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讓

孟讓 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齊郡(今山東省濟南市)人。613年(隋煬帝楊廣大業九年)起義,曾一度與王薄聯合,占有長白山(今山東省鄒平縣南,位淄博市西,北別於東北長白山)。因隋將張須陀周法尚進逼,遂轉戰於江淮地區

基本介紹

  • 本名:孟讓
  • 所處時代:隋
  • 出生地齊郡(今山東省濟南市)
  • 性別:男
簡介,主要事跡,結局,

簡介

孟讓 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齊郡(今山東省濟南市)人。613年(隋煬帝楊廣大業九年)起義,曾一度與王薄聯合,占有長白山(今山東省鄒平縣南,位淄博市西,北別於東北長白山)。因隋將張須陀周法尚進逼,遂轉戰於江淮地區。次年占盱眙(今江蘇省盱眙縣,位洪澤縣西南),部眾達十餘萬人。以都梁山為根據地,後分兵南攻,被隋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東北)丞王世充擊敗,北走歸附瓦崗軍,任總管,封齊郡公。617年(隋煬帝大業十三年)破東都外廊、燒豐都,並與裴仁基攻克回洛倉(今河南省洛陽市北),後因入都城掠奪居民財產,隋軍乘機攻擊,失敗北逃,後不詳。

主要事跡

孟讓,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齊郡(今山東省濟南市)人,擔任齊郡主簿。隋煬帝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孟讓不滿隋朝暴政,首先率領當地農民起義,在與官府的戰鬥中,不斷打敗了統治者的軍隊,起義軍人數得到不斷擴大。後來孟讓與另一農民起義軍領袖王薄聯合,占據了長白山(今山東省鄒平縣南,位淄博市西,北別於東北長白山)一帶,同隋朝軍隊發生激戰,嚴重影響了隋朝在全國的統治地位。同一年,孟讓在同隋將周法尚張須陀水陸聯軍的一次戰鬥中,起義軍隊伍受到一定的損失,就轉戰在江淮地區
大業十年,孟讓率領起義軍攻占了盱眙(今江蘇省盱眙縣,位洪澤縣西南),部眾達十餘萬人,並以都梁山為根據地,聲勢浩大。
在分兵南攻的戰鬥中,由於缺乏戰鬥經驗,孟讓到盱眙後,被隋朝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東北)丞王世充率領軍隊擊敗。
孟讓領導的起義軍向都梁山進攻,王世充率領隋朝軍隊拒守,退保都梁山,並不作戰,羸以示弱。孟讓大笑,說:“王世充是文官,怎么會指揮軍隊作戰?我今天親自把他活捉,然後一鼓作氣攻下江都!”當時百姓都逃跑了,糧食供應不足,孟讓軍隊飢餓,又因為道路閉塞不得向南,只好分兵包圍王世充的軍隊。王世充數次出戰,假裝不利,逃走城內;孟讓更加驕傲,數天后,孟讓稍微分其部下向南進攻,只留下少量的兵力圍攻王世充的軍隊。王世充知道孟讓鬆懈了,晚上突然毀牆而出,向孟讓軍隊猛攻,大破孟讓軍隊,孟讓只帶了數十騎逃走,部下被殺一萬多人,俘虜十餘萬人。隋煬帝認為王世充有將帥的才華,委任他鎮壓農民起義軍。
孟讓帶領部下向北投奔瓦崗寨(今河南滑縣東南)的起義軍,瓦崗農民軍隊伍於是迅速擴大,後來發展成為數十萬人的隊伍,占有河南大部分的土地,孟讓也被瓦崗起義軍首領李密委任為總管,封齊郡公。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孟讓率領農民軍擊破隋朝東都外廊、燒毀了隋朝糧食儲備豐都城,並與裴仁基攻克回洛倉(今河南省洛陽市北),燒了天津橋。

結局

義寧元年(公元618年)十二月,瓦崗軍王世充的隋軍發生了激戰。瓦崗軍首領李密派遣齊郡公孟讓、平原公郝孝德、琅琊公王伯當,分別守衛洛陽倉城的側面,王世充果然派兵進攻,王伯當首先迎戰,被王世充戰敗,總管孟讓接著迎戰,王世充敗退,王伯當收集殘部繼續戰鬥,王世充大敗,他的重要將領費青奴也被戰死,士兵死了幾千人。王世充不得不向隋煬帝的兒子越王楊桐請兵,越王楊桐又給了王世充七萬士兵,王世充實力大增。後來,瓦崗軍被王世充的隋軍戰敗,首領李密也投降了唐朝皇帝李淵,孟讓從此以後在史書上失去了記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