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工程學院

寧波工程學院

寧波工程學院(原寧波高等專科學校)是由寧波市人民政府創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創建於1983年。2004年,寧波工程學院從寧波高等專科學校成功升格為最年輕的本科院校;2008年,學校順利通過浙江省教育廳組織的學士學位授予權評估,實現了專科向本科的實質性轉變。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首批61所實施高校,是國家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高校。

官網2019年2月顯示 學校占地面積1800畝,分為風華校區、翠柏校區和杭州灣校區。現有12個二級學院,40個本科專業;專任教師769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67人,副高職稱226人,具有博士學位275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13296人。

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浙江寧波
  • 主管部門:寧波市人民政府 
  • 學校官網http://www.nbut.cn
  • 中文名:寧波工程學院
  • 英文名: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簡稱:寧工(NBUT) 
  • 創辦時間:1983年5月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理工類
  • 屬性:首批卓越工程師計畫高校
    首批CDIO試點高校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 現任校長:呂忠達
  • 知名校友:郭華巍
  • 校訓:知行合一
  • 校歌:寧波工程學院校歌
  • 主要院系:經濟管理學院、建築工程學院、機械學院(杭州灣汽車學院)、人文學院等12個二級學院
  • 學校地址: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風華路201號 
  • 學校代碼:11058
  • 主要獎項:321教學質量工程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專業,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研究,科研成果,科研平台,學術資源,學院領導,校園文化,校標,校訓,校歌,

歷史沿革

1983年,寧波高等專科學校創建。
1988年,浙江省汽車駕駛技工學校(寧波分校)改建為寧波交通技工學校。
1995年,寧波交通學校創建。
1996年,成為全國示範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
1999年,寧波交通技工學校更名為寧波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2000年,寧波交通學校、寧波交通高級技工學校合併組建寧波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籌)。
2001年,與寧波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籌)合併,仍稱寧波高等專科學校。
寧波工程學院
2004年5月19日,教育部下發通知,同意寧波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寧波工程學院。
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首批實施高校。
2012年3月29日,寧波工程學院與同濟大學共建杭州灣新區汽車學院正式簽約,2012年九月份汽車學院開始招生。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官網2019年2月顯示,專任教師772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71人、副高職稱246人、博士學位293人。

院系專業

官網2019年2月顯示,寧波工程學院設有10個學院(部),40個本科專業。
院系
專業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子信息工程
網路工程
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學
土木工程
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
工程管理
機械工程學院
(汽車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
汽車服務工程
車輛工程
交通學院
交通工程
交通運輸
化學工程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
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工工藝)
油氣儲運工程
材料學院
材料物理
材料科學與工程
理學院
套用統計
金融工程
信息與計算科學
經濟管理學院
物流管理
會計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市場行銷
國際商務
外國語學院
英語
日語
德語
商務英語
人文學院
文化產業管理
城市管理學
廣告學
工業設計
漢語言文學(高級文秘)
國際交流學院
 會計學(中美合作辦學,4+0)
會計學(中美合作辦學,3+1)
成人教育學院
社會科學部
體育教學部

學科建設

官網2019年2月顯示,寧波工程學院擁有6個省高校重點學科。
省高校重點學科(6個):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技術套用、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學、化學工藝、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教學建設

●教學建設
校級精品課程(12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計算機科學導論、套用化工熱力學、化工原理、流體力學、大學英語、商務英語、材料力學、線性代數、線性代數、電路、寫作、汽車電控技術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土木工程
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仿真工程技術中心
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刀模具中心、網路工程技術、仿真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聚合工程與技術、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實驗室
省級示範性實踐教學基地(1個)網路技術實驗室
寧波工程學院
省級示範基礎實驗室建設單位(1個)化學化工實驗室
●人才培養
寧波工程學院以套用開發型高級技術人才為培養目標,積極探索“知行合一,雙核協同”的人才培養模式。“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已在化學工程與工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4個專業進行試點;建築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3個專業被列為教育部首批CDIO試點專業。

合作交流

1984年即與亞琛套用科技大學結對,是全國四所中德合作院校之一。寧波工程學院與美國、德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的大學建立校際合作關係並開展合作辦學、師生交流和合作研究,實施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項目,有多種出國留學和學生交換項目供學生選擇。設有寧高出國留學服務中心。校際之間教師互訪、學生互派、學術合作、教學交流,成績斐然,外向型辦學特色日益顯著。
寧波工程學院主動開展與名校大所的合作,與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合作培養本科生;與太原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與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實施全面合作;知識產業園已有多家培訓和研發機構入駐運行。全面展開與地方政府及企業的合作,與鎮海區、杭州灣新區管委會、慈谿市等開展全面合作,已有戰略合作關係企業61家。寧波工程學院與韋恩州立大學合作舉辦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官網2019年2月顯示,寧波工程學院共承擔國家級項目13項,省級項目47項,科研經費1.79億元,獲省級科技進步獎5項;公開發表論文1721篇,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148部,獲專利授權36個,實現專利轉讓2項。2011年獲批國家級項目6項;發表論文468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133篇;授權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計算機軟體著作登記4項。2008年學校啟動“雙合作”工程,先後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聯通公司合作共建研究中心和專業實驗室。建立產學研戰略合作企業30餘家,與企業共建專業實驗室及工程中心16個、簽訂科研合作協定131份。
寧波工程學院

科研平台

研究所(17個)
序號
研究所名稱
級別
研究所所屬單位
1
高教研究所
高教研究機構聯誼會會長單位
寧波工程學院
2
套用化學研究所
校級研究所
寧波工程學院
3
材料工程研究所
市首重點實驗室
寧波工程學院
4
產品設計研究所
科研院校和企業合作
寧波工程學院
5
交通運輸研究所
校級
寧波工程學院
6
外語語言文學研究所
校級
寧波工程學院
7
城市文化研究所
校級
寧波工程學院
8
統計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校級
寧波工程學院
9
文化與品牌研究所
校級
寧波工程學院
10
地方文化研究所
校級
寧波工程學院
11
管理工程研究所
校級
寧波工程學院
研究中心(5個)
研究中心名稱
備註
工程教育研究中心
國際港口與物流研究中心
與寧波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合作
現代物流研究中心
港口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
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合作
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能效測評研究中心
 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能效測評的單位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官網2019年2月顯示,館藏紙質圖書132.9萬餘冊,中文電子圖書89.2萬冊,中外文紙本期刊1200餘種,中外文電子期刊23600餘種。
寧波工程學院學報寧波工程學院學報
●學術刊物
《寧波工程學院學報》由寧波市人民政府主管、寧波工程學院主辦,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入網期刊,榮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優秀獎。

學院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委員
蘇志剛、宣東升、王曉勇、陳方猛、王菁華、馮 傑、戴志偉
黨委書記
蘇志剛
黨委副書記
呂忠達、王曉勇、陳方猛
院長
呂忠達
副院長
宣東升、王菁華
紀委書記
馮 傑
組織部部長
戴志偉

校園文化

校標

寧波工程學院校標以字母“N”、“U”和中文“工”組成,整個標誌既有飛翔的動感,又不失雄渾莊重的質感,展現了學院嚴謹的治學精神和朝氣蓬勃的嶄新風貌!標誌內環左側清晰可見中文的“工”字,表現了寧波工程學院的名稱與學院以工科為主的辦學特色。
寧波工程學院
漸變式藍色背景代表不斷創新的專業學科結構,憑藉永無止境的智慧,為地方區域經濟及社會發展奉獻美好未來!標誌左半邊凸現“人”的圖形,表達寧波工程大學以人為本,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不斷為社會培養敢於進取、勇於開拓的懂工程技術和管理的新型人才。右半邊是只回頭瞻望的雛鷹,象徵莘莘學子,在工程學院學習、生活,積累知識,翱翔在知識的海洋中,時刻準備投入到社會做一隻時代的雄鷹!象徵著新生的工程學院正以昂揚的姿態,朝著特色鮮明、國內知名的工程技術大學闊步邁進。整個標誌設計嚴謹,色調和諧,充滿朝氣與活力,象徵學院敢於搏擊時代風浪的開闊胸懷和非凡膽魄,與時俱進,不斷跨越輝煌的未來!

校訓

2004年5月,學校升格並更名為寧波工程學院。同年11月,確定“知行合一”為寧波工程學院的校訓。
“知”、“行”寓意深遠,特色鮮明。“知”一字出自《莊子·外物》,“心徹為知”要求實事求是,探求真理,把握當下,勇於前進。“行”是中國歷史上眾多大家包括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孟子到宋明清時期的朱熹、王陽明、王夫之提出的深刻治學為人之道。確立“知行合一”為校訓,就是要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弘揚嚴謹求實的辦學傳統,知治理世事,經緯天地,關注天下,行盡學所用,不務空談,重實功實用,把學問用到世事上。
“知行合一”為校訓,確定了寧工的教風、學風和校風均以此為底蘊,也成為了寧工人的精神品格所在。它揭示了寧波工程學院師生求真務實,崇尚知識,探尋規律,追求真理的精神;它體現了寧波工程學院師生學以致用,立志成才,創新創業,敢走天下,報效祖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貢獻的宏遠志向。

校歌

作詞:黃昌年
作曲:吳 軍
(一)
我們的校園在東海之濱,
腳下是古老肥沃的浙東大地,
眼前是寬闊無垠的海洋,
雛鷹翱翔,知行合一明方向。
(二)
我們的校園在東海之濱,
東錢湖滋潤我們的美好心靈,
四明山鑄就我們的脊樑,
桂花飄香,知行合一播四方。
副歌
為工程建設,我們添磚加瓦,
務實求精,讓青春在創造中閃光;
為祖國強盛,我們與時俱進,
日新我新,讓生命在奉獻中閃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