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塘鎮

婁塘鎮

婁塘鎮,地處嘉定區西北部。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距今逾600年。鎮內留存有大量明、清、民國時期江南地方傳統民宅群落,蜿蜒的街巷與縱橫的水系相互交織,形成了“婁塘街,條條歪,七曲八彎十七八個天井堂”之獨特建築格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婁塘鎮
  • 所屬地區:上海市
  • 著名景點:婁塘紀念坊,印家住宅
  • 建設時間: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 歷史人物:印有模
  • 特產:嘉定白蠶豆
婁塘鎮簡介,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婁塘鎮綜述,鎮名起源,歷史建築,歷史人物,地方特產,婁塘鎮人文,鎮井的故事,飲食文化,集市文化,地圖信息,

婁塘鎮簡介

地理位置

婁塘鎮位於上海市嘉定城北8公里處,距離上海市中心約30公里。東鄰唐行鎮和徐行鎮,南與嘉定鎮、西與朱家橋鎮為鄰,北與江蘇省太倉市相望。婁陸公路、嘉唐公路、寶錢公路過境。主要河流有橫瀝、婁塘河等。公交線路有嘉陸線、嘉唐華線、嘉定8路、滬唐專線。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明永樂(1403~1426年)年間,里人王璇創市;清宣統元年(1909年)建婁塘鄉;民國3年(1914年)稱第十八鄉;民國19年改稱婁塘鎮;民國27年復稱第十八鄉;民國35年再為婁塘鎮;1949年為區;1956年撤區為鄉;1958年成立婁塘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鄉;1986年撤鄉建鎮;2002年和朱橋鎮合併成為新的婁塘鎮,2003年撤鎮併入嘉定工業區北區。

婁塘鎮綜述

鎮名起源

清《婁塘志》載:鎮因依婁塘河而得名。婁塘河──西起吳塘,往東流經葛隆、朱家橋、婁塘等地,與鹽鐵塘、橫瀝、新涇相交後,在華亭鎮匯入蒲華塘,長28公里。在婁塘河西北方向,有條同方向的大河稱為瀏河,古稱婁江──出太湖,穿蘇州婁門而東,一路迤邐百餘里,由劉家港(今太倉瀏河)入海(長江)。太倉上溯至太湖胥口為婁江,自太倉以下稱瀏河。
婁縣示意圖婁縣示意圖
婁江示意圖婁江示意圖
公元前221年,秦置郡縣,這裡屬會稽郡(郡治吳縣)疁縣(公元前207年,西漢改疁縣為婁縣)。婁縣駐地崑山,吳縣以東地區都屬婁縣範圍。
據史料載:婁塘河曾經是婁江的支流,匯入婁江(瀏河)後出海。因此婁塘的名稱由來可以追溯至遠古的婁江,或婁縣的管轄。

歷史建築

《嘉定縣誌》載:婁塘鎮: 明永樂年間,里人王璇創市。明末,土紡土織遍及家家戶戶,所產斜紋布,紋路清晰,各地客商爭相採購,裝載船隻,動以百計,號為花布碼頭。往來貿易,歲必萬餘。清末,市街南北長0.75公里,東西長1公里余。大小商店百數十家,以中段大北街、小北街、品泉里等處最為繁盛。每日集市一次,貿易物主要為棉花、紗布、雜糧。清末,鎮內有商鋪29個行業,249家,其中尤以飯館、茶樓、點心鋪最多,民謠“食婁塘”即此寫照。解放時,全鎮有座商264家,從業人員694名,攤販276家。
風貌區規劃圖風貌區規劃圖
2005年,婁塘鎮被上海市規劃局列為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嘉唐公路以南,南至婁塘河;北臨嘉唐公路、壩橋;西靠洋泥涇,占地面積43公頃的保護區內留存有婁塘紀念坊、天主堂、印家住宅、春藹堂等歷史建築,其中天主堂已被國家文物局列為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之一。
婁塘鎮的街巷名──清《婁塘志》載:東大街、小東街、東街、南街、西大街、北街、小北街、北弄、中大街、中市街、宣家後門、瞿家弄、毛家弄、支家弄、邢家弄、李家弄、湯家弄、篾作弄、大(太)施弄、山居橋弄、小娘弄、窯灣里、遂寧坊、進塘里、大街和官街等26條大小街道。其中以方向命名的有10條,以姓氏命名的有7條,以不同特色命名的有9條。這些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街名中,許多沿用至今,反映了婁塘古鎮街巷之古。
婁塘紀念坊 婁塘小東街。
民國21年(1932年)3月3日,日軍占領婁塘,小東街70餘家民居十毀其九。同年5月,日軍撤退,居民陸續回歸,苦無棲身之所。新加坡僑胞為此捐巨款重建,居民才復得其所。是年秋,李馥蓀、張公權、朱吟江、胡筠莊、黃炎培、朱愷儔等發起籌款在此地建造紀念坊,沈恩孚題額。背面鐫有楊衛玉識、潘昌豫書的短文,記述建造紀念坊的緣由。坊高6.10米,寬8.5米,1985年修葺。
婁塘紀念坊婁塘紀念坊
牌坊文:“廿一年三月,日寇陷嘉邑,婁塘首當其衝,東里廛舍悉遭焚毀,鄉民流亡。越二月,寇退。謀所以安,輯者苦無笈。幸承新嘉坡吧生柔佛三埠錫胞組織之籌振祖國難民會捐錢款,為建新屋,鄉民始得復其居所。高誼仁風,滋可感已!是役洨洽。捐款者為李君釀蓀、張君公權、朱君吟江、胡君筠莊、黃君任之(即黃炎培)、朱君愷儔。規劃建築者為胡君筠秋、蕢君延芳、金君巨山,鄙人亦與蔫。邑人楊偉玉謹識、潘昌豫謹書”。
天主堂 婁塘人民街141~158號。
婁塘天主堂,又名伯多祿堂。始建於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1990年批准恢復宗教活動。伯多祿者,耶穌十二門徒之一,這座教堂就是以其名字命名,因而一進門就是他的塑像。這座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的教堂,其頂和屋檐融合了中國民間傳統建築風格,尤其是十字架下方的尖頂上刻著龍鳳呈祥的圖案,十分特別。嘉定有個別稱為“教化嘉定”,指的是早年的嘉定傳教之風比較興盛。被稱為清代“六大畫家”之一的吳歷,早在18世紀就到婁塘一帶傳教。當地的漁民也有奉信天主教的,但由於他們文化水平不高,因此,負責嘉定地區布道的神父便會用嘉定方言來布道。天主堂已被國家文物局列為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之一。
天主堂天主堂
印家住宅 婁塘南新街169號。
印家住宅是近代中國出版業著名實業家、曾擔任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及其主要股東的印有模於民國初年建造的私人住宅,具有典型的民國建築風格。解放後作為婁塘鎮政府辦公地,2008年由嘉定區政府撥款修繕,現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印家住宅印家住宅
春藹堂 婁塘大北街82號。
敦誼堂 婁塘路626弄11號。
潤德堂 婁塘大東街118~122號。
陳氏(公茂)住宅 婁塘大北街129弄2~10號。
陸氏住宅 婁塘中大街140弄2號。
王氏住宅—1 婁塘篾竹弄29號。
中光中學舊址 婁塘路780號。
春藹堂春藹堂

歷史人物

印有模
印有模(1863~1915) 字錫璋,婁塘鎮人。少時隨父在上海日新盛布號習商。清光緒九年(1883)在上海、婁塘等地開辦紗廠、農場。後赴歐美考察,回國後,從事印刷業。光緒二十七年,商務印書館擴大規模,印有模出巨資,成為該館的主要股東。光緒二十九年,商務印書館與日本金港黨合資經營,擴充設備,培訓工人,成為國內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印刷所。期間,與蔡元培、張元濟等密切合作,自編、自譯、自印和自行發行各種圖書。
商務印書館《辭源》商務印書館《辭源》
商務印書館《明密碼電報書》商務印書館《明密碼電報書》
民國元年(1912),在考察國外電報業後,萌發創立漢語電報編碼系統的構想。於是招集人才,耗資數萬,費時三年,以語詞之相互關聯為條件,編成10餘萬言的電報編碼書,為國內電訊界普遍採用。民國2年,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夏瑞芳遭人暗殺,董事會一致推舉印有模繼任。他就任後,招募人才,大量編譯西學著作,並創辦商務印書館發行所,向全國發行圖書。民國4年,商務印書館編印的《辭源》出版,印有模為該書發行人。是年,積勞成疾,去日本治病,11月16日客逝異國,終年52歲。
印有模為近代中國從事出版事業的著名實業家,被商務同仁譽為:“有魄力、有遠見、有調度、有經營能力”的總經理

地方特產

婁塘地方特產有嘉定白蒜、嘉定白蠶豆、食用菌、葡萄、草莓、竹器、黃草編織等。
嘉定白蒜
大蒜原名“葫”,百合科草本植物,原產中亞,張騫出使西域得大蒜歸種之。在我國栽培已有2000多年歷史,嘉定白蒜的種植也有700多年歷史。明末清初,婁塘一帶已有成片種植並外銷南洋各地。嘉定白蒜是婁塘一帶農民曆時近百年在沙質土上精心培育而成的優良品種:蒜型園整、個頭肥大、瓣形粗壯、色白味辣、肉質脆嫩且耐久貯藏。成熟時,鬚根自然脫落,因此有“老脫須”的別名。婁塘的農家往往將收穫的大蒜綑紮成把,懸於屋檐之下,自然風乾。千家萬戶屋前屋後,白蒜累累,成為奇觀。
嘉定白蒜嘉定白蒜
嘉定白蒜不僅有極大的食用價值,而且有殺菌、治病、健身等藥用功效。早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葫蒜,其氣熏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辟邪惡,消痛腫,化症秋肉食,此其功也。”因此深受國內外人士的歡迎。據測定,嘉定白蒜內含60多種有益物質,已被國外許多國家作為貴重藥品、滋補飲料、保健食品以及美容化妝品的製作原料。
嘉定白蒜既可生食,也可熟食。生食香辣可口、開胃提神。大蒜頭用鹽漬之稱為“神仙大蒜”,以醋浸之稱為“醋大蒜”。如在肉食中加入少量蒜末有去腥增香的作用。此外,嘉定白蒜還能加工成速凍蒜苗、蒜片、蒜粉、蒜泥、脫水大蒜等。近年來還開發了大蒜冰淇淋、大蒜酒等飲品。
嘉定白蠶豆
嘉定白蠶豆,白皮、白肉、白眼、號稱“三白”,此外,還有瓣大、形扁、皮薄嫩等特點。新鮮的嘉定白蠶豆,一煮即酥、吃口香糯、營養豐富。
嘉定白蠶豆嘉定白蠶豆
由於嘉定白蠶豆對於土質的特殊要求,該品種只適合栽種在嘉定東北部地區,而婁塘是嘉定白蠶豆主要種植地之一。優質的白蠶豆一旦移栽他鄉,就會退化成青皮的尋常蠶豆。
上海城隍廟有特產五香豆,顆粒碩大,味美香甜,咬嚼軟糯,回味無窮。其正統原料就是嘉定白蠶豆。對城隍廟五香豆的讚賞,就是對嘉定白蠶豆的最好評價。
婁塘街,條條歪,七曲八彎十七八個天井堂
到過婁塘的人都會知道,所謂“婁塘街條條歪”並不是訛傳。婁塘19條依河而築的街沒有一條是筆直的。這是因為它是昔日社會經濟自然發展過程和結果的反映。在古代,婁塘的房屋沿河而建,是與以水路交通運輸為主的經濟格局密切相關的。它既可方便商品流通,又可節約運輸成本,還可為各家各戶外出和生活用水提供方便。而橫瀝河與婁塘河兩條主河道過鎮時,河道自身就是交叉彎曲的,鎮上的街要適應河道的彎曲,必然方向難以正直,“婁塘街條條歪”,越是年代久遠的街,越是會保留著它彎曲的形態。而這正表現出婁塘古鎮街道“條條歪”的歷史淵源。
至於“七曲八彎十七八個天井堂”的說法,源自一個傳說:據說以前來婁塘的人回去都說,婁塘的井好多啊,仔細數數,有十八口呢!其實,他們看到的都是同一口井,這口井位於西大街和北大街交匯處的瞿家弄口,俗稱“大井塘”。但是由於婁塘的每條街都是歪的,而且街道格局形似棋盤,街街相通。因此,初來婁塘的人不識路,繞來繞去,都會回到同一個地方,難怪會把一口井當成十八口井了。
傳說歸傳說,這句話里的“天井堂”實際上指的是民宅中的天井。雖然婁塘街七曲八彎是由於河流關係造成的,但婁塘的街巷並不像江南水鄉的許多集鎮那樣都是依河而建的,許多人家離河是有一定距離的,到河埠頭用水就比較不方便了。於是挖井取水成了建房造屋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此也構成了廣泛地分布於全鎮各個民宅的井系。一般這些井都會打在天井中,由家族的各房共用。而且許多老宅的井都會有上百年的歷史,用“十七八個天井堂”就是形容多的意思。

婁塘鎮人文

鎮井的故事

上海市嘉定區的婁塘古鎮水系發達,除了橫瀝河和婁塘河兩條主河道分別南北與東西方向穿鎮而過外,還有四通八達的河道。如東西方向有漕河涇、芥菜涇、田涇、顧涇河、黃姑塘、吉涇塘、大治河等7條重要河道;南北方向有項涇河、雙塘河、野泥涇、斜涇、孫浜等5條重要河道;以及許多天然小河流和人工挖掘的小河道,使婁塘古鎮的水系縱橫交叉,密如蛛網。而主河道又與長江、瀏河出海口相通,一天中有兩次潮汐,加上發達的水上運輸,對婁塘民用水構成了威脅。因此,民間普遍採用挖井引水的方法,創造了冬暖夏涼的“過濾水”來飲用。這正是數百年前生活在婁塘的人的聰明過人之處,於是婁塘古鎮的井就有了它的故事。
一 、大井塘的古井
婁塘古鎮有近20條街,只有在瞿家弄北端與小北街(今改稱大北街)和官街(今改稱西大街)的交匯處有一口古井。該井建於明末清初,即17世紀40-50年代。井的直徑約70公分,四周用青磚砌成,深達數米,在井的上方有整塊麻石鑿成的井圈,井圈底座呈正方形,離四邊一定距離、以正方形中心點為圓心由大逐漸收縮呈饅頭狀,高約60公分,中間開有一個能放下水桶的井口,這樣的井圈,為處於人流如梭的集市最繁華之地的來往行人和小孩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數百年來從未發生過有人跌落井中的事件,就是最好的說明。這口古井的水,清澈如鏡,深不可測,口感良好。雖然水位時有高低漲落,但從未斷過水源。因此,古井都以大井塘稱之,形容它的量之大、水之清、味之純、形之美、飲之喜。數百年來這口古井已成了婁塘古鎮的公用水源,除了“品泉樓”常年作為泡茶的飲用水以外,還任由附近居民取水使用,還供附近商店和集市時來往行人飲水之用等。這口古井長年累月地為婁塘鎮的居民和來往趕集的人默默地服務,雖然現在它已經不存在了,但婁塘古鎮的人們始終懷著深深的感情將它牢記在心中。
以大井塘為名的古井,是婁塘古鎮街上唯一的一口井。當它與“婁塘街,條條歪”,以及街道條條相似又相通的街道特色融合在一起之時,卻產生了奇妙的效應。據說初來乍到的遊人都說婁塘鎮的街上有好多井,共有18口之多!這些就構成了大井塘古井的故事。
二 、民宅的井
婁塘古鎮上的民宅,由於前輩們注重飲用水的傳統,形成了挖井是建房造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的傳統性特點,由此也構成了廣泛地分布於全鎮各個民宅的井系。以我在婁塘鎮上的老家而言,就有3口井之多。其中一口井是在婁塘建鎮時期的老房子內,該井離大井塘的古井約50米,井的直徑比古井小,井圈則是用整塊大理石鑿成的,呈六角形,專供我們陳家欣甫、璋甫、英甫、錦甫等四房共用。該井建造的年代與大井塘古井差不多,距今也有600多年歷史,可算是民宅的古井了!它經過數百年無數次的使用,井圈與吊繩之間經過長年累月的摩擦,井口已經磨得極其光滑,而且還勒出了許多凹槽,這就是民宅古井的歷史見證。其他兩口則分布於宣家後門(今勞動街)新房子的前廳天井和書房的小天井裡。前者除了我家自用外,還無代價地供家庭無井的鄰居使用。這幾乎是婁塘古鎮有井戶與無井戶之間的慣例,是鄰裡間互相幫助的傳統美德的承傳,使民宅的井文化在長期培育中得到升華。後者因所處位置比較隱蔽,是一口不經常使用的備用井。我家主要用於夏天冰西瓜,只要將西瓜放入網線袋內,用一根繩子扎牢,並使繩子延伸到井外,讓西瓜浮於井面,放置半天拉上來即可吃到冰冷適度的西瓜了。正因為這口井不經常使用,井壁四周長出青苔,乃至蝸牛沿壁爬行等,正應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自然規律,此井的水出現不純,每年需要在黃霉天前後在井中放入石灰,以清潔井水。又如住在小北街的唐梅仁(我外公)家,也有3口井;住在張家浜的潘家大戶,有四口井;住在篾作弄的張田華(是農戶)家,有1口井,等等。本人雖然不可能列出全鎮民宅古井的數量,但估計一定會達到3位數。當今的有關部門可以對此做一番調查,以利於發揚傳統的井文化。現在婁塘鎮新蓋的房屋已經用上了自來水,對古民宅的井更加需要加強保護,才能將古鎮的井文化發揚光大。
三、 井文化的開發
井文化的開發,一方面,要在古字上做文章,如將民宅古井的建造年代給以銘記等。另一方面,還可以將吊水列為旅遊內容之一。在這裡,我先說說我小時候學吊水的故事。
我在8歲以前,家長怕我用吊桶吊水,水沒吊上來,人反被水拉下井去,危險性太大而不允許。到了9歲,我幫著繼祖母提水,才有了學習吊水的機會。見我繼祖母吊水,只要將水桶放下井去,手上左右晃兩下,向下一沉,一桶水就滿了,左右手再交替拉著吊繩往上提,滿滿的一桶水就吊上來了。我也學著繼祖母的方法,放下井去的吊水桶在手上晃來晃去不知多少回,水桶里就是進不了多少水,弄了好長時間還是以失敗而告終,正是“看人挑擔不吃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才知道吊水要掌握晃、沉、拉的角度、時間和力量的配合,掌握不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打上半桶水。我想:如果讓來婁塘的旅遊者在古井嘗試一下吊水的樂趣,並用自己吊上來的井水洗上一把臉,漱一次口,體會一下冬暖夏涼井水特有的風味,使大家在快樂中接受古鎮的井文化,何樂而不為吶!

飲食文化

婁塘古鎮是上海嘉定北部地區的一個中心城鎮,已經有600多年建鎮歷史。在當地流傳著 “金羅店、銀南翔,銅江灣,鐵大場,教化嘉定,食婁塘,武舉出在徐家行”的民謠,由此可知,婁塘古鎮是以“食”聞名。
我自小生於婁塘,並在婁塘度過了青少年時期。今天來回顧“食婁塘”,其現實意義在於發掘它在“食”方面的文化內涵。從歷史角度來看,“食婁塘”有著十分豐富的內涵。主要是:
一、社會性“食婁塘”
所謂社會性“食婁塘”,是指當時流行於婁塘古鎮的社會飲食文化。在20世紀40年代的婁塘古鎮流行的是孵茶館及其相輔相成的茶文化,進酒店喝酒及其形成互補的酒文化,每日一集及其形成的相應集市商業文化等,其中當時流行的各類特色小吃,更為四面八方趕集來的新老客戶增添了新的吸引力,從而構成了婁塘古鎮社會性的飲食文化。前三者本人已在《婁塘古鎮的集市文化》一文中作過闡述,在此僅補充一點婁塘古鎮當時的一些特色小吃。
如開在宣街後門(現為勞動街26號對門)的糕餅店,以右邊為作坊,當場在操作台上製作各式糕點,其中尤以杏仁酥的杏仁味香且濃,甜度適中,入口即化而廣受歡迎。而小北街的蔣福泰、雙福興等糕餅店則都是前店後作坊,花色品種眾多,我們小時候特別喜歡吃他們店製作的寸金糖(以白糖、金桔末為內芯,中層為飴糖,外裹芝麻,約一寸長的芝麻糖),製作工藝高明,成品真是又甜、又香、又脆、又不沾牙,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消閒食品。還有許多特色食品,如“雞蛋糕”,它是放在一隻由7個約6厘米直徑的小圓形組合而成的鐵模子裡做的,原料除了經過發酵的、加入少量雞蛋的麵粉以外,還有白糖拌過的生豬油、紅綠絲、赤豆細沙、西瓜子仁等,現做現賣。店主先在7個小圓模子中抹上一點油,然而輪流加入一層雞蛋麵粉,制於炭爐上烘,麵粉略乾時,再在上面加上豆沙、豬油,之後上面復上一層雞蛋麵粉,最後灑上白糖拌的紅綠絲和西瓜子仁,用一塊同樣大小的鐵板蓋住,在炭爐上翻一個身,繼續在爐子上烘,等到其中的麵粉香氣四溢,即再翻轉到原位,打開鐵蓋,7隻色彩鮮艷、視覺豐富、香氣撲鼻的“雞蛋糕”一隻一隻地用鐵針挑出來,就出售給等候的顧客了。完成一爐約要10分鐘,用兩套模子輪流操作,要吃這樣一隻“雞蛋糕”,排隊等待5-6分鐘才可以享到口福。其他如“油炸檜”,也與眾不同,其獨到之處是色澤金黃,長約30厘米,粗約5厘米,立起不彎,香脆爽口。如將油條折斷成三四節,從木桶中取出蒸熟的糯米攤到濕布上,撒上少許白糖,再將折斷的油條放在糯米上用力合攏包裹成團,就叫糍飯糰,如再要上一碗豆腐花,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還有沿街叫賣的油煎臭豆腐、縐紗鮮肉小餛飩、熏“癩頭”(即熏癩哈蟆)等的貨郎擔。正是舉不勝舉。雖然那是50多年前的事了,說明當時婁塘古鎮社會性飲食文化的盛行。
二、家庭性“食婁塘”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緣關係為基礎的一種社會生活組織形式。因此,家庭性的“食婁塘”必然是構成社會性“食婁塘”的基礎。在20世紀40年代的婁塘,雖然社會性飲食十分發達,但動輒上館子辦酒請客的卻並不多。這個怪現象的產生,乃是古鎮有著深厚的注重家庭飲食文化的牢固基礎。無論是殷實富裕家庭還是一般家庭,在過年過節都由當家主婦操辦酒席。一是圖個團圓吉利;二是能夠節約開支;三是注重家庭飲食的文化傳統。如唐榮興南北貨店過年請客或正月初五開門做生意請財神酒,從我記事起就由當家大媳婦曹懷珍操辦,一個大家庭人員再加上近親、店裡的夥計等動輒就是五六桌,無論是“六六順”——六拚盆、六熱炒、六大碗,還是“發發發”——八冷盆、八熱炒、八大碗,還是十全十美,無論是冷盆、熱炒、點心、湯煲,色香味俱全,絕對可與當今一些名店大師燒出來的菜相媲美。我的母親唐文圭是唐榮興南北貨店老闆唐梅仁的大女兒,自小在家耳聞目睹,嫁到我家成為當家主婦後,無論是過年過節,四五桌酒席也是自己動手,手藝絕不亞於我大舅母曹懷珍。雖然40年前我在杭州建立了自己的家,至今已有了第三代。但我家每次過年仍然保持著婁塘老家的家庭飲食文化傳統,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並由我這個家庭主男操持,配菜、炒菜都注重色香味,並帶有家鄉的口味,年年如此。現附上2002年2月10日小年夜家宴選單(四拚冷盆:麻油海蜇、白切羊肉、五香醬鴨、鮮汁酥魚、漕汁滷蛋、燒烤雞肫、糯米香藕、農家豆腐。十熱炒:紅燒頭尾、木耳蹄筋、咖喱雞塊、油爆春筍、青椒目魚、蛋丁海參、醬爆牛蛙、冬菇冬筍、火腿蝦仁、葷素菜心。點心:八寶飯、什景蜜餞荸薺水果羹等),以饗讀者。正是這種傳統的家庭飲食文化,使“食婁塘”的文化內涵在外地也得到承傳。
此外,婁塘古鎮各家一旦來了客人,除了待茶以外,還要留客人吃了小點心(如餛飩、麵條、糕點等)才讓離開。這種熱情的待客之道,也是婁塘古鎮延續多年的家庭飲食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三、風俗性“食婁塘”
風俗性“食婁塘”是指由社會風俗習慣形成的飲食文化。如農曆正月初一二三的春節、正月半的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月半祭祖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送灶君節和除夕夜接灶君節等傳統習俗。剔除其中的迷信成分,則貫穿著豐富的飲食文化。我家正月初一吃糊塗面(是將青菜、糯米小湯圓、油豆腐以及過年的剩菜等放在一鍋煮的麵條),一年開始就糊塗一次。當家人在初一二三要帶了禮品到至親家拜年,同時待在家的主婦則要拿出果盒(內裝糖果、糕點、乾果、水果等食品)來接待拜年的至親,這是一個相互拜年,互送禮品,互祝一年平安、恭喜發財的節日。我們小時候過年是快樂的日子,年初一向長輩行禮說聲新年好,就可拿到壓歲錢,還可拿大把大把的糖、花生、瓜子、蜜棗等另食,吃個不停,所謂飽新年,大概就是如此吧!正月半的元宵節,則是家家戶戶做湯糰,吃湯糰(有豆沙、全肉、菜肉等為餡的湯糰,也有如玻璃彈子那樣大小用來煮酒釀的湯圓,還有如珍珠大小的珍珠桂花小湯圓。鄰居之間還互送湯糰,共慶節日。清明節和七月半一樣,則是祭祖宗的節日。一般均備好酒菜和糕點,既作上墳祭品,又邀請至親來家吃飯,謂之 “吃清明”或吃祭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俗稱端五。家家都裹粽子,吃粽子。粽子內有的包入紅棗、肉、豆沙等,經濟條件差的家庭則裹入高梁、麥片等。此外,還有吃“三黃”的習俗,即吃鹹蛋黃、黃魚和飲雄黃酒等。中秋節除了家家吃月餅(吃的都是當地糕餅店做的蘇式月餅)外,也有許多人家全家團聚一起吃夜飯過中秋節。重陽節,則是吃重陽糕的節日。我家在重陽節前幾天就要淘好糯米和粳米,將這些糯米和粳米按比例均勻混合後放在匾里,攤開涼燥,然而集中起來,置於石磨旁,由一個人一手把向,另一隻手連續將一把米、一把米地抓置於石磨進口裡,另一個或兩個人牽磨,使石磨連續旋轉,才能將米磨成粉。到重陽節前一天,將磨好的粉加上白糖或者紅糖拌勻,就可放在蒸籠里蒸,蒸熟即是可口的重陽糕了。考究的人家還在白糖糕的中層放上一層或兩層糖拌過的生豬油,即製成豬油白糖糕;若在紅糖糕中層放上一層或兩層糖拌過的赤豆,或將赤豆混入紅糖拌勻的米粉中則製成了赤豆糕。我家不僅重陽節蒸糕,在農曆12月23日前也要蒸糕,說是年年升高(蒸糕)。農曆12月23日是送灶君節,灶君是供在兩眼灶或三眼灶煙囪旁的小小灶君宮裡,這天的傍晚,要點上香燭,供上糕點,最後請灶君下來,放進紙橋中,還送紙元寶,放在一堆芝麻桿上,點火焚燒前還要請灶君上天多說我家好話,保佑我家歲歲平安。這是向灶君行賄的一種民間形式。到除夕前1、2天,還要買一個新的紙灶君,置於原位,同樣點上香燭,供上糕點、酒菜,名謂“接灶君”。接了灶君後才可以全家或再請至親一起吃年夜飯了。這些習俗所形成的的飲食文化,成了“食婁塘”文化內涵的又一個組成部分。

集市文化

集市文化本應是專家學者探討的話題。本文作者僅想通過自身的經歷闡述一些認識。
關於上海嘉定的婁塘古鎮,從我小時記事起,該鎮每日從天蒙蒙亮開始,四面八方的人向鎮上匯集,八點鐘左右則形成高峰,人流集中地始於瞿家弄口的大井塘、經小北街、到大北街,這一路段的人流比肩繼踵,就是以人山人海來形容也不為過。直至九十點鐘才陸續離散。而在高峰期間,正好是我上國小之時,從宣街後門(今勞動街) 家裡出發,經小北街才能到婁塘國小(今婁塘中學)去上學 ,必須靠大人花九牛二虎之力地護送,才能擠過人如潮湧的小北街,當時集市的盛況由此可見一斑。另據嘉定縣婁塘鎮修志領導小組編寫的《婁塘鎮志》記載:婁塘的集市自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7年)已經形成,其“一日一集”能夠維持數百年長盛不衰,以茶、酒、商為內涵的集市文化對婁塘古鎮的形成與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 茶館與茶文化
婁塘古鎮是疁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茶館與茶文化的發展迎合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向附近周邊地區輻射、匯合的需要。在1940年時,我記得鎮上的茶館就有10多家之多。除品泉樓和會仙園兩處比較有名氣外,在官街(今西大街)城隍廟的東轅門和西轅門內原屬城隍廟的東西廂房就各有1家茶館,在宣後門街有王兆吉、長腳夫婦開的、都是3、4開間門面的茶館,前者還兼營水煙、旱菸、糖果、糕點,以及盆浴等,以吸引茶客。其他則分布在小北街、大北街、小東街等處。茶館的生意從天蒙蒙亮開始,直到9、10點鐘,每日茶客雲集,談天說地,傳播著各式各樣的信息——從世界新聞、全國和地方要聞、當地傳聞、民間迭聞、乃至婚喪喜慶、生兒育女、夫妻打架、婆媳爭吵等等,茶館為發展茶文化提供了一個自由論談天地,反之茶文化也促進了茶館業的發展,促進了集市文化的發展。
二、 酒店與酒文化
酒店與酒文化和茶館與茶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共同點均是以相互傳播和交流信息為其文化內涵,它們間的差別僅在於酒店以酒為載體,茶館則以茶為載體而已。
宣後門街徐阿岳開的四開間門面的酒店,除供應糟燒、陳酒和土白酒等外,還提供受顧客歡迎的多樣化的、價廉物美的下酒菜,如水煮落花生、花生米、炒螺絲、茴香豆等等,與對門的長腳夫婦開的茶館一樣,天天顧客盈門,十多張桌子仍應接不暇。顧客酒興上來,談興更足,較之茶館有過之而無不及。該酒店從天亮開始營業,直至午時才落市。小北街的萬國莊酒店除了供應各式酒菜外,還供應陽春麵,以此來吸引顧客。在大北街的萬國莊老店,更以糟缸製品如糟豬肚、糟豬腸、糟豬肺、糟豬心、糟豬頭等特色菜置於門口,糟香四溢,頓時將人們的味覺細胞調動起來,顧客紛至沓來,既可外賣,也可入內飲酒品嘗。冬至以後更以供應肥羊大面著稱,入座者邊飲酒、邊品面,高談闊論,盡興發揮,將各種各樣的信息傳播擴散匯集,使集市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
三、 商店與商業文化
據民國《嘉定縣續志》記載,清代末年,鎮上市街南北長0.75公里,東西長1公里余。有大小商店一百幾十家,尤以提供各類食品的店最多,故有“食婁塘”之稱。在我少年時期,商店自宣街後門,轉北至瞿家弄大井塘,再轉東進入小北街、大北街等街道的商業最為繁盛。
除了上述的茶館和酒店以外,還有以經營山珍海味(包括香菇、真菌、木耳、扁尖、海參、魚翅、蝦米等);南北乾貨(包括桂圓、荔枝、核桃、黑棗、紅棗、西瓜子、乾果、黃花菜等) ;生活食用必需品(包括油、鹽、醬油、醋、紅糖、白糖,味之素、燒酒、黃酒、冬粉、香菸、旱菸、水煙等);以及各種顏色的紙張、對聯、香燭、灶上用的大鐵鍋,乃至豆餅、菜仔餅等農用肥料等商品的南貨店。其中最有名氣的有:宣後門街的陳公茂源、大井塘的陳復興、小北街的唐榮興西號、唐萬興西號(或叫唐萬興)、大北街的唐榮興東號、唐萬興東號(或叫老萬興)等三開間門面、雇有數名店員的老店。這些店以經營品種多,服務對象廣,講究誠信,以“貨真價實、老少無欺”為內涵的商業文化使其延續發展了近百年。這些店的夥計要有出手快、包裝快、報價快,稱的貨物份量要準,包紮要牢又要好(無論是三角包、四角包、八角包還是臘燭包都要做到落地不散、不變樣)的做生意本領,才能在集市高潮中多做生意,做好生意。而唐榮興的老闆唐文壇更寫得一手好字,在店內即時潑墨為顧客擬寫對聯,成為婁塘集市中的另一景色;此外,唐榮興的唐老太太和小老闆唐文墉更有一手捏臼的絕活,他們免費為脫臼者捏臼,更吸引了大眾的圍觀,不僅使唐榮興的商業信譽大增,更使集市文化滲透並宣揚了樂於助人的人文精神。

地圖信息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婁塘鎮中大街60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