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惠陽商會

香港惠陽商會,原稱僑港惠陽商會,成立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由許讓成、李雲騰、李彥彬、張觀鳳、鐘玉興、黃達榮、余永香等人共同組織,並於九龍彌敦道購買會所成立商會,命名為僑港惠陽商會。立會宗旨是:敦睦鄉誼、聯繫海內外鄉親、建立貿易關係、興學育才及服務社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惠陽商會
  • 原稱:僑港惠陽商會
  • 創立時間:上世紀三十年代
  • 並於:九龍彌敦道購買會所成立商會
簡介,發展,

簡介

香港惠陽商會原稱僑港惠陽商會,創立上世紀三十年代。由許讓成、李雲騰、李彥彬、張觀鳳、鐘玉興、黃達榮、余永香等人共同組織商會,並於九龍彌敦道購買會所成立商會,命名為僑港惠陽商會。立會宗旨是:敦睦鄉誼、聯繫海內外鄉親、建立貿易關係、興學育才及服務社群。

發展

至五、六十年代,在劉誠、羅克堯、楊少波、羅綺年、魏怡澤等數位先生髮起,創辦了惠僑國小。至六十年代末,該會以興學育才為宗旨之一,遂接辦當時的惠僑國小,改為惠僑英文中學,並在深水埗自建校舍。
至一九九七年,由現任理事長兼惠僑英文中學校監朱松勝先生接任會務。一九九九年成立惠陽商會教育基金,向政府註冊成為不牟利免稅慈善基金會。二零零二年,將僑港惠陽商會更名為“香港惠陽商會”。朱松勝先生多次率領該會成員回家鄉惠陽訪問,支持家鄉教育事業:於2006年10月16日,香港荃灣商會捐資100萬港幣建新圩鎮約場中學新校區教學樓一幢,命名為:香港荃灣商會何永光教學樓;於2007年2月1日,香港惠陽商會教育基金捐助200萬元興建惠陽華僑中學“香港商會教育基金·旭日教學大樓”。
2011年7月7日上午,香港惠陽商會訪問團一行200多人到我區進行友好訪問,受到了區委常委、紀委書記余漢平,區政協副主席、區委統戰部長黃雄的熱烈歡迎。
在歡迎午宴上,余漢平代表區委、區政府對香港惠陽商會訪問團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並充分肯定了香港惠陽商會為惠港兩地繁榮發展,特別是在開展兩地教育、文化交流,支持家鄉教育發展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貢獻。他說,此次訪問活動必將進一步加強惠港兩地的聯繫和合作。他希望香港惠陽商會今後繼續廣泛團結愛國愛港愛鄉力量,一如既往參與香港事務,大力支持惠陽建設,進一步推動惠港經貿、環保、科技、文化、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全方位對接,開創互惠雙贏的新局面,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惠陽的快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他還邀請香港的惠籍鄉親常回家看看,觀光旅遊,尋求商機,共同分享惠陽經濟社會建設成果。
賓主雙方互相贈送了紀念品。
香港惠陽商會成立至今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商會成立以來積極參與內地和香港社會事務,旗幟鮮明地支持“一國兩制”治港方略,在內地及香港都是一個較有影響力的社團。
2008年4月1日,以香港惠陽商會、荃灣商會理事長朱松勝為團長的香港惠陽商會、荃灣商會訪問團一行89人抵惠,受到市委副書記陳仕其,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部長林惠純等的歡迎。
陳仕其在當晚舉行的歡迎儀式上致辭,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商會鄉親朋友的到來表示歡迎。陳仕其說,惠州、香港有著天然的聯繫,地緣、親緣將兩地緊密聯繫在一起,兩地間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惠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離不開包括香港惠陽商會、荃灣商會鄉親們在內的香港同胞的關心、支持和幫助。陳仕其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惠港兩地合作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祝願訪問團成員為推進香港繁榮穩定作出新貢獻,同時為惠州的發展進步提供更多的幫助。
林惠純在座談中詳細介紹了惠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她希望香港惠陽商會、荃灣商會鄉親們多來惠州看看、共謀發展,齊心協力為香港繁榮穩定和惠州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貢獻力量。
當日上午,訪問團還出席了惠陽新圩一所中學教學大樓的揭幕儀式。
據悉,香港惠陽商會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創立至今,積極團結旅港鄉親,增進旅港鄉親對祖國的認同和對家鄉的了解,對推動惠州經濟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