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東樓

宜賓東樓

宜賓東樓(楊泗樓、楊使樓)是宜賓城區東大門的標誌性建築,建築高度約50米,位於南岸東區大溪口公園內,南側緊鄰七星路,北側為蜀南大道,西側為宜賓六中,正對長江水道。東樓為地上7層、地下1層,建築高度約50米,整體裝修古樸典雅,採用仿唐建築風格。

宜賓東樓始建於唐代,原址位於今宜賓市舊城區東樓街外的岷江邊,因詩聖杜甫曾登樓賦詩《宴戎州楊使君東樓》而名揚天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賓東樓
  • 地理位置: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大溪口 
  • 開放時間:2021年1月 
歷史沿革,建設設計,建築格局,建築特色,旅遊信息,參觀信息,地理位置,開放信息,開放時間,社會價值,文化活動,

歷史沿革

史料記載,宜賓東樓始建於唐代,原址位於今宜賓市舊城區東樓街外的岷江邊。因詩聖杜甫曾登樓賦詩《宴戎州楊使君東樓》,使東樓名揚天下,成為歷代文人雅士參觀遊覽、聚會交流的勝地。
歷朝多次重建東樓,直至民國時,尚存根據詩題取名的“楊使樓”(時人按其諧音俗稱“楊泗樓”),其原址街名沿襲至今,仍叫“東樓街”,於1949年春毀於火災。
2018年(宜賓建城2200年之際),經四川省宜賓市委市政府決定,為適應宜賓城市的拓展與提高視角美的需要,遷建東樓於宜賓主城區東面的大溪口。
2019年6月,東樓項目開工;2020年2月28日,復工;同年7月,建築主體封頂。2021年初,新的東樓於峻工。

建設設計

建築格局

東樓主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共8層(地上7層、地下1層),總高度為49.85米,總建築面積4742.30m。

建築特色

東樓”項目採用了典型的唐代樓閣,作為建築群的制高點,以主樓為中心,兩側亭廊為對稱的建築形式,形成高低錯落、起伏有致的景觀建築群。
整個建築大出檐、緩坡頂、平坐出挑,梭柱、鴟吻、板門等細部處理都將營造出濃郁的唐代建築風格特徵。主體框架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內裝飾為木結構為主。
宜賓東樓
東樓遠景

旅遊信息

東樓一樓城市記憶館面積有1400多平方米,有序廳、歲月長河、大浪淘沙、故事浪花、文海拾珠、尾廳等,分區域展示宜賓城市變遷、東樓簡介、宜賓文化名人、詩文以及公開徵集的《東樓賦》作品等內容。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宜賓東樓位於南岸東區大溪口公園內,南側緊鄰七星路,北側為蜀南大道,西側為宜賓六中,正對長江水道。

開放信息

項目建設預計於2021年6月底竣工,部分區域將面向市民開放。
2022年,1月20日,宜賓東樓正式對外開放。

開放時間

宜賓東樓的開放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六點,室內採取限流的方式,人員控制為150人次。在主樓全面開放的同時,其配套的停車場也同步開放。

社會價值

宜賓東樓的重建,進一步增強宜賓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厚重感。從城市空間打造角度來看,還可以最佳化城市輪廓線,起到東大門畫龍點睛的作用,也為宜賓旅遊增添新亮點。

文化活動

重金徵集評選5篇《東樓賦》
2021年5月,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決定面向全國公開徵集宜賓《東樓賦》文稿,要求以賦體文稿書寫宜賓東樓,體現宜賓文化特色,篇幅600字左右。政府將對徵集評選出的5篇《東樓賦》優秀文稿,每篇獎勵作者6萬元人民幣。
徵文活動由宜賓市敘州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宜賓市敘州區金成集團受區政府委託負責承辦,主要目的是深入挖掘宜賓東樓歷史文化底蘊,宣傳推廣宜賓特色文化,提升宜賓城市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