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腹股溝斜疝

嬰兒腹股溝斜疝

嬰兒腹股溝斜疝臨床症狀可因疝囊大小或有無併發症而異。基本症狀是在腹股溝區出現一可復性腫塊,開始腫塊較小,僅在嬰兒站立、行走、咳嗽,便秘、劇烈運動,嬰兒常在啼哭時出現,平臥或用手按壓時腫塊可自行回入腹腔。一般無特殊不適,偶爾伴有局部墜脹感。隨著疾病的發展,腫塊可逐漸增大,自腹股溝下降至陰囊內或大陰唇,行走不便,並伴有疼痛。腫塊呈橢圓型,上端狹小,下端寬大。

病因,嵌頓性斜疝,檢查,治療,

病因

胚胎早期,睪丸位於腹膜後第2~3腰椎旁,以後逐漸下降,同時在未來的腹股溝管內環處帶動腹膜、腹橫筋膜以及各層肌肉經腹股溝管逐漸下移,並推動皮膚而形成陰囊。隨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環狀鞘狀突,如果這個環不閉鎖或閉鎖不全,就會形成先天性斜疝,而未閉合的鞘狀突就成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嵌頓性斜疝

嵌頓性斜疝常發生在強力勞動或排便等腹內壓驟增時。臨床上常表現為疝塊突然增大,並伴有劇烈疼痛。平躺或用手推送腫塊不能使之回納。腫塊緊張發硬,且有明顯觸痛。嵌頓的疝容物如果為大網膜,局部疼痛常較輕微;如為小腸,不但局部疼痛明顯,還可伴有陣發性腹部絞痛、噁心、嘔吐、腹脹等機械性腸梗阻的症狀。疝一旦嵌頓,自行回納的機會較小;多數病人的症狀逐步加重,如不及時處理,將會演變成為絞窄性疝。後果不堪構想。

檢查

準確檢查嬰兒疝氣病情,需要的是疝氣超導可視檢查,診斷迅速而且精準,為嬰兒疝氣治療提供了有效前提。

治療

除部分嬰兒外,腹股溝斜疝不能自愈,且隨著疝塊增大,必將影響勞動和治療效果,而且有可能發生嵌頓和絞窄而威脅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數特殊情況外,均應儘早接受治療。
(一)保守治療
1、6個月以內的嬰兒在生長過程中,腹肌逐漸強壯,部分有自愈可能可以採用疝氣帶以及適當的護理幫助自愈。
2、對於體弱多病的嬰兒,可以考慮採用疝氣帶療法無張力疝修補術。疝氣帶療法具有安全、方便、無副作用的特點,故被越來越多的小兒疝氣患者所採用,父母按照使用說明給患兒佩帶即可,疝氣帶的鬆緊可以調節,寶寶不會有什麼不適感的;無張力疝修補術針對老年疝氣治療採用的核心技術,痛苦小,具有很好的無張力效果,只要適合治療,就可以做到治癒後不復發,但該手術有較大的局限性,需要特殊位置的疝環和疝環口面積,因此,手術前做好準確的疝氣檢查診斷是必要的。
疝氣帶疝氣帶
(二)六個月以上的嬰兒需要及時進行疝氣手術徹底治療,最適合採用“微創介入”療法治療
腹股溝斜疝手術腹股溝斜疝手術
修補術,專門針對嬰兒疝氣治療,通過5毫米微創介入,一次性治療。不縫針不拆線,只需用創口貼即可恢復。該技術臨床套用後,效果頗佳,為疝氣外科治療開拓了一個嶄新的領域。其使暴露深部病變的手術切口恰如其分,就如鑰匙開鎖一樣,不引起損傷,是疝氣治療領域的重要進展。它具有安全、無痛、不復發等特點,此技術不需要全麻,只要靜脈麻醉就可以開展,避免全麻經過大腦可能存在的不利影響。
手術治療前嬰兒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難、便秘、腹水等腹內壓增加情況,應先予處理,否則,易增加手術困難,對嬰兒疝氣患者也需要承受更大的痛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