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見杜鵑花

宣城見杜鵑花

《宣城見杜鵑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感物起興。前二句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視聽並置,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後二句分別承接前二句,一句三頓,表現了詩人深切的故鄉之念。全詩通篇對仗,結構上前呼後應,渾然一體,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尤其是後二句,“一”與“三”三次反覆,按理在近體詩中是禁忌的,但詩人卻寫得神韻天然,足見詩人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宣城:郡名,今屬安徽省。杜鵑花:即映山紅,每年三月杜鵑鳥啼之時盛開,顏色鮮紅,故名。《全唐詩》於此篇題下校:“一作杜牧詩,題雲‘子規’。”王琦註:“或以此詩為杜牧所作《子規》詩,非也。”
⑵蜀國:指四川。子規鳥:杜鵑鳥的別稱,因鳴聲悽厲,動人鄉思,故俗稱斷腸鳥,蜀地最多,傳說是古蜀王杜宇死後所化。
⑶三春:指春季。三巴:東漢末,益州牧劉璋置巴郡、巴東、巴西三郡,合稱三巴。在今四川省東部和重慶市地區。

白話譯文

在遙遠的故鄉,曾聽過子規鳥悽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
子規鳴叫悲囀,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鳥鳴花開之時,遊子正思念他的故鄉三巴。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詩的創作時間,主要有兩種說法。按照裴斐《李白年譜簡編》的說法,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春,時李白在宣城郡。而薛天緯認為此詩作於李白流放遇赦歸來之後。按他的說法,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李白被朝廷判流夜郎,遇赦歸來後,流落江南,寄人籬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悽慘。老來思鄉,本是人之常情,何況詩人老邁患病。於是,濃重的鄉思就襲上了詩人心頭,詩人寫下此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是感物而起興的。“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杜鵑花開了。這杜鵑好像就是故鄉的花。詩人的鄉思因此被觸動了。
在蜀中,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鳥就開始啼鳴了。子規鳥,又名杜鵑,花與鳥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詩人聯想的一個原因。這鳥,相傳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號稱望帝,他自以為德薄,於是禪讓了帝位而出亡,死後化為杜鵑鳥。暮春時節,它就悲鳴起來,鳴聲仿佛是呼叫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晝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邊淌出血來。此刻,詩人耳邊似乎響起了子規鳥的蹄叫聲,一聲聲地呼喚他歸去。
詩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對仗,通過“蜀國”對“宣城”、“聞”對“見”、“子規鳥”對“杜鵑花”,時空交錯,視聽並置,引出花鳥形象,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這兩句的語序倒置:本來是先看見宣城的杜鵑花,才聯想到蜀國的子規鳥,詩人卻將它倒了過來,先寫回憶中的虛景,後寫眼前的實景。這樣,就把故國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這故國之思原本就鬱積於心,此時一旦勾起,大為悽苦強烈。然而,被鄉思苦苦折磨著的詩人,眼下不能回到故鄉去。青年時代,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要到故鄉之外的廣闊天地中去實現宏偉抱負。本想功成名退再榮歸故里。不料功業無成,老來竟落到這步田地,他覺得沒有面目見蜀中父老。何況,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著老邁的病體,也無法踏上旅途。飄泊終生的詩人,到頭來不但政治與事業上沒有歸宿,就連此身也無所寄託,遙望著千里之外的故鄉,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別承接一、二句,進一步渲染濃重的鄉思。首句說“曾聞”,第三句則強調了真切如聞:子規鳥的俗名,就叫斷腸鳥,“一叫一迴腸一斷”,它啼叫起來,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末句點明時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補敘第二句;“憶三巴”三字,則突現了思鄉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於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詩的三、四句看似對仗,其實對得又不甚工。詩句把“一”“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迴,使人感到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

名家點評

明代楊慎升庵詩話》:此太白寓宣州懷西蜀故鄉之作也。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如謠如諺,卻是絕句本色。效之,則痴矣。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嚴滄浪舊:出太白,如此猶不惡。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像李白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