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祺蔭

孫祺蔭

孫祺蔭教授生於1911年,逝於1994年,享年84歲。他生前曾任吉林鐵路局電務處長;鐵道部東北特派員辦事處電務部總工程師;哈爾濱鐵道學院和北京鐵道學院教授、副教務長,是我國著名的鐵路有線通信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祺蔭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1
  • 逝世日期:1994
鐵路通信信號專業的奠基者,蘭州交通大學,

鐵路通信信號專業的奠基者

孫祺蔭教授生於1911年,逝於1994年,享年84歲。他生前曾任吉林鐵路局電務處長;鐵道部東北特派員辦事處電務部總工程師;哈爾濱鐵道學院和北京鐵道學院教授、副教務長;蘭州鐵道學院院務委員會常委、學術委員會委員、電信系教授、系主任;並被選為甘肅省第三屆人大代表、政協甘肅省委員會第三、第四屆常委;甘肅省高校教師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學科組長;甘肅省電子學會理事長;甘肅省通信學會理事長。
孫祺蔭教授是我國著名的鐵路有線通信專家,特別是在通信線路設計方面有較深的造詣。1934年他畢業於旅順工科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隨即參加工作。曾在瀋陽鐵路總局、長春國立大學、長春工礦技術院任職;吉林解放後,在東滿鐵路局從事電氣技術和技術管理工作,曾任吉林鐵路局電務處長;新中國成立後被評為國家三級教授;在哈爾濱任鐵道部東北特派員辦事處電務部總工程師,親自組織領導東北地區鐵路通信線路建設的規劃和實施;1957年參與了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線寶豐段)的電氣化改造設計,這是中國最早的電力機車線路。孫教授為中國鐵路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蘭州交通大學

孫祺蔭教授是原哈爾濱鐵道學院、原北京鐵道學院和蘭州鐵道學院電信系創建人之一 。1951年哈爾濱鐵道學院成立,當時只有一個系——電務工程系,他擔任教授和副教務長;1953年北京鐵道學院和哈爾濱鐵道學院合併,當時的北京鐵道學院只有商務管理和運輸兩個系,哈爾濱鐵道學院的電務工程系全部遷入北京,他就任北京鐵道學院教授、副教務長;1958年成立蘭州鐵道學院時,他回響號召來到大西北,參與創建一座嶄新的蘭州鐵道學院,就任第一屆蘭州鐵道學院電機系教授、系主任。在蘭州鐵道學院一直工作到1987年離休,離休時他已經是76歲高齡。因此,孫教授是鐵路高校通信、信號專業的奠基人之一 。
孫祺蔭教授從事高等教育工作37年,辛勤耕耘,殫精竭慮,桃李滿天下,培養了眾多通訊方面的專家、教授和高級技術人才, 是享譽全鐵路系統的通信專家。在擔任院、系行政領導時,勤勉敬業,嚴謹治學。尤其是在1958年,當時孫祺蔭教授已是國家三級教授,一個高級知識分子,服從黨的安排來到大西北,條件很艱苦,他無怨無悔,和學生們同甘苦,滿懷激情地帶領師生投入建校、建系的各項工作中。 他和師生們一起艱苦創業,在一片荒灘上修建操場、平整馬路、綠化校園。為了安裝學校內教學樓和辦公樓的通信線路,他親自指導設計,並帶領師生們挖溝、埋電纜、配線等,很快完成了這項任務。在學生開學典禮會上 他鼓勵學生們,要不畏艱苦,學好知識,為西北鐵路建設貢獻力量。六十年代初,正趕上我國三年自然災害 糧油短缺。有的學生因家境貧困和吃不飽,就想輟學。他不僅鼓勵這位學生要堅持學下來,而且在自己不寬裕的情況下資助他。這位早已畢了業的學生到現在還念念不忘他的恩情。
孫祺蔭教授對哈爾濱、北京和蘭州三個鐵道學院電信系的創建與發展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對新建的蘭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首要的任務。他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從安排進修、備課、上課、機房實踐、畢業設計、現場教學實踐等各個環節上都嚴格要求,一絲不苟,親自聽課指導,親自授課示範,使全系青年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科研方面 他經常到鐵道部相關單位爭取科研項目。他利用自己懂四國外語的技能,查閱外文資料,幫助教師申報科研項目,制定科研方案,從各方面給與指導,使電信系多項科研項目獲得成功;孫教授非常重視實驗室和實驗基地的建設,因為這直接影響到對學生的實踐教學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建校初期,組織全系有關教研室制定實驗室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到60年代末,電子、電工、通信、信號實驗室都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保證了教學和科研的需求;為蘭院電信系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孫祺蔭教授一生致力於鐵路電線路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套用。編寫並出版了《通信電線路交叉理論》一書;參與編譯了《鐵路德華詞典》;翻譯並出版了由井上中雄主編的《數位訊號處理的套用》;撰寫論文 《日本鐵路DACS系統》、 《計算機網的分析和路由程式》、《脈衝編碼通信》、《世界電話自動交換的發展》、《數字濾波器》等。這對鐵路及地方工程系統高級技術人員及高等學校的教學,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作用。孫教授在電子學會、通信學會活動中,經常做新技術的報告,開展學術交流,並為當地政府制定電信發展規劃。
孫祺蔭教授熱愛祖國。他早年經歷了軍閥混戰、日本侵略、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在黑暗的舊社會, 他也幻想過以科學技術和教育來救國。解放後,在黨的教育下,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使國家繁榮富強。 他深感找到了救國的真理和途徑,以及生活的方向,樹立了跟著共產黨走,為黨的事業獻身的堅定信念。 從五十年代起, 孫教授多次提出入黨的申請。把自己做的工作與黨的事業聯繫起來,虛心聽取教工的意見,專心致志的從事教育事業。文革期間雖受到審查和衝擊,但他堅信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堅信黨組織。文革結束後,他毫無怨言,正確認識文革運動,對衝擊過他的同事和學生,也寬宏大度,不計前嫌,他的這種高風亮節的品格讓我們敬重。恢復職務後,他立即組織教師新編教材,並親自編寫通信方面的教材,及時恢復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1981年,在他70歲高齡的時候,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的宿願實現了,他很高興和激動。在他的黨員轉正思想匯報中寫道“我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了,想到自己受黨的信任,身為單位負責人,必須盡一切力量把工作做好,不辜負黨和同志們對我的期望。”因此,他不管是在平時還是在醫院中,總是在思考系裡的教學工作或譯文的審閱。我們勸他注意身體,可他卻說:“我年紀老了,為人民工作的時間不多了,要珍惜這段時間,多做些對人民有益的工作,才能滿足我過去的心愿。”
在他逝世的追悼會上,蘭州鐵道學院的悼詞中說:“孫祺蔭教授的一生是為新中國鐵路建設和鐵路教育事業辛勤耕耘的一生、無私奉獻的一生。他追求真理、要求進步;他誨人不倦、治學嚴謹;他光明磊落、襟懷坦蕩;他為人師表、嚴於律己;他平易近人、虛懷若谷。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師長。孫祺蔭教授忠於黨、熱愛社會主義,在所經歷的各個歷史時期,都能在行動上和黨保持一致,堅信黨的事業一定能實現。他作風正派、廉潔自律;他思想品德高尚,樂於助人。孫祺蔭教授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黨和人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