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痹

寒痹
病名。一名痛痹骨痹。指寒邪偏重的痹證。《靈樞·賊風》:“嘗有所傷於濕氣,藏於血脈之中、分肉之間,久留而不去,若有所隨墜,惡血在內而不去,卒然喜怒不節,飲食不適,寒溫不時,腠理閉而不通;其開而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則為寒痹。”《靈樞·壽夭剛柔》:“寒痹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證治準繩·雜病》:“寒痹者,四肢攣痛,關節浮腫。”《症因脈治》卷三:“寒痹之證,疼痛苦楚,手足拘緊,得熱稍減,得寒愈甚,名曰痛痹。……寒傷太陽,在營分無汗,麻黃續命湯;傷衛有汗,桂枝續命湯;寒傷陽明,乾葛續命湯;在少陽,柴胡續命湯。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湯通治之。”亦可用定痛丸加羌活、桂枝,或選用五積散、芎附湯加減。痛甚者,用五靈散;《內經》並有火焠、藥熨等法。又《張氏醫通》卷六:“皮痹者,即寒痹也。邪中皮毛,癮疹風瘡,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蟲行狀。”此說易引起概念之混淆,聊備一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