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山門

寺院山門

寺院山門意為寺院正面的樓門,寺院的一般稱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寺院山門
  • 外文名:The gate of the temple
因為以前寺院多築于山林之間,故以山門
為寺院的別名。這是因為過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通常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於山林之間,因此稱山號、設山門。後世造於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一般有三個門,所以又稱"三門"。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今之寺院或僅有一門,也可稱之為三門。這三座門常蓋成殿堂式,或至少是把中間的一座蓋成殿堂,叫“山門殿”或“三門殿”。殿內塑兩大金剛力士(屬護法神“天龍八部”)像。金剛力土是手執金剛杵守護佛法的護法神,其形象一般都是面貌雄偉,作忿怒相,頭戴寶冠,上半身裸體,手執金剛杵,兩腳張開。所不同者,只是左像怒顏張口,以金剛杵作打擊之勢;右像忿顏閉口,平托金剛杵,怒目睜視而已。
寺院山門寺院山門
寺院山門寺院山門
寺院山門寺院山門
由山門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殿中間供大肚彌勒菩薩(或天冠彌勒),面朝南。彌勒菩薩的背後,供韋馱菩薩(護法神),面向北。兩尊菩薩背靠背,中間隔板壁。我國漢地一般寺廟供奉的彌勒像為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因傳說為彌勒化身,故後人塑像供奉之。據《高僧傳》記載,布袋和尚為五代梁時僧,明州(浙江)奉化人,或謂四明人,姓氏、生卒年均不詳。自稱契此,又號長汀子。世傳為彌勒菩薩之應化身。常以杖荷一布袋,見物則乞,故人稱布袋和尚。《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載,布袋和尚身材肥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常用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均貯於囊中,時人稱為長汀子布袋師。師能示人吉凶,頗能預知時雨。梁貞明二年(916)三月,師將示寂,於岳林寺東廊下端坐磐石,而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