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平滑肌瘤

子宮頸平滑肌瘤比較少見,因為部位特殊,與發生於子宮體部的子宮肌瘤相比,其症狀、體徵及治療均具有一定特殊性。至於病因及發病機制則與子宮體部肌瘤相同。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leiomyoma of cervix
  • 就診科室:腫瘤科
  • 多發群體:女性
  • 常見發病部位:子宮頸平滑肌
  • 常見症狀:尿頻、尿痛、尿瀦留、排尿不暢等,便秘、排便困難、里急後重等,下肢疼痛、坐骨神經痛等
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

臨床表現

按肌瘤在宮頸上的發生部位可分為4種類型:即前壁、後壁、側壁和懸垂型。懸垂型是指肌瘤從宮頸管內生長,突出在陰道內,有些像黏膜下肌瘤,故形成黏膜下宮頸肌瘤。位於側壁的宮頸肌瘤可向闊韌帶生長,長在後壁的宮頸肌瘤可向後腹膜生長,長在前壁的宮頸肌瘤可向膀胱後間隙內生長。
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可在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陰道流血宮頸黏膜下肌瘤患者常有不規則陰道流血,量或多或少。月經期表現為經期延長,月經過多。懸垂型宮頸肌瘤可呈現陰道分泌物增多。膿性白帶發生壞死及感染時,可有血性或臭味的膿性白帶。此外還可出現下列症狀:
1.壓迫症狀
壓迫膀胱和尿道:患者出現尿頻、尿痛、尿瀦留、排尿不暢等症狀,可引起輸尿管梗阻而致輸尿管積水、腎盂積水、腎盂腎炎等。若合併感染可發生膀胱炎。壓迫直腸:可引起便秘、排便困難、里急後重等。壓迫神經:偶爾也可見宮頸肌瘤壓迫盆底的脊髓神經,導致下肢疼痛、坐骨神經痛等。壓迫宮頸管:月經排出困難,宮腔積血、輸卵管積血等。
2.腹部包塊
小的包塊不影響子宮位置,較大者占據整個盆腔,宮體可被推向腹腔,清晨時膀胱充盈,可在腹部觸到質地較硬、活動欠佳的包塊。
3.疼痛
一般無疼痛表現,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可出現急腹症。肌瘤紅色性變時,腹痛劇烈且伴發熱。黏膜下肌瘤刺激宮縮產生痙攣性腹痛。合併子宮內異症則出現痛經

檢查

1.B超檢查
可見宮頸部位中低回聲實質占位,邊界清,血供不豐富,頸管線前移或後移。
2.子宮頸活檢
可取得組織病理學診斷。
3.宮腔探查術
探查宮腔長度及方向。
4.陰道鏡、宮腔鏡、腹腔鏡檢查
5.子宮輸卵管造影
可顯示黏膜下肌瘤的數目、大小,且能定位。因此,對黏膜下肌瘤的早期診斷有一定價值,但近年來有被宮腔鏡檢查取代的趨勢。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和各項檢查可以確診。

治療

1.隨訪觀察
若子宮頸肌瘤較小亦無症狀,尤其為近絕經期者無需治療,絕經後肌瘤多可自然萎縮。定期作婦科檢查及B超檢查,並注意有無相關症狀出現。隨訪期間若發現肌瘤增大或症狀明顯時,再考慮進一步治療。
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的共同特點是暫時抑制肌瘤生長或致其縮小,但停藥後多再次長大。一般用於臨近絕經,症狀較輕或身體情況不能耐受手術者。
3.手術治療
根據患者的症狀、肌瘤的部位、大小、病人年齡、對生育的要求等因素綜合考慮採用手術方式。黏膜下宮頸肌瘤適宜行經陰道肌瘤摘除術;肌壁間宮頸肌瘤剔除術常較宮體部肌瘤困難,故比宮體部肌瘤更多採用全子宮切除術。

預後

屬良性疾病,預後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