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僑都

客家僑都,即廣東惠州。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認為,惠州是客家四州之首,因此,惠州被稱為客家僑都。

基本介紹

定義,華僑歷史,華僑分布,海外社團,華僑貢獻,對僑居地的貢獻,對祖國的貢獻,僑務機構,

定義

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居客家四州之首,因而被稱為客家僑都。

華僑歷史

惠州人移居海外,始於唐代,盛於清末。
通商貿易或墾殖滯留海外
據《南洋華僑通史》載,唐代初年有循州歸善人居住在東南亞。循州人乘坐大海船,往南洋各地進行海上貿易,主要滯留聚居在交通、貿易較發達的港口,有的從事造船業,大都與當地居民通婚、融合。1567~1644年(明隆慶元年~崇禎十七年),海上貿易迅速發展,出海商人“十倍於昔”。有一部分人開採錫礦和開荒墾殖。至18世紀末,馬六甲的惠州人約有3000人,在那裡建造中國式平房,集中居住,初步形成華僑社會。1628~1740年(明崇禎元年~清乾隆五年),惠州府有10萬多人冒險渡海,有的到爪哇島,在茅寮四周圍以堅固的寨棚,形成特殊的區域,開荒種植甘蔗;有的到巴達維亞,搭建臨時窩棚,結夥而居,開闢農園,種植水稻、菸草、橡膠、甘蔗等,還開設糖廠和從事採礦。
避戰亂移居海外
宋末,元兵大舉南下,大批逃難者與“諸文武臣流離海外”,在南洋各地定居,成家立業。
被招募當勞工
1571年(明隆慶五年),西班牙人在菲律賓馬尼拉建立殖民統治政權,當地農業生產和馬尼拉的建設需要大量勞工。廣東那些靈巧木工、泥工、石工、鐵工和有農業生產技術的農民,正合西班牙人的需要。西班牙人於1585年(明萬曆十三年)和1590年(明萬曆十八年)兩次來粵招工,歸善縣的各行工匠和破產農民250人被招至菲律賓。1854~1855年(清鹹豐四~五年),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來廣東沿海一帶招工,歸善縣有2000多人被招募為勞工。1863年(清同治二年),美國開始建築中央太平洋鐵路,在惠州府招募勞工5萬多人。
逃荒謀生
1742年(清乾隆七年),惠州大旱,近萬人逃荒到菲律賓謀生。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惠州又大旱,斗米百錢,惠州府有2000多人逃荒到暹羅(泰國)曼谷謀生。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歸善縣發生大饑荒,破產農民、漁民紛紛逃到南洋各地謀生。1819年(清嘉慶二十四年),歸善縣遭受大水災,沿海農、漁民遠渡南洋謀生者數以萬計。1923年(民國12年),軍閥陳炯明盤踞東江地區,因戰爭破壞,加上連年水旱災,很多破產農民流落異國他鄉,僅惠陽縣就有500多農民和城鎮貧民去馬來亞的霹靂、雪蘭莪、森美蘭錫礦當勞工。1922~1925年(民國11~14年),惠陽縣有1萬多農民逃荒到泰國做苦工。
反清起義失敗逃亡海外
1854年(清鹹豐四年)翟火姑在惠州起義失敗後,數千名參加過起義的三合會會員和受株連的民眾,為逃避迫害從香港、澳門轉赴南洋各地謀生。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10月,惠州籍華僑鄭士良受孫中山委派,在惠陽三洲田(今屬深圳市)發動武裝起義失敗後,大批起義人員逃往香港、澳門及南洋各地避難。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6月,鄧子瑜、陳純等受孫中山委派在惠州七女湖組織武裝起義,失敗後,陳純率部分起義人員去了南洋各地。
大革命受挫被迫出洋
1927年(民國16年)大革命受挫,國民黨軍對蘇區進行清剿,惠陽縣的何友逖、葉文匡、朱曼平、鐘仕開、黃星南、吳鎮波、黃卓如等革命志士和大批民眾,出走港澳和海外,並繼續從事革命活動。惠陽高潭蘇區農民到泰國、馬來亞從事割膠、開礦者達1000多人。
1800~1925年(清嘉慶五年至民國14年),原惠州府屬10縣出國者逾50萬人。
出國會親與謀生
抗日戰爭期間,華南淪陷,出海外謀生受阻。日軍入侵東南亞,華僑與祖國聯繫一度中斷。直到抗日戰爭結束,才恢復正常往來。當時,民國政府設立東江護僑事務所,負責接待僑胞出入境,協助解決旅途住宿等事宜。這時,惠州又有一小部分人隨僑胞出國會親或謀生。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的前夕。
繼承財產、親屬團聚、婚姻、留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和僑居國政策法令的變化,許多華僑為謀求長期生存和發展,自願加入或由當地法律規定取得所在國國籍,成為外籍華人。50年代後,由於東南亞及其它一些國家採取排華政策,迫害、驅趕華僑,一部分華僑因受迫害而回國定居,也有不少華僑從東南亞各國轉移到南美洲、北美洲、澳洲、歐洲各國定居。近幾十年,香港、澳門同胞移居澳洲、北美、西歐者為數不少。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僑鄉人民或出於繼承財產、親屬團聚、婚姻關係和出國留學等原因,移居海外的人數逐年增加。80年代,加入所在國國籍的華人,約占原華僑總數的百分之八九十。1979~2000年,惠州市境出國新移民3412人。

華僑分布

惠州籍華僑華人遍布世界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聚居於東南亞地區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緬甸、越南、高棉、巴基斯坦以及東亞的日本,南、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馬、古巴、哥倫比亞、蘇利南、蓋亞那,歐洲的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侵占東南亞各國,東南亞的華僑華人為逃避戰亂而逐步向西方經濟已開發國家轉移。50年代開始,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當局相繼掀起排華浪潮後,這些國家的華僑華人先後回國或遷移至歐、美各國,因而歐、美國家的惠州籍華僑華人便逐步增加。惠州籍華僑華人居住較多的國家分述如下。
馬來西亞
唐代,隨著中國的強盛和造船技術的進步,到馬來亞去的中國人很多。18世紀英國人占領馬六甲之後,發現僑居於當地的華人勤勞且善經營又有一定技術,意識到要開發馬來亞的自然資源,非依靠華僑不可。於是,英國殖民當局便實行開明政策,廣泛招徠華工,華僑乃逐漸增多。1825年(清道光五年)馬六甲僅有華商1000多人,到1853年(清鹹豐三年)增到10608人,其中惠州府屬客家人3500多人。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英國人萊特占領檳城之後,馬來亞各地淪為英國殖民地。英國殖民當局為開發當地豐富的天然資源,鼓勵外國勞工遷入,使華僑華人驟增。據1980年調查,華僑華人在馬來西亞占人口總數的33.8%,在沙勞越占29.5%。據雪蘭莪惠州會館記載,當時“有旅居海外的惠屬17萬餘僑胞”。
新加坡
新加坡初為荒島,1819年被英國殖民地官員萊佛士占領時,僅有馬來人和中國漁民150人。萊佛士將其闢為自由港,大量招徠華工開發。起初,華僑大多從南洋各地移居此地,1821年(清道光元年)起直接從中國移民。新加坡建有一條華人街道—唐人街,惠陽籍僑胞溫觀順、蔣文瑞等在那裡設立“惠州公司”(新加坡惠州會館前身)。據2000年統計,在新加坡的華僑華人有196.42萬人,占新加坡總人口的76.32%,其中惠州籍華僑華人有7841人。
印度尼西亞
明代鄭和“七下西洋”,蘇門答臘與爪哇島為其必經之地,鄭和大軍中有不少士卒、水手在巡行各地時便定居下來。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印尼成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人發現業已居住在島上的華僑刻苦耐勞,善經營,認為可利用華僑從事開發,便採取強制方法,將中國航行至爪哇的5艘商船約千餘人強迫從事墾殖、建築與商務。荷蘭人還派船在中國沿海一帶游弋,以海盜方式強行綁架中國船上壯丁,運抵爪哇,又以誘騙方式招雇中國勞工。1860年(清鹹豐十年)荷蘭人誘騙到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和爪哇島的惠陽籍勞工就有1000人之多。
印度尼西亞獨立後,實行強制各族同化政策,掀起排華浪潮。1965年再次發生排華事件。惠州籍華僑稍有資產者都受挫折,處境艱難,被迫遷移。1967年印度尼西亞與中國斷絕外交關係後,華僑回國探親及書信來往都受到嚴格限制。直至1990年8月印度尼西亞與中國恢復外交關係後,華僑華人與祖國、家鄉來往才逐漸增加。據2000年統計,僑居印度尼西亞的惠州籍華僑華人約有14502人,主要聚居於雅加達、泗水、爪哇和蘇門答臘等地。
泰國
泰國舊稱“暹羅”。中國人移居泰國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惠州人移居暹羅始於元朝初年,而盛於清朝。據清光緒《惠州府志》記載,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夏,惠州府大旱,造成大饑荒,有2000多人秘密逃荒渡海往暹羅曼谷。1857年(清鹹豐七年)春夏間,歸善縣大饑荒,斗米千錢,途多餓殍。有2000多人逃荒漂洋過海,流寓暹羅湄南河流域墾殖。歸善人翁式亮、鄧漢封、陳伯貞、陳鼎剛等就是這一時期遷移到暹羅,分別居住在曼谷、呵叻、合艾、葉吁隆、彭蔣洛、宋長府、勿洞、南邦、清邁、羅勇、咯坤、烏汶等地。進入20世紀,移居泰國的惠州人越來越多。據2000年統計,惠州籍的泰國華僑華人有18746人,大部分居住在曼谷、昔羅、合艾、靈蘭、同倫、呵叻等地。

海外社團

惠州籍華僑在海外為了生存發展,按地域、方言、姓氏、行業等組織各種社團,以團結身處異地鄉親,發揚中華文化傳統,為海外鄉親謀福利,促進海外華人社會發展。惠州籍華僑華人社團遍及世界各僑居地,計有同鄉團體、同業團體、同方言(客屬)團體、同宗團體等4種類型。舊時海外各國各地區的惠州社團、惠州會館、同鄉團體組織均視惠陽話為惠州府鄉音代表,並以惠陽話作為同鄉之間的通用語聯繫鄉情。
(一)東南亞惠州籍華僑社團
(二)歐美惠州籍華僑社團
(三)港澳同胞社團
香港崇正總會世界客屬總會英國崇正總會澳門歸僑總會僑港惠州同鄉總會、惠州十屬公會、香港惠州社團聯合總會、香港惠州同鄉總會、上水惠州同鄉會、大埔僑港惠州同鄉會、元朗惠州同鄉會、荃灣惠州同鄉會、坪州惠州同鄉會、南丫島惠州同鄉會、香港惠陽社團總會、香港惠東同鄉會、僑港博羅同鄉總會、僑港博羅同鄉會新界分會、香港新界博羅同鄉福利會、僑港廣東龍門同鄉總會、荃灣惠州國術健身會、香港惠陽商會、惠州市惠城區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等

華僑貢獻

對僑居地的貢獻

一、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二、與當地人民共同抗擊外來侵略

對祖國的貢獻

一、支援民族民主革命
二、支援經濟建設
三、興辦公益事業

僑務機構

1939年(民國28年)10月,廣東省政府在河源設立東江護僑事務所,負責接待僑胞出入境及代雇舟車夫役、解決途中住宿等事宜。下有8個護僑站,分別在沙魚涌、淡水、惠州、老隆、興寧、梅縣、鬆口、水口等地,另設護僑警隊1箇中隊、170人,分駐各站。1941年12月~1942年2月,日軍侵占香港以及馬來亞、新加坡後,東江僑務工作暫停活動。1946年1月~1949年9月,惠陽縣設僑務局,專門負責接收美國、東南亞各國華僑和港澳同胞贈送給惠陽縣災民的救濟款、物轉發給災民,曾在惠州城中山紀念堂、惠安醫院、若瑟醫院和惠陽淡水鎮設“施粥站”、“施牛奶站”,以救濟災民。
新中國成立後,惠州建立了僑務行政機構及其它各種組織,全面開展僑務工作。1951年5月成立東江專署民政科僑務股。1956年成立惠陽專區僑務局,1958年併入惠陽專區民政處,設僑務科,陳惠才先後任局長、科長。1963年恢復惠陽專區僑務局。1971年成立惠陽地區革委會辦事組統戰僑務辦公室。1973年併入惠陽地區統戰部設僑務科。1975年併入惠陽地區革委會外事辦公室,1978年成立惠陽地區革委會僑務辦公室,陳惠才先後任局長、科長、主任,林立先後任副科長、副主任。1980年改為惠陽地區行署僑務辦公室,1988年改稱惠州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惠州市所轄各縣(市、區)也相應建立了僑務機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