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體育思想

實用體育思想,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曾廣為傳播的一種體育思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實用體育思想
實用體育思想,是隨著實用主義教育思潮的引進而產生的。體育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在實用主義教育傳入中國的同時,實用體育思想也開始在中國形成並流傳。實用體育思想是提倡通過體育培養民主自由的意識,注重體育的實用性價值,強調用科學的鍛鍊方法,自由活潑的運動方式,力求達到人的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體育思想。它所倡導的理念與實用哲學、實用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
20世紀初,美國體育家麥克樂利用在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工作的機會,大量宣傳實用體育思想,同時早期留學美國的教育家胡適、陶行知,體育家吳蘊瑞等人也對實用體育思想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實用體育思想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注重實用。實用體育思想所注重的是體育應該為社會的發展需要服務,20世紀30年代所提倡的以勞工代體育者和以體育為預備軍國民資格者,都是實用體育思想在中國的顯著表現。實用體育思想倡導體育應該以一種自由的、科學的鍛鍊方法和手段去實現。倡導“科學的實驗室態度”,用實踐的方法來爭取體育的科學化。中國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一直以兵操訓練為主;後隨美國“新體育”思想和方法的引進,田徑和球類運動逐漸取代兵操,並成為中國近代體育的主流。這就是實用體育思想長期在中國實踐的一種結果。實用體育思想力求通過體育培養身心和諧發展和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這種身心和諧發展的體育觀,是實用體育思想的又一顯著特徵。[1]
  
[1]崔樂泉總主編,中國體育通史,第四卷,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 8-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