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窯肘骺戲

官窯肘骺戲,也叫手套木偶戲,曾是活躍在河南省、山西省太行、王屋山區的重要文化活動。以前的太行、王屋山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文化活動貧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官窯肘骺戲
  • 別名:手套木偶戲
  • 流行地區:河南省、山西省太行、王屋山區
  • 分類:戲曲
演奏技巧,創作背景,社會影響,

演奏技巧

因肘骺戲所需演員較少,道具簡單,流動方便,曾是山區的主要娛樂活動,而看肘骺戲曾是山區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官窯肘骺戲偶高尺余,由頭、中肢和服裝組成。它是把小小的木偶頭和木偶的衣服連結起來。表演時,表演者把手伸進布袋形的衣服里,食指套進木偶頭腔內,大拇指和另外3個指頭套進左右兩個衣袖裡,靠著靈活自如的手指,把各種木偶角色表演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肘骺戲不同於一般的提線木偶戲,演出時需要搭台,所需場地較小,演出一般7至9個人,有“緊七漫八九逍遙”之說,“緊七”指7個人演出比較緊張,“漫八”指8個人演出不緊張,“九逍遙”指9個人演出每個人都比較自在、靈活自如,具體說打傢伙1人,拉弦2人,敲梆1人,肘家5人。演出時,只見木偶,不見肘家。官窯肘骺戲演唱具有粗獷、奔放、豪邁、激越的特點,以梆定板,用棗木梆擊打節奏、唱詞多為七字句,十字句兼長短句。主要伴奏樂器有二胡、板胡、笙、木笛、大小提琴等,演唱板式主要有慢板、二八、流水、散板、飛板(非板)等。其中二八板中的挑後嗓和慢板中的花柳腔,在全國戲劇界也是絕無僅有的。

創作背景

據濟源市群藝館檔案記載,官窯肘骺戲大約產生於1875年,1937年7月以前頻繁演出於山西垣曲、太原等城市和濟源市的王屋山區,肘家主要是濟源市下冶鎮官窯村的連世榮、張玉鳴、高成功、高大更、盧富成等人,代表作有《穆桂英掛帥》、《李剛打朝》、《火燒柴旺》、《穆蓮女征西》、《金盆記》、《對花槍》、《收馬岱》等,演出風格獨特,深受民眾喜歡。1937年後,由於戰亂的影響,官窯肘骺戲幾乎停演。文化大革命時期,100多個木偶頭像全部被燒毀,加之前輩藝人先後謝世,官窯肘骺戲瀕臨滅絕。
1985年之後,小時候跟著長輩演過肘骺戲的官窯村的連德法憑記憶重新雕刻木偶頭像70多件,並整理唱詞,組織人員演出。但由於演出人員不固定,連德法、連景周父子一般只能在濟源市下冶鎮逢掌、官窯、楊木凹等村演出。他們的代表作是 《金盆記》、《穆桂英掛帥》、《收秦鵬》、《武松打虎》、《張玉跑馬》、《魚蚌相爭》等劇目。但自從前些年連景周外出打工後,演整出大戲的機會對連德法來說微乎其微。老人表情淡定,唯有拿起戲偶說起他的肘骺戲時才顯得神采飛揚。他拿出了珍存的兩套解放前老肘骺戲衣讓我們看,只見上面滾邊鑲花,刺繡精美,雖然多處破損脫落,但依舊可見昔日的華美。“過去,肘骺是唱整出整出大戲的。肘骺戲服和唱大戲的戲服、道具一樣,有表有里,大戲啥樣這啥樣。”連德法老人生活儉樸,性格內向,但肘骺戲可以讓他的人生豐富多彩。
挖掘肘骺戲的歷史,尋找肘骺戲的出路,是老人多年的心愿,也是他多年付諸心血的成就。連德法老人的妻子說,退休前,他就利用業餘時間雕刻木偶,常常把手指劃得血肉模糊,為了做戲服,老人拿起針線,比著過去的戲服,幾番裁剪,幾番縫製,就連戲台也是他用自家的木料幾次設計、修改後才成功投用的。

社會影響

搶救發掘肘骺戲,不僅僅是連德法老人獨自在努力了:1985年,下冶鎮開始對官窯肘骺戲進行調查、整理;1993年,下冶鎮又投資2000元,在鎮上組織演出木偶戲;1997年,該鎮又撥專項資金補助演出;他們又制定了官窯肘骺戲10年保護計畫。市群藝館正積極為官窯肘骺戲申報省級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