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家外話謝晉

家裡家外話謝晉

《家裡家外話謝晉》是2013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小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家裡家外話謝晉
  • 作者:宋小濱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1月1日
  • 頁數:26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08745770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家裡家外話謝晉》記錄了謝晉的一些生平事跡。高山仰止。謝導,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年代,只要人們提起你,就仿佛有座大山疊立在身前身後。太陽恆之。謝導,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要有你的電影出現,就一定有道光芒通向我們心靈與情感的另一頭。謝導,你永遠是我們共同的親朋好友!

圖書目錄

上編:謝晉在我們中間的故事
開篇:“作品是生命的燃燒”
延續祖先的大愛情懷
謝晉的家人
至深親情
謝晉的那些“預言”
謝晉舅舅的特別關愛
遠近有朋友
酒故事
是時代選擇了謝晉
謝晉與《紅色公主》
與台灣、香港電影人的交流
勤勉厚德傳承後人
謝晉也常為錢所困
外交官式的導演
那些未能了卻的遺願
下編:謝晉離開的日子
天南地北公祭謝晉
百姓口碑中的謝晉
一生追求進步
遲到的致歉信
入土為安
謝晉的那些真心朋友
中外學者眼中的謝晉電影
一個時代的終結
後記

作者簡介

宋小濱,黑龍江哈爾濱人。中國人民銀行退休幹部、經濟師。曾在林業部、人民銀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國家機關刊物和《金融時報》《綠色中國》《經濟管理》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調研報告100餘篇。

後記

著名學者余秋雨先生髮表在《收穫》2009年第一期的文章《門孔》中敘述:“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謝晉的最大成果在於用自己的生命接通了中國電影在1949年之後的曲折邏輯。不管是幼稚、青澀、豪情,還是深思、嚴峻、浩嘆,他全都經歷了,摸索了,梳理了。他不是散落在岸邊的一片美景,而是一條完整的大河,使沿途所有的景觀都可依著他而定位。”謝晉有思想,記述他也要靠深邃的思想,他的思想深處有什麼、是什麼,本書並沒有回答清楚,有待於更深刻地理解謝晉導演的人來回答。
為了釐清史實,我在寫作過程中,請教過謝芳、陶玉玲、祝希娟、斯琴高娃、王馥荔、施建嵐、潘虹、劉曉慶、徐松子、叢珊、伍宇娟、馬蘭、車永莉、王心剛、石維堅、鮑國安、祝士彬、唐國強、朱時茂、何偉、張光北、姜武、何政軍、賈樟柯、余秋雨、葉文玲、任仲倫、武珍年、王浙濱、郭偉成、唐寧、周建萍、顧志坤、胡玥、富敏榮,還有崔伯泉、黃國林、林立衡(豆豆)、石川、林炳坤、黃悅、金冠軍、趙炳翔,謝晉——恆通明星學校的學生馬翎雁、李秀東、王大安、李翠雲、趙薇、范冰冰;全國政協常委、藝術大師韓關林,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著名作家馮驥才,國家廣電總局副總局長趙實、副司長任謙,電影局副局長江平,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何建明,國家民政部副局長韓全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女市長協會會長陶斯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文學會會長王興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劇協副主席魏明倫,跟隨謝晉16年的司機蔣兆林,中關電影節主席沈群;請教過的親戚有我的舅媽徐大雯,大姨媽謝家珍、小姨媽謝家玲,表妹宋旅國、胡依望。
書稿初步完成後,我請陶斯亮、周建萍老師審閱,她們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見。王興東、何建明老師對題目方向建議修改,我都予以借鑑、採納。
我工作部門的同志和其他部門的同志,在我寫作和電腦編排中,給予我很大幫助;中國人民銀行廊坊中心支行的領導同志,從我單位得知這個情況,他們對謝晉導演為國家電影事業所作的突出貢獻表示欽佩,也對我的寫作表示大力支持;在出版過程中,毛健生編輯付出很大心血,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以上謝晉講的故事是我憑著當時的回憶,事後或者次日記錄的;我回到工作單位又做了提綱式筆記。這些內容不是採訪,也沒有與謝晉舅舅核對。我真正的落筆時間是在謝晉舅舅逝世以後,此前從未公開過。如果與史實不符,請讀者指正。
參考書目有《謝晉五十年藝術生活回眸》《謝晉60年藝術之路》《謝晉畫傳》《論謝晉電影》《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謝晉談藝錄》《走近謝晉》《大師謝晉》《永遠的謝晉》《為電影而生·謝晉傳》《永遠向前進——祝希娟畫傳》《謝晉電影·中國語境與範式建構》等,也在此表示謝忱。

目錄

上編:謝晉在我們中間的故事
開篇:“作品是生命的燃燒”
延續祖先的大愛情懷
謝晉的家人
至深親情
謝晉的那些“預言”
謝晉舅舅的特別關愛
遠近有朋友
酒故事
是時代選擇了謝晉
謝晉與《紅色公主》
與台灣、香港電影人的交流
勤勉厚德傳承後人
謝晉也常為錢所困
外交官式的導演
那些未能了卻的遺願
下編:謝晉離開的日子
天南地北公祭謝晉
百姓口碑中的謝晉
一生追求進步
遲到的致歉信
入土為安
謝晉的那些真心朋友
中外學者眼中的謝晉電影
一個時代的終結
後記

序言

1951年,謝晉的堂妹謝家琪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生下兒子宋小濱,我寄去幼兒衣服表示祝賀。1962年,宋小濱隨父母到我們家過年,在上海的寧波路,我第一次見到他。以後,在武寧新村、江寧路和上虞謝塘鎮,宋小濱多次住到我們家裡。謝晉喜歡與外甥小濱交談,在謝塘和上海家裡,謝晉多次和小濱交談到深夜,我們都睡了,他們兩人還在聊。多年來,我也和小濱陸續講了許多家事。
謝晉去世後第二天,我和小濱、胡依望去龍華殯儀館看過謝晉遺容後,我又住進醫院。行前,我委託小濱負責家裡接待等事宜。出院後,我聽到小濱講,8天裡,社區的服務人員、鄰居、民警、謝晉的學生們,素不相識的人們、同行們,中央和各級領導都來悼念謝晉。小濱與其他幾位外甥和外甥媳婦,代表我、代表我們全家向所有悼念的人們、向各級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他(她)們鞠躬。其間,小濱每天都一一記錄,並且當面或電話向我報告,我表示滿意。
我看到小濱記錄整理家裡保存的謝晉材料寫的《家裡家外話謝晉》書稿,幾十年來謝晉的往事歷歷在目,又都浮現在眼前。我們全家都懷念謝晉,希望留下一些文字紀念他,小濱做了這件事。同時,我們藉此機會,再次感謝在謝晉生前和身後關心幫助我們全家的各位領導、社會各界人士!
徐大雯
2013年8月2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