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枸杞(茄科枸杞屬植物)

寧夏枸杞(茄科枸杞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寧夏枸杞(學名:Lycium barbarum L.)是茄科枸杞屬植物。灌木,或栽培因人工整枝而成大灌木,高0.8-2米,栽培時莖粗直徑達10-20厘米;分枝細密,野生時多開展而略斜升或弓曲。葉互生或簇生,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頂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花在長枝上1-2朵生於葉腋,在短枝上2-6朵同葉簇生;花梗長1-2厘米,向頂端漸增粗。漿果紅色或在栽培類型中也有橙色,果皮肉質,多汁液。種子常20餘粒,略成腎臟形,扁壓,棕黃色,長約2毫米。花果期較長,一般從5月到10月邊開花邊結果。

原產於中國北部,河北北部、內蒙古、山西北部、陝西北部、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有野生;除以上省區有栽培外,中國中部和南部不少省區也已引種栽培。歐洲及地中海沿岸國家則普遍栽培並成為野生。常生於土層深厚的溝岸、山坡、田梗和宅旁,耐鹽鹼、沙荒和乾旱。

果實中藥稱枸杞子,性味甘平,有滋肝補腎、益精明目的作用。含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因此作為滋補藥被食用。另外,根皮中藥稱地骨皮也作藥用。寧夏枸杞可作水土保持和造林綠化的灌木。果柄及葉還是豬、羊的良好飼料。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主要變種,產地生境,繁殖方法,圃地準備,扦插方法,栽培技術,苗期,建園,栽植,養護,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或栽培因人工整枝而成大灌木,高0.8-2米,栽培者莖粗直徑達10-20厘米;分枝細密,野生時多開展而略斜升或弓曲,栽培時小枝弓曲而樹冠多呈圓形,有縱棱紋,灰白色或灰黃色,無毛而微有光澤,有不生葉的短棘刺和生葉、花的長棘刺。互生或簇生,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頂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長2-3厘米,寬4-6毫米,栽培時長達12厘米,寬1.5-2厘米,略帶肉質,葉脈不明顯。
花在長枝上1-2朵生於葉腋,在短枝上2-6朵同葉簇生;花梗長1-2厘米,向頂端漸增粗。花萼鐘狀,長4-5毫米,通常2中裂,裂片有小尖頭或頂端又2-3齒裂;花冠漏斗狀,紫堇色,筒部長8-10毫米,自下部向上漸擴大,明顯長於檐部裂片,裂片長5-6毫米,卵形,頂端圓鈍,基部有耳,邊緣無緣毛,花開放時平展;雄蕊的花絲基部稍上處及花冠筒內壁生一圈密絨毛;花柱象雄蕊一樣由於花冠裂片平展而稍伸出花冠。漿果紅色或在栽培類型中也有橙色,果皮肉質,多汁液,形狀及大小由於經長期人工培育或植株年齡、生境的不同而多變,廣橢圓狀、矩圓狀、卵狀或近球狀,頂端有短尖頭或平截、有時稍凹陷,長8-20毫米,直徑5-10毫米。種子常20餘粒,略成腎臟形,扁壓,棕黃色,長約2毫米。花果期較長,一般從5月到10月邊開花邊結果。

近種區別

該種和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在鑑定時容易發生錯誤,其區別是:寧夏枸杞的葉通常為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花萼通常為2中裂,裂片頂端常有胼胝質小尖頭或每裂片頂端有2-3小齒;花冠筒明顯長於檐部裂片,裂片邊緣無緣毛;果實甜,無苦味;種子較小,長約2毫米。而枸杞的葉通常為卵形、卵狀菱形、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花萼通常為3裂或有時不規則4-5齒裂;花冠筒部短於或近等於檐部裂片,裂片邊緣有緣毛;果實甜而後味帶微苦;種子較大,長約3毫米左右。

主要變種

黃果枸杞Lycium barbarum L. var. auranticarpum K. F. Ching):該變種不同原變種在:葉狹窄,條形、條狀披針形、倒條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具肉質;果實橙黃色,球狀,直徑約4-8毫米,僅有2-8粒種子。分布於中國寧夏銀川地區。生長於田邊和宅旁。
寧夏枸杞寧夏枸杞

產地生境

原產於中國北部,河北北部、內蒙古、山西北部、陝西北部、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有野生;除以上省區有栽培外,中國中部和南部不少省區也已引種栽培。歐洲及地中海沿岸國家則普遍栽培並成為野生。常生於土層深厚的溝岸、山坡、田梗和宅旁,耐鹽鹼、沙荒和乾旱。

繁殖方法

圃地準備

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有補充灌溉條件,排灌便利,地下水位100厘米以下,土壤含鹽0.5%以下,有機質含量高的沙壤或輕壤土做苗圃地。在育苗前一年秋季十月下旬灌水前進行平整、深翻和施基肥。平整地塊大小可根據情況而定,一般不超過400平方米。平整後的地塊高差不應超過3厘米,然後每畝施腐熟的廄肥2500-4000千克,施後深翻一次,深度15-18厘米,並灌好冬水。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凍後整地時每畝再混施50千克碳酸氫銨和10千克磷酸二銨,旋耕耙細做畦,每畦面積以60-100平方米為宜。

扦插方法

主要採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在3月中旬樹液開始流動至萌芽前選擇品種純正、生長健壯且無病蟲害的寧杞1號或寧杞4號單株,在樹冠中、上部採集一年生中間枝和徒長枝。采條粗度在0.5-1厘米為宜。采條時儘量減少對種條皮部的損傷。然後截成長13-14厘米的插穗,每100根捆成一捆。扦插株行距10厘米×50厘米,每畝扦插插穗1.3萬-1.5萬根。插前將插穗下端5厘米用20毫克/升的奈乙酸水溶液浸泡24小時,或用100-150毫克/升吲哚丁酸水溶液浸泡2-3小時後進行扦插。扦插方法是在已處理好的苗床上,按確定的行距劃線,沿線開溝或劈縫,將插穗下端輕輕插入溝穴內。扦插深度為地上部留1厘米,外露一個芽。插好後用雙腳將插穗與土踏實在一塊,上面覆蓋一層碎土後覆膜,在膜面行間均勻覆土,壓膜使插穗露出膜面。

栽培技術

苗期

苗木新梢高度達10厘米以上時開始灌第一次水。以後在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各灌水一次。灌二水時,每畝追施磷酸二銨10千克,尿素10千克。灌三水時,每畝追磷酸二銨10千克,尿素15千克。為促進苗木生長,避免雜草爭水爭肥,及時鋤草,鋤草時做到鋤小鋤早。當苗木新梢超過15厘米後進行修剪,只選留1個長勢強的新梢做主幹,剪除40厘米以下所發的所有側枝。當新梢高度達到55厘米時,應及時摘心封頂,促發側枝。翌年春季,土壤解凍後出圃,起苗時應保證根系完整。起苗後分級捆綁。

建園

園地選擇:選擇地勢平坦,有排灌條件,地下水位100厘米以下,土壤含鹽量0.5%以下,有效活土層30厘米以上的沙壤、輕壤或中壤地建園。要避免在上一年種寧夏枸杞的地上建園。
園地規劃:大於3公頃耕地建園時,根據建園面積大小,應規劃出排灌系統和道路。排灌系統主要包括斗渠、農渠、毛渠、斗溝、農溝和毛溝。斗農渠從水源開始貫穿整園,農毛渠與斗農渠垂直和毛溝平行。毛溝與農溝垂直。毛溝每2檔設定一條。道路主要是生產路和機耕路。每條毛溝帶生產路一條,每條農溝或農渠帶機耕路一條。
整地:上年秋天先平整土地,要求每塊地高差小於5厘米,然後深翻,要求深度20-25厘米,並灌足冬水。

栽植

栽植時間:一般在秋季或春季。秋季栽植時間是在寧夏枸杞苗木停止生長以後落葉時栽植;春季栽植時間是土壤解凍深度達30厘米以上(當地春小麥露土)時栽植。
密度設計及開挖定植坑:小面積分散栽培,經營面積在10畝以下時,株行距1米×2米,每畝栽植333株;大面積集中栽植,株行距1米×3米,每畝栽植222株。栽植行向與生產路垂直。按照株行距挖定植穴。定植穴規格40厘米×40厘米×50厘米(長×寬×深)。定植穴挖好後,每穴最下層施入腐熟廄肥4-5千克,與土拌勻後再填表土7-8厘米待植。
定植:選特級苗或一級苗。栽前應進行修枝修根處理,用100毫克/升奈乙酸水溶液蘸根,放入定植坑中央,進行栽植。栽植時按照填土、踏實、提苗、再填土再踏實程式栽植。栽植深度至苗木原插穗上剪口處。栽植後距地面55-60厘米,處剪截定乾並及時灌定根水。

養護

  • 當年養護
土壤管理:採用地膜覆蓋或清耕管理。地膜覆蓋,栽植後立即沿行覆蓋。清耕管理,頭水灌後淺翻一次,深度10-15厘米,以後每次灌水之後中耕除草一次,深度5-10厘米。
灌水:全年灌水5-6次,4月下旬灌頭水,灌水量60立方米/畝左右;6月上旬灌二水,7-10月灌水2-3次,灌水量50立方米/畝左右;11月灌冬水,灌水量70立方米/畝左右。
施肥:結合灌水6月上旬進行第一次追肥。每株混施50-75克磷酸二銨和25-30克尿素;7月上旬果枝見到花朵後進行第二次追肥,每株混施氮、磷、鉀三元複合肥75克左右;8月上旬進行第三次追肥,每株混施75-100克尿素和50克磷酸二銨。
栽植主幹支撐物:頭水後,根據株距以行或株設定主幹支撐物,一般為支撐棍或鐵絲。當苗木成活後及時將苗木綁紮在主幹支撐棍或鐵絲上。栽植面積小,密度大,以株栽植主幹支撐棍。主幹支撐棍長度1.5-1.7米,粗度4-5厘米;如果栽植面積大,密度小,順行設定主幹支撐物。按行向在地塊兩頭栽植水泥樁各一個,拉10號鐵絲2-3條,將鐵絲固定在兩頭水泥樁上。
修剪:苗木萌芽後,抹除40厘米以下的側芽,將主幹40厘米以上整形帶內所發的枝條,選留方向不同,與主幹夾角在30°-40°之間的3-5個側枝作為樹冠的第一層骨幹枝,在枝長15厘米處剪截。對骨幹枝修剪後新長出的枝條,採取疏、截、留三種方式修剪。
  • 第二年養護
土壤管理: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全園淺挖一次,深度8-12厘米。5月上、中旬全園中翻一次,深度12-15厘米。之後根據灌水及園地雜草情況進行中耕除草若干次。8月下旬進行深翻,深度15-20厘米。
灌水:根據土壤墒情於4-9月灌水5-6次。冬水在11月上旬封凍前灌足。
施肥:施肥以有機肥為主,依產量目標為依據,計畫每畝生產100千克優質乾果,施入純氮、純磷、純鉀總量參考值為:純氮30-35千克;純磷8.5-10千克;純鉀5-6.5千克。全年施肥5次為宜,分別是4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上旬、8月上旬和9月上中旬,一般採用穴施、環狀溝施、放射狀溝施交替進行。全年各次施肥量分別為:10月下旬和4月上旬兩次施肥總量占全年施肥總量的45%左右;6月中旬施肥占全年施肥總量35%左右;7月下旬施肥占全年施肥總量15%左右;9月上旬施肥占全年施肥總量5%左右。
整形修剪:
  1. 修剪原則:修剪中剪除根莖、主幹、冠層所發的徒長枝、樹膛內的密枝、橫穿枝以及冠層內的2年生以上果枝和乾枝、病蟲枝、細弱枝。短截主枝延長枝和部分果枝。具體操作中因樹修剪,隨枝做形。去高補空,更新果枝。剪橫留順,取舊留新。密處疏剪,缺處留枝。清膛截底,修圍清基。調節營養,樹冠圓滿。
  2. 樹形培養:寧夏枸杞豐產樹形一般採用三層樓形和自然半圓形。三層樓樹形結構為:樹高165-175厘米,冠幅130-160厘米,樹冠分三層,有8-9個主枝組成,主幹高40-45厘米,第一層冠高20厘米,第二層層間距高40厘米,第二層冠高20厘米,第三層層間距及第三層樹冠合計高45-50厘米,結果枝以立體結構分布在各層骨幹枝上;自然半圓形樹形結構為:樹高160厘米左右,冠幅150-160厘米,分二層有5個主枝組成。主幹高40-50厘米,層間距50-60厘米,呈上窄下寬,上小下大,上短下長的自然半圓結構。
  3. 修剪程式:一清基,清除根莖處萌條;二剪頂,對高於頂層樹冠的枝條進行疏除;三清膛,疏除樹膛內的徒長枝、密枝、病蟲枝、細弱枝、橫穿枝和強壯枝;四修圍,對各層外圍所留枝條進行短截、疏除和不剪;五截底,第一層樹冠所留的果枝在距地面4厘米處全部進行短截。
  4. 修剪時間:①春季修剪。在枝條萌芽後的3月下旬至4月下旬進行。剪除乾尖和針刺。方法是從樹冠的一個方向開始,沿樹冠自上而下剪除冠層結果枝梢部的風乾枝和強壯枝上的針刺。②夏季修剪。5-9月,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每5-7天進行1次。沿樹冠自下而上,由里向外,剪除植株根莖、主幹、膛內、冠層萌發的徒長枝。對已培養好下層樹冠的樹,可在5月中旬至下旬,選擇距主幹最近的徒長枝,在高40厘米處進行摘心封頂,培養二層樹冠。對各層樹冠主枝所發的強壯枝,與主幹夾角小於30°時,要及時疏除。 與主幹夾角在30°- 40°之間的枝應根據所在的位置進行短截或疏除,短截長度15-20厘米。與主幹夾角大予40°的枝條不剪、不截。 ③冬季修剪。11月至翌年春季1-2月,先對結果一年後的樹冠進行整形 按照選擇的樹形整理出清晰穩固的樹冠骨架 再對留下的各類枝作一次細緻的修剪。

主要價值

藥用:果實中藥稱枸杞子,性味甘平,有滋肝補腎、益精明目的作用。根據理化分析,它含甜菜鹼(betaine)、酸漿紅色素(physalein)、隱黃尿圜(cryptoxanthin)以及胡蘿蔔素(維生素A)、硫胺素(維生素B1)、核黃素(維生素B2)、抗壞血酸(維生素C),並含煙酸、鈣、磷、鐵等,含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因此作為滋補藥被食用。另外,根皮中藥稱地骨皮也作藥用。
生態、飼料:寧夏枸杞可作水土保持和造林綠化的灌木。果柄及葉還是豬、羊的良好飼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