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樓(福建省泉州市譙樓)

威遠樓(福建省泉州市譙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泉州弛名的閩南建築頗多,威遠樓居其一。

周祈《名義考》卷三:“門上為高樓以望曰誰……下為門,上為樓,或曰譙門,或曰譙樓”,民間又稱威遠樓為“鼓樓”,俗稱北鼓樓。曹昭《格古要論》卷五:“世之鼓樓曰譙樓”,現代泉州人稱之為“閩南天安門”。

威遠樓座落位於泉州市區北端,在宋郡衙、清提督衙前。關於威遠樓始建年代眾說不一,民間相傳五代王審知建立閩國後,就開始在泉州州治前建雙闕( 瞭望防衛樓),下壘石如城,或許就是威遠樓最早的雛形。那時,威遠樓是泉州城的城標,不少國外航海旅行家的遊記有它的記載。

南宋狀元泉州太守王十明就把泉州的北樓(威遠樓)和武昌的南樓(黃鶴樓)並稱為“天下名樓”。至元九年秋八月(1349年),泉州長官契玉立就重新擇址在州衙前建造這座古泉州標誌城樓,命名為:“威遠樓”。從康煕年間至光緒年間,威遠樓仍經幾次修葺。據現存的《重修威遠樓記》稱:“泉州之威遠樓,即古桐城之譙樓也。歷歲久其間興廢不常,何可勝數。自康熙丁未歲(1667年),前提帥王公庇材重修,顏其額曰“威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威遠樓
  • 地理位置:泉州市鯉城區中山北路
  •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 著名景點:威遠樓
歷史名稱,歷史事件,景光特色,

歷史名稱

威遠樓位於泉州舊城區中山北路的州頂古州衙前,又稱北鼓樓、譙樓。
五代王審知建立閩國時,據有七閩之地,開始在泉州州治前建雙闕(供瞭望的樓),下壘石如城,稍北九十步為應門(第二門)。
威遠樓

歷史事件

元代泉州中外交通空前活躍,泉州躍居世界交通貿易巨港。至正九年(1349) 泉州達魯花赤偰玉立重新擇址在古州衙前建一座規模宏偉的衙門,衙門上有高大的譙樓,即威遠樓,並請三山(福州)名士吳鑒撰寫碑記,以記其盛。清康熙丁未(1668),泉州府督帥王庀材重修譙樓,新豎立匾額曰“威遠”,蓋為天南保障之雄觀也。這是泉州譙樓稱“威遠樓”之始。以後代有重修,並有明,天啟六年(1626)東閣大學士泉州人史繼偕書寫《重修譙樓記》勒石傳世。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間,因耿精忠之亂時威遠樓部份遭毀,但即以重修,仍以“威遠樓”。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威遠樓又遭火焚毀失,於翌年重建。由於亂世缺少善護,威遠樓逐漸倒塌,迄民國十四年(1925年)北洋軍閥孔照同用泉州地方紳士林驥罰款又一次對威遠樓進行修護,當時晉江縣國民黨部設於威遠樓。抗日戰爭期間,晉江縣抗敵後援會一度在此樓辦公。1959年春,泉州市政府接受文化部文物局副總工程師、古建築專家杜仙洲的建議,決定撥款全面修復威遠樓,1969劫難,1989年泉州市政府組織重建一座歷史名樓——威遠樓,同時得到了海內外泉州鄉親對重建威遠樓積極回響和捐助,使這座千年文物勝跡“威遠樓”重光展現至今。
為按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方案,讓新建威遠樓有更多的空間環境,更能襯托出挺撥、雄偉,從原舊址基礎上退後100米(備:北移),形成了南北廣場的格局。新建成的威遠樓樓址是唐宋年間泉州州署遺址。新重建威遠樓主體建築占地732平方米,正面寬35.6米,南北進深16.4米,分上下二層樓閣式造型,建築總面積為1100平方米,樓屋總高度為17.45米。從實用方面考慮,原舊威遠樓一層分東西城樓台座是土石壘成實心,但新建後威遠樓分東西城台改為腹腔空間利用作為東、西展廳,面積各為100平方米;一層四周牆壁採用巨粗又厚花崗岩石徹成,並由34支粗石柱和石欄連城迴廊。二層中央展廳百餘多平方米,東西設廂房作為管理辦公及接待室,二層同樣均有迴廊,是座典型仿唐宋年間閩南古建築七開間單檐歇山式木結構廳屋,翹脊瓦簡,雕樑畫棟,整幢城樓景觀古樸宏偉。

景光特色

城樓前是花崗岩條石鋪砌而成的大廣場。左前方修造一個小假山,小假山向北一面雕刻著“溫陵勝跡”四個大字,下署“永康已卯仲夏”六個小字。廣場中央屹立一頭巨大的石雕雄獅,此乃原泉州提督軍門前雄踞的文物,高度有七尺多。廣場兩旁種植奇花、異草和綠樹。左邊沿建築一列“報廊”,報廊里矗立著《重修威遠樓記》三座石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