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工業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

2007年8月1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以皖政辦〔2007〕49號印發《安徽省工業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該《綱要》分“十五”發展回顧;“十一五”工業發展環境分析;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最佳化工業布局,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加快結構調整,提升產業層次;強化保障措施 6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工業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
  • 印發機關: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文號:皖政辦〔2007〕49號
  • 印發時間:2007年8月13日
通知,規劃綱要,

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工業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
皖政辦〔2007〕49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安徽省工業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七年八月十三日

規劃綱要

安徽省工業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
為加快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增強工業對全省經濟的支撐力和帶動力,促進我省工業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本規劃。
一、“十五”發展回顧
“十五”以來,我省工業按照“調整、改革、管理、後勁”的工作要求,努力適應國家巨觀調控政策及內外環境的變化,取得了總量快速擴張,結構不斷最佳化,效益大幅提升,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的良好局面。
規模不斷壯大,對全省經濟成長的貢獻突出。截至2005年底,全省工業企業單位5.14萬戶,全部工業增加值1818億元,“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2.6%,高於全省GDP年均增速2.1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5277戶,資產總額5067億元,比2000年底增長70.2%;實現銷售收入4523億元、增加值1484億元、利潤218億元,“十五”期間年均分別增長21.8%、23.9%和42.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為27.5%,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44.8%,拉動經濟成長5.3百分點。
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優勢行業占據主導地位。2005年,黑色金屬冶煉、電氣機械、電力、交通運輸設備等10個行業占全省工業經濟總量的77.8%,其中,鋼鐵、有色、水泥、石化等原材料產業的傳統優勢進一步增強,煤炭從以採掘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向煤電化一體化方向快速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全面提速,燃料乙醇、生物乙烯等生物質產業初具規模,以汽車、工程機械、電器設備等為主的裝備製造業發展迅猛,安徽汽車已成為國家自主品牌汽車的重要力量,家用電器通過招商引資和擴能改造,繼續保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大企業集團迅速崛起,行業標桿作用顯現。2005年,全省大型工業企業達到61戶,中型工業企業達到564戶,大中型工業企業數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11.8%,工業增加值、資產規模、產品銷售收入和利潤分別占76.1%、78.7%、74.1%和86.5%。有8戶工業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其中馬鋼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10戶企業進入2005年中國企業500強,占中部6省的1/5。
技術進步成果豐碩,發展後勁不斷增強。“十五”期間,全省累計完成工業投資2640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32.9%。奇瑞汽車及發動機、海螺水泥、馬鋼薄板、豐原農產品加工、江汽商務車、銅陵有色電解銅、華菱重卡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產。2005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研活動費用支出95億元,占全省科研活動費用支出總額的74.4%;擁有科研機構530個,占全省科研機構總數的57.8%。新產品產值491億元,比2000年增長1.37倍;工業新品率(新產品產值占產值比重)達10.8%。湧現了以奇瑞等為代表的一批依靠自主創新做大做強的企業。
國有企業改革成效明顯,非公有制經濟成長較快。截至2005年底,409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完成公司制改革的有329戶;45戶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骨幹企業中,實施公司制改革的占77.8%。通過各種形式改制、改組的國有中小型工業企業近900戶,國有中小型企業退出率達到80%以上。企業重組200餘起,盤活存量資產200多億元。全省非公有制工業企業3221戶,完成工業總產值1458.5億元,比2000年分別增長了4.11倍和5.02倍。
對外開放水平大幅提高,外向型經濟取得成效。2005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三資企業達到496戶,實現工業增加值234億元,與2000年相比,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分別由6.8%提高到9.4%、11.0%提高到15.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320億元,比2000年增長1.08倍。外向型企業847戶,實現銷售產值195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3.7%,其中產品全部出口的有210戶,比2000年增加近1倍。機電產品、紡織服裝年出口總額超過10億美元。馬鋼、奇瑞、豐原、銅陵有色、江汽等骨幹企業“走出去”戰略取得成效。
我省工業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仍存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一是總量偏小。2005年,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占全國的比重僅為2.3%,全國排名第16位,繼續維持在“九五”末的水平;工業化率僅為33.8%,低於全國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發展不足,工業整體水平不高,是影響我省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原因。
二是結構不盡合理。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偏少,高新技術產業比重不大。傳統產業急需改造升級,特色產業尚待進一步培育。非公有制企業、中小企業發展滯後。除少數大企業外,我省工業技術裝備水平總體上落後,技術創新能力較弱。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產品比重較低。
三是增長方式粗放。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耗標煤3.13噸,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1.8%;全部工業萬元增加值耗水369立方米,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18倍;工業重複用水率59.7%,比全國水平低12.8個百分點。
四是發展不夠平衡。2005年,縣域以下工業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僅為37.7%,比“九五”末下降16.2個百分點;合肥和沿江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的比例達52%,皖北6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只占全省的25%。
二、“十一五”工業發展環境分析
“十一五”期間,我省工業面臨著重要的發展機遇:
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明顯。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繼續深入發展,國際產業轉移不斷加快,為我省承接國際先進制造業和服務業轉移,參與國際和區域合作,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國家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隨著國家振興老工業基地城市、支持“三基地一樞紐”建設等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具體政策的出台,有利於我省抓住機遇,推進工業跨越式發展。
國內經濟繼續保持持續健康穩定的增長態勢。我國經濟仍處於新一輪平穩快速發展階段,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內需主導作用日趨增強,為我省工業加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條件。
工業強省戰略全面實施。隨著工業強省戰略的全面實施,全省強化工業的理念不斷增強,發展工業的氛圍日趨濃厚,支持工業的措施更加有力,為加快工業發展提供了機遇。
“十一五”期間,我省工業也面對著不少挑戰,主要有:外部經濟不確定性因素逐漸增多,區域間、產業間的綜合競爭更加激烈,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的壓力日益增大,全民創業的環境亟待改善等。
三、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以大中型企業、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為重點,以產業集聚發展為方向,以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為支撐,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最佳化工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快工業增長方式轉變,提高工業綜合競爭力和帶動力,加快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幹、以基礎產業為支撐,大中小企業合理布局的工業體系,推進安徽從傳統資源大省向新型工業強省的跨越,使工業成為推動全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加快發展的原則。堅持以技術進步和改革開放為動力,立足現有基礎,發揮比較優勢,加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在加快發展中解決經濟總量偏小的問題,實現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2.堅持創新推動的原則。立足技術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發展模式創新,充分發揮資源和科技優勢,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研究設計院所聯合進行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
3.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加快增長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約式的轉變,以“減量化、再使用、可循環”為原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節約發展、清潔生產、安全生產,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水平,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淘汰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
4.堅持發揮比較優勢的原則。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突出重點,發揮比較優勢,根據資源等條件、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因地制宜謀劃發展方向和重點,通過差異化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
5.堅持改革開放的原則。通過改革推進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健全市場體系,完善競爭機制。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積極推進企業戰略重組,加快優勢企業發展。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加強國際合作,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6.堅持市場導向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強化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發揮產業政策和規劃的指導作用,強化服務意識,積極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三)目標任務。
全省工業增加值達到4500—5000億元,占全省GDP的比重達40%以上,工業化率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製造業占工業的比重達85%以上,其中,裝備製造業占工業的比重達到25%,高新技術產業占工業的比重達到25%;
全省工業企業數達到8萬戶以上,從業人員增長5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8000戶以上;
形成4個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的支柱行業(機械、冶金、輕工、化工),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企業達到15戶;
主要行業技術裝備50%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新產品產值率達到15%,創中國名牌產品30個左右;骨幹企業技術開發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達3%以上,建立15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萬元GDP能耗降低20%,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至2.1噸標準煤,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
四、最佳化工業布局,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圍繞中心城市,合理布局生產力。發揮科技優勢,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建設以合肥為中心的省會工業密集區;發揮綜合優勢,以馬蕪銅宜為重點,建設皖江工業密集帶;發揮資源優勢,以“兩淮一蚌”為重點,建設沿淮工業密集帶。逐步形成以省會工業密集區為中心、以皖江工業密集帶和沿淮工業密集帶為支撐的發展格局,在推進安徽工業化進程中發揮骨幹脊樑作用。
(一)發揮綜合優勢,做強省會工業密集區。充分發揮合肥科技、人才等綜合優勢,重點發展汽車、裝備製造、家用電器、化工及橡膠輪胎、新材料、電子信息及軟體、生物技術及新醫藥、食品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八大產業。六安、巢湖重點發展機械、輕紡、建材、冶金等行業,建設省會經濟圈工業密集區。
(二)拓展產業優勢,做大皖江工業密集帶。充分發揮產業和區位優勢,發展壯大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的皖江產業帶,重點培育鋼鐵、有色、汽車、家電、建材、化工(精細化工)、電工電器、農副產品深加工、林漿紙一體化等產業積聚區,繼續保持鋼鐵、有色、建材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增強汽車、家電自主研發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並力求在船舶製造、重大裝備、電子信息和生物製藥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使皖江成為我省最大的工業密集帶、承接產業轉移的前沿區和產業聚集的核心區,在全國重大生產力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激活資源優勢,加快沿淮工業密集帶發展。合理有序地開發皖北地區豐富的煤炭資源和農副產品資源,規劃建設一批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率火電機組,大力發展煤炭洗選加工、煤化工以及煤層氣的綜合利用,做長煤炭產業鏈,實現資源的轉化增值。使沿淮地區成為我省重要的煤電化基地、生物質能源基地、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提升沿淮地區工業化水平。
(四)發展縣域工業,大力推進產業集聚。以縣城和中心鎮為依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設一批工業園區,形成“塊狀”、“帶狀”經濟。發揮開發區招商引資的龍頭作用,按照一區多園的思路,規劃和建設一批以龍頭企業、優勢主導產品為依託,配套企業合理布局為基礎,上下游產品有機連結為紐帶的專業園區。重點建設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各種鋼材結構件、加工件產業集群,沿江等地建築材料集群,以煤為基礎的煤電化產業集群,各類銅材深加工、銅工藝加工產品產業集群,稀土套用產業集群,船舶及船用設備產業集群,特種電纜為主體的產業集群,電子元器件和各類長毛絨玩具產業集群,中草藥種植和中成藥加工產業集群,各類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紡織品集群等。
五、加快結構調整,提升產業層次
加快推進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力爭2010年形成一批千億元支柱產業,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體系。
(一)最佳化機械、冶金、化工、建材等傳統工業。
1.機械行業。全力振興裝備製造業,加快汽車及零部件、工程機械、電工電器、工具機工具及基礎件四大重點行業的發展,重點扶持日產5000—10000噸大型水泥成套設備、大型煤化工和化肥成套設備、大型礦用機械產品、大型環保成套設備、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技術裝備自動化生產線、大型港口機械成套設備等六大重大成套技術裝備,爭取在部分重大成套技術裝備上取得突破,形成汽車、家電、搬運裝卸設備、礦山設備、築路設備、電工設備及其他專用設備製造基地。
汽車。形成以轎車、商用車、改裝車和微型車為龍頭,零部件配套產業為支撐,在全國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汽車產業體系。以奇瑞、江汽、華菱等骨幹企業為依託,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提高整車和關鍵總成的自主研發能力,壯大自主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引導和推進骨幹企業建立戰略聯盟或聯合重組,形成產業競爭合力。發揮整車引領和集聚作用,擴大招商引資,大力發展關鍵零部件,推進汽車配套產業集群化發展,搶占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高端市場。建立國際化行銷體系,促進海外投資辦廠,擴大產品出口。到2010年,初步形成汽車整車開發能力以及較強的汽車開發試驗、驗證能力。汽車生產能力達到200萬輛,其中,奇瑞形成120萬輛整車,江淮形成50萬輛整車的生產能力,產業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
裝備製造。重點發展工程機械、農用機械、電工電器、環保設備和其他機械裝備特色產品。鞏固叉車、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產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加快發展大型液壓機、成套電纜設備、大型潛水電泵、電站鍋爐、玻璃製造設備等特色優勢產品,開發數控工具機、電器設備、環保設備、船舶及船用柴油機、農用機械等市場潛力大的產品,爭取在電力設備、建築機械、新型農業機械、礦山設備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到2010年,全省形成年產叉車5萬台、裝載機l萬台、挖掘機8000台、大型液壓機500台、大型潛水泵1000台、電機500萬千瓦、變壓器2000萬千伏安、農用柴油機600萬千瓦、環保設備50萬噸的能力。
2.冶金行業。擴大關鍵鋼材品種,提高高技術銅冶煉能力和加快銅基材料發展,形成在全國有地位、國際有影響的有色、黑色工業基地。
鋼鐵。以馬鋼為主體,加快企業的重組整合,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的短缺鋼材品種。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建立穩定的原料供應渠道和基地。加快結構調整,提高板帶比,積極推廣先進技術,淘汰落後工藝和裝備。力爭到2010年,全省鋼材生產能力達到1800—2500萬噸(其中馬鋼1500—2000萬噸),板帶比提高到50%以上。馬鋼產銷規模進入全國4強,成為國內優質板材和精品建築鋼材基地,力爭全省鋼鐵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
銅及深加工。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境外辦礦。加快企業轉型,發展循環經濟。適度擴大電解銅產能,積極發展再生銅,大力推進銅材的精深加工。加快銅及銅深加工基地建設,保持銅陵有色在國內的領先地位。力爭到2010年,形成年產電解銅80萬噸、銅材深加工100萬噸的能力,保持銅陵有色在國內的領先地位。
3.石化行業。用國際一流技術裝備化工產業,加快發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和橡膠加工。重點建設煤化—鹽化一體化、大型乾熄焦、煤制甲醇及烯烴等重大工程,分離利用焦化下游產品,發展二甲醚等替代石油燃料,採用先進的德士古、殼牌、GSP制氣技術,加快化肥原料結構調整。繼續完善安慶石化“四建、四改、四配套”,推進100萬噸乙烯前期工作。繼續擴大生物發酵為特點的生物化工產業規模,建設大型生物法乙烯、大型酒精、乳酸和聚乳酸裝置,開發聚乳酸等功能性生物工程材料。擴大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生產規模,形成全國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到2010年,形成年產100萬噸塑膠製品、1500萬條子午輪胎、30億件橡膠件、3000萬噸原煤深加工、600萬噸以上原油加工的能力。
4.建材行業。大力推進非金屬礦深加工,加快新型乾法水泥和塑膠管材管件發展,建設全國重要的建材工業基地。繼續貫徹“控制總量、調整結構、上大壓小、淘汰落後”的方針,加快結構調整。鼓勵水泥行業兼併聯合改組改造,支持重點企業向大型化、集團化、現代化方向發展。支持海螺以“熟料基地+粉磨站”模式,重組省內外企業,挺進世界水泥前三強。鼓勵建設日產5000噸及以上的新型乾法水泥生產線,大力發展散裝水泥。大力開發生產節能環保的新型建築材料、保溫材料和綠色裝飾材料等。加大省內優勢非金屬礦深加工技術及產品套用研究,提高產品附加值。到2010年,全省形成年產水泥5000萬噸(新型乾法水泥占4500萬噸)、商品熟料1億噸,塑膠型材50萬噸、塑膠管材50萬噸,浮法玻璃820萬重量箱、導電膜玻璃1500萬片,玻璃纖維及製品30萬噸,非金屬礦深加工產品100萬噸的能力。
(二)加快振興輕工、紡織、食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
用高新技術及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深加工業,充分發揮現有農業資源在“農產品種養—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鏈中的基礎地位,搞好小麥、玉米、水稻、紅薯、豆類、油料、棉花、菸草、茶葉、林產品、肉類和水產品等系列產品的深度產業化開發,做好農副產品的綜合加工和再生利用,形成全國重要的輕紡工業基地。到2010年,農業產值與農產品加工產值之比提高到1∶1.3,形成2000萬噸糧油、800萬頭豬、110萬頭牛、1.8億隻家禽、100萬噸乳製品的年生產和加工能力。
1.輕工。發揮品牌優勢,促進強勢家電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大力發展綠色、新型家電產品,擴大產品出口。加快發展家電關鍵配套件產業。到2010年,全省形成4000萬台大家電生產能力,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發揮沿江和黃淮海平原林木等資源優勢,建設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發展新技術草漿,加大再生原料利用力度,最佳化調整造紙工業原料結構。大力發展塗布白板紙、印刷書寫用紙、高強瓦楞原紙、牛皮箱板紙、工業特種用紙等高附加值產品。力爭到2010年,形成年產100萬噸漿(其中木漿60萬噸)和300萬噸紙及紙板的生產能力。鞏固發展白酒的品牌優勢,推進企業重組,組建強勢企業集團。加快捲菸品牌整合,提高中高檔產品比重,擴大市場占有率。積極發展照明器具、日用化工、包裝裝潢印刷等行業。
2.紡織。重點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棉紡織行業。扶持產業用化纖、工業用裝飾製品,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適應紡織集聚發展的趨勢,積極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培育一批技術新、檔次高、特色明的外向型紡織服裝企業。發展紡織面料核心產品,使中高檔面料比重達到80%以上,著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出口創匯能力。實施品牌戰略,爭創2個以上國家紡織服裝名牌,發揮服裝的產業帶動作用。
3.食品。重點發展各類有機酸、胺基酸、澱粉糖等食品原料、油料加工、冷鮮肉、熟肉精製品、乳製品和果蔬製品等。突出糧食加工,推進企業間資源整合,強化產品開發,形成若干規模化的玉米加工,麵粉、飼料生產,糧食深加工布點,擴大加工能力。突出油料加工,重點支持建設2—3個規模化油脂加工基地,提升全省油料資源開發水平和加工能力。突出肉類加工,擴大肉類加工企業加工能力,建設標準化、規模化的原料基地,強化防疫衛生體系建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出乳品加工,擴大奶源供應規模,促進骨幹企業提升加工水平。
(三)培育發展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
加快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步伐,發展電子信息材料、納米材料、複合型功能材料、雷射材料、環保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等高性能新材料,加快生物、航空航天產業和重大工程關鍵新材料的研製,努力將金屬新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領域的科技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發展生物醫藥、中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業。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推進軟體業產業集聚,發展信息家電、電子材料、語音合成、積體電路、汽車電子、光電子、新型顯示、特種線纜通信及網路產品,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1.電子信息產業。建設合肥軟體、蕪湖汽車電子、銅陵電子材料等具有我省特色和優勢的產業基地。集中力量發展信息家電、軟體、語音合成、積體電路、電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車電子、新型顯示材料、特種線纜、通信及網路產品。推進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企業信息化工程。
2.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適應健康、食品、農業等領域需求,以合肥、淮南、亳州為中心,加快建設化學原料藥和生物醫藥、中藥現代化、農業生物產業化、技術研發和服務等特色產業聚集地。
3.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材料、納米材料、複合型功能材料、雷射材料、環保材料等高性能新材料,加快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產業和重大工程關鍵新材料的研製,努力將金屬新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領域的科技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支持有特色的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
4.光機電一體化產業。重點發展高性能數控系統,形成規模化生產能力。大力發展精密成型、快速原型、虛擬製造等先進制造技術及產品,加強制造過程主控系統的研發與套用。加快新型科學儀器、智慧型儀表、專用分析儀表、新型醫療設備、新型計量檢測儀器等研發及產業化,推進軍用高技術向民用技術轉移,發展壯大光機電先進制造產業。
(四)提升煤炭、電力、新能源等基礎產業。
用高新技術提升能源產業,提高煤炭綜采技術水平和原煤入洗率,鼓勵煤電聯產和煤電化一體化經營,完善骨幹輸變電網架,開發利用煤層氣,推進煤基副產品綜合利用,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形成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
1.煤炭。重點建設兩淮大型煤炭基地,促進煤電、煤化工聯營,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的煤炭工業發展道路。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煤炭資源,減少煤炭開採對環境的影響,構築安全、高效的煤炭生產體系。建設顧橋、丁集、潘北、楊柳、劉莊、板集等煤礦。提高煤炭綜采技術水平和原煤入洗率。鼓勵優勢煤炭企業實行煤電運一體化經營。發展煤化工,促進煤炭深度轉化。大力開發利用煤層氣,加大瓦斯治理力度,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水平。到2010年,煤炭產量達到1億噸,其中大型礦井煤炭產量占90%以上,國有重點煤礦煤炭資源回收率達到75%,原煤入選率達到91.8%以上,大型礦井采、掘機械化程度分別達到75.0%、85.0%,礦井水利用率60%~80%,掘進矸石利用率70%~100%,兩淮礦區地表塌陷土地復墾率45%。
2.電力。以大型高效機組為重點,發展坑口、港口、路口電站。建設響水澗等抽水蓄能電站,推進塗山、寧國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作。建設東、中、西500千伏跨江輸電工程和“淮南—皖南—浙北—上海”特高壓通道,實現廠網協調發展。到2010年,全社會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其中,皖電東送規模達到800—1000萬千瓦。
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最佳化能源結構,重點開發太陽能、生物質能、天然氣、小水電、風能等經濟清潔能源。規劃建設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液體燃料基地。鼓勵建設大容量、高效率的大型循環流化床煤矸石發電機組。做好核電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支持骨幹企業建設熱電聯產和餘熱發電項目。
六、強化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最佳化發展環境。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把推進工業跨越式發展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業發展目標責任制和獎懲機制。突出抓好法制環境、政策環境、服務環境、誠信環境的綜合整治和建設。公開辦事程式,提高行政效率,建立重大工業項目服務綠色通道。堅持集約節約用地、用水,優先安排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工業用地、用水。加強電網建設和改造。加快出省通道建設,提高公路、鐵路、水路運輸大通道的通達能力。用好國家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大力開發人力資源,建立人才激勵機制,想方設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建立和穩定一支強有力的企業經營人才隊伍。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部門合作培養技術創新人才、經管人才和高級技工。加強區域合作,建立和完善區域合作機制,著力從體制、機制和政策上消除區域間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障礙,鼓勵聯合興辦跨行政區劃的工業園區,實現互利共贏。
(二)深化企業改革,加強企業管理。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規範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者的相互關係,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繼續深化勞動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形成企業經營機制靈活、技術不斷創新、資產保值增值、職工收益逐步提高的新機制。大力推進企業重組。鼓勵大中型企業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引進戰略投資者,促進資產、技術、產業重組,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大企業集團。按照“做強做大、產業關聯、產品相近、優勢互補”的原則,突出優勢,整合資源,抓好行業的整合重組。加快劣勢企業退出市場步伐,為優勢企業的發展騰出空間。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實現企業管理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加強企業發展戰略研究,制訂科學合理的戰略目標,實現決策科學化。加強行銷管理,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加強以成本為中心的核算管理,降低財務費用,控制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鼓勵應攤盡攤、應提盡提。加強生產管理,堅持對標生產,強化質量控制。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實現內外部資源有效融合和協同運作。
(三)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合作交流。圍繞優勢產業,著力引進規模大、帶動力強的大公司、大項目。利用大型企業優質資產增值潛力和重大項目開發潛力,加強與國內外戰略投資者的合資合作,實現企業技術、管理和核心競爭力的跨越式提升。發揮產業集聚優勢,開展產業鏈招商,壯大產業集群。主動融入長三角,承接產業轉移和經濟輻射。加快現有各類開發區和工業集中發展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使之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良好載體。積極拓展西部市場空間。鼓勵本地企業“走出去”,擴大優勢產品出口,建立重要產品海外原料基地。
(四)推進技術改造,加快創新體系建設。繼續堅持“255”的工作規則,突出對全省經濟帶動性大的重要骨幹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兩個重點,堅持技術改造與淘汰落後、與資源綜合利用、與資產重組、與提高產業關聯度、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五個方面的結合,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找項目、圍繞預期市場選項目、選擇好的項目載體定項目、按照程式跑項目、誠守信用建項目的五項要求,高起點、大規模、不間斷地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加強國家級、省級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搭建自主創新的技術平台,促進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在創新系統之間合理流動和最佳化配置,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開發,形成利益驅動、風險收益和創新激勵機制。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由模仿創新向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自主創新方向轉變,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五)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抓好節能減排。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根本上摒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向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成長模式轉變。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圍繞重點企業和節能目標,在重點行業、重點環節、重點領域、重點工程上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強化節能管理,推進節能技術改造,提高工藝技術水平,降低資源消耗。加快制訂工業能耗、能效標準及節能設計規範、重點用水行業取水定額等標準,嚴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企業生產。
(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工業投入持續增長新機制。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工業投融資體制,形成支撐工業投入合理增長的長效機制。十一五”期間,全省工業完成投資1萬億元,其中,基建和技術改造投資7500億元,技術創新投資1000億元,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降耗投資1500億元。推動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積極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吸納資金、技術和管理等要素。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改善融資環境,推進銀企合作。加強投資機構建設,積極探索發展產業基金。
(七)推進全民創業,促進非公經濟發展。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進全民創業的意見》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堅決破除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種不合理限制,實行“非禁即入”,切實降低非公企業創業門檻,落實公平待遇,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一批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積極培育上市資源。規劃建設一批配套經濟園區,強化配套協作和產業鏈延伸,提高零部件配套和原材料深加工水平。
(八)加強規劃銜接,促進規劃順利實施。堅持以《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為指導,注重加強同其他專項規劃的銜接,並根據全省工業經濟發展的新情況,及時調整和修訂規劃。有關部門要在本規劃的指導下,進一步研究制定加快工業發展和調整產業結構的實施意見,推進規劃順利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