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小型馬

威爾斯小型馬

威爾斯小型馬,一種身軀矮小的馬,普遍用作兒童和成人的坐騎,在威爾斯山區育成。原充煤礦役馬。後引入純血馬及阿拉伯馬血統而育成騎乘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威爾斯小型馬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奇蹄目
  • :馬科
物種起源,形態特徵,馴化,引入美國,

物種起源


馬屬動物起源於6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初期 ,其最原始祖先原蹄獸,體長約1.5米,頭部和尾巴都長四肢短而笨重,行走緩慢,常在森林或熱帶平原上活動,以植物為食。體格矮小,四肢均有5趾,中趾較發達。生活在5800萬年前第三紀始新世初期的始新馬 ,或稱始祖馬,體高約40厘米。前肢低,有4 趾;後肢高,有3趾。
牙齒簡單,適於熱帶森林生活。進入中新世以後,乾燥草原代替了濕潤灌木林,馬屬動物的機能和結構隨之發生明顯變化:體格增大,四肢變長,成為單趾;牙齒變硬且趨複雜。經過漸新馬、中新馬和上新馬等進化階段的演化,到第四紀更新世才呈現為單蹄的揚首高軀大馬。

形態特徵

一種身軀矮小的馬,普遍用作兒童和成人的坐騎.在威爾斯山區育成。原充煤礦役馬。
後引入純血馬及阿拉伯馬血統而育成騎乘馬。身高約122厘米,體重225公斤。多為黑色。
外形優美有神,性溫良、聰明、耐勞。1884年引入美國,1906年成立美國威爾斯小型馬協會。
哈克尼小型馬即用威爾斯小型馬母馬與哈克尼馬公馬雜交育成。

馴化

家馬是由野馬馴化而來。中國是最早開始馴化馬匹的國家之一,從黃河下游的山東以及江蘇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及仰韶文化時期遺址的遺物中,都證明距今6000年左右時幾個野馬變種已被馴化為家畜。馬的馴化晚於。馬的家稱作“馬廄”。

引入美國

1884年引入美國,1906年成立美國威爾斯小型馬協會。哈克尼小型馬即用威爾斯小型馬母馬與哈克尼馬公馬雜交育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