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課程創生的教學意蘊

學科課程創生的教學意蘊

《學科課程創生的教學意蘊》是作者李雲吾多年來課堂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研究的結晶。闡述學科課程創新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的方法、學科課程創新中運用信息技術教育、學科課程創新形成的課堂新文化;論述了作者的八種創新教學法;闡述教師嘗試教學改革,促進了教師的教研意識,提高了教師解讀教材、課堂駕馭、細節觀察、作業布置、課堂意外以及教師職業道德的能力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學科課程創生的教學意蘊
  •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80頁
  • 開本:32
  • 作者:李雲吾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019992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學科課程創生的教學意蘊》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李雲吾,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在《中學地理教學參考》《教學與管理》《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國小教師培訓》《中國教師》《教學月刊》《當代教育科學》《現代教育論從》《地理教學》《地理教育》《福建教育》《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等20多種知名雜誌上發表文章7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5篇,3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參編《神州漫遊》一書,擔任副主編,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生撰寫的4篇調查報告分別發表在《地理教育》。撰寫多篇教學論文、負責執筆的教學研究課題在省、市里獲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問題的提出
一、現實背景及意義
二、課程創生的現實依據
三、學科課程創生研究的理論基礎
四、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及其目標
(一)研究的基本內容
(二)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學科課程創生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
一、學科課程創生教師的文化理念
(一)教育技術下學科課程創生的文化內涵
(二)教師文化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制約
二、教育信息技術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影響
(一)教育信息化對教師專業成長的負面影響
(二)教育信息化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正面影響
(三)教育信息化下的傳統教師文化與創新文化走向融合
三、學科課程創生研究的客觀因素分析
(一)學校制度文化對教學研究的支持
(二)課堂管理中視覺文化的人文魅力
(三)教師同伴德性文化的構建
四、教師文化和教師創生教學相生髮展
(一)教育信息化促進教師文化的更新
(二)教師文化的演變催促了教師創生能力的發展
第三章課堂觀察是學科課程創生的依據
一、課程創生與教育信息技術的孵化作用
(一)課程創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土壤
(二)學科課程創生的文化解讀
(三)課程創生形成教師自覺的反思
(四)課程創生萌生教學觀念的轉變
二、課堂觀察為創生教學提供可靠的依據
(一)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角度觀察
(二)從教師課堂教學方法的角度觀察
(三)從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角度觀察
(四)從學生課外探究實踐的角度觀察
(五)從課堂教育教學現象的角度觀察
(六)從課堂情感目標實現的角度觀察
(七)從教師教材圖像使用的角度觀察
(八)從教師教材文體處理的角度觀察
第四章學科課程創生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課程創生的理論分析
(一)課程創生“創生什麼?”
(二)課程創生“怎樣創生?”
(三)“課程創生為了什麼?”
二、學科課程創生的課堂教學實踐
(一)迴路教學——從孤立知識到縱橫聯繫
(二)文本再造——從崇拜教材到標新立異
(三)導圖變式——從粗讀教材到文本精讀
(四)遷移教學——從依賴教材到生活世界
(五)目標轉換——從呆板預設到機智教學
(六)整合教學——從單一教材到多元整合
(七)文本解讀——從顯性理解到隱性意識
(八)課堂教學——從教材文本到現實彰顯
第五章學科課程創生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一、課程創生對教師自身角色的確切定位
(一)教師角色的功能
(二)教師角色的作用
二、創生教學促進教師有效利用資源
三、課程創生促進教師學科專業水平提高
四、創生教學促進教師之間有效教研
(一)“同課異構”顯風格
(二)“主題教研”享智慧
五、課程創生的前提是尊重教材
(一)地理知識在《歷史與社會》中的作用
(二)《歷史與社會》中地理知識教學的策略
六、課程創生特別關注教學細節
(一)課堂觀察關注細節的價值
(二)從什麼角度觀察課堂細節
七、課程創生要關注學生作業
(一)提倡學術性作業
(二)理性家庭作業
(三)科學命制習題
(四)嘗試校本作業
八、課程創生促進教師德性內涵發展
(一)教師德性遺失的現象分析
(二)基於構建學習共同體中教師德性的探討
九、課程創生要樹立正確的師生觀
(一)課堂對抗文化的表現
(二)教師與學生產生對抗的原因
(三)轉換對抗文化為合作文化的策略
十、創生教學中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相生互動發展
第六章創生教學的典型教學設計
一、《地形多樣》的教學設計
(一)目標分析
(二)學情分析
(三)教材分析
(四)教學過程
(五)教學反思
二、《母親河》一節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學思路和構想
(三)教學過程
(四)總結
三、《秦嶺一淮河分南北》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
(四)教學構想
(五)教學過程
(六)教學反思
四、《人口警鐘須長鳴》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
(四)教學過程
(五)教學反思
五、《獨立自主和平共處》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學目標
(三)教學思路
(四)教學過程
第七章學科課程創生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提高
一、《關於城中村村民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
二、《莫讓虛榮心左右自己》
三、《透視市場商品打折的動機》
四、《溫州水資源調查報告》
第八章學科課程創生的研究成果論證分析及其後續研究
一、主要研究結論分析
二、後續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