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山茶油

富川山茶油

富川山茶油,湖北省陽新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陽新種植山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山茶樹面積和茶油產量居全國第三、湖北第一。因此陽新又有“中國油茶之鄉”的美稱,並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國家級油茶生產示範縣。當地山茶果含油30%以上,其茶籽提取的茶油是綠色無公害食品,營養豐富,有益健康,被公認為保健油。

2010年12月2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富川山茶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川山茶油
  • 產地名稱:湖北省陽新縣
  • 品質特點:色澤黃亮、澄清透明、自然清香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0年第166號
  • 批准時間:2010年12月29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富川山茶油色澤黃亮、清澈、自然清香、耐貯存、礦物質和維生物E含量高、酸值低、皂化值高。富川山茶油的主要質量特色:一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從而營養價值得以充分體現;二是酸值偏低,從而易於較長時間保存。一般來說,山茶油的品質取決於油茶樹的生長種植環境,茶樹生長好,茶果質量高,茶油品質才會好,體現山茶油特色。
據檢測,富川山茶油所含有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即油酸和亞油酸的含量高達80%—90%以上,居植物油之首,人體對其消化吸收率高達95%以上,是不可多得的木本科植物油。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A、D和磷、鋅、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國內外醫學營養專家在研究中發現高含油酸的山茶油長期食用可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還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養顏美容,促進兒童骨骼生長,其獨特的山茶苷還具有抗癌作用。經現代科學證實,山茶油的脂肪酸組成與橄欖油極為相似,而其平均組成則高於橄欖油,作為食用植物油,其營養價值與經濟價值正逐步為國人所接受,其消費群體和消費理念正日益擴大。由於山茶油營養豐富,有益健康,公認是保健油。
富川山茶油富川山茶油

產地環境

黃石市陽新縣位於湖北省東南,長江中游南岸,縣境東北與蘄春縣、武穴市隔江相望,東南緊鄰江西省瑞昌市,西南接通山縣和江西省武寧縣,西北連鹹寧市、大冶市。介於東經114°43'—115°30′,北緯29°30′—30°09′之間,東西橫距76.5千米,南北縱距71.5千米,總面積278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862.7米,最低海拔8.7米,屬鄂東南低山丘陵區,處幕阜山向長江沖積平原過渡地帶,中小湖泊較多,被譽為"百湖之縣"。屬北亞熱帶氣候區,年均氣溫16.8℃,無霜期263天。年均日照時數1897.1時,日照率44%。年均降雨量1389.6毫米。
富川山茶油的質量特色與地域的關聯性主要表現如下:
一是土壤。
一般是土層厚達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有機質含量1%—2%以上,通氣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鹼度PH值4.5—6.5為宜。陽新縣地形多位山地丘陵,土壤以紅壤土、黃紅壤土為主,PH值為5—6.5,有機質含量達1.5%—2.5%,土質呈酸性,土層厚,耐乾旱,土壤環境十分適宜種植山茶樹。
二是雨量。
山茶樹生長要求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不足和過多都有影響。陽新縣處東經114°43'—115°30′,北緯29°30′—30°09′,屬北亞熱帶氣候區,年均降雨量1389.6毫米—1888.9毫米,能為山茶樹的生長提供很好的雨水環境。
三是光照。
光照是山茶樹生存的首要條件,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對紫外線有特殊嗜好。陽新縣地形屬幕埠山丘陵系東部,向長江沖積平原過渡地帶,丘陵山地占53.7%,崗地占13.94%,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為1873.5—2206.3小時,日照率44%,為山茶樹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日照環境。
四是溫度。
包括氣溫和地溫,山茶樹適宜生長的溫度為氣溫日平均需10度;最低不能低於-10度,年平均溫度在18℃—25℃。陽新縣年均氣溫19.8℃,為山茶樹生長提供了溫和的環境。
五是地形。
山茶樹生長地形條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和濕度都有明顯的變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區,雨量充沛,雲霧多,空氣濕度大,漫射光強,這對山茶樹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會有凍害。一般選擇偏南坡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最陽新縣境內最高海拔862.7米,最低海拔8.7米,東西橫距76.5千米,南北縱距71.5千米,縣內山茶樹主要種植區域的海拔為300米—600米,適宜山茶樹的生長。
陽新縣境內特有的產地環境十分適宜山茶樹的種植,在良好的地形、雨量、光照、溫度、土壤等地理環境條件下,山茶籽顆粒飽滿,出油率高,形成了富川山茶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酸值含量低的顯著特徵。
富川山茶富川山茶

歷史淵源

富川山茶油歷史悠久。
據《陽新縣誌》記載,陽新三國時期就有油茶樹。據載三國時期,有一年大旱,田地莊家無收成,百姓討米要飯,吳王孫權看到當地災情,帶來十條糧船,專門賬濟貧苦災民,百姓磕頭謝恩,百姓無物相送,只有一老漢把家中一罐茶油相送吳王,吳王問:“乾旱何來此物?”,老漢說:“此乃我家後山所長,不怕乾旱。”孫權到後山一看,山上茶花盛開,而且還掛有茶果,孫權說“這山茶樹真乃奇果”。在陽新油茶樹就改名山茶樹,山茶油由此而得名。
《江西林業志》記載: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陽新縣開始種植油茶樹,加工山茶油,其山茶油成為當時的貢品油,有“皇封御膳”用油之史。唐代詩人李商隱食用後,曾為茶油賦:“芳香溢補味津津,一甌衝出安昌春”的詩句。
明代,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陽新縣開始大面積種植山茶樹,加工山茶油。從那時起陽新人民就把山茶油當著藥用。用山茶油抹嘴唇,防止嘴唇乾裂;婦女用山茶油搽頭髮、搽手、搽臉護膚美容;特別是生小孩婦女,用山茶油塗抹肚皮可消除皺紋;內服治便秘,外用燙傷、燒傷、小蟲咬傷,可消炎生膚,富川山茶油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逐步被廣泛認同。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是湖北蘄州人,與湖北陽新縣(明代稱興國州)一江之隔,在編寫《本草綱目》時期,李時珍穿上草鞋,背起藥筐,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過江南興國州內,遠涉深山曠野,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看到山茶樹和茶籽果,在《本草綱目》中對山茶做了較詳細的描述:“山茶產南方,樹生、高者丈許,枝幹交加,葉頗似茶葉而厚硬有棱。中闊頭尖,面綠背淡,深冬開花。”對茶籽、茶油及記載“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疾垢……”“茶油性偏涼,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主治肝血虧損,驅蟲、益腸胃,明目”。

生產情況

2010年,陽新縣油茶樹種植面積達20萬畝,連片1000畝以上油茶基地15處,100畝以上油茶基地110處。年產山茶仔4000萬千克,年生產加工山茶油800萬千克,年產值近2.4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8%以上,油茶樹面積和產量位居中國第三,湖北第一。3個茶油深加工企業創利稅1000多萬元,形成2家過億元的龍頭企業,從事茶油加工人員1000人,年加工能力2000噸。經銷企業100家,行銷人員300人。在武漢、上海、河南、河北、遼寧、江蘇、廣東、安徽等大中城市開辦了30多個“富川山茶油”銷售視窗。
富川山茶油富川山茶油

產品榮譽

2004年,富川山茶油被國家認定為綠色食品。
2005年,富川山茶油獲上海綠色食品博覽會暢銷綠色食品、湖北省林業博覽會金獎。
2007年,富川山茶油被認定為中國有機食品。同年,獲得武漢農業博覽會金獎。
2008年,富川山茶油被認定為湖北名牌。
2010年12月2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富川山茶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富川山茶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湖北省陽新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陽新米茶、陽新桐茶。
(二)立地條件
海拔高100米至600米;坡度為≤25°,土壤類型為黃壤土,紅壤土、沙質土,pH值5.0至6.5。有機質含量達1.5%至2.5%,土質呈酸性,土層厚、耐乾旱。
(三)栽培管理
1.育苗:無性繁殖育苗。
2.栽植:栽植時間在早春2至3月或秋季10至11月,栽植密度控制在≤80株/畝之間。
3.水肥管理:成林每株每年用有機肥≥30千克。
4.病蟲害防治:貫徹以生態調控為基礎的綜合防治方針,加強土、肥、水的管理,保護生態環境,做好病蟲預測預報,以冬防為重,積極套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農業防治。
5.採摘:山茶果在每年10月下旬果子開裂、充分成熟時採收。
6.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加工
1.工藝流程:清理→剝殼→軋坯→低溫蒸炒→低溫榨油→過濾→冬化→過濾。
2.關鍵要求:將軋坯後的茶籽仁進行低溫蒸炒(50℃至60℃)後,不高於70℃進行低溫榨油,餅中殘油8%,出油率不高於80%。
將精煉油進行零下5℃冬化結晶,4至8小時進行結晶過濾。
(五)質量特色
1.感官要求:
項目
要求
氣味滋味
具有茶油固有的氣味和滋味,無異味
透明度
澄清透明
2.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酸值(KOH)/(毫克/克)
≤3.5
過氧化值(毫摩爾/千克)
≤6.5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富川山茶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陽新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富川山茶油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