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齊節

姜齊節

姜齊節,礦床地質專家。長期從事金屬礦床地質研究,在脈鎢礦床垂直分帶和銅、鉛、鋅等礦床的分布規律、控礦因素與找礦標誌以及滲流熱滷水成礦理論和我國大陸中東部金屬成礦分區的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被廣為套用。主持國家科技攻關新疆305項目的課題,同有關專家密切合作,給新疆首次找到了一個大型鉛鋅礦床,為振興西部礦業經濟,發展新疆有色金屬工業,提供了重要資源基地。為發展有色金屬工業勘查礦產資源做出了突出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齊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省長壽縣
  • 出生日期:1933年9月30日 
  • 職業:學者
  • 畢業院校:重慶大學
簡歷,生平簡介,科學成就,主要論著,

簡歷

1952~1955年 在重慶大學地質系金屬與非金屬礦產地質勘探專業學習。
1955~1970年 任冶金部北京地質研究所技術員、工程師。
1971~1979年 任桂林冶金地質研究所工程師。
1979~1980年 任首鋼地質勘探公司地質研究所工程師。
1981~1983年 任冶金部北京冶金地質研究所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1984~1993年 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所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94年1月 退休。
1999年1月3日 病逝於北京。

生平簡介

姜齊節,1933年9月30日出生於四川省長壽縣。1955年9月畢業於重慶大學地質系,在校期間品學兼優,歷任班長、共青團支部書記、分團委書記,當年分配到冶金工業部(簡稱冶金部)北京地質研究所(今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先後任專題組長和重大科研項目負責人,1984年至1987年任總工程師。1988年晉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退休。1999年1月3日病逝於北京。
姜齊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培養出來的卓有成就的礦床地質專家之一。在40多年的礦床地質勘查研究工作中,他刻苦鑽研,勇於實踐,開拓創新,成就斐然。承擔並主持過銅、鉛、鋅、鎢、錫、鐵等礦產資源的10多項重大地質科研項目。先後在東北、滇中、湘中、贛南、祁連山、長江中下游、柴達木、海南島、滇西以及新疆阿爾泰山南緣等廣大地區進行了頗有成效的地質科研工作,提交了10多份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際套用價值的大型科研報告,為發展中國有色金屬和鋼鐵工業勘查礦產資源做出了突出貢獻。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有3篇在國際地質學術會議上交流。姜齊節的研究報告和論文在礦產地質勘查中起到了指導作用,不少地區取得了顯著的找礦效果。他的工作和科研成果多次受到嘉獎,其中獲省部級一、二等科研成果獎、科技進步獎和國家“七五”科技攻關獎共4項。
1957年至1959年,姜齊節和同事們研究箇舊錫礦時,提交的原生錫礦床物質成分研究成果及其成礦過程的基本觀點,被生產部門採用。1960年至1961年在遼寧華銅等礦山進行礦床構造研究,為礦山外圍找礦提供了依據。1962年至1964年,他與專題組同志在研究贛南巋美山、大吉山等鎢礦山深部及外圍找礦時,建立了脈鎢礦床垂直分帶的礦物組合“順向分帶”基本模式,並為勘探工作所證實,成功地評價了礦床深部及外圍找礦遠景。1965年至1968年,他帶領專題組到甘肅白銀及祁連山東段,研究白銀廠式礦床的找礦標誌及方向。他們與西北地質勘探公司六隊(今甘肅地質勘探公司三隊)有關專家共同研究提出了“無長石帶(即低鈉帶)與成礦關係密切”的新認識,總結出“無長石蝕變帶”作為尋找海相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銅鉛鋅礦床的獨特找礦標誌,為在白銀地區發現銅廠溝西部鉛鋅礦體提供了依據,從而擴大了該地區的鉛鋅儲量。此後多年日本地質學家才提出“低鈉帶與成礦關係密切”的認識。1971年至1975年姜齊節主持研究中國東部矽卡岩型銅礦成礦規律,總結出火山盆地或大陸邊緣控制矽卡岩型銅礦的分布等規律性的認識,對尋找矽卡岩型銅礦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並經實踐得到印證。1976年至1978年,他作為技術負責人之一先後參加海南富鐵礦會戰和滇西富鐵礦科學考察,提出的找礦重要建議被領導機關採納。1978年以後,姜齊節開闢了新的領域研究:一是研究滲流熱滷水成礦理論,促進中國對“滷水成礦理論”的探討;二是與梅友松從基礎地質人手,研究東經96°以東的中國大陸廣大地區的基底地層成分與金屬成礦分區,編制了中國大陸中東部基底地層成分分區圖,劃分出73個基底地層成分分區。其提出的找礦區帶已作為制定有色金屬礦產勘查規劃和部署找礦工作的重要依據。
1984年至1987年,姜齊節任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總工程師,卓有成效地組織全所科研工作,並從1986年至1990年兼任國家科技攻關新疆305項目的I2課題第一負責人,在組織課題實施和為新疆首次發現一個大型鉛鋅礦床起到了關鍵作用。此時,雖然重病在身但仍堅持在新疆進行野外工作,並精心撰寫該課題總結報告和參與主編《採礦手冊》第一卷,主編《地質與礦床》部分。
1994年,姜齊節退休時連續發表了兩篇對找礦頗有指導意義的論文。一篇是火山岩區塊狀硫化物礦床類型、評價標誌和成因;另一篇是論岩漿岩含鉀性的地質意義。1997年,他從醫院出來後仍在關心有色金屬地質找礦工作,研究有關省(區)的區域地質資料和總吉他多年來的礦床地質研究經驗。

科學成就

研究脈鎢礦床垂直分帶 提出“順向分帶”的新見解
為開發贛南鎢礦,姜齊節於1962年至1964年帶領專題組到巋美山、大吉山等鎢礦進行深部及外圍找礦研究。為此,需研究這兩個礦床的礦田構造和脈鎢礦床垂直分帶的問題。這不僅關係到贛南乃至南嶺鎢礦找礦和開採,而且也是研究脈鎢礦床分帶的一個成礦理論的課題。
關於脈鎢礦床垂直分帶的認識,早在20世紀50年代不少礦床地質專家認為南嶺鎢礦具有普遍的“逆向分帶”規律,即氣化高溫礦物富集於礦床上部,中低溫礦物主要分布在中下部。按此觀點,意味著黑鎢礦等高溫礦物應賦存在含鎢石英脈的上部。因而,研究脈鎢礦床垂直分帶的礦物組合對評價深部的礦床至關重要。姜齊節專題組在江西冶金地質勘探公司615隊、613隊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對這兩個鎢礦床含鎢石英脈的礦物組合、蝕變、伴生元素等進行密集取樣研究,卻發現氣化高溫礦物黑鎢礦等富集於礦脈中下部。據此,姜齊節等有依據地提出“順向分帶”的新見解。接著,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和南京大學地質系等對贛南一些脈鎢礦床垂直分帶也進行了詳細研究,都顯示出“順向分帶”特徵,從而證實姜齊節等提出的新見解是可靠的。進而冶金部南嶺鎢礦專題組於1979年在《地質與勘探》發表的《論中國南嶺及其鄰區鎢礦成礦規律》論文以及《華南鎢礦》專著,均引證姜齊節專題組的研究成果,並進一步論述中國南部鎢礦垂直分帶基本是“順向分帶”的成礦規律。
發展“滷水成礦”說提出滲流熱滷水成礦作用理論及成因標誌
1976年至1977年,姜齊節參加海南富鐵礦會戰,看到石碌鐵礦的一些奇特成礦現象,引發他對一些流行的成礦作用概念產生了懷疑和挑戰。於是他組織科研小組於1978年至1979年開拓滲流熱滷水成礦作用及其成因標誌的研究課題。他們查閱了紅海凹地現代滷水成礦作用和富含重金屬的現代熱滷水的研究資料。在研究各種天然水化學成分的基礎上,根據中國主要鐵礦和有色金屬礦床形成的地質環境和與此有關的5000餘件的硫同位素組成數據進行綜合研究。其研究成果,以姜齊節主筆在《地質與勘探》發表了《論滲流熱滷水成礦作用的意義與成因標誌》論文,並被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委員會選送參加第六屆國際礦床成因協會科學討論會,引起了礦床地質界的關注並被廣為套用。
這項研究成果發展了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上興起的“滷水成礦”學說,其創新之處是:
1.在國內首次較為完整地論述滲流熱滷水成礦作用的理論及成因鑑別標誌,提出滲流熱滷水的發生是一個獨立而廣泛的成礦過程。認為它的成礦既不同於外生成礦,也不同於內生成礦。其物質來源與岩漿無關,也與風化條件沒有聯繫。
2.提出的成礦作用方式,豐富和發展了“滷水成礦”說,即滲流熱滷水可上升至地表水體底部沉積成礦,也可在地下以充填或交代方式成礦。因而,熱液成礦與沉積成礦並非水火不容,可以相伴存在。從而把長期的爭論問題在新的理論認識基礎上得到了統一。
3.彌補並解決了前人關於滲流熱滷水成礦缺乏明確的成因標誌,提出判別其成因礦床的3條明確又易於運用的標誌:①重晶石大量出現是重要的標誌;②建立了判別滲流熱滷水成礦的硫同位素組成標誌;③滲流熱滷水礦床的礦化特點,介於內生礦床與外生礦床之間,亦此亦彼,非此非彼。
4.提出中國大部分鉛、鋅、銻、汞等礦床和相當多的金礦和一部分銅礦、鐵礦等,都與滲流熱滷水成礦作用有關。從而為勘查有色金屬礦產開拓了新思路,擴大了空間,使不少成礦區帶和老礦山、老礦田的外圍找礦取得新進展。
滲流熱滷水成礦作用研究成果,其理論意義及其套用價值得到了地質界的認同。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著名地質學家黃汲清1982年在慶祝中國地質學會成立60周年時,在會上做了“略論六十年來中國地質科學主要成就及今後努力方向”的學術講演,在論述中國礦床成因研究取得新進展時,就列舉了姜齊節等滲流熱滷水成礦作用研究成果。近年來對廣東凡口、江蘇棲霞山、甘陝西(和)成(縣)—鳳(縣)太(白)、川西南、湘西等地區的鉛、鋅、銀、銻、汞等礦床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引用了滲流熱滷水成礦理論觀點建立成礦模式。
為地質找礦提出兩項重大決策性建議
為中國鋼鐵和有色金屬工業勘查礦產資源,姜齊節等提出關係到找礦戰略部署的兩項重大決策性建議。一是關於停止海南島富鐵礦會戰的建議。二是關於有色金屬地質工作向西部戰略轉移的建議。
20世紀70年代,全國掀起找富鐵礦會戰高潮。1976年至1977年,冶金地質部門決定在海南島進行富鐵礦會戰。當時指揮部提出的目標:“海南找石碌,石碌找北一”(北一是石碌鐵礦床中的一個大型富礦段)。姜齊節為會戰指揮部技術組成員,負責區域找礦方向研究。他通過大量野外地質調查和綜合研究,修編了1∶20萬比例尺海南島地質圖,認為“在海南與石碌式鐵礦相似的含礦建造極為有限”。他同會戰指揮部技術組有關成員向指揮部建議“停止會戰,轉入正常地質找礦工作”。指揮部將這個有科學依據敢講真話的建議呈報上級主管部門並被採納。實踐證明,這個建議不僅節省了大量不必要的資金投入,而且轉入正常地質工作後,取得較好的找礦效果。經廣東冶金地質勘探公司934隊與桂林冶金地質研究所科研隊密切合作,在石碌礦區附近勘查出新的礦段擴大了儲量,於1980年獲冶金部科研成果二等獎。
姜齊節對銅鉛鋅礦床頗有研究。20世紀80年代初,他查閱了前蘇聯的礦區阿爾泰的地質礦產研究文獻,感到中國新疆阿爾泰山南緣與其有相似的成礦條件。於是建議在這一廣大地區開展多金屬礦的找礦工作,得到冶金部地質局和新疆地質勘探公司採納,為有色金屬地質工作向西部戰略轉移奠定了基礎。1983年至1986年,新疆地質勘探公司(今新疆有色地質勘查局,簡稱新疆有色地勘局)在阿爾泰山南緣分段開展1∶5萬化探分散流掃面工作,先後發現了鐵木爾特、克因布拉克和可可塔勒等銅鉛鋅礦床。經近年來的地質勘查研究證實,阿爾泰山南緣已成為勘查中國西部有色和稀貴金屬的重要成礦區帶和礦業開發區。

主要論著

1 姜齊節.若干構造因素對金屬礦體分布的影響.地質與勘探,1964,復刊號:22~28
2 桂林冶金地質研究所銅礦組(姜齊節執筆).中國富銅礦主要類型及其特點.地質與勘探,1972(2):1~6
3 桂林冶金地質研究所銅礦組(姜齊節執筆).中國矽卡岩銅礦的區域分布特點及其評價準則.地質與勘探,1975(2):1~5
4 姜齊節,劉東升,陳民揚,等.論滲流熱滷水成礦作用的意義與成因標誌.地質與勘探,1980(1),(2):1~6,1~7
5 姜齊節,梅友松.中國大陸中東部基底地層成分分區與金屬成礦分區.地質與勘探,1982(1):5~14
6 姜齊節.銅礦集中區的主要類型和銅礦形成條件.地質與勘探,1984(6):11~16
7 姜齊節,楊松年,等.成礦作用概念的現代發展和金屬礦床成因分類.地質與勘探,1987(2):8~11
8 姜齊節.採礦手冊(第一卷第二章)·地質與礦床.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8
9 姜齊節.論岩漿岩含鉀性的地質意義.地質與勘探,1994(1):1~6
10 姜齊節.火山岩區塊狀硫化物礦床的類型、評價標誌和成因.有色金屬礦產與勘查,1994(1):4~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