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評真詮

《子評真詮》命理隨筆錄一.論十乾十二支作者是趙知易如日月江河不可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評真詮
  • 作者:趙知易
  • 類別:命理隨筆錄
  • 角度:命學實戰角度
《子評真詮》命理隨筆錄一.論十乾十二支作者:趙知易如日月江河不可廢
“此中舊籍,首推《滴天髓》與《子平真詮》二書,最為完備精審,後之言命學者,千言萬語,不能越其範圍,如江河日月,不可廢也”。
余研習命理十載,覽命書無數,初觀二書序中此言,甚感厭惡,只覺言語未免太過自大。已將二書之價值奉為命學寶典,命理之顛峰。著此說來,將其參透,豈不是窮通之數盡瞭然於胸乎?後也偶讀二書,雖感其中理論也不無道理,但並非如江河日月之功,不可廢也。常與易友往來,亦有專攻此書者,置破書數卷,與之論命,未見其有奇特之處,亦乃平庸俗輩,始覺此書言過其實,不足信矣。
世紀之交,初逢辛巳。新結識河北易友趙知易先生,與之說易論命,其理反樸歸真、通與自然,實戰快速準確。然與當今命學界諸派之法均有差異,疑惑不解,請教其理法之根源,得知乃《滴天髓》與《子平真詮》、之理法也。方信其真如江河日月之功,不可廢也。而後常與知易先生往來,其言語毫無保留。每談起二書,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原來此二書之精髓皆在原著,任氏、徐氏之註解多有偏差,難怪今人多習而無功。又觀當今諸多大師,往往參透一、二,便以此招搖,更有甚者冠以自悟、獨創,欺世盜名,疑惑後學。今再觀二書,方覺諸多大師之訣竅,實乃其中之皮毛而矣······。
今知易先生從命學實戰角度出發,再評註此二書,以正後學。為弘揚祖國易學文化,定立不沫之功。癸未歲末,《滴天髓命理隨筆錄》、《子平真詮命理隨筆錄》、《窮通寶鑑命理隨筆錄》稿成,其筆法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其理法,大道至簡、回歸自然。閱後有金鼓雷鳴之感,使人茅塞頓開。其中之理論與思想,完全成為用古老易學開啟命運之門的金鑰匙。為新世紀的命學界樹立起一座嶄新的里程碑。
序言
八字預測是千百年來周易預測之大成,是預測之精華。她可以通過五行的旺衰對日主的喜忌來推演描繪人生,推算吉凶禍福,預知未來。而古今書籍雖千書萬卷,但沒有能比《子平真詮》、《滴天髓》、《窮通寶鑑》命理之深之精。但千百年來很少有人從真正的命理角度去分析她。把她的精華體現於大家。任鐵樵先賢結合一生之論命技巧,進行釋解,但還是許多地方沒有到位。今天筆者把她結合古今命理和實戰技巧,進行釋解,希望能對廣大周易愛好者更好地了解命理精華,進入周易的神奇世界。書中解釋如有不正之處,請大家指正。
命理格言:“富貴天干定,旺衰坤元評,吉凶作用辨,學理貴活用。組合決定行運,行運決定變化”。雖然只有六句話,但卻包含著數條斷語的修正與命理精華。用神、忌神只是對確定格局有一定幫助而不能真正是用神應吉,忌神應凶,而是經過複雜的作用關係,進行論證。趙知易
癸未年冬月
於知易易學研究中心一.論十乾十二支天地之間,一氣而己。惟有動靜,遂分陰陽。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極動靜之時,是為太陽太陰;少者初動初靜之際,是為少陰少陽。有是四象,而五行具於其中矣。水者,太陰也;火者,太陽也;木者,少陽也;金者,少陰也;土者,陰陽老少、木火金水沖氣所結也。徐註:陰陽之說,最為科學家所斥,然天地間日月寒暑,晝夜男女,何一而非陰陽乎?即細微如電子,亦有陰陽之分。由陰陽而析為四象,木火金水,所以代表春夏秋冬四時之氣也。大地之中,藏水,以及金屬之礦,孰造成之?萬卉萌生,孰使令之?科學萬能,可以化析原質,造成種子,而不能使其萌芽,此萌芽之活動力,即木也。故金木水火,乃天地自然之質。萬物成於土而歸土,載此金木水火之質者,土也。人秉天地之氣而生,暖氣,火也;流質,水也;鐵質,金也;血氣之流行,木也。而人身骨肉之質,運用此金木水火者,土也。人生秉氣受形,有不期然而然者,自不能不隨此自然之氣以轉移也。趙註:此言天地之氣,本為相同,有動有靜,而分陰陽。天在上為陽主動,地在下為陰主靜,天於行之,地於呼之,相互相乘。地球的表面沒有溫度,地球上的四季形成(五行概念)完全是有太陽對地球的陽光折射溫差造成的。太陽地球的不停轉動,形成陰陽變化。從冬至到夏至,陽長陰消,故為陽極。從夏至到冬至,陰長陽消,故為陰極。在陰陽二儀中,又出現了四象對立,即老陽、少陽,老陰、少陰。老陽、老陰都是氣勢旺極之時,少陰、少陽都是陰陽初交之時。四象有三層含義,一者時序循環,春夏秋冬;二者感覺四氣,寒暖燥濕;三者行,金水木火。水為老陰之氣,時冬、氣寒;火為老陽之氣,時夏、氣暖;金為少陰之氣,時秋、氣燥;木為少陽之氣,時春、氣濕。土者,陰陽老少之間的過渡氣,為四氣沖凝所至,寄寓四隅。有是五行,何以又有十乾十二支乎?蓋有陰陽,因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各有陰陽。即以木論,甲乙者,木之陰陽也。甲者,乙之氣;乙者,甲之質。在天為生氣,而流行於萬物者,甲也;在地為萬物,而承茲生氣者,乙也。又細分之,生氣之散布者,甲之甲,而生氣之凝成者,甲之乙;萬木之所以有枝葉者,乙之甲,而萬木之枝枝葉葉者,乙之乙也。方其為甲,而乙之氣已備;及其為乙,而甲之質乃堅。有是甲乙,而木之陰陽具矣。徐註:五行各分陰陽而有乾支。天干者,五行在天流行之氣也;地支者,四時流行之序也。趙註:同是五行,為什麼有天干、地支之分?天干主行,地支隨之,地球上的雨雪風雹,都是有天干外因引起,天干為外,地支為內,外因影響內因。都是在寅月,由於天干的流動,造成了寅月的溫差不同。也就是說,地球上月令不變,由於天干外因的變化流動,造成地球上的氣溫發生變化。只有把天干、地支分開,才能真正表達天地之間的規律變化。至於甲乙的不同,實則陰陽變化之妙。晝夜循環,陰陽交換,都是在春天,可是白天與晚上的氣溫存在著變化,白天為陽甲之氣流行,晚上為陰乙之氣流行。此天地之道,自然之秘也。五行並非五種物質,實是天地之間運行的五種氣場。何以復有寅卯者,又與甲乙分陰陽天地而言之者也。以甲乙而分陰陽,則甲為陽,乙為陰,木之行於天而為陰陽者也。以寅卯而分陰陽,則寅為陽,卯為陰,木之存乎地而為陰陽者也。以甲乙寅卯而統分陰陽,則甲乙為陽寅卯為陰,木之在天成象而在地成形者也。甲乙行乎天,而寅卯受之;寅卯存乎也,而甲乙施焉。是故甲乙如官長,寅卯如該管地方。甲祿於寅,乙祿於卯,如府官之在郡,縣官之在邑,而各司一月之令也。徐註:甲乙皆木,同為在天之氣。甲為陽和初轉,其勢方張;乙為和煦生氣,見於卉木之萌芽。雖同為木,而其性質有不同。甲乙為流行之氣,故云行乎天;寅卯為時令之序,故云存乎地。流行之氣隨時令而轉移,故甲乙同以寅卯為根,而亥未辰皆其根也(見下陰陽生死節)。天干通根月令,當旺之氣,及時得用,最為顯赫,否則,雖得為用,而力不足,譬如府縣之官,不得時得地,則不能發號施令,不得展其才也。十乾即是五行,而分陰陽,然論其用,則陽乾陰乾各有不同。《滴天髓》云:“五陽從氣不從勢,五陰從勢無情義”。蓋陽乾如君子,陽剛之性,只要四柱略有根,或印有根,則弱歸其弱,而不能從;五陰則不然,四柱略有根,或印有根,則弱歸其弱,而不能從;五陰則不然,四柱財官偏盛,則從財官,即使日元稍有根苗,或通月令之氣,亦所不論。然或印綬有根,則又不嫌身弱,不畏克制。此陰乾陽性質之不同也。如伍廷芳造,壬寅、丁未、己卯、乙亥,己土雖通根月令,而見木之勢盛,即從木,所謂從勢無情義也(見下用神節)。又如閻錫山造,癸未、辛酉、乙酉、丁亥,乙木只要有印通根,不怕身弱,煞透有制,即為貴格。又如許世英造,癸酉、辛酉、乙丑、辛巳,十九誤作從煞,不知印綬有根,即不嫌身弱,仍喜制煞之運。此又陰乾之特點也(見下格局高低篇)。陽乾則不然,如虞和德造,丁卯、丙午、庚午、己卯,庚金雖弱,透印有根,即不能從,身弱自為其弱,運行扶身之地,自然富貴,特勞苦耳。此不同之點也。然陽乾亦非絕對不能從者,如遜清宣統造,丙午、庚寅、壬午、壬寅,印比皆無根,則不得不從。此所謂從氣不從勢也,其理甚深,非可猝喻,學者多閱八字,經驗積久,自能會悟,非文字所能達也(按本章論乾支性質,雖為初步,實為最深;命理精微之點,即為乾支陰陽性質之別,學者不妨置之後圖,俟研習入門之後,自知其重要也)。趙註:甲乙為木,為天之木氣,為何又有地支寅卯?此乃天之氣與地之氣相配,甲乙為木有陰陽之分,而地支寅卯在下,同分陰陽,以寅為陽,以卯為陰;如甲乙寅卯相比,甲乙天干為陽,地支寅卯為陰,甲乙天干為外,地支寅卯為內,甲乙如官長在上,寅卯如縣官在下,而司各月之令。此處應注意,天干為用必以地支為根,而地支為用必透乾方顯其功,天干地支相配方可富貴。學者必多閱八字方可領悟天地之奧妙,雖為基礎,但應明其理,以備後用。此章中的闡述只是入門,還沒有涉及真正的乾支性質,這是命理最精微的部分,不理解領悟這個章節,以後的學習舉步艱難。另外徐氏在上面對幾個八字的解釋有誤。伍廷芳造,壬寅、丁未、己卯、乙亥,己土雖通根月令,而見木之勢盛,即從木。此造丁未月,火土當權,何來從木?月令印旺生身,足可以任其財官。此點錯誤,是因為徐氏對地支三合局的套用錯誤。閻錫山造,癸未、辛酉、乙酉、丁亥,乙木只要有印通根,不怕身弱,煞透有制,即為貴格。閻造乙酉日元,實為七殺當令弱極,何以受生?只有順應財官之勢,何來用印?從閻氏的行運足以證明。許世英造,癸酉、辛酉、乙丑、辛巳,十九誤作從煞,不知印綬有根,即不嫌身弱,仍喜制煞之運。許造乙丑日,木臨寒地,生於八月,酉金當令而旺,時上巳火制殺,運行火地而貴,何來用印?虞和德造,丁卯、丙午、庚午、己卯,庚金雖弱,透印有根,即不能從,身弱自為其弱,運行扶身之地,自然富貴,特勞苦耳。此造木火勢旺,庚臨絕地受克,何以用印?遜清宣統造,丙午、庚寅、壬午、壬寅,印比皆無根,則不得不從。此造印比無氣,雖是相從,可是初春氣寒,壬水有氣,從之不真!甲乙在天,故動而不居。建寅之月,豈必當甲?建卯之月,豈必當乙?寅卯在地,故止而不遷。甲雖遞易,月必建寅;乙雖遞易,月必建卯。以氣而論,甲旺於乙;以質而論,乙堅於甲。而俗書謬論,以甲為大林,盛而宜斬,乙為微苗,脆而莫傷,可為不知陰陽之理者矣。以木類推,余者可知,惟土為木火金水沖氣,故寄旺於四時,而陰陽氣質之理,亦同此論。欲學命者,必須先知乾支之說,然後可以入門。徐註:天干動而不居者,如甲己之年,以丙寅為正月;乙庚之歲,以戊寅為正月也。地支止而不遷者,正月必為寅,二月必為卯也。論氣甲旺於乙,論質乙堅於甲者,甲木陽剛之性,乙木柔和之質,其中分別,詳下附錄《滴天髓》論天干宜忌節。大林微苗之喻,本為納音取譬之詞,俗書傳訛,而無知之人妄執之耳。學命者先明乾支陰陽之理,察其旺衰進退之方,庶不致為流俗所誤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