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田家

《寄宿田家》是唐代詩人高適所作的一首七言排律。此詩寫作者寄宿農家的所見所感,田家老翁不記日月,生活自由自在,田園風光秀美迷人,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在高適的筆下,此處的田家就是陶淵明的世外桃源。這些場景讓詩人對田園生活產生了強烈的嚮往。然而詩人卻不能留戀於此,天亮之後他還是要與老翁告別,重新踏上仕途。由此可見詩人既有對田園生活的嚮往,但終究還是選擇了仕途。全詩有許多偶句,但對仗自然,整體呈現出流暢的風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寄宿田家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排律
  • 作者:高適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寄宿田家
田家老翁住東陂1,說道平生隱在茲2
鬢白未曾記日月,山青每到識春時3
門前種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壯日耕十畝地,人閒常掃一茅茨4
客來滿酌清尊酒,感興平吟才子詩5
岩際窟中藏鼴鼠6,潭邊竹里隱鸕鶿7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後無心怯路歧8
今夜只應還寄宿,明朝拂曙與君辭9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陂(bēi):山坡。
  2. 茲:此地。
  3. 識春時:知道春天的到來。
  4. 茅茨(cí):茅屋。茨,用蘆葦或茅草建成的屋。
  5. 平吟:平和自然地吟誦。
  6. 鼴(yǎn)鼠:田鼠。
  7. 鸕鶿(lú cí):水禽。魚鷹,俗稱水老鴉。
  8. 怯路歧:擔心路有岔道。
  9. 拂曙:拂曉,天將明時。

白話譯文

田家老翁住在東面山坡,說自己一輩子隱居在這裡。兩鬢斑白不曾記得歲月時日。只是看到滿山綠遍才知春天又至。門前所種柳樹已高同深巷,山間清泉流響進入池塘。老牛膘肥體壯一天能耕十畝地,老翁清閒時常掃一掃院子。有客遠來就用美酒招待,興致濃厚常常吟誦先人的詩。山岩洞穴里藏著鼴鼠,水邊竹林里潛伏著鸕鶿。村子舊址上人煙稀少,喝醉後根本顧不上辯認道路。今夜應該在這裡歇息,明天一早就與老翁告辭。

創作背景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高適在蜀地擔任彭州刺史,後又改任蜀州刺史,時年五十七歲。由於忙於政務,高適在蜀中創作的詩並不多,這首便是當年他在某位田家老翁家裡留宿時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寄宿農家、與老翁飲酒所見所感的內容,表現農人的閒靜愜意和詩人對農家生活的極大興趣。一聯是老翁身世,居此已久。二聯是遠離塵世,不計時日。三、四兩聯是勤快但不忙碌的勞作。五聯是熱情待客。從吟詩看。農人是位隱居的官吏,詩人遂與他有共同語言。六聯是自然景觀。最後兩聯是表明心跡。詩的筆法屬白描,抒寫逼真實在。

名家點評

宋代范晞文《對床夜語》卷三:高適詩云“林稀落日行人少,醉後無心快路歧。”老杜有“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詞簡意工,孰臻其妙,學造語者宜知之。
明代高棣《唐音癸鑒》卷十:七言排律唐人不多見。如李白 《別山僧》、高適《寄宿田家》等作,雖聯對精密,而律調未純,終是古詩體段。
唐詩品匯》:七言排律唐人不多見。如太白《別山僧》、高適《宿田家》等作,雖聯對精密,而律調未純,終是古詩體段。
唐詩廣選》:即“寒盡不知年”之意,此卻渾古(“鬢白未曾”句下)。俗語自可(“牛壯日耕”句下)。蔣仲舒曰:淺淺說勝渾渾說,百爾所思,不如一言。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好幅田家樂圖。
《唐風定》:顧云:語帶煙霞,此足當之矣。
《唐百家詩選》:趙熙批:精煉(“山青每到”句下)。千鈞之力,而從容自在(末句下)。

作者簡介

高適,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早年仕途失意,後來客遊河西,先為哥舒翰書記,後歷任任淮南、四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其詩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筆力雄健,氣勢奔放。邊塞詩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風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