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

《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是法國民族學家、社會學家É.迪爾凱姆的論著。副題是“澳大利亞的圖騰體系”。《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是資產階級社會學、民族學和比較宗教學中的一部名著,也是宗教社會學的代表作,寫於1912年。此書由陳堅節譯為中文,改名為《信仰心理》,商務印書館於1945年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
  • 別名:《信仰心理》
  • 作者:É.迪爾凱姆
  • 出版社:商務印出版社
成書及出版過程,作者主要觀點,

成書及出版過程

法國民族學家、社會學家É.迪爾凱姆的論著。副題是“澳大利亞的圖騰體系”。迪爾凱姆的學生M.阿爾布瓦什(舊譯韓瓦持)教授曾為本書寫過一本名為《宗教感情的起源》的通俗小冊子,由陳堅節譯為中文,改名為《信仰心理》,商務印書館於1945年出版。《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是資產階級社會學、民族學和比較宗教學中的一部名著,也是宗教社會學的代表作,寫於1912年。

作者主要觀點

作者認為,人類最原始的宗教,是氏族社會的宗教。當代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圖騰崇拜,便是這種原始宗教的標本。他認為人們的社會生活,可以分為平凡與神聖兩類。宗教是一個有系統的組織,內含著對於神聖的(即與人世隔絕而且犯禁的)東西的一切信仰和儀式。凡承受這些信仰與儀式的人,結為一個精神集團,名為教堂。就是說,宗教的要素有三:即信仰,儀式和教堂。信仰是一種集合心理,表現為神話;儀式表現為祭祀、祈禱和禁忌;教堂是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和崇拜的對象。他認為宗教起源於圖騰,但宗教與巫術不同,因為宗教具有普遍性,巫術則無。
作者認為,原始人不知道婦女生育的道理以及人類和自然界其他事物的區別,認為人類和自然界是一個整體。他們相信人類來自圖騰祖先,而圖騰本身是一種生物或無生物,最普通的是一種動物或一種植物。他們用某一圖騰作為自己的徽章和共同的姓。同一圖騰的男女不許通婚。作者認為,這樣的集團便是圖騰氏族;同時認為它也是人類最原始的社會集團,因而又稱之為圖騰社會。作者在此書中還談到知識與道德的起源問題。本書在資產階級社會學界、民族學界受到好評,對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也有一定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