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融合

媒體融合

“媒體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龐蒂提出,美國麻薩諸塞州理工大學教授浦爾認為媒介融合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

其概念應該包括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概念是指將不同的媒介形態“融合”在一起,會隨之產生“質變”,形成一種新的媒介形態,如電子雜誌、部落格新聞等等;而廣義的“媒介融合”則範圍廣闊,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關要素的結合、匯聚甚至融合,不僅包括媒介形態的融合,還包括媒介功能、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 也就是說,“媒體融合”是信息傳輸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業模式,是把報紙、電視台、電台等傳統媒體,與網際網路、手機、手持智慧型終端等新興媒體傳播通道有效結合起來,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然後通過不同的平台傳播給客群。

媒體融合是資訊時代背景下一種媒介發展的理念,是在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的基礎上的傳統媒體的有機整合,這種整合體現在兩個方面:技術的融合和經營方式的融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媒體融合
  • 外文名:media convergence
  • 原因:網際網路技術使信息傳播成本降低
  • 提出者:教授浦爾
趨勢,近義詞,現狀,發展趨勢,可行性分析,人才培養,專業介紹,影響,

趨勢

由於網際網路技術使信息傳播成本大大降低,現代化的數字壓縮技術使網路傳輸系統兼容了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傳統媒體傳播手段,超強的載入能力使舊媒體越來越不具有優勢,當前舊媒體之所以還存在,主要是因為舊媒體發展時間長,發展出了很多利益團體,還有部分人習慣使用舊媒體,從實用角度講,舊媒介形式已經沒有生命力了。構想這樣一種情況,如果網路的出現在報紙和電視之前,怎么還會有報紙和電視的誕生,他們只會成為網路上的一種形式而已。正因為如此,所以舊的傳媒利益集團一定要儘快尋找發展的新思路,與網路對接,廣電媒體與網際網路相互整合的過程,就是這樣一種體現,與其說它是一種跨媒介的擴張,還不如說是行業聯合的試探。橫跨廣電和電信兩種業務的融合繁衍,開始結出媒體融合的果實。
媒體融合
媒體融合不僅僅是信息採集渠道和傳播通道的多元化,重要的是,媒體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多媒體的原始素材,綜合整理提煉、加工,通過不同媒介傳播的特點,迅捷傳達信息,表現事件背後的真實,還原新聞的全貌。從而提升新聞報導的質量和深度。

近義詞

媒體融合與媒介融合的區別
媒體和媒介是有區別的:媒介是信息傳播所需要的載體、介質或通道。媒體是媒介+內容體系的組合,擁有後端內容架構、生產流程、編讀互動等系統支撐。因此,我們需要在掌握多種媒介的處理技術之外,必須要有一個內容體系來支撐處理工藝,最終實現內容和通道的良好結合。

現狀

在全球化媒體融合形勢的催逼下,大規模的媒體融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網路媒體的興起則直接促成了國內多媒體融合的步伐。然而到目前為止,國內大規模的媒體融合還在起步階段,媒體之間的融合主要還是報紙與網路之間,廣播、電視與網路之間的單向融合,傳統媒體大都只在內部妊娠並發育出電子版媒體模組。在這種融合過程中,電視媒體特別注重對自身網路媒介的建設。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從中央電視台到全國省級電視台乃至計畫單列市電視台都陸續申請推出自己的網站或網路電子版。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經營,網路電視操作模式已日漸成熟。國內媒體就是在這種不平衡的發展中逐漸融合。

發展趨勢

“媒體融合”是國際傳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業模式,簡單地說,就是把報紙、電視台、電台和網際網路站的采編作業有效結合起來,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然後通過不同的平台傳播給客群。這種新型整合作業模式已逐漸成為國際傳媒業的新潮流。在市場需求和全球大潮流的驅動下,媒體間除了融合別無選擇。

可行性分析

隨著新舊媒體的不斷衝撞整合,網路媒體連續上演著媒體傳奇,大有主傳統媒體沉浮之勢。傑·尼爾森曾在《傳統媒體的終結》里預言說:未來五到十年間,大多數現行媒體樣式將壽終正寢。它們將被以綜合為特徵的網路媒體所取代,這一觀點顯然是帶有激進色彩的媒體進化論。
媒體共存造成信息傳播的多渠道和分眾化傳播現狀。報紙的客群分布以城市為中心,廣播處在被報紙和電視雙重擠壓的尷尬境地,電視在農村受歡迎,卻漸漸被城市人們遺忘,網路媒體雖然以其線上傳播的方式,一開始就顯示出了一日千里的態勢,但是新聞傳播角度的先天缺陷和技術的不夠成熟使其在短時間內還很難一統當今的媒體。從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共存情況看,媒體之間只有實現優勢互補,彼此融合,形成打造市場的合力,才能彌補單一媒體自身存在的缺陷。
市場化運作使媒體融合成為可能。現有的幾種傳統媒體中,電視媒體的前期投入最大。美國學者布雷德利測算得出:同一個新聞選題,報紙、廣播、電視記者的前期採訪成本比例大約是1:1.8:3.5,電視採訪成本高於報紙三倍還要多,電視採訪所需要的高附加成本使其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往往是投入高產出也高,絕對性價比不大。前期投入產生的傳播價值無法實現最大化。如果同一個集團不同媒體實現互動和整合,發揮協同效應,使媒體資源用途同樣化,同樣的信息通過不同的形式,包裝成適合不同媒體的產品,一物多用,既擴大了市場,以相對節省的成本獲取大的收益,產生較大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在具體地域內強化互動媒體的品牌效應。
在市場需求和全球大潮流的驅動下,媒體融合是推動媒體事業發展的最好選擇。未來主流的傳播形態將必定是多媒體融合的傳播形態。

人才培養

“媒體融合”勢必成為未來傳媒業的主流,培養新一代的“媒體融合”人才便是重中之重了,而高校自然得肩負起培養這種人才的責任。國內的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便與美國的密蘇里大學Convergence 學院合作,成立了我國高校首家融合媒體實驗室(“ 3月19日,全國首家融合媒體實驗室在長江新聞學院揭牌。這成了學院一“怪”:文科學生像工科學生一樣走進實驗室。媒體融合是指平面、影像、網路等多種媒體形式在數位技術平台上融合到一起,形成多元化互動式的新媒體傳播形式,是媒體未來發展趨勢。融合媒體實驗室是長江新聞學院和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的合作項目,揭牌當天,密蘇里大學的Mike McKean教授來到實驗室講解融合媒體運用文字、視頻、聲音等要素講新聞故事的全新方法,學院師生還現場連線密蘇里。融合媒體實驗室的成立正是學院培養實踐型新聞人才的又一嘗試”------摘自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主頁“只做不說的目標打造中國‘密蘇里’”一文.)。此實驗室引進了30台蘋果電腦,利用數碼平台兼容了圖文、音頻、視頻等不同手段進行傳播,主要用於學習與教學科研。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獲批開設媒體融合專業(方向),並於2007年秋季開始招生,這是國內高校首次開設媒體融合專業。該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具有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在傳承百年名校南京大學的的辦學傳統和辦學理念同時,在辦學機制和辦學模式上積極創新,提出接軌市場、重視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與國外已先行一步的媒體和高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和廣泛的合作。學院新傳媒系負責人表示,該系將積極調動國內外傳媒業界和學界資深人士的資源,實行開放式辦學,將聘請國內外有豐富實踐經驗和理論建樹的專家擔任教師,還將聘請在此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媒體社長、總編輯擔任客座教授。已經投入使用的媒體融合實驗室,突破了只關注信息處理工藝而忽視內容管理過程的局限。是基於中國傳統媒體的發展軌跡思索,結合先進的IT技術平台,以互動和動態化媒體實踐為教學基本思路,展現的是一個開放性的媒體融合實驗、實踐和探索符合中國特色媒體行業轉型的新型實驗機構。
據了解,佛山傳媒集團已經成立了廣東省第二家“數字報”,還在第一代“數字報”的免費試行階段。可見傳媒集團正逐步向融合媒體方向靠攏,很多媒體漸漸開始走向多元化,融合媒體符合了當今傳媒發展。汕頭大學成立這樣的融合媒體實驗室,南京大學金陵學院開設媒體融合專業(方向),培養新型的、多元化人才,也順應了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走在融合媒體的前端。
“媒體融合”的成功範例
新加坡報紙和電視是華文媒體中率先實現媒體融合的典型。新加坡作為只有330萬定居人口的島國,主要媒體集團有兩個,一是新加坡報業控股有限公司,掌握著四家日報和以此為基礎的商業網站;一是新加坡傳媒公司,經營著電視台和網站。2000年6月,新加坡政府決定讓這兩家公司進入對方的業務領域,彼此加強競爭。報業傳媒進軍電視事業後,開通了華語台“優頻道”和英語台“電視通”。經過不到半年的運作,報業股份公司的“優頻道”收視率就達到了全國第二位,報業優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整合。

專業介紹

在教學內容方面,還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密蘇里大學以及美國其他一些大學都在積極推進名為“媒體融合”的教學。從2005年開始,密蘇里新聞學院就增設了“媒體融合”的本科專業。
該專業的設定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在當今時代,由於各種新媒介湧現及新聞傳播手段的多樣化,各類傳統媒體的界限正在被紛紛突破,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由衝突走向融合,已經形成當今媒體格局變動的大趨勢。所以,今天的記者在采寫編、攝錄製作新聞的時候,應具備突破媒體界限的思維與能力,能同時適應不同媒體(無論是報刊媒體、廣電媒體、還是網路媒體)的需要。
“媒體融合”專業實際是培養“全能記者”之意,使學生能具有適應多種媒體需要的能力,也可稱為“媒體融合型新聞教育”。美國各新聞院系在具體做法上還有些差異:有的比較平均用力,各種媒體的實務技能培養都設定了相當份量的課程;有的則先讓學生有一個主攻的媒體方向,然後再選修其他媒體課程作為呼應。在研究生教育、乃至博士生教育中,也對“媒體融合”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開設了相應的研究方向和課程。

影響

一、對傳播格局而言。
目前用戶最多、傳播影響力最大的新媒體總的來看,就是網路媒體(以網際網路為傳播介質,它包含手機媒體,平板媒體,網路電視媒體,電腦媒體)。新媒體造就了信息開放的新局面,造就了全時空傳播的新局面,造就了一人一媒體、所有人向所有人傳播的新局面,造就了信息爆炸和信息迅速更替的新局面。尤其是網際網路新技術、新套用的推動,不斷使傳播形態更加豐富,推動了自媒體、私媒體、草根媒體、公民媒體、獨立媒體、參與式媒體、社會化媒體等傳播形態的形成。
二、對傳統媒體而言
媒體融合不僅僅是給傳統媒體的內容傳播提供了眾多新途經,實際上帶來的變化是多方面的。在管理機制上,全媒體是為制度創新預設了可能性,為向現代企業轉型提供了空間;在新聞生產上,全媒體是信息整合的具體方式、報導形態,以多媒體素材集成報導;在傳播渠道上,全媒體是向各種平台終端強力滲透的產品,匯聚新一代客群群;在商業模式上,全媒體是完善對傳統媒體廣告之外的市場布局。全媒體平台提供多媒體產品,通過電視、廣播、網際網路、手機、戶外電子公告牌等等多渠道分銷這些產品從而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實現用戶價值。
三、對新聞工作者而言
媒體融合的進展不斷促進著新聞從業者信息獲取方式的改變,促進著採訪報導方式的改變,促進著新聞發布方式的改變,促進著新聞理念的改變,甚至促進著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向新媒體領域的轉行。今天,年輕新聞工作者具備的信息結構是開放的,視野是國際化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