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啼

夜啼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不少孩子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煩躁不安,哭鬧不止,人們習慣上將這些孩子稱為“夜啼郎”,中醫稱之為“小兒夜啼”。 不要再以為夜間小寶寶經常性哭鬧是正常的事情,寶寶不會無緣無故地哭,一定是哪裡不舒服,因為不能用語言表達,所以只能以哭的形式來表達。

哭是寶寶的一種本能反應。剛出生的寶寶還不會說話,感到痛苦的時候只能通過啼哭來表達。引起寶寶夜哭的原因很多,除了飢餓,尿布濕了、室內空氣不好、過冷或過熱、口渴、疾病疼痛等原因都會使寶寶在晚上啼哭不止。

但這些都還是正常的生理性啼哭。所謂的“夜哭”,指的是寶寶在白天的時候很正常,體檢也發現不了什麼異常,一到了晚上卻哭個不停的情況。這種夜哭的原因大致有:脾胃虛寒,寒痛而哭;心經積熱,熱煩而哭;受到驚嚇,恐懼而哭。

當遇到寶寶“夜哭”的時候,媽媽們一定要仔細觀察,找出原因,針對原因解決問題。千萬不要以為寶寶哭就是因為肚子餓了,用吃奶的辦法來哄寶寶入睡。這樣做極易使寶寶造成消化不良。久而久之,不是形成便秘,就是造成寶寶腹瀉不止,反而更加難以安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孩子夜啼
  • 外文名:無
  • 夜啼: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
  • 方法: 保持持室內環境清新
特點,解決方法,原因,預防方法,

特點

脾胃虛寒引起的“夜哭”特點是:一到晚上就哭,寶寶臉色發白,腹部、四肢發涼,食欲不振,大便稀,喜歡趴著睡。心熱受驚引起的“夜哭”特點是:寶寶臉頰、嘴唇發紅,煩躁不安,容易在睡夢中驚醒啼哭,大便乾,尿黃。

解決方法

一、 保持持室內環境清新
讓孩子保持良好心情,要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室溫適宜、安靜,光線較暗。蓋的東西要輕、軟、乾燥。睡前應先讓寶寶排尿。如果發現孩子穿太多,或經常臉紅,可能是穿太多了。
二、不要把寶寶餵得過飽
由於兒童新陳代謝旺盛,過度的食物攝入會造成食物在胃部的“積食”,引起腸胃不適,導致夜晚不能正常睡眠。
三、注意與嬰兒溝通時的態度語氣
嬰兒夜裡醒來的時候,可以用很低的聲音跟他說話,房間最好不要開燈,他如果提出去房間外,儘量不要滿足他。但這個期間不是完全不理孩子,可以有一種柔和的、很輕的語調跟他說話,這樣讓孩子感覺到媽媽很關心他,但這種過分的要求也不去理會他。逐漸一兩天以後,會產生一種“睡眠的延遲反饋”。所以兩三天以後,孩子可能就會接受你這種帶養方式,就不再要求去外面。
如果每次都滿足孩子那種不合理的要求,逐漸會變成生物鐘,形成習慣的調整,這樣就很難糾正。所以夜間孩子出現各種問題時,處理方法一定要慎重,有一次、兩次之後孩子很有可能變成習慣。
四、緩解夜啼的按摩
對於總是夜啼的孩子,父母為其按摩,可收到一定的效果。方法為:家長用大拇指從孩子的拇指指尖處沿拇指外側推向孩子的掌根處,做50-100次;由無名指指尖沿掌面推向掌根處,做50-100次;沿前臂掌面正中,從腕關節推向肘關節,20-30次;從腕關節沿前臂大拇指掌側面向肘關節推30次,掐掐孩子手掌面與腕的橫紋中點;掐掐孩子手指尖的十宣穴;揉孩子頭頂百會穴20-50次;自下而上為孩子捏脊3遍。
五、緩解上火症狀
儘量選擇母乳餵養,通過天然植物調配而成的清火產品,可緩解孩子的上火症狀,達到“一清二潤三舒暢”的降火效果。要注意挑選可值得信賴且口碑良好的清火產品。
六、睡前不可玩得太興奮
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規律,按時睡覺:在寶寶入睡前0.5~1小時,應讓寶寶安靜下來,睡前不要玩得太興奮,更不要過分逗弄寶寶。免得寶寶因過於興奮、緊張而難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電視節目,不講緊張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

原因

新生兒的夜啼
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晝醒夜眠的條件反射還未建立,對外界的聲、光等刺激容易泛化,引起突發哭鬧。胎兒在宮內24小時處於黑暗中,無晝夜之分,坐月子時又多習慣掛窗簾,室內光線較暗,不利於新生兒分辨晝夜。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在生後15天大腦皮層的條件反射逐漸開始形成。當白天睡得過多時,夜間就會哭鬧不止。解決的方法很簡單,父母幫助您的寶寶養成晝醒夜眠的好習慣。
引起新生兒夜啼的原因不僅僅是這一種,還有飢餓、口渴,過冷,過熱,過飽,尿布過濕,排便後不適等等,當小兒出現夜啼時,要找尋原因,不要一哭就哄,一哭就餵奶,使小兒過飽,出現腹脹,更使小兒哭鬧,夜間儘量減少餵奶次數,白天儘量讓小兒有醒覺的時間。
嬰幼兒的夜啼
◎驕慣所致:
父母一貫地遷就孩子,小兒一哭就搖,拍,哄,抱著孩子滿屋走。久而久之,孩子把父母的哄覺當做自己的權利,無論你怎樣的疲憊不堪,孩子都是日復一日,變本加厲,哭鬧的時間越來越長。要改變這樣孩子的夜啼習慣,講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了。父母總是不忍心聽著孩子的大聲哭喊,最終還是妥協。對這樣的孩子,家長應該狠下心來,讓孩子知道,半夜醒來哭鬧什麼也得不到,採取不予理睬的辦法,這樣,第一個晚上哭20分鐘。第二個晚上哭10分鐘。第三個晚上也許就不哭了。
◎孤獨而產生的焦躁感:
多發生在半歲至一歲半的-孩子。小兒大多性格內向,膽小,懼怕陌生人,當夜幕降臨或夜間醒來時,因感孤獨而焦躁不安大聲哭鬧。解決的方法是,坐在小兒的身邊,小聲不間斷地說一些讓小兒放心的話。如“寶寶不要怕,媽媽就在你的身邊,放心睡覺吧。”但每日要逐漸減少安慰的時間,漸漸停止安慰。如果長時間不能奏效,也只好鐵石心腸了。索性不予理會。也許慢慢會好的。
◎絞痛樣哭鬧:
小兒在夜間睡眠中突然發生劇烈的哭鬧,無論如何也不能安撫小兒。哭鬧的同時伴有四肢亂舞,打挺,身體捲曲,大汗,幾乎近於尖叫,甚至可形容為歇斯底里樣的哭鬧。當小兒出現絞痛樣哭鬧時,家長往往急的不知所措。引起小兒絞痛樣哭鬧的原因主要有“驚嚇”如白天看可怕的電視節目,或從較高處跌落,或被他人恐嚇,打罵,或在睡前活動劇烈,或受到刺激,或過度興奮等等,入睡後常因惡夢而驚醒劇哭不止。所以,不要讓小兒看驚險的電視節目,不要給小兒講可怕的故事,更不要在小兒睡前嚇唬孩子,如“快睡覺吧,不睡覺的話,大老虎就會吃你來了。”睡前也不要和小兒劇烈玩耍,以免小兒神經過度興奮。
◎腹部不適哭鬧:
晚餐進食太多,品種太雜,進食不宜消化的食物。入睡後出現腹脹,腹痛。小兒哭鬧不止。所以,晚餐不要讓小兒吃的過飽,不要吃煎,炸,烤的肉食品及粘炸食品。
◎蟯蟲作怪:
小兒夜眠後不久,大約半小時到兩小時。突然出現劇烈哭鬧,打挺,屁股厥起來,用手撓肛門。當小兒安穩入睡後,蟯蟲爬至小兒肛門皺摺處或女嬰外陰皺壁處排卵,使小兒感到奇癢而突發哭鬧,家長可扒開肛門或女嬰外陰查看是否有小白線蟲蠕動。若家長不能發現又高度懷疑是蟯蟲所致哭鬧,可將蟯蟲膏於小兒入睡後塗於肛門口,若小兒不再出現夜哭,就證明小兒患有蟯蟲病,應給予驅蟲治療。
小兒夜啼還可見於其他原因,如佝僂病,缺鐵性貧血,鉛中毒,營養不良,腸套疊等。疾病性哭鬧原因比較複雜,應及時找出原因,加以治療。

預防方法

出生後第1周,飢餓的新生兒比吃飽的孩子更會哭,餵奶能使他安靜下來,僅僅把他抱起來還不行。新生兒在25℃的環境裡比在31℃的環境裡更會哭,也睡得少些。即使在暖和的室內,脫下新生兒身上的衣服會引起啼哭,給他穿上就會停止啼哭。打針或碰撞所引起的疼痛會使新生兒啼哭,如果腸胃不舒服也會引起啼哭。新生兒睡眠受到打擾或因故驚醒時,也往往會啼哭。如果不是因為尿布濕了而啼哭,即使給新生兒換下濕尿布也不會停止啼哭。
出生後第2周,除了第1周的表現外,還可以因為中斷餵奶引起啼哭。餵母奶的嬰兒要到出生後1個月末才會出現這種啼哭。如果用奶瓶餵奶,當嬰兒剛吃1/4時就把奶瓶拿掉,他就會大哭。這種反應要持續到出生後1個月末或2個月的中旬。
出生後第3周,在嬰兒活動或煩躁時,成人的說話聲或拍手聲都會引起他的啼哭。如果當嬰兒感到滿意時出現說話聲或拍手聲會引起他的微笑或沒有反應。
出生後第4周,某些嬰兒第一次吃穀類食物時會啼哭,但吃水果汁則很少有哭的。平時搔抓嬰兒腋窩或腹股溝會使他發笑,但在他煩躁時搔抓他,則會使他啼哭。
另外,爸爸媽媽也要注意新生兒個鐘各樣的啼哭聲,不同的音律可是表達著不一樣的訊號。
(1)餓了就哭:飢餓時的哭聲帶有乞求感,如用手指觸嬰兒的面頰,會立刻轉過頭來,並同時有吸吮動作。
(2)睡醒或吃奶後啼哭,哭時無淚。這多半是尿布濕了,要及時給予更換。
(3)過冷或過熱也會使小兒哭吵,大人應經常摸摸孩子的手腳,如手腳欠暖,說明穿得過少,需適當增加衣服。還可摸摸孩子的頸部,如有出汗,說明孩子太熱了。總之,要注意小兒的冷暖適宜。
(4)有時孩子口渴也會啼哭。大人只要注意一下孩子的口唇,如較乾燥,餵些水就不會再哭了,夏天更要多餵水。
(5)有意向的啼哭,即哭時頭不停地左右扭轉。 當有人接近時哭聲停止,這表示要抱的意思。
(6)有的孩子白天睡得很好,晚上哭鬧不休。這是因為孩子出生後對自然環境不適應,黑夜和白天顛倒,父母應耐心地予以糾正。
另外,衣帶上有異物刺痛孩子或蟲咬等原因,孩子的哭聲較尖。父母要作檢查,及時排除異物,處理患處皮膚的症狀。父母要學會鑑別孩子的哭吵原因,便於及時發現問題進行護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