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平田村

寧遠平田村

寧遠平田村,寧遠北路第一村,位於寧遠縣北部,北靠清水橋鎮,南連柏家坪鎮,位於兩鎮中心地帶。平田村交通非常方便S216永連公路自北向南穿行而過,S215柏關公路與永連公路在平田南側交叉,西緊靠二廣高速,並擁有高速公路平田出口,距離寧遠縣城30公里,距離冷水灘82公里,全村共1000多戶,近6000多人,5500畝耕地,總面積72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寧遠平田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
  • 郵政區碼:425600
  • 地理位置:寧遠縣北部,北靠清水橋鎮,南連柏家坪鎮,位於兩鎮中心地帶
  • 面積:72平方公里
  • 人口:近6000多人
  • 方言:平話
  • 氣候條件:氣候溫暖,雨量豐沛
  • 著名景點:歐陽氏宗祠
  • 耕地面積:5500畝
歷史概述,平田歷史名人,

歷史概述

平田村歷史悠久,據現有資料記載始建於南宋,距今已近900多有年歷史了,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自然環境,因村前田土平坦而得名平田,自古為永州大道之交通要道,明清西鄉之駐地,解放後為七區平田區公所駐地,管轄今清水橋、柏家坪等地。現平田村分為平一、平二、平三、平四四個自然村。全村以歐陽姓為主,元末明初因族人參加徐壽輝部與朱元章相抗衡而被株連九族,改為楊姓400多年,直至清嘉慶年間上書戶部才改回歐陽,現歐陽姓氏為寧遠第二大姓,平田村及後面小村姓歐陽即達2萬多人。
平田村擁有大量清代至民國時期建築(明清古建築毀於太平天國石達開過境),歐陽氏宗祠始建於南宋嘉定二年,大修於清乾隆年間,其一口鐵鐘,重達600多斤(文物專家估價一千萬以上,2007年被盜,至今未追回),村前龍溪河盤繞流淌,青石板巷道、石橋、石刻、牌坊、涼亭、八角樓、廟宇庵子,雕樑畫棟,鐘靈毓秀,人文氣息濃厚,古樸的民居和美麗的田園風光是湘南古村落的代表,也是居住生產的世外桃源。平田村自古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始祖慶崇公避戰亂初居此地至明清,已經顯現出昌盛之勢,在清末至民國,平田已經號稱湘南的名村望族,歷史上明清進士、舉人十餘人,民國黃埔軍校各期學生二十多人,建國後數十知名平田人貢獻在祖國的各行各業中。平田國小是寧遠教早興辦現代國小的之一,建於民國初年,迄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平田歷史名人

1、楊宗稷(1864—1931年),字時百,湖南省寧遠縣平田人(今寧遠縣清水橋鎮平田村人)。為清末民國時期著名琴家,其琴學成就與地位為古琴界人士多所推崇,有“民國古琴第一人”之譽。十四歲入縣學(滿清時稱邑庠生),二十歲開始學琴。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科舉制開始進行改革,長沙人張百熙主持京師大學堂,聘楊宗稷為支應襄辦。1904年被選為學部主事,1906年之後又調郵傳部、交通部僉事。1908年在北京拜著名琴師黃勉之為師,並苦學3年,琴技大進。1916年楊宗稷曾一度任湖南南縣知縣,但生性不喜官場應酬,於1917年10月辭職回北京定居教琴,稱居室為半百琴齋,此外還有“三雷琴齋”,“舞胎仙館”之稱,並創立九嶷琴社,廣收弟子,以琴會友。1922年春受聘入北京大學教授古琴,同年冬受閻錫山聘教授古琴於太原。1931年病故,葬於北京西山之麓。楊時百於1917年起在京開辦了"九嶷琴社"掛牌辦學教琴,此後在琴史上赫赫有名的“九嶷派”因此得名。楊時百被當時的社會名流稱為“民國古琴第一人”。北京“晚清社會名流”老照片中就有楊時百先生。楊氏於1911—1931年編寫琴學著作43卷,約70萬字,藏於北大圖書館,包括《琴學漫錄》2卷,《琴粹》4卷,《琴話》4卷,《琴譜》3卷,收琴曲32首,《琴學隨談》2卷,《琴鏡補》3卷;《琴瑟合譜》3卷;《琴學問答》1卷;《藏琴錄》1卷,後人合刊為《琴學叢書》。楊氏一生藏琴甚富,其大部分藏琴經由浙江虞和欽之手,最後為浙江省博物館收藏。
平田宗祠平田宗祠
2、楊季鸞 清代著名詩人,字紫卿,監生,御賜“孝廉方正”,湖南省寧遠縣平田村人,生於嘉慶四年已未年(公元1799年),卒於鹹豐六年丙辰年(公元1856年),享年57周歲,安葬於四家屋地,著有《春星閣詩鈔》詩兩本,現存北京圖書館。楊季鸞之詩,古體磊砢自嘉,於太白、退之為近,近體多清新婉約之所。楊季鸞與何紹基同庚,並相友善,死後何為其題墓云:“兩人足跡輕天下,千古詩懷在永州。”
附楊季鸞詩-賈太傅祠
一篇鵩鳥嘆文章,濯錦坊前吊夕陽。
聞道絳侯高冢上,於今秋草亦荒涼。
3、歐陽振聲,(1881~1931),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字篤初,號俊民,寧遠平田人。早年入武昌文普通學堂學習,與呂大森等組織武昌科學補習所(內地最早的革命團體之一)。後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1906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受黃興派遣,隨宋教仁回國,在上海秘密建立同盟會中部總會,奔波於長江沿岸各省籌建革命組織。武昌起義後,先後策支雲、贛、浙、滬、皖、蘇等省市起義,分別建立軍政府。後作為湖南代表參加各省代表會議。民國建立後,被選為臨時參議院議員,兼任《臨時約法》起草委員,參加起草工作。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後,歐陽振聲隨宋教仁積極活動,參與國民黨組建工作。宋教仁被殺後,在議員會議上,列舉袁世凱十大罪狀,進行彈劾。袁世凱惱羞成怒,下令解散國會,並秘密緝捕歐陽振聲。他離開北京前往上海,與谷鐘秀等創辦泰樂圖書局,刊行《正誼》月刊,倡導民主共和,反對獨裁專制。護國戰爭其間,經常往來於上海、香港之間,為護國軍雉軍費。袁世凱死後,復為國會議員,出任農商次長,並授予一等大綬嘉禾章、二等大綬文虎間各一枚。1917年南下廣州參加非常國會,嗣後出任軍務院秘書併兼財政次長。1922年回湖南,選為省議會議長,持省自治立志,支持趙恆惕拒絕廣東革命政府軍隊借道長沙北伐。此後,參加段祺瑞召開的善後會議。期間,也做過一些有利於革命的事,1925年曾積極參與營救劉少奇的活動。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他避居上海,後常住北京西山、江西廬山等地,閉門禮佛。1931年病逝於上海。4、闕漢騫(1902-1973)國民黨高級將領。別名神痂,原寧遠縣平田闕家村人(現寧遠清水橋鎮闕家村人),其夫人亦為平田人,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畢業後歷任少校隊長、團長、旅長、副師長、師長。1943年,所在198師改為遠征軍,赴緬甸與日軍作戰三個月,升任新六軍副軍長。回國後任54軍軍長兼廣州衛戍司令。日軍投降後,率部在遼寧、青島等地與共產黨軍隊作戰。1948年升為第六兵團司令。次年初敗於上海,6月逃往台灣。去台後,先後任過台北總司令,澎湖“防守”司令。1962年退出軍界,1973年病故於美國。
5、楊志果:明嘉靖十五年以選貢為海門訓導累國子監祭酒。
6、楊上授:字受之,嘉慶二十一年以優貢成均,累官至兵部侍郎。
7、楊上容:嘉慶二十六年舉進士,歷任四川綿竹縣州暑理營山錦州等;(清代寧遠僅有兩個進士之一)
8、歐陽澤闓:清寧遠縣平田人,原名楊世銑,字石舫。清道光十四年(1834)舉人,鹹豐間曾任大桃、山東德平知縣,工詩歌,書畫皆精,著有《石舫詩抄》、《寧遠縣誌》八卷、《潛園詩略》、《石舫詩話》、《醯醢雜錄》、《宦遊過來話》、《醫俗藥言》、《字型存正》、《餘餘雜錄等。
9、楊宗佶:字吉人,同海壬戊科舉人,官戶部員外郎,累官至戶部侍郎。
10、楊宗恕:字心如,光緒丁酉科拔貢舉人知湖北宜城縣等,崇正書院主講。
11、楊世任:字子重,貢生。以勇武過人,入藥益澧軍累有站功,調知福縣,又以克夏永淳山澤匪有功,晉通知黨載藍翔署義寧縣。
12、楊宗彩:字松年,楊宗稷之弟,留學日本,卒業於法政大學,歸國住福建閩清縣知縣,平恕清嚴,入為法務部舍事署司長。
13、歐陽燮:寧遠平田人,著有《耕餘雜著》等。
14、歐陽振瑚:字碧瑚,勤慎善理財,嘗營辦寧遠,祁陽諸縣學校,民國元年為縣議長,民國15年任藍山縣縣長。
15、歐陽鈺:字少雲,弱冠入學,後東渡日本,卒業於宏文學院,歸國後歷任臨武、嘉禾、藍山、資興、邵陽,安徽省舍山,霍山等縣縣長。
16、歐陽紀繆:字玉周,歷任臨武、藍山、平江、邵陽、道縣縣長。
17、歐陽宗英:字傑山,又名歐陽英,黃埔軍校三期學生,第十一軍官總隊少將大隊長,青訓先隊隊長
18、歐陽紀益:字碧中,陸軍大學畢業,黃埔軍校六期學生,歷任七十一軍械處長兼兵部主任,第十六軍官總隊副總隊長,第十一集團軍少將副官。
19、歐陽振彬:字樹彬,中央軍軍校高級教育班畢業,歷任陸軍騎兵團中校團長,南京軍統局少將專員。
20、歐陽振璞:保定軍校畢業,任第六戰區司令官總部少將,第十六軍少將參謀長。
21、歐陽維棟:又名耿,字靜遠,中央軍校六期畢業,歷任江蘇省省立教育學院主任教軍,鄂、湘川、邊區綏靖主任公署,憲兵獨立團一團少將團長,憲兵少將旅長。
22、歐陽維政:台灣中央郵政部總局副總局長。
23、歐陽維騫:字扶九,湖南大學畢業,早年投身北伐軍後棄軍從政,歷任湖南省銀行總行襄理副總行長,代理總行長等職,協助程潛、陳明仁在長沙和平起義,解放後,歷任省銀行幹校副校長,省財貿幹校專業技術部主任,省政協第三、四屆委員。
24、歐陽天柱:字砥中,黃埔六期
25、其他:
歐陽照:字叔文,黃埔六期
歐陽振鑫:字亞屏,黃埔六期
歐陽振灼:字鵬飛,黃埔六期
歐陽維仁:字光中,黃埔十八期
歐陽紀聲:字樹之,黃埔二十二期
歐陽振嶸:字孟揆,黃埔二十二期
歐陽偉-黃埔,黃埔二十二期
楊紀武(歐陽紀武,因怕參加革命禍及家人,遂改名楊紀武):光緒10年生,早年就讀於陸軍國小,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法政專修科,並於江南騎兵學校畢業。後追隨湘軍譚延闓,曾任騎兵排長、隊長,江北提督行營先鋒官、翻譯官、副官團副,任湘軍總司令部參謀、副官,第二軍騎兵訓練大隊長,湖南鹽務緝私局長等職。是黃埔一期學員蕭振武的入黨(國民黨)介紹人。1934年病故於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