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學·余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

問學·余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

《問學·余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是2009年10月1日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秋雨。

基本介紹

  • 書名:問學·余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
  • 作者:余秋雨
  • ISBN:9787561344552, 7561344554
  • 頁數: 343頁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0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從書名:鳳凰書品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作者簡介

余秋雨
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
曾任上海戲劇學院校長,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
並擔任多所大學的教授。
八十年代後期開始寫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
九十年代後更以親身歷險考察國內外各大文明為人生主業。
所寫的《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開啟一代文風,
長期位踞全球華文圖書暢銷排行榜前列,
已被公認為目前全世界各華人社區中影響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內容簡介

《問學·余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近十餘年來,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親身歷險的方式考察著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過電視和書籍在全球華文界造成巨大影響。《問學·余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淵源就是余秋雨老師在鳳凰衛視主持的文化類座談節目《秋雨時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時分》之後,秋雨老師並沒有匆忙推出改編版的相關圖書,而是歷時兩年,幾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創作後,才鄭重推出《問學·余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 秋雨老師將帶領讀者深入探討東方及中國各個時代的文化精髓,同時結合文化和電視傳媒的傳播威力,將極大地激發讀者對中國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希望文化能夠被我們這個正在覺醒民族的絕大多數人能夠聽到。
我希望能夠對中國文化、西方文化和國際其他文化,有一種總體的透視,而不要局限在一點上,挽著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認為是全部的文化了。我們從乾嘉學派開始,就看到很多人都在這樣的玩,那么我們不要再繼續,因為我們出現了一批有巨觀思維的文化人。大家知道,越有巨觀思維,它就越理性,越平靜。越是從只一個角度來看問題的,就越激憤,越極端。我希望你們是這樣具有巨觀思維的人,更多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世界文化,有感情是不錯,但是我們也要用批判的眼光來看我們民族的一切。
什麼時候用一種真正的漢文字之美,用一種文化的表述美的方式,來傳播文明的話,那么就能夠使我們,和我們的作品一起讓大家接受。

媒體評論

行者的島嶼?余秋雨印象
董曉磊
接到採訪任務的時候我正在和一個年輕的設計師對話,剛感慨完“政府只能算是物業”的設計師聽到我要去見余秋雨,不可思議地瞪大雙眼,“余秋雨?你們是要問捐款門嗎?”
我很尷尬,事實上,我們是去談《問學》的。
余秋雨,是名學者,是名作家,是名主持,九十年代開創“大文化散文”,颳起“余秋雨旋風”,成為世人目光集中的焦點。2002年統計的全國十年來最暢銷書籍的前十名中有三本出自他手,他是公認的全球華人社區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
他也是余傑和易中天的挑戰對象,是被無數次口誅筆伐、無數次質疑的爭議人物。
他還是汶川地震後,災區都江堰三個學生圖書館的捐款修建人。
從沒有一個學者像他那樣備受關注,喜歡他的人和討厭他的人一樣堅定,他是最受爭議的學者和作家。有人用他的作品來標榜自己的文化品位,也有人對他的抨擊來標榜自己的思想深度。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指出,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而余秋雨作為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裡的公眾人物,同時滿足了以上兩種需要。人民需要日神來創造藝術,也需要在酒神的狂歡節里殺死國王以滿足內心的狂熱。
以色列人把行淫的婦人帶到耶穌面前,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就可以拿石頭砸她。以色列人聽後,就默默退去了。感謝主的寬容,須知如果這事發生在中國,婦人一定會被圍觀的人群砸死——並不是我們不知道自己也有這樣那樣不為人知的過錯,而是我們有掩飾自己的狡猾的生存智慧——扔的石頭越大,就越說明我們自己的人格完美無瑕呀。
很難說這場全民娛樂的表演中,誰的姿勢更難看一點。
在火車上顛簸著讀完了《問學》,這部稿子脫胎於鳳凰衛視的“秋雨時分”,節目做了兩年,之後他又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來修改。根據視頻整理出來的原始紀錄有五十多萬字,刪改後變成十九萬字,他不滿意,又刪掉了十萬字,然後又補寫了十多萬字,最後的成稿是二十一萬字。姑且不論別人怎么評價他,從編輯的角度來看,這位六十多歲的長者對自己的作品要求很高,高到近乎苛刻,許多年輕作者在這一點上都遠遠遜色於這位前輩。
當天晚上,我們在“大可堂”見到了余秋雨。
“大可堂”坐落在襄陽南路曲曲折折的小巷子裡面,難以想像這條小巷子裡還藏著這么一所標準的老式花園洋房,融融燈光伴著氤氳茶香,這裡出名的是普洱茶,醇厚而回味甘甜。
原想余秋雨那么紅,肯定要等很久才能來。於是念叨著“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品茶,淺淺一盞還沒飲盡,余秋雨已經進來了,面有歉意,對每個人都點點頭,“抱歉,久等了吧?”
大家坐下談書。余的語速很快,談話中引經據典,縱橫捭闔,正是學者本色。
他說起自己的書,“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改變那種單方位地講故事,改變那種‘高頭講章’的形式”,他說自己要呼喚一種互動的文化氣氛出來,“這種文化氣氛呢,我們說得大一點,就是從諸子百家和學生們當時在稷下學宮的時候的氣氛,和後來在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他們所要延續的文脈就是這種氣氛——就是探討的氣氛……可探討才好玩。如果說,余秋雨講的話不對,某一個人講的話不對,這就不好玩了,變成封閉型了。就像普洱茶一樣,普洱茶的的好處是,它的發酵過程永遠都在繼續……我們這個討論就是用氣場引起的發酵過程,它能夠在大家一生中,不斷地按照他們的提供的方式,在心中不斷的提問。”
他說自己作為一個老師,每當思考問題的時候,心中都會想學生們會怎樣提問。而經過這種氛圍薰陶的學生心中也會永遠有一個教室,伴隨他們思考。“任何一個年輕人,有個一年半載進入這種氣場,他人就不一樣了。他走下嶽麓山或者走下白鹿洞的時候,可能什麼結論也沒帶下來,但是那個氣氛就帶下來了……文化是一場偉大的對話。文化的傳導、思考、延續、傳播,都是以這個氣氛為基準,沒有這個氣氛就是沒有這個水了,沒有這個水,它的草、它的魚、它的微生物……都無法生存。”
這讓我想起王小波在《我看國學》中說過的話,“我喜歡他(孔子),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裡念書,因為那兒有一種‘匹克威克俱樂部’的氣氛。”可能所有的學生,內心深處都渴望這種“匹克威克俱樂部”式的寬容而自由的課堂氣氛。所以才會有稷下學宮,有雅典學派。所以今天才會有“秋雨時分”這個文化俱樂部。
他與北大學子現場交流,讓他們暢所欲言。在這裡,任何討論都是被允許的。孔子、老子……李白、王維,這些幾個世紀前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向觀眾們走來,與觀眾對話。觀眾既在歷史之中,又在歷史之外——余秋雨曾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給唐朝詩人做排名,出來的結果是:李白第一,杜甫第二,原以為第三會是白居易,結果卻是王維。一個女孩子站起來講了自己支持王維的理由:第一、王維“有貌”,長得不錯;第二、王維在妻子死後沒有再續娶過;第三,王維晚年對宗教的虔誠,以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獨特風格……這三個聽來來有些“囧”的理由並沒有被打回去,大家大笑著通過了這項排名。對此,余秋雨表示,這種討論非常有價值,“重要的是形成風氣,而不是得出結論”,“不是居高臨下地給80後的學生講中國文化。而要從80後的年輕人身上知道中國文化能存活到什麼程度。”“可能再過二十年,排名就不是這樣了,不是這樣也很好。以前不是有人對中國作家也重新排了一回嗎?就是一群博士生投票,一投票,結果茅盾沒有投上,茅盾的小說沒有投上,張愛玲卻投上了,沈從文也上去了,茅盾下來了,郭沫若也下來了,我就覺得蠻好的,呵呵。”
他還捎帶懷念了一把青春歲月,“我當時在軍墾農場勞動的時候,晚上也沒有燈,電都沒接通,當時部隊里也不可能打牌。就在黑暗中就開始談論中國古今文化,沒別的東西好談啊,這個談話如果當時有記錄下來的話,現在一定是非常珍貴。儘管當時很可能錯誤百出,因為沒有書,也沒有電腦,沒有網路,什麼都沒有。但是大家在草棚裡面,在黑暗當中,和同學在講李白和杜甫,在講誰更喜歡誰不喜歡。這種談論這要記錄下來,它的價值就多了很多……現在我們這個談論也是有價值的,比你單向地講唐代、魏晉南北朝其實有價值。那個講述可以改變,但這個講述你永遠不可改變。”
當我們的記者詢問他是否上網時,他搖搖頭,“我不上網,我也不看報紙,但我看電視,我看新聞聯播,鳳凰台的新聞直通車,有這兩個就夠了。其實大事每天發生的不多。不要說我們的孔子孟子,包括亞里士多德,包括黑格爾,他們的新聞一定沒有我們多,但他們成就了偉大。我們的主要問題是:面對的垃圾信息太多。垃圾進入我們非常珍貴的肌體。人的腦子也成了一個垃圾處理器了。我們現在羨慕的古人,在野外面對著楓葉,面對落日,面對著長天大河,想著自己和宇宙的關係,他們的內心是最乾淨的。”
“現在的信息每天像潮水一般來來去去,人永遠是潮水中的一個木樁。不,木樁都談不上——是一個木桶。如果用漂亮的語言講起來,就是“在傳媒的信息的浪潮中要組建一個島嶼”——這是捷克前總統哈維爾的話,尋找島嶼。我們這次談話實際上也是臨時組建的一個島嶼。我們在島嶼上生活了一年,最後大家坐著船離開了。這是一座島,文化其實就是海上的一座島。”
他停了一會兒沒有說話,抬頭凝神思考,想像著他組建的島嶼。
我忽然想起里爾克的《秋日》:
“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來,讀書,寫長長的信,
在林蔭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葉紛飛。”
里爾克選擇一個人孤獨地徘徊,而余秋雨則努力建造自己的島嶼。六十年代,在軍墾農場,現實和精神的雙中黑暗中,一群年輕人抓住最後一點文化記憶悄悄地搭建自己的島嶼,好讓文明的靈光衝破層層愚昧,開啟智慧之門,現在,他老了,又把這條路指給學生,讓他們看到,思想還有另一種存在方式。
在這部文化通史背後隱藏著一個宏大的創作意圖,他默默地在歷史的汪洋中搭建著屬於自己的島嶼,同時也告別了舊時的言志與載道,踏入開啟民智的立人之途。努力讓更多年輕人看到這個過程。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島嶼,他說。
他努力與時間對抗,希望在時間無盡的荒野和垃圾信息的滾滾洪流中留下一點什麼。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他說,這是儒家的精神。
新書中有一個搶眼的亮點,是余秋雨精心設定的“閃問”。學生在節目現場提出問題,他以最精簡的方式迅速回答,智慧攜帶著速度撲面而來,那種閱讀快感就像看桌球國手的對局,擊球回球都在瞬間完成,言者聲色不動,觀者驚心動魄,來得及欣賞,來不及讚嘆。
他說,“就要那種痛快!”
有人提出要恢復繁體字。余秋雨回答,“乾脆用甲骨文算了。”
有人討論陳曉旭的佛教信仰。余秋雨說:“就連黑社會也不議論別人的宗教信仰。中國墮落到什麼地步了?干涉人家的宗教信仰!”
還有人質疑中醫,認為中醫“不科學”,余回答道:“如果有一顆星球我們沒發現,這顆星球就在科學之外嗎?只是你的科學目前沒有辦法解釋啊,世界上最多人數的人種就被這種醫學養活到現在,這是個事實。”
據說金庸曾這樣回答王朔對他的攻擊:“北京有一位年青人在批評我時說浙江人寫不好文章。我是寫不好,但從魯迅到余秋雨,都是浙江人。”
余秋雨未必能達到魯迅的高度,但“閃問”確實有些《無花的薔薇》的味道。浙江人的犀利,睿智,幽默,在此閃出流星般的光芒。喜歡智力問答的讀者,在此處可以獲得滿足。
余秋雨毫無疑問是有著旅人情結的。《文化苦旅》和《行者無疆》中都透著一股揮之不去的行旅氣息。在《問學》中,他借孔子之口問出“我們不是犀牛,我們也不是老虎,為什麼總流浪在這荒涼的曠野上?”
他說,他喜歡那個“一路被人拒絕,一路自我安慰,唱唱歌,說點經典,狼狽的孔子”,一路冷遇才成就了孔子的偉大。
又感慨顧炎武對孔子的評價,“仲尼,一旅人也。”顧炎武也是一個旅人,終生為反清事業而奮鬥,二十餘年遍遊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騾背上載著《漢書》,且行且讀,行了萬里路,也讀了萬卷書。
也許那種行走在大地之上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從古到今都是文人心中最隱秘的夢境。所以他才會一再寫到老子騎著青牛出關的寂寞背影;所以他讚頌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這位哲人追尋著希羅多德的足跡,從埃及走到巴比倫、古波斯,一直走到了印度(漫長的路途耗盡了父親留給德謨克利特的遺產,他被控告揮霍祖產。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在法庭上朗讀了一路上寫的《宇宙大系統》,這本書征服了法官和聽眾,使他不僅打贏了官司,還獲得了高額獎賞);所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余秋雨會與鳳凰衛視合作,冒著生命危險穿行四萬公里當今最危險的地區,親身考察了人類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遺址。此後,他又考察了歐洲九十六座城市,以便對中華文明作比較研究。
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貼地穿越數萬公里危險地區的具有人文學科教授頭銜的人。除了南美洲之外,全球沒有他沒去過的大陸。
他說孔子是“一個走路的人,很親切,很好。”
其實余秋雨給我們的感覺,也是一個旅行者,同時還是一個博學而親切的老師,很好。
離開時,我們的隨行記者追問余秋雨,“我看到您有許多耀眼的頭銜,上海市政府為您成立了大師工作室,稱您為大師,但我覺得您是一位詩人……”
他立刻打斷記者,“頭銜?沒有頭銜!”
“就是文化巨匠呀什麼的……”
“不!就是一個旅行者!”
說完,他起身告辭。
他說他是一個旅行者。

目錄

第一課 童年的歌聲/009
第二課 文明的咒語/016
第三課 古老王朝的歸來/024
第四課 文明的胎記/030
第五課 稷下學宮和雅典學院/036
第六課 人類文明的早期分工/045
第七課 世界性的老子/051
第八課 道可道,非常道/058
第九課 尋找真實的孔子/067
第十課 一路冷遇成就的偉大/077
第十一課 黃昏晚風蕭條/083
第十二課 君子的修身與治國/090
第十三課 關於下一項記憶的爭論/097
第十四課 一個讓我們慚愧的名字/104
第十五課 中國會不會因他而走另一條路/112
第十六課 諸子百家中文學品質最高的人/120
第十七課 一個真正的世界奇蹟/128
第十八課 長江推舉他出場/137
第十九課 生活在別處/142
第二十課 何為詩人/150
第二十一課 “二十四史”的起點/154
第二十二課 漢武帝的大地遇到了司馬遷的目光/161
第二十三課 《史記》的敘事魅力/167
第二十四課 失落了的文筆/172
第二十五課 混亂和美麗同在/178
第二十六課 如果換了文學眼光,三國地圖就完全改變了/185
第二十七課 中國歷史上最奇特的一群文人/193
第二十八課 一座默默無聲的高峰/201
第二十九課 光耀千古的324個字/207
第三十課 中國第一個知名的大畫家/212
第三十一課 山川間的文明融合/216
第三十二課 胡漢相融共強/220
第三十三課 中華文化為什麼會接納佛教?/223
第三十四課 一種文化的制高點/228
第三十五課 盛唐是一種心態/234
第三十六課 詩的時代/241
第三十七課 頂峰對弈/246
第三十八課 中國歷史的分水嶺/250
第三十九課 多記一個名字/253
第四十課 夕陽下的詩意/258
第四十一課 精雅大匯集/265
第四十二課 一些讓人難忘的宋代文人/272
第四十三課 短暫而豐富的九十年/279
第四十四課 文化集權下的沉悶/285
第四十五課 五百年斯文所寄/292
第四十六課 遠方的目光/300
第四十七課 走向現代的困惑/306
附錄 閃問秋雨/3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