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衛行政長官署

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議租威海衛專約》以後,英國政府即在威海衛設立臨時行政署,以管理地方行政事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海衛行政長官署
  • 地點:威海
  • 性質:衛行政長官署
  • 類別:組織機構
歷史,職責,警察,特務,

歷史

臨時行政署的主要官員,由英國派駐威海衛的海軍官員兼任,受英國駐華海軍總司令的直接委任與指揮。次年改由英國陸軍部直轄。1900年,始隸於英國殖民部。

職責

殖民部接管威海衛後,隨即頒布“威海衛地方政府組織法”,確定行政系統,組成“殖民政府——威海衛行政長官署”(位於今威海公安局處),長官署設最高行政長官一員,亦稱威海衛辦事大臣,由英皇直接任免。根據英國政府頒布的《一九〇一年樞密院威海衛法令》的規定,最高行政長官不僅轄理威海衛的一切行政事務,而且制定及頒布關於地方的一切法令,並執行威海衛高等法庭的審判,握有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其地位與英國各殖民地總督相同。行政長官以下,設有正華務司、副華務司、財政秘書、醫官長等職,協助行政長官處理有關事宜。

警察

英國統治威海的工具之一,是招募華人充任巡捕(即英警)。管理警務的副華務司1920年、1929年、1930年先後3批招收巡警210名.在碼頭區後營設總巡捕房,由英人巡查分管。租借區劃分為3個區,即劉公島、碼頭、四鄉區,有巡捕198名,由3名英籍巡查分領。另有水上巡捕8名、司法巡捕u名。
劉公島區。巡查領巡捕21人,負責島卜警務、稅務,管理劉公島監獄。
碼頭區,巡查領巡捕75人,負責東山、南大橋,北竹島3卡子(類似派出所)、衙門聽差,稽查偷漏稅和看守北倉看守所。
四鄉區,巡查領巡捕102人分赴四鄉要道、重要村鎮各卡子。在遠遙、田村、鹿道口、羊亭、小阮疃、草廟子、柳林、報信(鄧家店)、孟家莊、杜家、北港西、鹽灘、崮山後、溫泉湯、長峰設15個卡子。根據各卡子所處地位不同,事務繁簡,派駐巡捕數量不等,多者10餘人,少者4人,酌設巡官或巡長統率,管理警務和地方治安,以維持其對威海人民的統治。8個卡子設有電話,緊急情況隨時報告。各卡子巡捕按期調換,一般每年4月互相調換1次。
巡捕等級:巡捕,分3級:巡捕、巡長、巡官。
巡長,又稱“考布”,所佩臂章為2道紅槓,俗稱“二道槓”;
巡官,又稱“薩振特”,英文Sergonee的譯音,所佩臂章為3道黃槓,俗稱“三道槓”。在三道槓上加一英國國徽(獅、馬、王帽一一形同虎頭)徽章的則稱“虎頭薩振特。”
巡捕,除專職查稅、衙門聽差、零差外,還負責站崗、檢查客店、娼妓、煙館、賭場、船隻,處理打仗鬥毆和妨礙交通等。每天站崗8小時,分黑白班,各4小時。

特務

視查。除巡捕外還有少數“視查”,俗稱密探(特務),又稱包打或巡捕便衣。視查是從“優秀”巡捕中選任,在華務司和副華務司直接指揮下,負責“搶詐明火、路劫、人命”以及民事案件偵查、暗訪。因視查居住分散,每天上午9點以前,必須集體報告討論前一天活動情況,分派下一天任務。
英國租占威海時期,消防設備頗為簡單,僅有機器1架,式樣陳舊。消防隊員由巡捕擔任,無專司其事者。
英國強占威海後,建立警察特務機構外,還利用其駐煙臺、濟南、青島領事館公職人員,進行特務活動,蒐集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情報。僅駐青島領事館,就有3任領事系英國特務。其蒐集情報的內容:
一是政治情報。對當地政府施政建設、地丁、秋收等方針、政策、法令,軍政要人任免、調用和在魯活動,地方治安,政府與民眾關係,民眾思想傾向,各黨派政治活動等情況。
二是經濟情報。對農村經濟作物生產、產量和農民生活狀況等;商情價格、經營狀況,進出口品種、產地、數量、銷量等;土特產品,花生、食鹽、海味品產量、質量、價格及出口量等;交通運輸,海陸運輸線路、工具、車船設備、載重等。
三是軍事情報。外國在中國駐軍派系、番號、調動、將領更調、士兵操練、紀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