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衣

子夏衣是一個漢語典故,指襤褸的衣衫,用以形營家境閒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夏衣
  • 拼  音:zǐ xià yī
  • 釋  義:襤褸的衣衫,用以形營家境閒頓。
  • 出  處:《荀子·大略》
典故,用典,引申,

典故

《荀子·大略》:“子夏家貧,衣若縣(懸)鶉。人曰: ‘子何不仕?’曰::‘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復見。’”後因以”子夏衣”指襤褸的衣衫,用以形容家境困頓。多用寫賢者超塵脫俗,安貧樂道。

用典

南朝·梁·蕭統《錦帶書十二月啟·中呂四月》:“每遇秋風振響,郭驚子夏之衣;夜月流輝,鵲繞將軍之樹。”
元·王逢《秋感》詩之三:“連城不換相如璧,百結何妨子夏衣。”

引申

懸鶉:同“ 懸鶉百結”。唐·白行簡《李娃傳》:“被布裘,裝有百結,濫縷如懸鶉。”
懸鶉百結:同“懸鶉百結衣”。北周·庾信《擬連珠》之二九:“蓋聞懸鶉百結,知命不憂。”《聊齋志異·張誠》:“懸鶉百結,傴僂道上。”
懸鶉百結衣:源見“子夏衣”、百結”。謂穿著破舊的衣服。形容生活清貧。宋·黃庭堅《次韻吉老十小詩》:“半菽一 飄飲,懸鶉百結衣。”
懸鶉之衣:源見“子夏衣”。 形容衣服破爛。鵪鶉毛斑尾禿,似披著打滿各色補丁的破衣,故稱。清·譚嗣同《仁學》一:“各遂其生,各均其利。杼柚繁而懸鶉之衣絕,工作盛而仰屋之嘆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