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善堂

宏善堂

宏善堂原名為曹州宏善堂,曹州西九十里。為王明善1819年創立於山東曹州,將近200年的歷史。

王明善運用中藥專治各類疑難皮膚病,地地道道不僅享譽曹州,美名遠揚,而且處處都透出中醫藥文化的精深博大,弘揚中華醫藥獨到而的醫術與養生之道.發揚傳統,福澤當代,已傳至六代。宏善堂傳至六代。王華柱成為“宏善堂”的第六代傳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宏善堂
  • 設立時間:1819年
故事背景,基本介紹,宗旨,第六代傳人,中醫文化傳承,地址,

故事背景

清朝嘉慶年間,山東東明府有位正值青春年華的秀才王明善。目睹瘟疫橫行鄉里,很多人受了“白駁風”困擾。悲觀消沉,恐懼不安,甚至有的家庭分離,尋了短見。便立志走遍天涯,拜訪名醫,濟世救人。他閱讀醫學名著,遍訪民間醫生以及老藥農,終拜山東諸城名醫劉松峰為師。期間精研《內經》、《難經》,協恩師著成《瘟疫論類編》。
嘉慶二十四年(公園1819),學有大成的王明善,在學醫第17個年頭,離開恩師回到家鄉,獨自創辦“宏善堂”,開始坐堂行醫。結果“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在診治白駁風和牛皮癬上,比前輩更勝一籌。經診脈、詢問、觀望對病情診斷無誤,視病人病情和體質,下藥定量都能準確對症。一副藥下去,往往立竿見影,因而得雅號“王一付神醫”。
“宏善堂”歷經200年來,進入新社會。在第六代傳人王華柱帶領下“宏善堂”已經走出曹州。坐落於歷史文化深厚,素有“中國鐵路心臟”和“中國交通十字路口”之美譽的鄭州市。“宏善堂”擁有2500多平方米的經營面積,是省市的醫療定點機構,擁有診室20多間,上百年歷史的家具烘托出中醫藥的神秘。而絡繹不絕的人流更顯示了其作為百年老字號的魅力。

基本介紹

宏善堂擁有二千五百餘平方米的建築面積,秉承治業祖訓把質量視為自己的生命,200年的歷史也佐證了宏善堂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享有極高的聲譽。

宗旨

曹州宏善堂自創立之初,就嚴謹遵從古代良方,擇料講究,精選各省最好的藥材,選工盡善盡美,治療各類疑難皮膚病。我們希望讓中醫成為人們的首選治療皮膚病方式,讓中醫名家、學子、愛好者都能用中醫、學中醫、愛中醫,為實現中醫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宏善堂”在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傳承了宏善堂的“宏善廣布、濟世養生”、“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傳統優秀文化。形成了“精、容、新、合、利”的現代文化精髓。

第六代傳人

宏善堂第六代傳人王華柱
宏善堂第六代傳人王華柱宏善堂第六代傳人王華柱
王華柱教授自幼隨祖父王家祥一起生活。爺爺教他識別中草藥及藥性,熟記《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湯頭歌》等中醫藥經典,講述王氏祖先懸壺濟世的故事,引導他將來繼承發展祖傳事業,做一個為患者解難的良醫。王華柱牢記教誨,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在醫學的殿堂里王華柱刻苦攻讀中外醫學專著,對博大精深的傳統醫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畢業後分配到解放軍202醫院專研頑固性皮膚病,真正的造福後人。
曾多次參加中國中醫學專著的編寫,並擔任編委、副主編等職務。先後在國際、國內醫學刊物發表論文幾十篇。
1985年,王主任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根據相關醫著、醫史、文獻資料中就其病因、病理、病情規律到現代診斷及治療技術、進展情況等方面深入研究,在臨床中不斷總結,長期潛心摸索中西醫結合治療牛皮癬、白癜風的臨床研究。
1988年在世界衛生組織主辦的“世界疑難性皮膚病”研究大會上,發表“白癜風病因九大因素及最佳治療方案”醫學論文,受到國內、外醫學專家的高度評價。

中醫文化傳承

“宏善堂”第六代傳人先後在第四軍醫大學,解放軍202醫院,省軍區專家醫院,專攻白癜風等皮膚病的臨床與科研,對各類病症都有相當深理解。特別在治療白癜風方面達到了當天用藥,當天見效,有效即可徹底痊癒的奇特效果,被廣大患者稱為“在世華佗”。
薪火相傳,“宏善堂”第七代傳人王永臻,在祖輩留下基礎上,現已攻克牛皮癬用藥七天止癢,脫屑,治癒後不復發。在父子相傳基礎之上,“宏善堂”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將經驗方錄入系統,一方面可以對患者的初診、複診情況做全程追蹤,便於病人的病情觀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前後辯證的關係。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宏善堂”在黨的陽光雨露下,又煥發了新的青春,正全心全意為廣大人民民眾服務。

地址

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西大街1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