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歷代藏書樓

寧波歷來為浙東名城,素有文獻之邦的美稱,文脈源遠流長,人才輩出,藏書享譽海內外。有文獻記載的藏書之事,始自北宋樓郁,歷朝繁衍不衰,至明清已蔚然成風,前後計百餘家。雖經滄桑變幻,兵燹水火,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天一閣、五桂樓、伏跗室等藏書樓,珍藏古文獻和地方文獻逾40萬卷,在我國藏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寧波歷代藏書樓
  • 地理位置:寧波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藏書樓
歷代藏書,精神財富,

歷代藏書

寧波歷代藏書樓按藏書量和社會影響來看,北宋以樓郁和陳謐為最;南宋以樓鑰的“東樓”、史守之的“碧沚”為最,開創了浙東私人藏書風氣之先河;元以袁桷的“清容居”甲浙東;明初以豐坊的“萬卷樓”居魁首,後數范欽的“天一閣”為第一,范大澈的“臥雲山房”、陳朝輔的“四香居”、陸寶的“南軒”次之,而朱勛的“五嶽軒”則以圖書法物甲天下;清黃宗泰的“續抄堂”、萬斯同的“寒松齋”、鄭性的“二老閣”,全祖望的“雙韭山房”、盧址的“抱經樓”、姚燮的“大梅山館”、黃澄量的“五桂樓”、徐時棟的“煙嶼樓”、蔡鴻鑒的“墨海樓”、董沛的“六一山房”等一批藏書樓,其藏書量均在五萬卷至十萬卷左右;後起於民國年間而較有影響的有張壽鏞的“約園”、秦潤卿的“抹雲樓”、李慶城的“宣蔭樓”、張之銘的“古歡室”、曹炳章的“集古閣”、孫家淮的“蝸寄廬”、朱鼎煦的“別宥齋”、馮貞群的“伏跗室”、林集虛的“藜照盧”、張季言的“樵齋”、馬廉的“不登大雅之堂”、童保喧的“止園”、徐履廉的“夕可軒”等十多家,其藏書除傳統古籍外,有的貯存許多說部,戲文,有的收藏不少現代圖書,有的已發展為專門學科藏書,有的已打破舊的封閉狀態而樂於對外開放。

精神財富

寧波眾多的藏書樓雖已煙消雲散,而他們對社會文化發展的光輝業跡卻永照千秋。歷代經藏書樓保存流傳下來的大量珍貴典籍,多成為現代許多圖書館的鎮庫寶藏。尤其寧波天一閣朝經四代歷四百餘年,為全國現存最古之藏書樓著稱於世。浙江全省現存藏書樓的有七家,其中在寧波即有三家。此外,有的藏書樓其樓雖已不在,而其藏書實輾轉遞藏至今。如清初姚燮的“大梅山館”藏書,到光緒年間多流入蔡鴻鑒的“墨海樓”,最後至民國年間轉而流人李慶城的“萱蔭樓”,解放後萱蔭樓藏書無償捐獻給國家,分別藏於北京圖書館古籍部和浙江圖書館,其書目在伏跗室有傳抄本;民國時期孫家淮的“蝸寄廬”、朱鼎煦的“別宥齋”、張季言的“樵齋”、楊谷林的“清防閣”等家藏書亦先後捐獻給天一閣入藏。寧波歷代藏書家不辭辛勞,有的人為收藏傳代典籍而節衣縮食,甚至傾家蕩產。他們留下來的諸如薛福成的“存古開新,興賢育才”等遺訓,對當今繼往開來的圖書館事業工作者來說乃是至為寶貴的一筆精神財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