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中醫方劑名。為溫里劑,具有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之功效。主治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虛怯少氣;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乾口燥。舌淡苔白,脈細弦。臨床常用於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神經衰弱、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功能性發熱屬於中氣虛寒,陰陽氣血失調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建中湯
  • 功用:溫中補虛,和里緩急
  • 主治: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
  • 分類:溫里劑-溫中祛寒
  • 出處:《傷寒論》
歌訣,組成,用量,用法,功用,主治,方義,禁忌,加減化裁,附註,附方,組成,用量,功用,主治,出處,附方2,組成,用量,功用,主治,附方3,組成,用量,功用,主治,化裁方之間的鑑別,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小建中湯君飴糖,方含桂枝加芍湯,溫中補虛和緩急,虛勞里急腹痛康。

組成

飴糖、桂枝、芍藥、炙甘草、大棗、生薑。

用量

桂枝9g,甘草6g,大棗6枚,芍藥18g,生薑9g,膠飴30g。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取汁,兌入飴糖,文火加熱溶化,分兩次溫服。

功用

溫中補虛,和里緩急。

主治

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虛怯少氣;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乾口燥。舌淡苔白,脈細弦。

方義

本證多由中焦虛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治療以溫中補虛,和里緩急為主。中焦虛寒,肝木乘土,故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中焦虛寒,化源匱乏,氣血俱虛,故見心悸、面色無華、發熱、口燥咽乾等。方中重用甘溫質潤之飴糖為君,溫補中焦,緩急止痛。臣以辛溫之桂枝溫陽氣,祛寒邪;酸甘之白芍養營陰,緩肝急,止腹痛。佐以生薑溫胃散寒,大棗補脾益氣。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是為佐使之用。其中飴糖配桂枝,辛甘化陽,溫中焦而補脾虛;芍藥配甘草,酸甘化陰,緩肝急而止腹痛。六藥合用,溫中補虛緩急之中,蘊有柔肝理脾,益陰和陽之意,用之可使中氣強健,陰陽氣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禁忌

嘔吐或中滿者不宜使用;陰虛火旺之胃院疼痛忌用。

加減化裁

若中焦寒重者,可加乾薑以增強溫中散寒之力;兼有氣滯者,可加木香行氣止痛;便溏者,可加白朮健脾燥濕止瀉;面色萎黃、短氣神疲者,可加人參、黃芪 當歸以補養氣血。

附註

附方

黃芪建中湯

組成

桂枝、甘草、大棗、芍藥、生薑、膠飴、黃芪。

用量

黃芪15g,大棗10個,白芍15g,桂枝、生薑、甘草各10g,飴糖50g。

功用

溫中補氣,和里緩急。

主治

陰陽氣血俱虛證。里急腹痛,喜溫喜按,形體羸瘦,面色無華,心悸氣短,自汗盜汗。

出處

《金匱要略》

附方2

當歸建中湯

組成

當歸、桂心、甘草、芍藥、生薑、大棗。

用量

當歸12g,桂心9g,大棗12枚,甘草6g,芍藥18g,生薑 9g。

功用

溫補氣血,緩急止痛。

主治

產後虛羸不足,腹中疼痛不已,或小腹拘急攣痛引腰背,不能飲食者。

附方3

大建中湯

組成

蜀椒、乾薑、人參。

用量

蜀椒3g,乾薑12g,人參6g。

功用

溫中補虛,降逆止痛。

主治

脾胃虛寒,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四方均屬溫中補虛之劑。小建中湯倍用芍藥,益於陽虛而營陰亦有不足之證。黃芪建中湯是小建中湯內加黃芪,是增強益氣建中之力。當歸建中湯偏重於和血止痛。大建中湯補虛散寒之力遠較小建中湯為峻,且有降逆止嘔作用,用治中陽衰弱,陰寒 內盛之腹痛嘔逆。

重要文獻摘要

①王子接《絳雪園古方選注》卷上:“建中者,建中氣也。名之曰小者,酸甘緩中,僅能建中焦營氣也。前桂枝湯是芍藥佐桂枝,今建中湯是桂枝佐芍藥,義偏重於酸甘,專和血脈之陰。芍藥、甘草有戊己相須之妙,膠飴為稼穡之甘,桂枝為陽木,有甲己化土之義。使以姜、棗助脾與胃行津液者,血脈中之柔陽,皆出於胃也。”
②《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③《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