發現。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在射術方面也有很多創造和發明,是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射術
  • 產生時代:遠古
起源,發展,

起源

根據考古發現,在夏、商和西周時期,各地考古遺址中青銅鏃、石鏃和骨鏃被大量發現,表明射箭活動已經成為當時人們社會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

發展

射箭在西周不但已經成為軍隊進行訓練的主要手段,而且隨著戰爭頻繁的爆發和社會矛盾的日益尖銳,統治者也開始考慮對一般人進行武事的訓練,而其中一個重要科目就是射箭技能的培養。
西周射箭技能的培養有一套系統化的射法,後人對其進行了總結,成為“五射”。後代關於“五射”的解釋甚多,說法各異,而明人李呈芬《射經》一書對此的解釋較為合乎射箭的特點。
一射為“白矢”。《射經》稱:“白鏃至指也,此彎弓之法,所謂彀率也。”其意是說,彎弓時要拉滿弓,要使箭頭拉至接近托弓手的手指部位。重在訓練開弓的臂力。
二射為“參連”。《射經》稱:“先發一矢,三矢夾於三指間,相繼拾發,不至斷絕。此注矢之法也。”這是持箭連射的方法,其意是說,第一箭射出之後,夾於三指之間的後三箭相繼射出。重在訓練發射的速度。
三射為“剡注”。《射經》稱:“謂矢頭剡處直前注於侯,不從高而下,即諺所謂水平箭。此發矢之法也。”這是瞄準的方法,其意是說,矢鏃入箭靶時,須箭羽頸部高,箭頭低,使箭鏃以水平方向穿透箭靶。重在訓練射力猛銳,使箭能貫物而過。
四射為“襄尺”。《射經》稱:“襄,平也;尺,曲尺也。謂平其肘,使肘上可置杯水。蓋架弦畢便引之,比及滿,使臂直如矢也。”這是拉弓的姿勢,其意是說,在拉弓時,手臂要保持直曲如襄尺,拉弓的臂要保持水平。重在訓練發射的平穩度。
五射為“井儀”。《射經》稱:“開弓圓滿,似井形也。”這是射箭準確度的要求,其意是說,弓要拉滿呈圓形,連射四箭皆中靶並成“井”字形狀。重在訓練射箭之準確。
從這五項標準可以看出,其內容不同,要求也不同。“五射”的具體內容便是當時學校教授射箭的細節和過程,從拉弓、瞄準、發射一系列的技術要求看,學校習射,在技術上與軍中的射箭沒有什麼區別,但學校非常注意禮儀和道德教育,並強調射箭要有良好的心態與身體姿勢。
到了漢代,隨著射箭活動的廣為盛行和射箭技術的多樣化,促使了射箭技術理論的發展和成熟,為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射法,出現了一大批有關射箭技術的論著。僅《漢書·藝文志·兵書略》中收錄的射箭著作,就有《逢門射法》2篇、《陰通成射法》11 篇、《李將軍射法》3 篇、《魏氏射法》6 篇、《強弩將軍王圍射法》5卷、《望遠連弩射法具》15 篇、《護軍射師王賀射書》5 篇、《蒲苴子弋法》4 篇等。這些射書,雖然都已亡佚,但僅從其書名判斷,當時射箭技術已相當成熟,且形成了不同特點的各家射法。
南北朝時期,射箭技術的廣泛交流與普及,帶來了射箭理論上的發展和提升,當時“梁有《騎馬都格》一卷,《騎馬變圖》一卷,《馬射譜》一卷”(《隋書·經籍志》)。可惜這些著述早已亡佚。
由於統治階級的鼓勵和提倡,更由於射箭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唐代出現了許多專門研究射箭技術的理論著述。如《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有王琚《射經》一卷、張守忠《射記》一卷、任權《弓箭論》一卷,但只有王琚《射經》存世,其餘兩種已亡佚。王琚《射經》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馬射總法、步射病色、前後手法、持弓審固、舉按弦、當心入、鋪膊牽弦、欽身開弓、極力遣箭、卷弦入弰、弓有六善等十四個方面。它在射箭理論上有其獨到之處,故而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一部具有廣泛影響的射書,《射經》在中國古代射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從唐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武舉設步射、騎射後,直至明清武舉相沿未改。民間(包括女子)的習射活動也很普及。南北朝時婦女就有步射和騎射活動,唐代宮廷中的妃嬪也經常參加騎射行獵。宋代民間有不少習射的社團組織,如“弓箭社”、“射弓踏弩社”等。遼、金、元、明、清都有各種射箭的競賽活動,如“射木兔”、“射柳”、“射鵠子”、“射香火”等,顯示了射箭技術的多樣化與藝術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