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文化

學生文化

學生文化是學校次級文化之一。學生的價值觀念及行為標準的統稱。社會文化背景有差異,學生同輩文化並非孤立產生,而是受社會大文化的影響,與整個社會文化的性質有密切關係。當傳統文化對個人的影響減弱時,同輩文化的影響隨之增強。學校生活和活動中的各種同輩團體所表現的價值觀及行為, 無論其方向屬於何種類型,都構成影響學校文化的重要因素。其間有學術亞文化群,由那些學習刻苦、成績優秀的學生組成;有娛樂亞文化群,由那些熱心於體育、文娛、交誼的社會活動積極分子組成;有違規亞文化群,由那些拒絕接受學校的學術和社會價值觀的學生組成,他們對學校的學術和社會活動不感興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生文化
  • 外文名:The student culture
  • 成因:學生文化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
  • 特性:生成性
  • 群體:學生群體
  • 分類:文化現象
文化成因,主要特徵,引用材料,

文化成因

學生文化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既來自學生的內在相關因素,也受到外界的各個方面的作用。
身心發展特徵
不同年級的學生處於不同的年齡發展階段,由於特定的身心發展的需求,就相對地形成了一些不同於其他年齡階段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範;同時,不同的身心發展也使相應年齡階段的學生表現出了由於身心發展所獲得的顯著特徵,使特定的學生群體在生活經歷中會形成不同於其他學生群體的文化特徵。國中生和大學生相比,對相同事物的認識態度就有明顯區別,國中生的認識相對要天真、單純,雖有強烈的自主意識,但思想認識和言行的波動較大,看問題的態度更為偏激、片面和幼稚。大學生隨著年齡和閱歷增長,見識逐漸增多,看問題就逐漸走向客觀、全面和成熟了。
同輩交往影響
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擁有著自己交往的同齡群體,他們在相互交往中會形成一些共同的價值規範等,構成一種與成人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態。學生同輩群體的交往可以有正式和非正式兩種形式。根據學校的規章制度有組織、有目的為完成學習任務而進行的學生正式交往,對學生個性產生重要影響。例如,班幹部與普通學生為完成教師規定的任務而一起合作,學生之間根據教師的倡議和引導進行的互幫互助、學習競賽與協作等。而非正式交往更為普遍地表現在班級里同學之間的交往,或是與外班、外校同學、甚至與社會青少年交往等。同輩群體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有時教師和家長反覆教導的事,學生不一定聽從和接受,但是自己的同學和朋友所說的話,學生反倒容易接受。這是由於青少年自身的交友需要和身份認同所決定的。
同輩群體中的學生不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相近的興趣愛好使之形成。
共同的行為傾向,而且由於有強烈的交友需要和避免孤獨,他們容易做出某種忍讓以求團體認同,因而群體中的各種行為最能造成相互轉化與感染。當學生同輩群體中積極的價值觀念、行為傾向與學校的教育目的大體一致時,置身其中的個體其心理就較為正常、合理;相反,學生同輩群體中不良的價值觀和行為傾向,則會對置身其中的一些學生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比如在學生中出現的不良英雄觀,出風頭、唱反調等,就使一些本來正常的青少年在心理上被潛移默化了。在言行舉止、穿著飲食和愛好等方面,同伴之間的互相影響和效仿也非常普遍。當然,同輩群體對學生的影響也具有差異性。
師生關係的作用
學生文化的形成受到接受教育過程中師生間互動作用的很大影響。筆者在研究中看到,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渴望與自己的老師建立一種親切、和諧的關係,渴望與教師平等交流,想聽教師說一些貼近生活的事,想了解教師權威後面遮蓋的真實生活面貌。大多數學生都希望有一種“課堂上是老師,課後成為朋友”的想法。這種思想較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群體對教師角色的一種認識,且對學生的言行、觀念以及成長曆程產生深遠影響。
能感受到教師把自己當作平等的朋友一樣對待,學生的積極性就會高漲。而能滿足學生這一願望的教師,連同他(她)上的課,就會受學生歡迎和喜愛,使得學生對教師和課程之間建立起了一種“愛屋及烏”的連帶關係。學生如果喜歡上一個教師,就會相應地喜歡他(她)上的課;相反,學生若不喜歡這個教師,也就有可能討厭這個教師所上的課;同理,也有可能因對一門課的感受而喜歡或討厭一個教師。
家庭及社會影響
學生文化也與該群體成員的家庭有密切關係,深受家長的經濟收入、文化素質和親職教育的影響。每個家庭都有一些特定的思想觀念、價值規範等,學生在生活中,其思想、行為難免打上所屬家庭的深刻烙印,帶著各自父母影響的痕跡。學生們總是帶著那些不同的社會文化特徵走進學校,並通過情趣相投的同學群體的相互認同,使這些特徵在學校中得到維持和強化,或改變和調整。以此為基礎的社區,作為聚集在一定地域範圍內的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一般總會形成與社會生活共同體相應的規範和制度,它使生活在其中的學生在有意無意間習得了社區的文化特徵,並把它帶到學校中來。
校內外文化作用
學校外部的各種文化形態對學生文化形成有重要影響,一方面是多元文化社會的多向作用,一方面是社會文化變遷的速度過快就引起了社會文化的失調,新科技發展與原有文化體系之間的衝突產生了價值體系的混亂,也會引發青少年認同上的危機。在我國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學生文化內容也不斷豐富多彩且複雜多變,出現越來越多的大眾文化的影響和痕跡。例如,資訊時代的網路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了巨大影響,使學生身處其中感受到了樂趣,但是與此同時,家長和教師非常擔心的問題隨之而來,學生因為沉迷上網聊天和打遊戲而不能自拔,會嚴重影響其學習、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某些地方發生了因學生長時間沉迷在網咖而導致失去生命的慘痛事例屢有發生,更讓老師和家長膽戰心驚,將網路視為危害學生的洪水猛獸。但也必須看到,許多學生能夠在虛擬世界中成為主宰,在網路遊戲中獲得成功,找到樂趣,學到在現實世界中很實用的大量知識和技能。
筆者在研究中結識的一名國中生,他並不是一味地沉迷於網路遊戲的玩耍,而是立志當一名網路遊戲製作人,想研究和製作出更精彩的遊戲,並以此開創自己的事業。該學生認為,目前中國流行的網路遊戲多為韓國、日本和台灣地區開發的,不免有一些內容和價值取向對同學們產生了負面影響,所以發展民族電腦遊戲業勢在必行。他認為,“中國的網路遊戲業之所以不發達,不能像日本、韓國那樣大力發展,主要原因在於研發經費投入少,觀念上缺乏創新,沒有技術和設計突破。”
從上述分析可知,學生文化的形成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這也就增加了學生文化自身的複雜性和動態性,所以要把它放在一個廣闊的社會背景下進行整體把握。

主要特徵

學生文化的生成性
學生文化是一種在吸收成人文化過程中不斷生成和發展的動態的生活方式,學生文化體現了學生不斷濡化和涵化的歷程。它不斷受到學生自身及其同輩群體、學校教育、家長和社會等方面的影響,不斷吸收著成人世界的內容,在接受和排斥主流文化的各種要求中發展著。可以說,學生文化是在學生接受社會主流文化的過程中形成的,是個人接受社會規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等文化傳統的社會化過程,也是文化從一代人傳到另一代人的潛移默化過程。由於發展特徵的交友需要和群體認同,在持久地集中的相互接觸、相互適應下,最易於促使一方或雙方原有的文化模式發生了大規模的文化變遷的涵化現象。
學生文化發展與他們身心發展有對應性聯繫,既易於轉變又可迅速發展,他們熱衷於新事物,可以很快地接受新知識,追求新事物,然而又很難形成較穩定的社會規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等文化傳統。因此,重視學生文化中的濡化和涵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使命。涵化使學生接受不屬於本群體的生活方式,在開拓了視野和激發了創造力的情況下,逐漸實現學生文化的變遷;濡化使學生適應本群體的生活方式,適應主流文化的要求,逐漸達到社會化。在學校教育中,學生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同一個教育過程中就發生著濡化和涵化兩種情形。
學生文化的調適性
學生文化是從童年文化向成人文化演變的產物,但又由於學生髮展的未來文化並不是現在成人文化的複製品,因此學生文化又成了社會理想和社會現實之間的衝突點,需要不斷的調整和適應。由於受年齡、經歷和思想認識等因素的限制,學生文化中帶有濃重的兒童世界的理想化觀念和生活方式,其間大多是與社會現實相衝突或相矛盾的。小孩在童年時候總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就是希望通過用洋娃娃等玩具來模仿和扮演現實中的社會生活,在憧憬中滿足對成長的需要。隨著學生逐漸成長,在各種因素作用下,逐漸會從理想化走向社會現實,儘管有時是帶著無奈和不情願。例如,有的小孩在讀國小時並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認為是全憑自己喜好來做的事情,學不好也沒有關係,可到了中學階段,感受到了升學和就業的社會壓力和競爭,逐步了解了嚴峻的社會現實,就會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就會在學習上更加努力。而有的小孩,當他意識到自己的理想和社會現實之間的距離很大時,也有可能就變得灰心,無所適從。
那名立志做名網路遊戲製作人的國中生,他學習很差,學習成績就總是班級倒數第一,但他又是個非常聰明、善良的孩子,課外知識多,想像力豐富,有一定的創新意識。他對網路遊戲抱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從小就樹立了當一名網路遊戲製作人的理想。老師們依據成績表現逐漸放棄了對他的關注,他自己深感沮喪。要實現他的理想,首先得學習進步,有繼續深造的機會,這一切對他來說很現實,但他無法做到。學校教育中類似這樣的學生並不少,他們的處境使理想和現實之間割裂開來,反映出學生文化不能順應社會現實的一面。
學生文化的過渡性
學生文化是一種介於兒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間的文化現象,是學生群體從兒童邁向成年的一種過渡性、階段性的產物。它一方面由於學生受著教師的引導及家長等方面的深刻影響,其各種習慣、傳統、規範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認同著成人的價值觀念,與教師文化、學校傳統之間產生著密切的互動作用。另一方面,學生文化在根本上還只是代表著學生特定發展階段中正在成長的價值與規範,既與成人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相異,又有著追求新時代的自主獨立性,對整個學校和班級的風貌產生著影響。可以說,學生文化是兒童文化與成人文化相互妥協的產物。學生文化不是經過教師的組織或有意的安排,而是學生同輩群體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自髮結成的,它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是非正式的。但是由於學生文化所蘊涵的學生群體的價值和規範,形成了一種隱性環境,影響著其中的每一個學生,使之在不知不覺中習得了這種文化。可以說,學生文化是隱性課程的重要內容,又為其增添了豐富內容。
學生文化的時代性
由於學生文化部分代表著新時代的文化要求,帶有社會、時代和地域色彩,也強烈地反映出社會未來發展大方向的趨求,並最終要在實踐和融入社會先進的主流文化中得到指引和壯大。而主流文化之所以能夠以強盛的生命力不斷向前發展,也是與亞文化的補充和推動有密切關係的。學生文化在發展本身也會對主流文化產生一定的豐富和補充作用,使之發生一定變化,更富有生命力地朝著最先進文化的方向繼續前進。總的來說,學生文化與主流文化之間並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並行不反的,具有一定的時代合理性。
任何學校,都必然要求所有的學生都應按照社會發展和主流文化的目標接受教育。似乎有一個現實情況是,學習成績決定了一個人的榮辱和地位,所以每個學生都重視學習,內心都很在乎學習成績,雖然“以成績論英雄”是與來自中國社會、家長、老師、同伴的壓力有關,但是也反映了學生自己內心的願望。學習好的學生比一般學生更在乎學習成績,是因為想繼續進步,做一名成功的學生,因此壓力更大;學習差卻不斷努力的學生也在乎學習成績,是因為希望自己得到認可,獲得自信;而那些不努力學習成績又很差的學生,內心同樣也在乎學習成績,但由於失敗了,得不到認可和鼓勵,於是裝出對學習好的同學的“不屑”和敵意,以表明自己似乎對成績無所謂,其實心裡也會為每次不理想的考試成績而傷心。不過,學習成績好壞只說明了一個學生學習成效的一個重要方面,並不能代表這個學生能力水平的全部。可是,目前較普遍的是,從家長、老師甚至整個社會,首先以學習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這樣就給學生太大的壓力和苦惱。
學生文化的社會感
學生文化中蘊涵著年輕一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很多時候,學生並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社會人,他們對社會和生活有強烈的關注,從社會大環境中獲得的知識和認識,甚至要多於學校教育所給予的。他們能夠及時根據社會發展要求和個人興趣對自己的未來加以定位,並密切關注社會生活。
筆者在對一群上海國中學生的研究中發現,這些學生對公民道德習慣的認識反映了他們自身所具備的道德認識和行為,具有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比如,他們對語文課文材料的學習和認識,對“英雄”、“罪犯”、“正義”、“法制”、“名譽”等概念的理解,反映出了逐漸成熟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體現出他們的思考具有時代性,立足於國情和現實生活的特點。對於語文課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學習感受,學生從主觀上為魯智深的抱打不平而喝彩,認同其正義感,但是從客觀上理性分析,就認為“這種打死人的行為是犯法的,即使是為了正義,也不能觸犯法律,不能以暴制暴。不過,話又說回來,在那個不講法制的社會,魯智深若不抱打不平,鄭屠就會繼續作惡滋事。”學生們能有這樣的認識,說明對當今社會文明和進步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認同,反映出較強的法制意識和正義感,對社會生活安定和人民幸福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感。這是和社會主流文化相一致的認識。
學生文化的主題發展性
學生文化的主題會隨活動和時代變化而變化。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同一年齡階段的不同學生群、不同地域和學校的學生、不同時代和國家的學生,其文化有許多共同之處,也有一定差別。學生文化問題體現了各國的情況,一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傳統和教育水平不同,形成和體現出的學生文化也各有特色。比如學生對待玩耍的態度,玩耍是兒童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學生熱愛學習,並不等於要減少或取消玩耍,無論是處於什麼年齡階段的學生,沒有不喜歡玩耍的。通過玩耍和各種娛樂方式,他們獲得樂趣,得到精神滿足,也從中得到課本和課堂學習中沒有的許多東西,可以說,玩耍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沒有享受過玩耍的快樂就不會有真正的成長。不過,小學生和中學生的玩耍內容和興趣點就有不同了。
學生文化的情境性差異
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上學生文化都會隨時代的變化而差別,例如偶像崇拜現象。偶像崇拜是學生文化的重要內容,但不同時期和不同政治背景下,學生對偶像的認同與選擇有明顯差異。學生的這種選擇,實際上也是對於社會中具有某種代表性或一定典型意義的價值取向的認同與選擇。所以,學生的偶像文化的構成就必然要因社會中的價值取向的變化而有所發展變化,當社會中的價值取向發生“根本性的”或“轉型性的”變化時,學生的偶像文化的構成也會隨之變化。從最崇拜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到雷鋒、張海迪、拿破倫、孫悟空等,從真實的歷史人物和現實生活中的人,到影視文學作品裡的虛構人物,各種各樣;而且學生崇拜的人物日趨偏離學校教育和主流文化長期宣傳倡導的“榜樣人物圈”,越顯分散,不再聚集在某個人物上,沒有一個受崇拜的人物被10%以上的學生選擇。而沒有特定偶像的學生越來越多了,許多學生崇拜的人物就是自己,說明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以至以自身取代了偶像的榜樣地位。這其中也隱含著學生逐漸對偶像的帶有理性地認識,能夠看到那些人的缺點和不足,僅就某一個方面讓學生喜歡,而不是全盤認同和盲目崇拜了。①許多學生對偶像具有更強的自主選擇性和一定的理性,他們對科學家、文學家的崇拜,也主要不是因為學校的引導和課文內容的宣傳而產生的,而是來自課外知識和社會生活。崇拜對象趨於多樣化,不穩定,涉及到社會上從事各行各業的人,反映出了時代的變化、社會發展,甚至是各種新興職業的發展趨勢,從中體現出他們對學校和家庭以外的事物的了解和關注程度增加。追求生活化、輕鬆化的方式,使許多學生對重要他人的崇拜也趨於平凡化了,不再僅僅是那些遠離百姓生活、道德情操高尚的完美英雄和聖人,而是有血有肉、走下聖壇的、有缺點的人物。學校教育所宣傳的榜樣人物,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和認識比較遙遠,許多學生無法獲得切實感受。
城市和鄉村的學生文化也有差別。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不斷提高,精神壓力也隨之增大,尋找童趣、輕鬆搞笑、簡單、擁有卡通情結成為許多都市年輕人普遍的生活態度。當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時,厭學情緒就越大,學生們就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追求和營造輕鬆、搞笑,並通過玩耍來消解緊張,享受快樂,張揚個性,“做回我自己”。不過,他們並沒有完全排斥正式學習,並沒有沉迷於搞笑和獲得童趣中,他們也在不斷感受社會的發展變化和對他們提出的要求,並在這種要求下不斷成長,實現自身的社會化。而在一些貧困地區,學齡兒童最大的快樂就是能上學,哪怕經濟條件再差,上學路途再遠,都會風雨無阻的去學校,刻苦學習是學生們彼此共勉的精神支柱,其他的事情關注較少。文化的意義是由涉入其中的社會行動者所提供的,①所以,在總體上,學生文化的意義是由學生所提供的,是符合學生身心和認知特點的。

引用材料

1、參見吳康寧主編:《教育社會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247-249頁。
2、[美]約翰.R.霍爾,瑪麗. 喬. 尼茲著,周曉虹、徐彬譯:《文化:社會學的視野》,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37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