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曉春

宛曉春

宛曉春,男,漢族,1960年2月出生,安徽廬江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1977年2月參加工作。

現任安徽省科技廳廳長、黨組書記、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安徽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宛曉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廬江
  • 出生日期:1960年2月
  • 畢業院校:江南大學
人物履歷,任免信息,學術兼職,榮譽成就,研究方向,研究領域,科研項目,科研成果,成果,論著,

人物履歷

1982年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茶業系。
1985年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獲碩士學位。
1992年畢業於江南大學獲博士學位。
1994至1996年在英國Reading大學食品系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5年5-9月在美國加州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1985年起在安徽農業大學工作,歷任生物技術中心副主任、輕工業學院院長、副校長,安徽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書記等職務。
2016年12月任安徽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2017年1月,任安徽省科技廳廳長、黨組書記、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2018年3月,任安徽省科技廳廳長、黨組書記、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安徽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屆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安徽省政協常委。

任免信息

2018年3月23日,安徽省政協十二屆一次常委會議通過,宛曉春任安徽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2018年3月30日下午,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人事任免案,決定任命:宛曉春任省科學技術廳廳長。

學術兼職

兼任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高等農業院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園藝學科組副組長、安徽省茶業學會理事長、國家食品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委員、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39)副主任委員、《茶業通報》主編等職務。現任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第十五屆全國植物基因組學大會秘書長

榮譽成就

享受國務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安徽省首批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被國家人事部記一等功,獲得過安徽省青年科技獎,中國農學會青年科技獎,振華科技扶貧獎等榮譽。
宛曉春
1996年以來,作為茶學學科帶頭人,帶領安徽農業大學茶學學科隊伍,以科研平台建設抓手,大力開展學科建設,在人才隊伍、科研平台、精品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改革、科研基地建設、科技創新、產學研結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建設了農業部、安徽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茶葉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建立了茶學博士學位授權點、設立了博士後流動站、首批皖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推動茶學學科成為農業部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並爭取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學科”。
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畫、973項目、948項目、農業成果轉化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課題30餘項;近五年發表論文百餘篇,其中40餘篇被SCI收錄;累計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總計14項;獲得農業部豐收獎一項,安徽省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三項,安徽省科學技術成果三等獎兩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一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出版專著《茶樹次生代謝》、《中國茶譜》,主編全國高校統編教材《茶葉生物化學》(第三版)獲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材獎,承擔的《茶葉生物化學》課程建設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

研究方向是茶葉生物化學、茶樹次生代謝、茶葉安全生產與質量控制和食品化學
主持多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揭示了茶兒茶素氧化形成茶色素的機理;主持農業部948項目,研建了我國首條炒青綠茶清潔化加工生產線;主持國家攀登計畫項目,探明了茶葉由糖苷類香氣前體水解形成花、果香氣的機理;主持科技部成果轉化項目,實現了葛根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

科研項目

1.茶樹咖啡鹼合成酶cDNA轉基因配套技術的引進.農業部9482.祁門紅茶農殘衛生指標控制及新產品開發技術研究.科技部國家攻關地方重大項目
3.茶樹糖苷類香氣前體物質的生化及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 科技部攀登計畫
4.葛根黃酮提取、綜合利用及葛根種植.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專項
5.葛根黃酮及其單體分離純化技術中試.科技部成果轉化項目國科發社
6.茶氨酸合成酶基因克隆與轉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7.出口創匯型特色茶葉加工技術引進.農業部948首席專家
8.茶氨酸合成代謝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科技部重大基礎研究專項
9.茶氨酸代謝及其合成關鍵酶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0.安徽茶葉積聚產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示範.科技部星火計畫
11.黃山毛峰茶清潔化生產線研製.2006年度農業結構調整重大技術研究專項項目.農科辦[2006]38號
12.茶葉中吡蟲啉的測定HPLC法.農業部2006年農業行業標準制定和修訂項目.農財發[2006]64號
13.茶葉安全生產的質量控制技術研究.國家支撐計畫
14.茶樹次生代謝物質研究(創新團隊).教育廳科研經費
15.茶鮮葉質量近紅外評價.農業部948項目(2008-2009)
16.安徽特色大宗名優茶的現代化加工設備和技術研發.安徽省2008年科技
攻關計畫重大科技專項項目
17.茶產業技術體系.農業部(2008~2013 )
18.茶葉多酚類物質的分離純化改性及其生物學活性研究.教育部高校留學回國人員科研項(2008~2010)
19.特種茶ISO國際標準制定.國家標準委(2008~2011)
20.普洱茶加工.雲南孟海茶廠(2008~2011)
21.茶氨酸合成相關酶功能驗證及其對茶氨酸代謝調控的分子機制.國家基金30972400
22.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茶產業崗位專家,農業部科技項目(2012-2017)
23.茶葉對畜禽健康的功效及機理研究,省科技計畫項目,2015
24.大別山道路研究,省教育廳科研項目,2015
25.茶葉化學與健康,安徽省其他廳局委及地市級項目,2014
26.服務安徽省茶產業-茶樹基因組,省科技計畫項目,2013
27.茶樹生物學實驗室創新能力建設,安徽省其他廳局委及地市級項目,2013
28.115創新團隊十大優秀團隊,安徽省其他廳局委及地市級項目,2013
29.夏秋茶加工與高效利用關鍵技術,省科技攻關項目,2012

科研成果

成果

1.綠茶現代化加工技術與裝備的研究與推廣,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安徽省人民政府2009090-1宛曉春、李尚慶張正竹夏濤吳衛國
2.綠茶清潔化加工技術與裝備的研究與套用,中華農業科技獎三等獎KJ2008-D3-013-01,2008
3.黃山毛峰茶清潔化加工生產線的研建與套用,黃山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黃山市人民政府2008-1-R1
4.綠茶清潔化生產線的研製與套用,中國茶葉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 中國茶葉學會 2009-2-02
宛曉春、李尚慶、張正竹、夏濤、楊慶等
5.天然高香液體茶的加工方法,國家發明專利(ZL 03 132239.5),2006 (排名第二)
6.套用K3Fe(CN)6 氧化製備茶色素的方法,國家發明專利(ZL 00 1 12566.4),2003(排名第一)
7.葛根種植及深加工綜合利用研究,2007年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8.茶葉糖苷類香氣前體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2006年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三等獎(排名第一)
9.澱粉分子結構與功能性質的研究,2002年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三等獎(排名第四)
10.茶葉糖苷香氣前體的生物化學與生物學基礎研究,2002年安徽農業大學科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
11.紅茶色素形成機理及製備技術研究,2001年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二等獎(排名第一)
12.2001年第七屆中國農學會青年科技獎
13.由表兒茶沒食子酸酯氧化形成一種新的茶色素,2000年安徽省第三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14. 茶葉質量安全與加工利用技術的開發與集成套用,2014-2016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合作獎一等獎,農業部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獎勵委員會辦公室,2016-11-29(排名第一)
15. 茶樹多酚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及其轉化與調控機理,2016年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安徽省科技廳,2016-08-30(排名第一)
16. 綠茶提高肉雞和蛋雞產品品質的飼用化技術及其套用研究,中國茶葉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茶葉學會,2015-10-18(排名第一)

論著

1)宛曉春主編,面向21世紀教材《茶葉生物化學》(第三版).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8月
2) 宛曉春主編, 《中國茶譜》. 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年1月
3) Tie-Jun Ling,Xiao-Chun Wan, Wei-wei Ling, Zheng-Zhu Zhang,Tao Xia, Da-Xiang Li AND Ru-Yan Hou,New Triterpenoids and Other Constituents from aSpecial,Microbial-Fermented Tea;Fuzhuan Brick Tea,J. Agric. Food Chem.2010, 58, 4945–4950
4) Lin Chen, Qi Chen, Zhengzhu Zhang, Xiaochun Wan*.A novel colorimetricdetermination of free amino acids content in tea infusions with 2,4-dinitrofluorobenzene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2009, 22(2):137-141 (通訊作者)
5) Tiejun Ling, Zhengzhu Zhang, Tao Xia, Weiwei Ling, Xiaochun Wan*,Phytoecdysteroids and other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Klaseopsischinensis.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09 ,(37): 49–51(通訊作者)
6) Changjun Yang, Daxiang Li, Xiaochun Wan. Combination of HSCCC andSephadex LH-20 Methods. An Approach to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MainIndividual Theaflavins from Black Tea.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2008,861(1):140-144 (SCI 收錄,通訊作者)
7) Daxiang Li, Changjun Yang, Ying Chen, Jiang Tian, Lijun Liu,Qiuping Dai,Xiaochun Wan, Zijian Xie. Identification of a PKCε-dependent Regulation ofMyocardial Contraction by Epicatechin-3-gallat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2008,294(1)H:345-353 (SCI 收錄,合作通訊作者)
8) 房江育,宛曉春*. 茶樹葉與根表面的XPS表征.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8,28(9):2196-2200 (SCI 收錄,通訊作者)
9) C.B. Fang, X.C. Wan*, H.R. Tan and C.J. Jiang, Identification of Isoflavonoids inSeveral Kudzu Sample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ESI-MS) ,Journal ofChromatographic Science. 2006,44(2):57-63 (SCI收錄,通訊作者)
10) Congbing F,Xiaochun Wan*,Changjun Jang, Huarong Tan, Yinghui Hu,Haiquan Cao. Comparision of HPTLC, HPLC, and HPCE for Fingerprinting ofPueraria Radix. Journal of planer chromatography 2006,(19):348-354(SCI收錄,通訊作者)
11) C.B. Fang, X.C. Wan*, H.R. Tan and C.J. Jiang,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isoflavonoids in Several Kudzu Samples by High-Performance CapillaryElectrophoresis (HPCE) ,Annali Di Chimica,2006,96(1-2): 117-124 ( SCI收錄,通訊作者)
12) Congbing Fang,Xiaochun Wan*,Changjun Jang, et al.,Comparision of HPTLCand HPLC for Determination of Isflavonoids in several Kudzu Samples, Journalof planer chromatography.2005,18(1):73-77 (SCI收錄,通訊作者)
13) Ping Li,Xiao-Chun Wan,*,Zheng-Zhu Zhanga,Jian Lia,Zuo-Jun Shenb.A novelassay method for theanine synthetase activity by capillary electrophesis.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005, 819(1):81-84 (SCI收錄,通訊作者)
14) 房江育,宛曉春,水稻中的納米矽及其紫外吸收,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6,26(12):2315-2318 (SCI收錄,通訊作者)
15) Tiejun Ling, Tao Xia, Xiaochun Wan,Daxiang Liand Xiaoyi Wei. Cerebrosidesfrom the Root of Serratula chinenisis, Molecules,2006,11,677-683 (SCI收錄)
16) Xia T, Shi,SQ;Wan,XC.Impact of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on the chemicaland sensory quality of tea infusion.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6, 74(4):557-560 (SCI收錄)
17) ZHENG-ZHU ZHANG,Ying-Bo LI, Li QI,xiao-chun WAN.Antifungal activities ofmajor tea leaf volatile consitituents toward Colletorichum camelliae Massea,J.Agric,Food Chem,2006,54,3936-3940 (SCI收錄)
18) Wang, XG. Hu,SX; Wan, XC; et al.Effect of Microbial Fermentation on CaffenineContent of Tea Leaves, J.Agric,Food Chem,2005,53,7238-7242 (SCI收錄)
19) Xiaogang Wang, Xiaochun Wan, Shuxia Hu and Caiyuan Pan,Study on theincrease mechanism of the caffeine content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teawith microorganisms,Food Chemistry,2008, 107(3): 1086-1091 (SCI收錄)
20) Ye-Yun LI,Chang-Jun JIANG*,Xiao-Chun WAN,Zheng-Zhu ZhANG, Da-XiangLI ,Purification and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b-Glucosidase From FreshLeaves of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Acta Biochim BiophysSin,2005,37(6):363-370 (SCI收錄)
21) M.Jun,H.-Y.,J.Hong,X.C.Wan,C.S.Yang,AND C.-T.Ho,Comparison of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Isoflavones from Kudzu Root(Pueraria Lobata Ohwi)J.of Food Sci.,2003,68:2117-2122(SCI收錄)
22) Xiaochun Wan, Present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of tea in China, The 200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CHA Culture and Science, Japan,2004
23) Xiaochun Wan, Zhengzhu Zhang, Tao Xia, Variation of Glycosidic Tea AromaPrecursors, Volatile, β-glucosidase Activity and Respiration in Tensity During
Green Tea Withering, The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CHA Cultureand Science, Japan,2001
部分科研成果:
1.首次發現一條兒茶素氧化的新途徑,在國內首次將雙液相發酵系統引入兒茶素氧化,系統地利用茶鮮葉勻漿發酵體系研究了茶色素形成機理及影響因素 “紅茶色素形成機理及製備技術研究”獲2002年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二等獎, “套用K3Fe(CN)6氧化製備茶色素的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ZL001 12566.4)
2.主持農業部948項目“葛根黃酮及其單體分離純化技術中試”,對野生中藥葛根中異黃酮的提取分離及綜合利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並確立了從鮮葛中同時分離葛粉及葛根黃酮新工藝,葛根黃酮純度大於97%,葛根素產品純度達98%。與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並證明了葛根異黃酮對更年期骨質琉松症的藥理作用;採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和高效薄層色譜(HPTLC)技術,建立了葛根異黃酮化合物的指紋圖譜,為葛根的藥材鑑別和質量控制提供了實驗依據。以野葛細胞懸浮係為研究體系,通過不同理化因子處理及前體化合物飼餵實驗,系統研究了葛根離體培養條件下異黃酮化合物的代謝機理。“葛根種植及深加工綜合利用研究”獲07年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研究了中國特色水果、茶葉和茉莉花中,由鍵合態糖苷類物質水解,游離態苷元形成香氣的生化機理。系統地研究了茶鮮葉中主要香氣物質的糖苷類前體及內源ß—葡萄糖苷酶活性在綠茶加工過程中的變化及其調控。利用酸水解方法釋放速溶茶和茶渣中的鍵合態香氣的“天然高香液體茶的加工方法”已獲國家發明專利(ZL 03 132239.5)
4.完成了黑麴黴ß-葡萄糖苷酶產酶菌種的選育、酶的分離純化、絲素蛋白固定化及套用研究;將微膠囊技術與ß—環糊精的包合性能相結合,系統地研究了茉莉精油微膠囊化及其在茉莉花茶加工中的套用。包埋茉莉精油在茉莉花茶加工中得到初步套用
5.作為農業部948項目“出口創匯型特色茶葉加工技術引進”的首席專家,帶領課題組自主研製了國內外第一條集自動化、連續化為一體的炒青綠茶初制清潔化加工生產線。它改變了我國現有茶葉生產中加工機械單機作業的狀況,實現了從鮮葉到乾茶的全過程連續化生產,並為實現數位化生產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採用自動控制技術,實現了生產全過程的數位化控制;通過清潔能源的選擇利用、清潔化加工材料的選用、污染和噪音控制、加工環境衛生的改進等,實現了清潔化加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