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

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

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也稱“容克帝國主義”,是列寧對德國帝國主義特徵的概括。“容克”是德語Junker的音譯,原意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最早是指1525年條頓騎士團建立普魯士公國後那些靠對外軍事征服獲得土地的小地主,後來用來稱呼一切普魯士的地主和貴族。

基本介紹

概述,形成,德國的對內對外政策,德國工人運動的發展,

概述

領導德意志統一運動和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的是普魯士王國的貴族即容克們,俾斯麥便是他們的代表。所以,德國統一後一直到1918年德意志第二帝國戰敗瓦解為止,容克一直控制著政權特別是軍權。但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德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並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進入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日益壯大,他們也分享到一部分政權。但實際掌握國家政權的依然是容克,不過這些容克也日益由於採用資本主義方式經營農業和投資於工業而與資產階級有著共同的利益,並為他們而擴軍備戰對外發動侵略戰爭
這樣一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德國便出現了其他帝國主義所沒有的特點:一方面,容克貴族地主控制著國家政權,另一方面現代資產階級也分享政權,並且已經進入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因此,列寧將之概括為“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
典型代表:德國
德國即是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德國是在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失敗後,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妥協的情況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和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具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主義軍國主義傳統的容克地主階級,在德國的政治和經濟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這種情況,給德國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
德國統一後,容克地主階級同資產階級的利益漸趨一致。在政治上他們獨占了德國的軍政要職,在國家政權中起著重要作用。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壟斷資產階級進一步依靠容克地主階級專政,以便對內鎮壓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對外爭奪市場和世界霸權。列寧指出,德國是個“軍閥的、容克的、資產階級的帝國主義國家”。
德國在19世紀後半期和20世紀初,雖然經濟發展較快,工業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程度也比較高,但它的壟斷組織普遍採取較低級的卡特爾形式。參加卡特爾的企業,在生產和銷售方面仍然保持經營的獨立性,只是根據協定瓜分銷售市場,確定商品產量,規定標準價格。1911年,德國共有550~600個卡特爾,它們廣泛地分布在採煤、冶金、電氣、化學、紡織、皮革、玻璃磚瓦、陶器、食品等一系列部門。卡特爾成為德國最普遍的壟斷組織形式,是與德國經濟中廣泛存在封建殘餘分不開的。容克地主和壟斷資本結合在一起,對勞動人民進行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剝削,工人工資低,人民民眾購買力低,國內市場狹小,爭奪市場的鬥爭異常尖銳,從而推動了締結劃分市場和規定售價的卡特爾的發展。同時,封建勢力的存在,封建行會傳統對經濟影響很大,工業中與少數大企業並存的還有大量的小企業,它們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這為在生產上進行聯合的托拉斯的發展造成了困難,而卡特爾最易於把為數較多而技術狀況比較懸殊的企業組織在一起。
容克地主階級壟斷資產階級的結合,使德國帝國主義特別富於對外侵略性。在國內階級矛盾和市場問題十分尖銳的條件下,德國地主資產階級為了轉移人民視線,同英法帝國主義爭奪“陽光下的地盤”,積極地投入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並最早走上了軍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道路。

形成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國宣布成立。這個帝國的建立標誌著德國統一的最後完成。統一後的德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原因是:政治上的分裂消除,促進了統一市場的形成;從法國攫取的50億法郎賠款,用於發展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吞併了阿爾薩斯、洛林,和魯爾礦區聯結在一起,構成了重工業的基地;德國產業革命較晚,易於接受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成就。因此,19世紀70、80年代,德國完成產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工業跳躍式地發展起來。1870~1900年間,鋼產量由17萬噸增加到667萬噸;煤產量由3400萬噸增加到近15000萬噸;鐵路線由約19000公里增到50000公里。機器製造業造船業、電氣工業和化學工業都有迅速的發展。20世紀初,德國在工業生產方面超過了英國,僅次於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和1873年的經濟危機,加速了壟斷組織的形成。1879年德國有14個卡特爾,1890年增加到210個,1896年約有250個,1911年已達600個。壟斷組織控制了工業生產,形成德國經濟生活的基礎。20世紀初,萊茵——威斯特發里亞煤業辛迪加壟斷了全國煤產量的一半;德意志鐵業協會幾乎控制了德國全部生鐵工業;在軍事工業方面,克虜伯公司占據統治地位,在化學、電器、光學和精密儀器等新工業部門,從一開始就由壟斷企業經營,隨著工業壟斷組織的發展,銀行資本也迅速集中,柏林9家銀行控制了全國資本的83%。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結合,形成了金融資本。例如,德意志銀行擁有資本30億馬克,控制著200多家工業企業。德國壟斷資本的形成,標誌著它已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在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中,容克貴族在保存封建殘餘的基礎上,從事資本主義經營,成為許多公司和銀行的股東。大工業資本家也購置大批地產兼為大土地所有者。於是容克貴族便和壟斷資產階級聯合起來,操縱了全國的經濟命脈。
普魯士容克貴族既然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他們在德意志帝國也就占據了統治地位,一切軍政要職都被他們所包攬。1871年通過的憲法規定:普魯士的國王為帝國的皇帝。皇帝的權力極大,有統率帝國軍隊、簽訂對外條約、任免國家官吏等大權。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
憲法規定立法權屬於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聯邦議會由各邦政府派代表組成,在58名代表中,普魯士占17名,而14票就可否決任何提案。帝國議會由普選產生,但通過的法案必須經過聯邦議會的同意和皇帝的批准方能生效,實際上並不具有立法權。
德意志帝國沿襲了普魯士封建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傳統,瘋狂鼓吹軍國主義、種族主義反猶太主義沙文主義、黷武主義和盲從精神。對人民實行專制統治。馬克思指出:德意志帝國是“一個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殘餘,已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並以警察來保衛的,軍事專制制度的國家”。
壟斷資本家和容克地主在經濟上的緊密結合和政治上的聯盟,使德國成為“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

德國的對內對外政策

德意志帝國成立後,俾斯麥充當第一任宰相。他大權獨攬,堅決執行容克資產階級聯盟的路線,並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國家統一和經濟發展的措施。他的對內政策的核心是強化普魯士容克地主階級在政治上的統治地位,抑制資產階級的政治權力,但儘量滿足他們的經濟要求,如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馬克,成立擁有貨幣發行權的帝國銀行,統一全國的法律和度量衡制度,建造和整頓鐵路網,實行保護關稅政策等等。這些措施使容克地主階級滿意,也得到資產階級的擁護。
普魯士容克地主對於德意志帝國的控制,引起西南小邦天主教貴族的不滿。他們在議會中組成“中央黨”,要求各邦有最大限度的獨立性和天主教會的不受干預。俾斯麥為了打擊中央黨,便針鋒相對地採取壓制措施,迫使議會通過一系列反對天主教的法律,如1872年頒布學校監督法,不許天主教插手文化教育。1873年又通過“五年法令”,剝奪教會對教士的處罰權,並將宗教教育納入國家監督之下。此後又發布法令,剝奪了教會對世俗婚姻的限制權力,並由政府直接干預主教教區的教務行政,又取消了國家對天主教教會的津貼。封閉不少天主教堂,從各方面削弱天主教會的政治影響。俾斯麥把這次衝突渲染為“文化鬥爭”。這場鬥爭究其實質來說,是一場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分離主義勢力、鞏固國家統一的鬥爭。但是,由於天主教勢力的根深蒂固,中央黨仍然堅持活動。俾斯麥為了集中統治階級各方面的力量鎮壓工人運動,1878年和中央黨妥協,相繼取消了以前頒布的反天主教法令,天主教又恢復了以前的地位。
此後,俾斯麥將注意力轉向對工人運動的鎮壓方面。1878年10月,俾斯麥藉口兩次謀刺德皇威廉一世事件,頒布了《非常法》,取締社會民主黨的一切組織,解散民眾性的工人團體,封閉進步報刊,逮捕和放逐社會民主黨人。《非常法》公布後兩個月中,就有521名社會主義工人黨人被監禁起來。俾斯麥在實行高壓政策的同時,又實施了一些迷惑工人的社會立法,如《疾病保險法》、《殘廢和老年保險法》等。但是德國工人並沒有屈服於俾斯麥的高壓政策,也沒有被他的小恩小惠所欺騙。他們在鬥爭中經受了非法和合法鬥爭的鍛鍊,工人運動更加彭勃發展起來。
俾斯麥的外交政策是推行所謂“大陸政策”。這一政策的主要內容在於建立以柏林為中心的大陸聯盟體系,旨在徹底孤立法國,建立德國在歐洲大陸上的霸權。他為了準備新的對法戰爭,竭力防止法國與俄國建立聯盟,免得德國處於東西兩線作戰境地。1879年,德國與奧匈帝國結成反法、反俄同盟。1882年,義大利加入,形成了“三國同盟”。
德國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殖民地較少,從80年代起,便急於進行殖民地侵略。資本家們建立“德意志殖民協會”,大肆鼓吹殖民擴張,並著手向非洲發展。1884年德國奪取了西南非洲納米比亞),置多哥和喀麥隆於自己“保護”之下。1885年,占領了東非的桑給巴爾島坦噶尼喀地區,建立了所謂德屬東非殖民地。此外,德國還在南太平洋奪取了紐幾內亞東北部和馬紹爾群島。但德國的殖民地掠奪遠遠不能滿足資產階級的要求。他們強烈要求更大規模的海外擴張。而俾斯麥為了加強帝國在歐洲的地位,不願在殖民地爭奪上與英國發生衝突,因而對德國的殖民擴張一直採取比較慎重的態度。
1888年6月,威廉二世即位後,不滿意俾斯麥的跋扈,二人時常發生磨擦。1890年《非常法》實施期滿,議會企圖改變強硬手段,決定不再延長。威廉乘機詭稱反對鎮壓政策,迫使俾斯麥於1890年3月辭職。其實,威廉二世的對內政策,和俾斯麥同出一輒,都是實行恐怖統治。此外,威廉二世還竭力迫害境內的異民族,並用沙文主義、軍國主義毒害人民。
19世紀90年代,由於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愈益要求擴大商品市場和原料供給地。於是威廉二世提出了重新瓜分世界的“世界政策,”以代替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威廉二世的外交部長、後來的宰相畢洛夫公開叫嚷:“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只滿足於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盤。”於是德國在亞非各地加緊侵略擴張,1897年,強占了中國的膠州灣和青島,次年又取得在山東建築膠濟鐵路和開採礦山權。1900年,德帝國主義出兵鎮壓義和團運動。1903年,德國與奧斯曼帝國(1299~1922)訂立條約,得到建造巴格達鐵路的權利。這條鐵路建成後將成為德國向近東侵略的工具。
德國的向外侵略,不僅引起與英國的尖銳矛盾,而且也影響到俄國的利益,俄德關係也緊張起來。20世紀初,德國為了向外侵略瘋狂擴軍擴戰,準備進行帝國主義戰爭

德國工人運動的發展

德國的統一為工人運動創造了有利條件。當時德國工人分為以李卜克內西等為領導的埃森納赫派和拉薩爾派。德國既已統一,兩派在統一道路問題上的分歧即不復存在。所有工人為了和政府進行鬥爭,需要團結起來。特別是拉薩爾派由於他們的影響日益減弱,更希望藉助合併以擺脫困境,所以,1873年以後,便主動向埃森納赫派提出合作的要求。
馬克思和恩格斯贊成兩派的統一,但告誡愛森納赫派的領袖們不要拿原則作交易,必須把統一建立在科學共產主義的原則基礎上。然而威廉·李卜克內西等人醉心於合併,無視馬克思恩格斯的忠告,竟於1875年3月同拉薩爾派共同起草了一個浸透拉薩爾機會主義觀點的綱領草案。1875年5月22~27日,兩派在哥達召開合併大會,成立“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0年改稱社會民主黨),通過了這個綱領,亦即《哥達綱領》。馬克思、恩格斯對此十分憤慨,認為這是一個“極其糟糕的、會使黨墮落的綱領。”馬克思隨即寫了《對德國工人黨綱領的幾點意見》,即《哥達綱領批判》。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對於《哥達綱領》的拉薩爾機會主義觀點,進行了嚴肅的批判;同時闡明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基本原則,發展了科學共產主義理論。針對《綱領》所宣揚的靠國家幫助建立生產合作社以達到社會主義的主張,馬克思指出:無產階級只有通過暴力革命,才能獲得自己的解放。又著重批判拉薩爾的超階級的工具,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之間,只能實行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馬克思又駁斥拉薩爾派庸俗的社會主義,科學地論證了共產主義兩個階段及其分配原則,指出在社會主義階段分配原則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只有進入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哥達綱領批判》對科學共產主義理論作了重大發展,是對機會主義進行不調和鬥爭的光輝典範。但是,李卜克內西等當時還不能接受馬克思的批評,竟對廣大黨員封鎖了《哥達綱領批判》。
雖然《哥達綱領》有嚴重的錯誤,但建立統一的工人政黨,還是符合工人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的。社會主義工人黨成立後,其力量不斷壯大。1876年,它擁有黨員近4萬人。1877年國會選舉時,社會主義工人黨獲得50萬張選票,12名代表被選進國會。《非常法》的頒布是對社會主義工人黨的嚴峻考驗。在全國白色恐怖的籠罩下,黨內拉薩爾主義者驚慌失措,聲明自行解散黨;倍倍爾和李卜克內西束手無策;黨內右傾機會主義者赫希伯格、施拉姆愛德華·伯恩斯坦(1850~1932年)組成所謂“蘇黎世三人團”向敵人公開投降,聲明服從《非常法》;莫斯特(1846~1906年)等左傾機會主義者則不顧當時的主客觀條件,主張立即舉行暴動
在黨處於嚴重危機關頭,馬克思、恩格斯積極幫助倍倍爾、威廉·李卜克內西等黨的領導人制定正確的路線,幫助他們採取合法鬥爭和非法鬥爭相結合的策略。結果,黨在正確的指導下,通過各種俱樂部和協會等合法組織掩護黨的地下活動,創辦秘密刊物,向民眾進行革命宣傳,領導他們進行革命鬥爭。1889年5月黨領導魯爾區9萬礦工進行罷工。1890年,德國發生了200多次罷工,沉重地打擊了俾斯麥的反動統治。黨在議會鬥爭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就,1890年獲得142萬張選票,在國會中占了35個席位,成為議會中大政黨之一。
反非常法勝利後,黨在民眾中影響空前增強。1890年10月,在哈雷召開代表大會,決定把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改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恩格斯察覺到黨內右傾機會主義滋長的危險性。1891年1月31日,在黨的理論雜誌《新時代》上發表了《哥達綱領批判》,沉重地打擊了機會主義者。同年,黨在愛爾福特召開代表大會,通過“愛爾福特綱領”。這個綱領糾正了“哥達綱領”的許多錯誤觀點,科學地論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原理,但沒有提出推翻君主制、建立民主共和國的要求。恩格斯寫了《愛爾福特批判》,批判了黨內合法主義謬論。
德國進入帝國主義時期,日益增長的軍費負擔和物價的不斷上漲,使廣大工人民眾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從而工人運動高漲起來。1903年薩克森12萬紡織工人舉行罷工,要求10小時工作日和提高工資1/10,但由於工會領導的叛變而失敗。1905年,魯爾煤礦工人舉行罷工,參加者25萬多人。1906年,全德共發生了3626次罷工。1910年,工人不僅為改善生活而鬥爭,而且還展開爭取普選權的運動。1912年許多城市的工人示威遊行,和警察發生衝突。
罷工的頻繁是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制度直接衝擊的開始。但是,在這樣重要的歷史關頭,社會民主黨的領袖們分裂為左中右三派,未能領導和組織工人民眾向統治階級發動革命。
左派的領導是羅莎·盧森堡(1871~1911年)、克拉拉·蔡特金(1857~1933年)、倍倍爾卡爾·李卜克內西等。他們積極捍衛馬克思主義,反對修正主義、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戰爭。但左派在理論上還不夠成熟,低估無產階級政黨在革命鬥爭中的領導作用。在組織上又沒有同右派脫離關係。
中派以考茨基、哈澤為代表,鼓吹“議會道路”,反對暴力革命無產階級專政。他們藉口維護黨內“團結”,遷就右派,甚而為他們辯護。
右派的代表人物是伯恩斯坦、福爾馬爾(1850~1922年)等人。他們公開修正馬克思主義,反對階級鬥爭,主張階級調和,宣傳“和平過渡”,從根本上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成為臭名昭著的修正主義者。
1913年倍倍爾逝世後,黨的領導權為右派謝德曼所篡奪,德國社會民主黨喪失了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的戰鬥力,蛻化為一個修正主義的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