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有張弛

學有張弛,成語,出自《禮記·學記》,《學記》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是中國古代一部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解析,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太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⑴。
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⑵;
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⑶。
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⑷。
夫然後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⑸。
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⑹!

作品解析

⑴時,時常,常規。時教,按照常規組織教學。如春夏禮樂,秋冬詩書。正業:正課。退息:放學回家。
居學:在家中完成作業,發展個人志趣。
⑵縵:琴弦。琴瑟等類絲樂,指燕樂。安:熟練地。博依:廣博的掌握修辭技巧。依:比喻。
雜服:各種生活瑣事,如衣冠、灑掃、進退、登降、應對、投壺、沃盥、器物等。興:提倡。藝:藝術,技能,文娛活動。
⑷藏:複習功課。焉,代詞,指代“學”。修:潛修新知。游:遊玩。
⑸親:親近。師輔:老師及其輔導。反:違背。
⑹孫,讀xùn,通“遜”,謙恭。時:時刻。敏:勤勉。厥:代詞,這樣。

作品鑑賞

太學進行教育的辦法是:在規定的時間裡學習進行正課,在學生課外休息的時候也會布置各種發展個性的課外作業。
因為,課外不練習操弄雜樂器,課內就不能熟練的演奏琴瑟;課外不廣泛的學習一些修辭技巧,課內就不能切實的學好《詩經》;課外不在生活環境中去學習各種雜事,課內就不能全面的掌握禮儀知識。總之,如果在課外不提倡各種娛樂遊戲活動,學生就會感動枯燥無味而不會有學習熱情去學好正課。
所以,德才兼備的人圍繞學習這件大事,是這樣做的:無論是在課堂學習的時候,還是在家中複習功課的時候;無論是在課餘休息的時候,還是在娛樂遊戲的時候,他都會為提高學習效率而努力。
太學這樣合理安排了學生的作息,學生才能靜下心來搞好學習,親近師長,愉快的與同學和諧相處,對於所學習的思想理念有堅定地信仰。學生完成學業畢業以後,離開了學校師長,也就不會去做背叛師長,違背原則的事情了。
《尚書·兌命篇》說:“只有嚴肅的恭順的重視學業,並且精進不懈的為了學習而想方設法付出各種努力,這樣去做了,學業才能有所成就”。

作者簡介

樂正克(約公元前300—前200年),姓樂正,名克,戰國魯國人,思孟學派的重要人物,孟軻的學生。據《禮記·王制》載:“樂正崇四術,立四教”。他是以職業為姓,他的祖先是學官。樂正克是深得孟軻信任的高才生。戰國時代儒分為八,其中一派就是“樂正氏之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