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之道

《孩童之道》是近代詩人泰戈爾創作的一首散文詩。雖然他用了可愛的臉兒上的微笑,引逗得他媽媽的熱切的心向著他,然而他的因為細故而發的小小的哭聲,卻編成了憐與愛的雙重約束的帶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孩童之道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新月集》
  • 文學體裁:散文詩
  • 作者: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作品內容,賞析,作者,

作品內容

只要孩子願意,他此刻便可飛上天去。
他所以不離開我們,並不是沒有緣故。
他愛把他的頭倚在媽媽的胸間,他即使是一刻不見她,也是不行的。
孩子知道各種各樣的聰明話,雖然世間的人很少懂得這些話的意義。
他所以永不想說,並不是沒有緣故。
他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學習從媽媽的嘴唇里說出來的話。那就是他所以看來這樣天真的緣故。
孩子有成堆的黃金與珠子,但他來到這個世界上,卻像一個乞丐。
他所以這樣假裝了來,並不是沒有緣故。
這個可愛的小小的裸著身體的乞丐,所以假裝著完全無助的樣子,便是想要祈求媽媽的愛的財富。
孩子在纖小的新月的世界裡,是一切束縛都沒有的。
他所以放棄了他的自由,並不是沒有緣故。
他知道有無窮的快樂藏在媽媽的心的小小一隅里,被媽媽親愛的手臂所擁抱,其甜美遠勝過自由。
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樂土。
他所以要流淚,並不是沒有緣故。
雖然他用了可愛的臉兒上的微笑,引逗得他媽媽的熱切的心向著他,然而他的因為細故而發的小小的哭聲,卻編成了憐與愛的雙重約束的帶子。

賞析

《孩童之道》蘊含豐富,人們對其主旨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它表達了對母愛的崇高禮讚,有人認為它抒發了孩童對母親深摯的愛戀,有人認為它表現了對人世間真善愛的熱烈追求。
這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是那么親昵、那么親熱。為什麼孩子那么快樂、那么天真、那么活潑、那么可愛?因為他沐浴著母愛。孩子偏愛著母愛,也想著怎么回報母愛。這裡送給大家一句金玉良言:在享受無私而偉大的父愛母愛的同時,請付出愛心給父母,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我們對他們赤誠的愛,讓生命因為愛而更為富足。

作者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曲家、畫家、劇本家、文學家、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反現代民族主義者,生於加爾各答市一 個有深厚文化教養的家庭,屬於婆羅門種姓。1913年他憑藉宗教抒情詩《吉檀迦利》(英文版,Gitanjaei,即《牲之頌》,1911年出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人(也是首個亞洲人)。他與黎巴嫩詩人紀·哈·紀伯倫齊名,並稱為“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樑的兩個巨人’’。他曾說他的作品是寫給神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