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策略

在有關學習策略的研究中,學習策略的界定始終是一個基本的問題。對於什麼是學習策略,人們從不同的研究角度和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至今仍然沒有達成一個統一的認識。有的被用來指具體的學習技能,諸如複述、想像和列提綱等;有的被用來指較為一般的自我管理活動,諸如計畫、領會、監控等;有的被用來指組合幾種具體技術的複雜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習策略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教育心理學
界定,原則,特徵,主動性,有效性,過程性,程式性,區別,分類依據,層次分類,

界定

。甚至有的與元認知、認知策略、自我調節的學習等術語的相互重疊。概括起來,對學習策略的界定,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把學習策略視作學習活動或步驟。它不是簡單的事件,而是用於提高學習效率,對信息進行編碼、分析和提取的智力活動,是選擇、整合套用學習技巧的一套操作過程。
把學習策略視作學習的規則、能力或技能。
把學習策略視作學習計畫,是學習者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制定的複雜計畫。
綜合這些不同的看法,我們認為:
所謂學習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就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複雜方案。

原則

主體性原則、內化性原則、特定性原則、生成性原則、有效的監控、個人自我效能感。

特徵

主動性

一般學習者採用學習策略都是有意識的心理過程。學習時,學習者先要分析學習任務和自己的特點,然後,根據這些條件,制定適當的學習計畫。對於較新的學習任務,學習者總是在有意識、有目的地思考著學習過程的計畫。只有對於反覆使用的策略才能達到自動化的水平。

有效性

所謂策略,實際上是相對效果和效率而言的。一個人在做某件事時,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最終也可能達到目的,但效果不好,效率也不會高。比如,記憶一列英語單詞表,如果一遍又一遍地朗讀,只要有足夠的時間,最終也會記住。但是,保持時間不會長,記得也不是很牢固;如果採用分散複習或嘗試背誦的方法,記憶的效果和效率一下子會有很大的提高。

過程性

學習策略是有關學習過程的策略。它規定學習時做什麼不做什麼、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用什麼方式做、做到什麼程度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程式性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訂的學習計畫,由規則和技能構成。每一次學習都有相應的計畫,每一次學習的學習策略也不同。但是,相對同一種類型的學習,存在著基本相同的計畫,這些基本相同的計畫就是我們常見的一些學習策略,如PQ4R閱讀法。

區別

學習方法是學習者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相對固定的行為模式,如記筆記、不斷重複口述、分類和比較等,它是外顯的可操作的過程。學習方法與學習任務有關,但與學習者的人格特質等無關,其更多的是學習者對環境的適應。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對學習方法選擇和綜合運用的意識和傾向,是學習方法正確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可見,學習方法是學習策略的基礎,沒有學習方法或者學習方法缺乏就不可能形成較高水平的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伴隨著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而發生的一種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是一種對學習過程的安排,這種安排不是僵死的固定的程式,而是根據影響學習過程的各種因素即時生成的一種不穩定的認知圖式,這種圖式可以被學習者接受而成為經驗,也可以因學習者的忽略而消失。因此,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完成特定學習任務時選擇、使用和調控學習程式、規則、方法、技巧、資源等的思維模式,這種模式是影響學習進程的各種因素間相對穩定的聯繫,其與學習者的特質、學習任務的性質以及學習發生的時空均密切相關,是一個有特定指向的認知場函式。

分類依據

1、丹瑟路的分類
根據學習策略所起的作用,丹瑟路(Dansereau,1985)把學習策略分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兩類。 基本策略是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種學習策略,主要包括信息的獲得、貯存、信息的檢索和套用的策略。 支持策略主要指幫助學習者維持適當的學習心理狀態,以保證基礎策略有效操作的策略,如集中注意策略。
2、邁克卡爾的分類
根據學習策略覆蓋的成分,邁克卡等人Mckeachie 將學習策略概括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

層次分類

一、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有助於有效地從記憶中提取信息。一般而言,認知策略因所學知識的類型而有所不同,複述、精細加工和組織策略主要是針對陳述性知識,針對程式性知識則有模式再認識策略和動作
陳述性知識,它是關於事實的知識,是學校學習的一個主要的方面。過程性知識告訴我們如何做某件事。要知道如何做某件事,我們不僅要知道過程的每一步,而且還要知道採取每一步的條件。過程性知識因此可以被認為是由“如果……那么……”條件陳述句組成的,其形式是:如果某個條件適合,那么就要採取某個行動。
(一)複述策略
複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方法。
(二)精細加工策略
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繫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
例如,學習“醫生討厭律師”這一句話時,我們附加一句“律師對醫生起訴了”,如此一來,以後回憶就相對容易一些。一般的精細加工的策略有許多種,其中有好多被人們稱之為記憶術。比較流行的記憶術有位置記憶法、首字聯詞法、視覺聯想法和關鍵字法。
(三)組織策略
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組織是學習和記憶新信息的重要手段,其方法是將學習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單元。並把這些小的單元置於適當的類別之中,從而使每項信息和其他信息聯繫在一起。有人認為,記憶能力的增進,是組織的結果,因為學生可以用各類別的標題作為提取的線索,從而減少回憶時的負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對信息進行分類,以提高他們的記憶能力。在教複雜概念時,教師不僅要有序地組織材料,而且,重要的是要使學生清楚這個組織性的框架。
(四)模式再認策略
模式再認知識涉及對刺激的模式進行再認和分類的能力。模式再認知識的一個重要的例子是識別某個概念的一個新事例。比如:再認鯨魚屬於哺乳動物。模式再認知識的第二個重要的例子就是識別符合某個行為的條件或符合套用某個規則的條件,比如,什麼時候“倒置分數後相乘”。和概念一樣,模式再認過程是通過概括和分化的過程學習來的。比如,學生已經學習了凡生命體必須完成八大生命過程:獲取食物、呼吸、排泄、分泌、生長、反應、繁殖、運動,這一知識屬於陳述性知識。學生要利用這一知識注意生命的這八個過程,表示這一過程的條件陳述句是:“如果一個客體執行了所有這八個生命過程,那么它就是活的。”教師可以用諸如魚、哺乳動物、植物等生命體作不同的例子,促進概括;還可以列舉反例,如水晶石雖然存在促進分化、進行生長的過程,但不實現運動、呼吸等生命過程。
(五)動作系列學習策略
動作系列首先是當作構成某個過程的一系列步子來學習的。學習者必須有意識地執行每一步,一次執行一步,直到過程完成。在學習某一個過程時,存在兩個主要的障礙。第一個就是工作記憶存儲量的限制。尤其在學習一個長而又複雜的過程時,困難更大,任何一個過程如果步子長達9步以上,超過短時記憶的容量(7±2),那么就很難被保持在工作記憶中。為了克服這一局限,可以利用一些記憶輔助手段,如把這些步子寫下來給學生。當然,重要的是成功地完成這一過程,而不是記住這些步子。第二個潛存的問題就是學生缺少必備的知識,在學習某一過程時,要確保學生已經具備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學生還未學會一定的原理、定理,而要求他們解決幾何證明題將是十分困難的。在教學某一過程時,教師不妨先進行一下任務分析(task analysis),也就是要識別為了達到某一教學目標學生必須學會的次一級的知識和技能。通過任務分析,教師能了解學生在次級技能上的能力,如果有必要,可進行一定的補習。
元認知策略是學生對自己認知過程的策略,包括對自己認知過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於學生有效地安排和調節學習過程。計畫策略、控制策略和自我調節策略都屬於元認知策略。
三、資源管理策略
資源管理策略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環境和資源的策略,有助於學生適應環境並調節環境以適應自己的需要,對學生的動機有重要的作用。它包括時間管理策略、學習環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學業求助策略。
資源管理策略包括:學習時間的管理、學習環境的管理、學習努力和心境的管理、學習工具的利用、社會性人力資源的利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