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癇(中醫病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子癇,中醫病名。妊娠晚期或臨產前及新產後,突然發生眩暈倒仆,昏不知人,兩目上視,牙關緊閉,四肢抽搐,全身強直,須臾醒,醒復發,甚至昏迷不醒者,稱為“子癇”,又稱“子冒”、“妊娠癇證”。根據發病時間不同,若發生在妊娠晚期或臨產前,稱產前子癇;若發生在新產後,稱“產後子癇”。臨床以產前子癇多見。子癇是產科的危、急、重症,嚴重威脅母嬰生命安全。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疾病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斷要點,診斷依據,鑑別診斷,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類別,急症處理,轉歸預後,預防調護,相關文獻,

名詞解釋

子癇是指孕婦妊娠晚期或臨產時或新產後,眩暈頭痛,突然昏不知人,兩目上視,手足抽搐,全身強直、少頃即醒,醒後復發,甚至昏迷不醒的疾病,被稱為“子癇”,又稱“妊娠癇證”。妊娠子癇是由先兆子癇症狀和體徵加劇發展而來的。子癇可發生於妊娠期、分娩期或產後24小時內,被分別稱為產前子癇、產時子痛和產後子癇,是產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一旦發生,母兒併發症及死亡率明顯增加,故應特別重視,緊急處理。孕婦一旦發生子癇,凶多吉少,死亡率極高。

歷史沿革

1.古書早有類似疾病的記載,《諸病源候論·妊振痙候》提出“…… 妊娠而發者,悶冒不識人。須臾醒,醒復發,亦是風傷太陽之經作痙也。”
2.對本病病機,劉完素認為是“腎水衰而心火旺,肝無所養所致。”
3.《萬氏女科》指出“子癇乃氣虛夾痰夾火症也。”
4.《沈氏女科輯要·妊娠似風》概括該病病因曰:“一為陰虧,二為氣滯,三為痰飲。”歸納諸家之說,子癇的發生,主要是陰虛不足為本,風、火、痰為標。

與西醫疾病的關係

本病屬西醫的“妊娠高血壓疾病”,其中妊娠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以往統稱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是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簡稱“妊高征”,是孕婦在妊娠24周以後出現高血壓、浮腫、蛋白尿等症狀,屬妊娠期特有的、常見的疾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發病原因未能真正明了,迄今較公認的有免疫學說,子宮胎盤缺血,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前列腺素系統平衡失調和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與其發病之關係較為密切。妊高征的基本生理變化是全身小動脈痙攣而導致腦、腎、心、肝、子宮胎盤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改變,從而產生相應的臨床表現。隨著妊高征嚴重程度的不同,其凝血功能也相應出現不同的變化,甚至可導致瀰漫性毛細管內凝血(DIC)。

病因

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肝風內動及痰火上擾。若產婦素體肝腎不足或脾胃虛弱,因孕重虛,忿怒傷肝,肝鬱化火,火盛動風,風助火威,風火相煽;或濕聚成痰,痰火交熾,蒙蔽清竅。妊娠晚期、臨產時或產後,陰血聚下或陰血暴虛,陽失潛藏,五志化火,氣血逆亂,筋脈失養,神不內守,而發筋脈痙攣、四肢抽痛、神志昏迷等症。如此多髒受累,因果想乾,病情複雜,危及生命。

病機

1.肝風內動
素體陰虛,孕後陰血養胎,腎精愈虧,心肝失養,肝陽上亢,生風化火,風火相煽,遂為子癇。
2.痰火上擾
素體陰虛,陰虛內熱,灼津為痰,痰熱交熾,或素體脾虛或肝鬱克脾,脾虛濕聚,郁久化熱,痰熱壅盛,上蒙清竅,發為子癇,發為子癇。

診斷要點

診斷依據

(一)病史
孕前可有或無高血壓史、腎病史、糖尿病史、家族高血壓病史;雙胎、多胎妊娠,羊水過多,葡萄胎病史;子癇病史。
(二)臨床表現
妊娠後期,或正值分娩時期,或分娩後,忽然眩暈倒仆,昏不知人,兩目上視,牙關緊閉,四肢抽搞,角弓反張,須臾醒,醒復發,甚或昏迷不醒。或者在先兆子癇的基礎上出現抽搐昏迷症狀為子癇。

鑑別診斷

主要與妊娠合併癲癇發作相鑑別:癲癇既往有類似發作史。發作前一般無頭痛、頭暈、眼花、胸悶,亦無高血壓、水腫、尿蛋白等症狀與體徵。

相關檢查

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可有或無高血壓史,妊娠20周后血壓升高到18.7/12.0kpa(140/90mmHg),或較基礎血壓升高4.0kpa(30/15mmHg),伴尿蛋白、水腫即可診斷為子癇前期。
血液檢查:紅細胞比容升高、血液粘稠度、全血黏度異常,處在高凝狀態。
肝腎功能檢查:尿酸、尿素氮、肌酐、谷丙轉氨酶異常。測定二氧化碳結合力,確定有無酸中毒。
眼底檢查:嚴重時視網膜小動脈痙攣。全身小動脈痙攣是子癇前期,子癇的基本病變。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對子癇應防重於治,因其病程進展有明顯的階段性,所以中醫治療重點在子癇前期,及先兆子癇。

治療原則

先兆子癇,以滋陰養血、平肝潛陽為法,防止子癇的發生。子癇一旦發生,要充分注意昏迷與抽搐的發作程度與頻率,治療以清肝熄風、安神定痙為主。

證治類別

(一)肝風內動證
主要證候:妊娠晚期或臨產前及新產後,頭痛,眩暈,突然發生四肢抽搞,昏不知人,牙關緊閉,角弓反張,時作時止,伴顏面潮紅,口乾咽燥,舌紅或絳,苔無或花剝,脈弦細而數。
治法:滋陰潛陽,平肝熄風。
代表方:羚羊鉤藤湯或止抽散。
方藥:羚羊角、鉤藤、桑葉、菊花、貝母、竹茹、生地黃、白芍、茯神、甘草。
(二)痰火上擾證
主要證候:妊娠晚期,臨產時或新產後,頭暈頭重,胸悶泛惡,突然倒仆,昏不知人,全身抽搐,氣粗痰鳴,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治法:清熱開竅,豁痰熄風。
代表方:牛黃清心丸(《痘疹世醫心法》)加竹瀝或安宮牛黃丸。
方藥:牛黃、硃砂、黃連、黃芩、山梔、鬱金。

急症處理

子癇一經確診,立即住院治療,積極處理。治療原則是解痙、降壓、鎮靜、合理擴容、必要時利尿、適時終止妊娠,中西醫配合搶救。

轉歸預後

子腫、子暈(先兆子癇)、子癇,可視為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首先是子腫、子暈,為中醫藥治療的有效時期,若此時治療不及時,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先兆子癇,稍有不慎,一觸即發為子癇。子癇一旦發作,需中西醫結合搶救,若治療及時,處理得當,可控制抽搐,母子可能平安;若抽搐反覆發作,抽搐時間長,往往預後不良,危及母子生命。

預防調護

1.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控制疾病發展有重要意義,防重於治。
2.注意休息,左側臥位。
3.飲食宜高蛋白、高維生素,一般不嚴格控制食鹽。
4.若發展為子癇,護理更重要,宜單人房間,避聲、光刺激,床周加護擋,防止病人跌扑。
5.昏迷期間禁止飲食。

相關文獻

1、《諸病源候論妊娠痙候》:體虛受風,而傷太陽之經,停滯經絡,後復遇寒濕相搏,發則口噤背強,名之為痙。妊娠而發者,悶冒不識入,須臾醒,醒復發,亦是風傷太陽之經作痙也,亦名子癇,亦名,子冒也。
2、《醫學心悟》:其症最暴且急……若頻發無休,非惟胎妊驟下,將見氣血隨胎渙散,母命亦難保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