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加鎮

富加鎮

富加鎮由原富加鎮、新富鄉五福鄉、花房鄉合併而成,地處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東南部,東與玉龍鄉接壤,南與石咀鄉、農旺鄉毗鄰,西與寶馬鄉相連,北與青崗鄉謝安鄉相鄰。

富加鎮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是仁壽東部片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成赤高速、遂資眉高速、省道106線、仁簡路、富汪路等重點交通線交匯於此,且成赤高速公路和遂資眉高速均在富加設有出口,成赤高速公路富加出口已於2012年7月投入使用,遂資眉高速公路富加出口正在加緊施工。富加鎮距仁壽縣城18公里,車程大概25分鐘。富加工業園區集天燃氣化工、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為一體,緊鄰成赤高速公路富加出口,設計的工業大道離成赤高速公路富加出口僅2公里。

據了解,到“十二五”末,一個宜居、人文、和諧的富加將展現在世人面前。當中包括建成城鎮道路15平方公里主骨架、15萬人的宜居宜業特色城市;打造佛教、知青、紅色,以及客家文化和探險旅遊,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產業等。規劃建設10平方公里的富加化工產業園區,主動承接天然氣化工、機械製造、新材料產業等上下游配套企業,園區工業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培育規模以上企業15戶,稅收達1.5億元。仁東片區建成萬畝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基地5個,農業總產值突破40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富加鎮
  • 別名:富加區 富加場 仁壽第二縣城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
  • 政府駐地:富加鎮天貴社區
  • 電話區號:028
  • 郵政區碼:620599
  • 地理位置: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東南部
  • 面積:171.07平方公里
  • 人口:14.6萬人
  • 方言:仁壽話
  • 氣候條件:四川盆地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 車牌代碼:川Z
介紹,交通,歷史悠久,“傅家場”,歷史,工業發展,文教衛生,地理位置,其他定義,名稱來歷,政區沿革,政區劃分,人口面積,自然條件,經濟概況,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名勝旅遊,鎮區市政建設,

介紹

全鎮幅員面積171.07 平方公里,富加轄區(富加,農旺,玉龍,藕塘,石咀一鎮四鄉),富加鎮轄20個行政村、172個村民小組,2個居委會,6個居民小組,全鎮19100戶,人口68685人,居全縣第2位。耕地面積46046畝,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政府機關職工73 人,領導幹部9名。富加鎮歷史悠久,文明古老,山川秀美,人傑地靈。這裡交通優越,物產豐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農村正在成為發展優質農業最理想的地區;正在成為發展工業經濟前景最美好的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集鎮建設初具規模,高樓玉宇,磷次櫛比,自1995年被列為全省100 個小城鎮試點集鎮進行規劃和建設後,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集鎮內的水、電、路、電視、通訊、體育、文化等基礎設施進行達標升級,在逐步規範和完善之中;通訊事業突飛猛進,境內架設有7個移動、聯通中轉站,8個小靈通基站。全鎮村村通電話;電力事業飛速發展,農網改造全面實施;科教文衛事業蓬勃發展。教育事業迅猛發展,全鎮現有各類學校15所,其中中學5所,中心國小2所,村級國小8所;廣電事業迅速發展,村村通閉路電視,大部分家庭都能收看到國內20餘個省市的30多個節目;轄區內有鎮級醫院1個,生殖保健服務中心1個,村衛生站20個,初級衛生保健網路健全。鎮內各類資源豐富。礦產資源主要有頁岩、文化石等等;農特資源主要有著名的神奇蜜柚基地、省級生豬繁育基地和蠶桑等。
繞城大道延伸線——富國路繞城大道延伸線——富國路

交通

仁壽縣禾加、北斗、祿加、汪洋等重鎮及重慶、資陽球溪威遠等地經省道106線到仁壽縣富加場鎮口時,所有大小車輛必須進入場鎮分流。
總長4公里,雙向6車道的富加迎賓大道總長4公里,雙向6車道的富加迎賓大道
每年春節前後,正常情況下每天在場鎮一公里範圍內堵車多達6小時。12年2月,仁壽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加快富加發展打造縣域副中心仁東增長極的決定,包括富加、禾加、汪洋等鎮在內70多萬老百姓盼望了20多年的富加“穿場路改”期盼即將變成現實:從而為仁壽縣將富加鎮建設成為該縣唯一的縣域副中心、建設仁東增長極,提供交通暢通保障。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富加場鎮如此嚴重的交通“腸梗阻”?昨天,仁壽縣交警大隊富加中隊長唐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出了原委:從禾加、北斗、祿加、汪洋、資陽球溪等地往返仁壽的大車小車全部要從富加狹窄的街上經過。從仁壽到禾加、祿加、北斗,縣外資陽市、球溪;到汪洋,縣外的威遠縣。在富加入場口,形成一個“T”字形,進入場鎮內左右分流。特別是到禾加、北斗、祿加、資陽、球溪方向的車,全部要進入場鎮中心一條“匡”字形的1公里街道,才能駛出場尾,堵車就成了家常便飯。
成赤高速富加段成赤高速富加段
仁壽縣交警大隊機動車流量監控顯示,平日往返於富加鎮的車輛為一萬多輛次,春節期間,平均每天車流量達3.5萬輛次。
增長極 副中心
富加迎來發展新機遇
據了解,以仁壽為中心,富加鎮為縣域副中心,其輻射的仁東片區禾加、北斗、祿加汪洋等地。富加人口密集,商貿活躍,是仁壽縣內半小時經濟圈承西啟東的戰略要地。成赤、遂資眉高速、省道106縣交匯於此,區位優勢明顯,是仁壽東部片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歷史悠久

富加鎮駐地富加場,系富加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原名“九井坳”(此處有九口井而名)。據傳:元朝末年,先有潘姓來此搭棚設店,擺攤謀生,人稱“潘家店”。後有傅姓來此立店經營,眾稱“傅家店”。兩店對立,相互競爭,潘姓衰落,傅姓興旺。

“傅家場”

至清朝末年,廣東、江西、貴州、廣西、福建、湖南等省的人陸續來此建店經商,修廟立會,興建廣東館江西館、貴州館、吉安館、福建館川主廟、老居廟、禹王宮萬壽宮等。由於店多,自然形成集市。而傅姓人多勢大,生興隆,且地盤多屬傅姓名下,並把持川主廟會會權(客館的集權機構),在盂藍會期(農曆七月十五)經各省會首總理人員商議,取名為“傅家場”。
嘉慶年間,縣官馬百齡來此巡視,指出:以姓氏命名場名,恐引起族別鬥爭,故將“傅家場”更名為“富加場”。
富加鎮歷屬仁壽管轄。早在清朝雍正五年,富加屬仁壽夏安鄉第三甲。宣統自治期間,仁壽分九鎮八鄉,屬富加鄉。

歷史

民國一至二十三年實行區團保制,屬富加區團保。
民國二十四至二十八年實行聯保制,屬富加聯保的東聯保和西聯保一部份。民國二十九年至三十八年實行鄉保制(鄉下分保,保下分甲),富加鄉單獨建制,鄉公所設在富加鎮。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富加解放,一九五零年富加鄉人民政府成立。
一九五三年建立富加鎮人民政府。
人民公社在一九六二年又命名為富加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更名為富加鄉人民政府。同年,經省政府[1984]104號檔案批准建立富加鎮人民政府,實行鎮管村。
一九九二年撤鄉並鎮,將新付鄉9村95個經濟社整體併入富加。二00五年體制改革,又將五福鄉、花房鄉整體併入富加鎮構成現有規模。

工業發展

截止2012年11月,全鎮GDP實現71537萬元,同比增長62.8%;入庫稅金完成2800萬元,同比增長8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692萬元,完成任務的114%;工業固定資產投入全年任務8000萬元,已完成13200萬元,完成任務的165%,預計全年將完成14500萬元,占目標任務的181%;技改項目全年任務4000萬元,已完成4000萬元,完成任務的100%;工業銷售收入全年任務17000萬元,已完成19800萬元,完成任務的116%,預計全年可完成目標任務的120%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任務25%,上半年增速達18%;招商引資全年任務6000萬元,已完成10800萬元,完成任務的180%,預計全年將完成任務的185%以上。
長5.8公里,寬24.5米的富加繞城一環路長5.8公里,寬24.5米的富加繞城一環路

文教衛生

教育設施:四川省仁壽第二中學、初級中學4所,中心國小2所,幼稚園15所(私立)。
近2公里長的富加富興大道近2公里長的富加富興大道
衛生醫療設施仁壽縣第二人民醫院、富加鎮計畫生育服務站等轄區內衛生服務醫療機構;能做到一般疾病不出鎮就能進行治療。有敬老院3個。
文化娛樂設施:富加鎮文化宣傳服務中心、富加鎮騰達書店、無名書店、音樂酒吧數家、網咖數家。
服務設施:鑫宏酒樓、蜀風樓、聚寶樓、貴園賓館、怡寧賓館、電力美食城、大自然賓館。
休閒設施:旱冰場、游泳池、街心廣場等。

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04°18′17"~104°20′18",北緯29°56′51"~29°59′17"。地處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東南部,省道106線穿境而過,東與玉龍鄉接壤,南與石咀鄉、農旺鄉毗鄰,西與寶馬鄉相連,北與青崗鄉謝安鄉相鄰。人民政府駐富加場,電話區號028,郵政編碼620575,場鎮距仁壽縣城18千米。

其他定義

富加鎮(Fujia Zhen)是仁壽縣除縣城所在地文林鎮之外的第二大鄉鎮。

名稱來歷

原名“九井坳”(此處有九口井而名)。據傳:元朝末年,先有潘姓來此搭棚設店,擺攤謀生,人稱“潘家店”。後有傅姓來此立店經營,眾稱“傅家店”。兩店對立,相互競爭,潘姓衰落,傅姓興旺。
至清朝末年,廣東、江西、貴州、廣西、福建、湖南等省的人陸續來此建店經商,修廟立會,興建廣東館江西館、貴州館、吉安館、福建館川主廟、老居廟、禹王宮萬壽宮等。由於店多,自然形成集市。而傅姓人多勢大,生意興隆,且地盤多屬傅姓名下,並把持川主廟會會權(客館的集權機構),在盂藍會期(農曆七月十五)經各省會首總理人員商議,取名為“傅家場”。
嘉慶年間,縣官馬百齡來此巡視,指出:以姓氏命名場名,恐引起族別鬥爭,故將“傅家場”更名為“富加場”。

政區沿革

早在清朝雍正五年,富加屬仁壽夏安鄉第三甲。宣統自治期間,仁壽分九鎮八鄉,屬富加鄉。
民國一至二十三年實行區團保制,屬富加區團保。
民國二十四至二十八年實行聯保制,屬富加聯保的東聯保和西聯保一部份。
民國二十九年至三十八年實行鄉保制(鄉下分保,保下分甲),富加鄉單獨建制,鄉公所設在富加鎮。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富加解放,一九五零年富加鄉人民政府成立。
一九五三年建立富加鎮人民政府。
人民公社在一九六二年又命名為富加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更名為富加鄉人民政府。同年,經省政府[1984]104號檔案批准建立富加鎮人民政府,實行鎮管村。
一九九二年撤鄉並鎮,將新付鄉9村95個經濟社整體併入富加。
二〇〇五年體制改革,又將五福鄉、花房鄉整體併入富加鎮構成現有規模。

政區劃分

2011年末設20個村民委員會、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有172個村民小組、6個居民小組。
江西社區簡介
富加鎮江西社區位於仁壽縣城以東18公里村,占地約1.8平方公里。由原來3個居委會合併而成,交通便利,S106線從社區中心地帶穿過,南可達資陽、內江、重慶等地,北可達簡陽,東可至成赤高速。
社區成立於2002年,設3個居民小組,轄7條街道。總戶數3379戶,總人口8893人,外來人口1000多人。社區內共有10個單位,2所學校,3所幼稚園,6個民營企業,7個重點單位,1個綜合農貿市場,2個大型購物中心,年交易額可達上千萬元,是富加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天貴社區簡介
富加鎮天貴社區位於富加鎮城鎮西南部,成立於2002年11月,東西與江西社區合作村1組相鄰,西面與馬鞍村一組相鄰,北面與馬鞍村二組、江西社區相鄰,省道106線自西向東從本轄區穿過,交通便利。
全社區轄3個小組,共六條街道,共有常住人口10640人,常住戶口2020戶,戶籍人口6080人,外來暫住戶1845戶,人口4560人。社區共有企業30多家,產品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建築、裝飾、家電等多方面,是全省100個小城鎮之一。
互建村簡介
互建村位於富加鎮東北部,由原來的互建村與互興村合併而成,東部與謝安鄉、富加鎮魚茂村相鄰,南與河埝村、音堂村相鄰,西與青崗鄉趙家壩相連,交通便利,有一條富趙路、遂資眉高速路橫穿全村,共占地312畝,一條進出口。
全村共8個經濟社,人口2134人,常住戶口2134人,全村土地面積1885.5木,以種糧食為主,水利方面非常方便,南崖渠通往各經濟社,是一個發展的好地方。
衛國村簡介
富加鎮衛國村連線玉龍鄉謝安鄉,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強,環境優美,是外來投資者的理想之地。
全村有10個經濟社,農業人口2755人,常住戶口850戶,外來人口幾十人,有兩所學校,國小、國中各一所。水源方便,有魚茂河、東壩河,全村耕地面積2400餘畝,以種糧食為主。地理優美,緊靠富加場、玉龍鄉、謝安鄉,是打造蔬菜基地的優選地。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衛國村歡迎有識之士前來投資。
章平村簡介
章平村位於富加鎮東北部,由原來的富加鎮章平村和雕林村合併而成,東與玉龍鄉相鄰,南與農旺鄉汪家村相鄰,西與富加鎮柳溝村相鄰,北與和桂村相鄰,交通便利,S106線從本村腹心地帶橫穿而過,土地肥沃,素有“錫色門坎章平岔,屯子裝成吳家灣”之稱。
全村轄11個經濟社,共有常住人口2869人,常住戶口786戶,全村共有土地面積2800餘畝,以種糧食為主。
柳溝村簡介
柳溝村位於富加鎮東北部,由原來的竹金村與柳溝村合併而成,東與章平村相鄰,南與農旺鄉躍進大隊相鄰,西與奮鬥村相鄰,北與和桂村相鄰,交通便利,S106線從我村腹心地帶穿過。
全村轄8個經濟社,人口2283人,常住戶口605戶,全村總面積2002畝,以種糧食為主,果桔、杏柳總計300餘畝,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新村規劃的好地段。
和桂村簡介
和桂村位於富加鎮東南部,由原來的登武村與和桂村合併而成,東與章平村連界,南與康樂村相鄰,西與桂樹村相接,北與衛國村相連,交通便利,全村7.25公里的水泥路從村腹心通過,以至S106線相連。
全村轄12個經濟社,共有人口2450人,常住人口650戶,村內有長生觀寺廟,全村土地總面積為2311畝,以種糧食、油菜為主,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上級列入新農村規劃建設的村之一。
桂樹村簡介
桂樹村位於富加鎮東北部,由原來的福河村與桂樹村合併而成,東與和桂村相鄰,南與康樂村相鄰,西與河堰村相鄰,北與魚茂村相鄰,交通便利,五福公路從村腹心地帶穿過,南可至成赤高速,西可至雅眉資高速。
全村轄12個經濟社,常住人口1500人,常住戶口805戶,戶籍人口2900人,外出務工人員1400人。村內共有大小魚塘8口,有出名的“101”在村內,全村總面積190餘公頃,契約2850畝,以種糧食為主,樹木、竹子眾多,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上級列入新農村規劃建設村之一。
合作村簡介
合作村位於富加鎮東南西部,由原來的攔河村與合作村合併而成,東與奮鬥村相鄰,南與東風村相鄰,西與馬鞍村燎原村相鄰,交通便利,S106線,富汪路、富方路,富北路都從村穿過,富加迎賓大道從村腹心地帶穿過。
全村轄9個經濟社,常住人口3589人,常住戶口1025戶,村內有集體企業和私營企業數十個,產品涉及日常生活用品、裝飾等,全村約2平方公里,種植面積1930畝,以種糧和枇杷為主。全村現以城鎮建設為主導,交通便利,是上級列入縣域副中心仁東增長極規劃建設的村之一。
馬鞍村簡介
馬鞍村位於富加鎮西北部,由原來的南泥村、馬鞍村合併而成,東與富加場鎮相鄰,西與坳店村相鄰,南與石咀鄉相鄰,北與音堂村相鄰,交通便利,S106線穿過中心,繞城路包圍全村。
全村轄6個經濟社,共有常住人口2633人,常住戶口703戶,村內共有5個加工企業,產品涉及日常生活、加油方面等。全村總面積2030畝,以城鎮建設為主,村內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上級新農村建設村之一。
燎原村簡介
燎原村位於富加鎮西南部,由原來的青羊村與燎原村合併而成,東與合作村相鄰,南與農旺鄉白壩村相鄰,西與石咀鄉沙壩村相鄰,北與馬鞍村相鄰。交通便利,富汪路從村腹心地帶穿過,北可至成赤高速,南可至自貢市。
全村8個經濟社,共有常住人口2858人,常住人口832戶,外來人口22人,村內共有木製加工企業2家,產品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其中高檔名木家具遠銷省內外。民辦國中、國小各一所,在校學生200多人。農家樂1家,占地80餘畝,駕校1處,全村總耕地面積2100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村內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上級列入新農村規劃建設的村之一。
金鐘村簡介
金鐘村是富加鎮西大門,是富加工業園區所在地,由原來的楠木村與金鐘村合併而成,東與音堂村相鄰,南與坳店村相鄰,西與寶馬鄉小溝村相鄰,北與民主村相鄰。交通便利,省道106線從村腹心地帶穿過,成赤高速從1、2、3社地帶穿過。通江河在我村地帶從南往北流經7個村民小組,長約6.5公里。
全村轄7個經濟社,共有人口2885人,786戶,外出務工人員1500多人,主要資金來源靠務工收入,村內有農業業主2戶,承包耕地150餘畝。企業占地金杯公司150畝,川開集團、雲端核電器材加工廠350畝。建有機磚廠1個,鎮水廠1座,加油站1個,村社提灌站6座,養豬場6處,占地30餘畝,原麵粉廠1個占地約4畝。
全村共面積約4平方公里,契約6000餘畝。主要以種糧食、蔬菜、水果為主。我村環境優美,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是仁壽縣委縣政府打造縣域副中心仁東增長極的工業發展主陣地。
九泉村簡介
九泉村位於富加鎮東部,由原來的九泉村與希哲村合併而成。北與謝安鄉相鄰,南與衛國村相鄰,東與魚茂村相鄰,西與玉龍鄉大山村相鄰,遂資眉高速公路橫穿我村3社。
全村有9個社,共有常住人口2270人,常住戶655戶,村內有養豬場4個,全村面積約2540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村內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文化村簡介
文化村位於富加鎮東部,由原來的文化村與龍寶村合併而成。北與音堂村相鄰,南與馬鞍村相鄰,東邊與康樂村相鄰,西與音堂、馬鞍(原南泥)相鄰。交通便利,富趙路從我村4社至8社橫穿。
全村有8個社,共有常住人口2214人,常住戶652戶。村內有養雞場1個,養豬場1個。全村面積約為1426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村內種植花卉、苗木總計十餘畝。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魚茂村簡介
魚茂村位於富加鎮東南部,由原來的長春村與魚茂村合併而成。東與九泉村、衛國村相鄰,南與桂樹村相鄰,西與河堰村相鄰,北與北斗村謝安鄉相鄰。村道公路沿村呈環形已全部貫穿硬化,各社社道已硬化80%以上,交通便利。東、北可至謝安,南可至富加,西可至曲江、龍馬,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全村共有7個經濟社,有常住人口2140人,常住戶560戶。村內共有配電變壓器5台,幼稚園1所,提灌站1座。全村土地面積2180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本村交通十分便利,有一條十幾米寬的小河橫穿村腹心,另有一座混泥土橋樑和一座條石拱橋將河兩岸相連線。
本村環境優美,人傑地靈,是上級列入新農村規劃建設村之一。
康樂村簡介
富加鎮康樂村位於富加鎮東部,由原來的康樂村和康富村合併而成。東與和桂村相鄰,南與奮鬥村相鄰,西與馬鞍村相鄰,北與文化村、桂樹村相鄰。全村交通便利,富方路從村腹心地穿過,北可至雅自高速公路,西可至成赤高速公路,東南可至仁球公路。
全村共有6個經濟社,共有常住人口2188人,常住戶613戶。村內有企業1家,涉及建材。共有耕地1443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村內有各種水果150餘畝。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河堰村簡介
河堰村位於富加鎮東南部,由原來的鴛鴦村合併而成。東與桂樹村相鄰,南與互建村相鄰,西與音堂村相鄰,北與文化村相鄰。本村交通便利,南邊有遂資眉高速公路,北有成赤高速公路,另有富趙路從村腹心地帶穿過。
全村共有10個社,共有常住人口2936人,常住戶口387戶。村內共有變壓器5台,有村級國小1所。全村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種植面積達2190畝。全村社道有90%以上實現了硬化,交通便利。另本村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上級列入新農村規劃建設村之一。
奮鬥村簡介
奮鬥村位於富加鎮東部,由原湧泉村與奮鬥村合併而成。東與柳溝村相鄰,南與東風村合作村相鄰,西與合作村、康樂村相鄰,北與康樂村、和桂村相鄰。村交通便利,省道106線從村腹心地帶穿過,社社公路硬化。
全村轄11個社,共有常住人口3286人,常住戶902戶。村內有一家新引進的個體企業,輸氣站一個。全村11個經濟社,共有耕地面積2458畝,以種植糧食為主。村內結構調整種植優質水果、枇杷、冬棗共500畝,魚塘布落各社,閃耀著村經濟主體。本村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有一座遠近聞名的佛教聖地—白塔寺屹立在飛龍山上,早晚鈡鼓聲陣陣似驚雷,香客往來不斷,是上級列入旅遊聖地之村。
音堂村簡介
音堂村位於富加鎮北部,由原來的龍灘村、馬堰村、音堂村合併而成。東與文化村、互建村相鄰,南與民主村相鄰,西與金鐘村、坳店村相鄰,北與馬鞍村相鄰。本村交通便利,成赤高速公路與遂資眉高速公路從音堂村腹心地帶穿過。
全村轄9個社,共有常住人口3458人,外來人口500多人,常住戶1057戶,有6家企業。全村總面積2858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村內種植香春樹、紅春樹800餘畝。本村環境優美,是上級列入新農村規劃建設村之一。
坳店村簡介
坳店村位於富加鎮西北部,由原來油草村與坳店村合併而成。東與音堂村相鄰,東南與馬鞍村相鄰,南與石咀鄉、河壩村相鄰,西與金鐘村相鄰。本村交通便利,106線、成赤高速公路從村腹心穿過。
全村轄7個社,共有常住人口2856人,常住戶811戶,白鐵皮加工業6戶。全村總面積2250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村內種植枇杷、犁總計300畝。本村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上級列入新村規劃建設村之一。
民主村簡介
民主村位於富加鎮西北部,由原來的萬銀村與民主村合併而成。東與互建村相鄰,南與金鐘村、音堂村相鄰,西與青崗鄉青年村、寶馬鄉石崗村相鄰,北與青崗鄉鄒湖村相鄰。遂資眉高速橫穿而過。
全村轄6個經濟社,共有常住人口2236人,常住戶口665戶。全村總面積193餘公頃,契約1980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發展畜牧業為主,通江河橫貫民主村,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東風村簡介
東風村位於富加鎮東南部,由原來的高坎村與東風村合併而成,東與農旺鄉八井村相鄰,南與農旺鄉黃泥村相鄰,西與合作村相鄰,北與奮鬥村相鄰。交通便利,水利縱橫交錯,富順路從村腹心地帶穿過,南可至順河、內江,東可至S106線資陽,西可至仁壽縣城及成赤高速富加入口。
全村轄8個經濟社,共有常住人口2376人,常住戶口678戶,外來人口200多人。村內共有養殖專業戶123家,全村總面積1772.21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村內種植花卉苗木50餘畝,柑橘種植260畝,核桃種植60畝,葡萄、草莓50畝,村內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上級列入新農村規劃建設村之一。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6637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603人。另有流動人口1368人。總人口中,男性34902人,占52.6%;女性31477人,占47.4%;14歲以下9723人,占14.6%;15~64歲49362人,占74.4%;65歲以上7294人,占11.0%。總人口中,以漢族族為主,達66300人,占99.9%;有彝族、藏族、蒙古族等3個民族,共79人,占0.1%。2011年人口出生率8.3‰,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長率2.2‰。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4.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1.5千米,總面積71.6平方千米。其中陸地67.7平方千米,占94.6%;水域3.9平方千米,占5.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27.1人。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地處川中丘陵腹地,地勢西北高東部低。地形以淺丘為主。境內最高峰馬埝山位於原花房鄉境內海拔480米。
【氣候】屬四川盆地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大陸季風性氣候顯著,旱、澇、洪、無寒潮氣候常有發生。多年平均氣溫17.3℃,1月平均氣溫7.8℃,極端最低氣溫-3.8℃(1975年12月15日);7月平均氣溫32.4℃,極端最高氣溫38.7℃(1984年7月21日)。生長期年平均206天,無霜期年平均310天,最長達345天,最短為28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83.4小時,年總輻射67.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018.7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329.2毫米(1961年),極端年最少雨量590.1毫米(200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7月至9月,8月最多。
【水文】境內河道屬沱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通江河、清水河,沿鎮域西部、北部而過的通天河與沿鎮域南部、東部而過 清水河在北斗鎮相匯成球溪河注入沱江。其中,通天河最大洪水流量900—1060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1.72億立方米;清水河最大洪水流量500—700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1.65億立方米。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頁岩粘土和青石等。其他自然資源有林木類、農業類、旅遊類等,其中林業類資源有松樹、杉樹等;農業類糧食總產量7萬多噸;旅遊類資源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塔寺。
【自然災害】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等

經濟概況

【農業】耕地面積4.55萬畝,人均0.68畝;可利用水田面積1.94萬畝,旱地面積2.61萬畝,園地1.41萬畝,林地面積0.28萬畝。優質蜜柚、優質蔬菜、枇杷、花卉苗木等等農產品產量均居全縣前列。2011年農業增加值2.01億元,比上年增加15.4%,占GDP的比重25.8%。
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8354噸,人均427千克,其中水稻9658噸、小麥6243噸、玉米636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甘蔗、蔬菜、柑橘等。2011年,油料種植面積1.37萬畝,產量1928.7噸,其中油菜1737噸,花生191噸;甘蔗種植面積58畝,產量150噸;果園面積13901畝,產量7849噸;蔬菜種植面積0.8萬畝,產量8032噸。
畜牧業以生豬、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 6.7萬頭,羊飼養量2.9萬隻。
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500畝,其中完成血防工程1300畝,完成義務植樹10.1萬株,林木覆蓋率34.5%。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4萬畝,產量7849噸,主要品種有梨、柑橘、枇杷,其中梨787噸,柑橘1986噸,枇杷1095噸。
2011年,名優特農產品有蜜柚、蔬菜、枇杷、花卉,農民人均純收入6248元。
【工業】是工業原材料的重要生產基地,主要利用豐富的農產品和頁岩粘土、青石等資源,打造“仁富汪”工業建材走廊,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化工、鑄造、建材等為主導的工業發展體系。2012年仁壽縣委、縣政府決定大力發展富加鎮,建設副縣經濟域,打造仁東增長極,為富加帶來了更加良好的發展機遇。
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2.74億元,比上年增加16.9%,占GDP的比重34.2%。2011年,擁有工業企業74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11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4億元,比上年增加34.3%。
【商業外貿】2011年末共有商業網點183個,職工1180人; 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1億。
【財政】2011年財政總收入1329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162萬元。2011年末完成稅收收入2066萬元,同比增長79.7%。2011年末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106530萬元。
截止2012年11月,全鎮GDP實現71537萬元,同比增長62.8%;入庫稅金完成2800萬元,同比增長8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692萬元,完成任務的114%;工業固定資產投入全年任務8000萬元,已完成13200萬元,完成任務的165%,預計全年將完成14500萬元,占目標任務的181%;技改項目全年任務4000萬元,已完成4000萬元,完成任務的100%;工業銷售收入全年任務17000萬元,已完成19800萬元,完成任務的116%,預計全年可完成目標任務的120%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任務25%,上半年增速達18%;招商引資全年任務6000萬元,已完成10800萬元,完成任務的180%,預計全年將完成任務的185%以上。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2011年末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2處,各類文化專業戶35戶,各類圖書室23個,藏書20餘萬冊,有縣級文化保護單位1處。
【教育】2011年末有幼稚園(所)8所;國小3所,在校生3643人,專任教師25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8.3%;國中5所,在校生2949人,專任教師174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2%,小升初升學率100 %,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667人,專任教師143人。主要學校有富加中學、富加國中、五福一小、五福二小、五福中學、新付九年制學校、花房九年制學校。
【科技】2011年末擁有富加鎮農業服務中心1家,富加鎮畜牧站1家,擁有各類科技人才14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2人,經營管理人才15人,技能人才76人,農村實用人才23人。
【醫療衛生】2011年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3個,衛生院1所(二級乙等),病床24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6張,固定資產總值0.5億元。專業衛生人員240人,其中執業醫師76人,執業助理醫師20人,註冊護士10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註冊護士1.6人。2011年末,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51304人,參合率達97.4%;
【體育】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9個,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校運會。100%的城市社區和85.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2%。
【社會保障】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99戶,人數488人,支出922680元,比上年增長21.1%,月人均135元;城市醫療救助4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88人次,共支出63440元,比上年增長49.8%;。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017戶,人數2769人,支出183萬元,月人均5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81人,支出347520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01人,支出961920元;農村醫療救助16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818人次,共支出30萬元,比上年增長43.8%;農村臨時救濟216人次,支出16.4萬元,比上年增長20.3%。
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6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3萬元,比上年增長21.5%。
社區服務設施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2個,社區服務站2個。
新增就業人員305人,有12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7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4%。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1000人。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境內省道106線東西向穿鎮而過,簡威路、富汪路、富順路、富五路、富花路等縣鄉路縱橫交錯,成自瀘赤高速和遂資眉高速途徑富加,且均在富加留有出入口,距成都103公里,距樂山88公里,距213國道18公里,距成渝高速公路40公里。已形成由公路為主的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2011年日過貨車4000多輛,人流量達50000餘人。
【郵政電信】2011年末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11千米,投遞點9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8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5萬件,征訂報紙0.2萬份、雜誌0.6萬冊,業務收入420萬元。
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6000門,現已普及光纖入網。
【能源】
天然氣(煤氣)管線20千米,供(加)氣站1個,天然氣(煤氣)用戶5000戶,其中工業用戶2戶,居民用戶5000戶,燃氣普及率為90%以上,月天然氣(煤氣)平均用量100000立方米。

名勝旅遊

【旅遊業概況】境內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塔寺。有其他賓館、旅社、招待所等20餘家。

鎮區市政建設

【城市道路】2011年末鎮區共有大小街道11條,主要道路有省道106線場鎮段(天貴街、富中路)、商業步行街、江西街、江西南街、香爐街、富興路等,除富興路為瀝青路面外,其餘道路為水泥路,道路均為一塊板模式,寬度為7—30米。
【公共運輸】2006年建成富加客運站,位於富興路,日發汽車126班次,日均容量2500餘人次。
【給排水】2011年末城區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30千米,生產能力10000噸/日,下一步將利用黑龍灘灌區水資源,擴大生產能力;排水管道15千米。
【供電】2011年末城區擁有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1座,主變壓器1台,總容量4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5條,總長度219千米,用電負荷400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2.0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6%,供電可靠率99.9%。
【燃氣】 2011年末城區天然氣(煤氣)管線20千米,供(加)氣站1個,天然氣(煤氣)用戶5000餘戶,其中工業用戶2戶,居民用戶5000戶,燃氣普及率為90%以上,月天然氣(煤氣)平均用量100000立方米。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城區公園1個,新增街心花園綠化400平方米,園林綠化面積達1.1公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